贵州农业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Gu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s

  • 52-1054/S 国内刊号
  • 1001-3601 国际刊号
  • 0.7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贵州农业科学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贵州农业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生理生化、耕作栽培·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微生物·食药用菌、畜牧·兽医·水产·资源昆虫、园艺·中药材、农产品安全·加工贮藏·农业工程、资源环境·农业信息·农业经济

贵州农业科学 2008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遗传育种·种质资源
SSR标记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5-7

摘要:简要介绍了SSR标记技术的原理和特点,概述了其在玉米高密度遗传连锁图构建、种质资源评估、基因定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及品种真实性和种子纯度鉴定等方面的应用现状。

转ipt基因杂交水稻F1的遗传特性及其主要农艺性状分析8-10

摘要:通过对转基因恢复系转ipt R527和金23A杂交后代F1群体的DNA检测,检测到杂种F1群体中阳性植株和阴性植株的比例为7∶1,不符合孟德尔规律;考察了转ipt R527和金23A杂种F1的株高、单株产量、结实率、千粒重、穗长、穗粒数、穗数等7个性状,与对照(金优527)相比,结实率、千粒重、穗长高于对照,单株产量、穗粒数、穗数低于对照,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千粒重和穗数是影响转基因杂种F1单株产量的重要因素。

2008年农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主要任务(Ⅰ)10-10

摘要:2008年农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主要任务是: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引导农民开展生产自救,全面展开灾后重建和生产恢复。鼓励农民积极抢种、补种、改种,扩大迟播小麦、迟栽油菜、速生蔬菜的播种面积,加快畜禽补栏、水产补苗。1.种植业。尽快修复损毁基础设施,做好春耕备耕工作,突出抓好油菜、蔬菜、柑橘、小麦四大作物的灾后恢复生产,及时分析灾后病虫害发生趋势,及早提出防治对策。科学评估灾害对作物生长发育、成熟等方面的影响,做好应对倒春寒等灾害的准备,提早制定应急预案。

茯苓子实体培养研究11-14

摘要:实验从培养基成分、光照、培养温度、传代次数上对茯苓菌株在实验室条件下形成子实体的最适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茯苓菌株子实体产生的最适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7±1)℃,光照强度60%,培养时间18~30 d,传代次数5~7代,空气相对湿度75%左右,产生的子实体形态和数量各不相同,可形成蜂窝状、山状、迷宫状、小菊花状或针状的子实体,单生或群生。

油研系列杂交油菜高含油量的表现及高油分高蛋白选育技术研究 Ⅲ.高油分高蛋白的转育技术15-16

摘要:选择具有油分蛋白总量在70%以上的材料与需要改良亲本杂交,其F2代分离出油分蛋白总量在70%以上的单株,其含油率和种子蛋白平均可达48%和23%左右,在此基础上再通过F3、F4代定向选择,可使改良亲本具有相应稳定的高油分高蛋白的优良性状。

高油分双低杂交油菜宝油85的选育17-18

摘要:宝油85是利用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3945AB与具有相同品质性状的恢复系D4315R配制育成的高油分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在2005~2007年国家长江下游区试中,平均产量为2715 kg/hm2,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0.83%;平均产油量为1253.85 kg/hm2,比对照增产5.04%。种子芥酸含量0.05%,菜籽硫甙含量19.6μmol/g(饼),含油量为46.05%。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生理生态·耕作栽培
贵州农业遭受冻雨雪凝灾害后的理性思考19-21

摘要:2008年初,贵州省遭受了50年以来最严重的特大冻雨、雪凝灾害,范围广、降温幅度大、持续时间长,农作物大面积受灾、绝收,给全省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贵州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贵州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应急抢险抗灾,使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当前正值春耕生产全面展开的重要时节,贵州农业抗灾救灾已经转入全面恢复重建的新阶段。大灾过后,总结抗灾成绩,表彰抗灾先进是重要的,但痛定思痛,反躬自省,检讨得失,实事求是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和思考工作中的缺失,将有利于以积极的心态去战胜新的困难。

油菜撒播轻型栽培技术研究 Ⅰ.油菜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22-24

摘要:在中等施肥水平(纯N 7.36 kg/667m2)下采用油菜育苗移栽、开行点播、条播和撒播,667m2相应密度分别为4 167株、1万株、2.2-2.4万株和2.3-2.5万株的情况下,贵州思南塘头和安顺兴隆两地试验油研10号产量水平分别为165.0-175.0 kg/667m2和208.1-232.4 kg/667m2,产量间差异不显著,但点播、条播和撒播比育苗移栽用工减少7.29-10.56个/667m2,总投入减少130.67-173.72元/667m2,单位面积纯经济效益比育苗移栽高79.27-151.32元/667m2。单位劳动生产率比育苗移栽高16.88-30.45元/个工。点播、条播和撒播经济效益显著。

油菜撒播轻型栽培技术研究 Ⅱ.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撒播油菜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影响25-27

摘要:撒播油菜田间密度低于2.5万株/667m2时,较高的施氮水平有利于获得最大的生物群体产量和经济产量,田间密度在1.78万株/667m2左右,施氮量在11.5 kg/667m2的情况下,经济产量为216.8 kg/667m2,物资投入回报为1∶8.2,是最佳收益点。田间密度高于3万株/667m2后,较高与较低的施氮水平都不能获得最佳的生物群体产量和经济产量;随着田间密度的增大油菜单株产量有明显的下降,但密度的改变对油菜的株高、千粒重、含油率影响不大。随着施肥量的加大,油菜的株高、单株有效角、角粒数相应上升,单株产量有所增加,但油菜的千粒重下降,含油率下降明显。

油菜撒播轻型栽培技术研究 Ⅲ.低肥水平下撒播油菜播种量与播种条件对产量的影响28-29

摘要:在低施肥水平下,试验研究了不同播种量和播种条件对撒播油菜出苗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撒播油菜雨后抢墒(湿)即时播种,播后浅中耕使籽粒落入土中,油菜出苗快、出苗整齐、出苗率高;在低施肥(纯氮6.9 kg/667m2)水平下,雨后667m2播种量为400 g,可成苗3万株左右,产量达170-180 kg/667m2。

油菜撒播轻型栽培技术研究 Ⅳ.撒播油菜单产160~220kg/667m^2的群体产量结构及栽培措施分析30-32

摘要:撒播油菜单产达到160-220 kg/667m2,应使667m2有效角在440-500万角以上、角粒数12-13粒、千粒重3.3-3.5 g。栽培上要留苗2.5-3万株/667m2,并施纯氮10-15 kg/667m2。

油菜撒播轻型栽培技术研究 Ⅴ.不同农艺措施对撒播油菜出苗率的影响33-35

摘要:通过在旱作地和稻田不同茬口模拟雨前、雨后不同土壤环境采取不同的农艺措施撒播油菜,结果表明:稻田茬口撒播油菜出苗率比旱作地撒播的出苗率高7.47%;旱作地茬口雨前3 d播种的出苗率变幅在20.8%-27.0%,雨后当天播种至第3 d播种出苗率变幅在20.5%-24.5%,雨后播种比雨前播种平均出苗率高4.0%;而水稻田茬口从播种后当天下雨到第4 d才下雨出苗率变幅在51.4%-54.4%,雨后当天播种至第3 d播种出苗率变幅在23.9%-27.9%;雨前播种比雨后播种平均出苗率高22.2%。雨后旱作地播种后浅中耕与水稻田中耕后立即播种都有利于提高撒播油菜出苗率,且出苗率下降趋势较慢。

油菜撒播轻型栽培技术研究 Ⅵ.油菜撒播轻型栽培技术的大面积示范36-37

摘要:2003-2005年度在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用油研7号、油研10号、油研8号等进行油菜撒播高产、高效的轻型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示范,面积分别为3.41 hm2和100 hm2,平均单产分别达164.1 kg/667m2和133.2 kg/667m2。其中,2004年验收的10块地(测量面积合计0.685 hm2)的撒播油菜平均产量为158.9 kg/667m2,最高产量达210-230 kg/667m2;2005年验收各类田块19块(面积合计1.159 hm2),单产105-206.3 kg/667m2。除去人工(每个工按15元计)、牛工(每个工按30元计)、物资投入外,667m2纯收入达189.57元,单个劳动力的产值达35.83元,比同地育苗移栽分别高131.11元/667m2和17.83元/个,比当地传统的苦油菜(芥菜型)撒播栽培增收175.72元/667m2。

撒播油菜产量在150kg/667m^2以上的配套栽培技术38-39

摘要:油菜撒播是油菜种植的一种方式,如能按其配套的栽培技术进行栽培,不仅能获得高产,而且能较大程度地节约生产成本,特别能节约劳动力的投入,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上的纯收入和单位劳动生产率。撒播油菜要获得150kg/667m2以上的产量,其配套栽培技术的主要环节应做到以下几点。

杂交水稻源库特性研究40-41

摘要:为找出杂交水稻源与产量形成的关系,对不同水稻品种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含量的变化和在相同生育时期对相同部位叶片的剪叶处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参试杂交水稻的源和光合产物与干物质生产(产量)呈正相关,库的大小对器官的糖分积累、转化、同化物运输、分配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杂交香稻黔香优302施尿素量与栽插株数栽培试验42-44

摘要:2006年在贵阳市郊(海拔1 140 m),对优质杂交香稻黔香优302进行了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栽插株数的裂区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贵阳市郊施用蚕豆绿肥1 000 kg/667m2作基肥,4月1日播种,秧龄55 d,栽插基本苗1.2万株/667m2的条件下,栽插2株和施尿素10 kg/667m2,产量达到642.78 kg/667m2,达到省工、高效的结果。并对黔优302在中高海拔地区(海拔1 100-1 300 m)的栽培技术和经济效果进行了讨论。

启事44-44

黔油14号制种行比与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研究45-46

摘要:通过设置杂交油菜黔油14号6个不同父母本行比处理,研究其对黔油14号制种产量等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和相关性。结果表明:父母本行比与各主要经济性状均为负相关,其中对株高、单株总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角果长、角粒数的影响较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983-、0.971-、0.860-、0.919和-0.986。父母本行比为1∶6的处理C产量最高(78.2 kg/667m2),随着父母本行比数的增加或下降,产量有所下降,呈现正态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