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业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Gu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s

  • 52-1054/S 国内刊号
  • 1001-3601 国际刊号
  • 0.7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贵州农业科学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贵州农业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生理生化、耕作栽培·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微生物·食药用菌、畜牧·兽医·水产·资源昆虫、园艺·中药材、农产品安全·加工贮藏·农业工程、资源环境·农业信息·农业经济

贵州农业科学 2004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确保粮食稳定供给4-6

摘要: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能否保障有效供给,事关农民增收、农业结构调整、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和社会稳定大局.切实抓好贵州粮食生产,努力实现全省粮食稳定增长,确保全省粮食安全的底线--稳定实现农村人口粮食基本自给,才能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

小香羊群体遗传结构的RAPD分析7-9

摘要:用扩增猪基因组筛选得到的40条多态引物对12份小香羊DNA样品进行RAPD分析,结果有21条引物扩增出多态性谱带.用Nei公式计算群体内的遗传相似性指数,平均为0.9592±0.0082.结果表明,小香羊品种的遗传基础较单一,遗传多样性贫乏.

贵州稻种遗传资源耐冷性鉴定与利用评价10-13

摘要:按全国统一鉴评标准分别对235份和116份国家编目的贵州稻种遗传资源进行了芽期、苗期的耐冷性鉴定评价.结果表明:芽期表现高抗、抗和中抗的品种分别有41份、73份和58份,占供试样品的17.5%、31.0%和24.7%;苗期表现高抗和抗的品种有90份,分别为38.6%和15.6%,占供试样品的54.2%;鉴定出芽、苗、穗三期表现抗-高抗的品种有35份.分析了稻种耐冷性表达与品种类型、原产地、植株形态、闭颖受精等因素的相关性.

六倍体野生桑与二倍体栽培种远缘杂交F1代性比表现13-15

摘要:通过对二倍体栽培种×六倍体野生桑和六倍体野生桑×二倍体栽培种两种杂交类型的F1代性比分析表明:2n(栽)×6n(野)主要因杂交母本不同,F1代性比呈现多样化特点,有的雌性比与雄性比接近,有的雌性比或雄性比较高,有的雌性比处于支配地位;6n(野)×2n(栽)的F1代性比则呈现单一化特点,雌性比均接近90%以上,处于F1代性比的支配地位.因此,在远缘杂交时,要根据对F1代的不同目标性状要求,选择不同的杂交类型和选配不同的杂交组合.

不同施氮量、密度对油研九号产量的影响16-19

摘要:运用裂区试验研究了密度和施氮量对油研九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施氮量以及密度和施氮量的交互作用对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产量达3 000 kg/hm2的栽培措施是每hm2施纯氮270 kg、密度18万株.产量性状间的相关与通径分析表明:一次分枝数、二次分枝数、群体有效角果数、主花序长通过群体干物重对产量产生了较大影响,并与产量间均呈显著的相关性,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是提高整个群体的干物质重量.

甘蔗新品种黔糖4号秋繁技术研究20-22

摘要:通过黔糖4号秋季繁殖原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优选原种、晒种、秋季种植、地膜覆盖、及时追肥、适时采收、加强宿根管理等技术措施,从而实现一次秋繁,四年六采及即采即繁的加速原种繁殖目的,可较常规繁殖增加种芽数38.6%,繁殖量提高29.4%.

福泉烟区大蛾昆虫种群数量消长规律初步研究23-26

摘要:在福泉烟田设置黑光灯诱蛾,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及棉铃虫成虫种群数量季节性消长年度间变化大,强翅夜蛾年发生2个世代,金弧翅夜蛾、掌夜蛾年发生多世代.烤烟大田生长期:烟夜蛾种群数量低,到8月或9月出现成虫种群数量高峰期;鬼脸天蛾种群数量最少;银纹夜蛾种群数量保持较高水平,但幼虫对烤烟危害轻.

水稻缓释性多元磁化复合肥施肥技术及其应用效果27-29

摘要:通过缓释性磁化复合肥与常规用肥、一次性施肥技术与分次施肥技术等不同组合对水稻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结果表明:缓释性磁化复合肥一次性施肥技术比常规施肥用法及用量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效作用,平均每hm2稻谷可产598.5 kg,平均增长率为9.2%,增加效益563.31元,可节省人工7.5~15个,肥料使用量减少24.3%,肥料利用效率提高30.7%.

《贵州喀斯特地区水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技术开发与示范》项目研究工作阶段性总结30-32

摘要:贵州地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总量丰富,时空分布不均,春、夏旱频率高,季节性干旱严重,旱情分布广.

黔中地区灌水量与地被物对土壤水分和辣椒生长的影响33-35

摘要:通过在贵州中部的模拟研究,初步探明了灌水、地被物与土壤水分动态、水分耗竭速率具有较大的相关性,灌水量对辣椒的生长势和产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明确了辣椒作物的最佳灌水量.

修文县久长试区主要旱地黄壤理化性质与农业利用对策35-38

摘要:针对修文县久长镇的气候、地质条件,挖取旱地黄壤的三个典型剖面,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对区域内的农耕地土壤进行了农化性质的分析.对区域土壤特性,提出了农业利用对策.

黔中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及坡面防护技术研究39-40

摘要:3年的定位试验探索了贵州中部地区20°坡耕地不同植被条件下的水、土流失量与养分流失状况,明确了在坡度较大的坡耕地上种植牧草和发展条带种植是较好的截流保墒技术措施.

贵州省几种作物需水量的估算与分析41-42

摘要:根据搜集到的气象资料,采用FAO(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作物需水量公式,计算贵州几种主要作物的需水量,并对其水分生产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栽种的主要作物中,需水量最多的是水稻,为864.6 mm,其次是玉米608.9 mm,再次是油菜451.9 mm,最少的是小麦,为426.8 mm.贵州农业水分生产利用率十分低下,比发达地区(南京)低40%,比发达国家(以色列)低70%.根据贵州省目前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应对策.

贵州旱坡耕地集雨节灌抗旱农业技术集成43-45

摘要:在分析气候与水资源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贵州喀斯特地区旱坡地与水资源的配置、降水时空分配、地质结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贵州喀斯特山区旱坡耕地农业发展要围绕"集雨、抗旱"两个基本点.狠抓生物与工程措施相配套的坡梯土工程建设,实施水分涵养工程;因地制宜发展旱坡耕地以"小水窖"为主体内容的集雨节灌工程,增强旱地农耕系统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增加冬季地面覆盖、选育与选用耐旱抗逆作物品种、调整作物播种期、以肥调水和化学抗旱剂应用以及保护性覆盖耕作技术,达到农业节水、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水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的目标,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集雨工程技术在贵州喀斯特山区旱坡地上的应用46-47

摘要:1久长镇基本情况 久长镇属贵阳市修文县,位于贵阳市中北部和修文县的北部,地处东经106°41′36″、北纬26°56′05″,土地面积116.3km2,平均海拔1 350m,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喀斯特地区旱地耕作覆盖保墒栽培技术47-48

摘要:1目的意义 水资源高效利用是我国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是农业大国,水资源严重短缺,水的利用率低是制约农业高效发展的主要因素,农业高效用水是节水农业的重要内容.

坡耕地经济植物篱建设技术49-50

摘要:1目的意义 贵州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水土流失现象普遍.据统计.全省河流年输泥沙量达7 0000万t.相当于每年3.33万hm2农田的耕作层土壤被暴雨冲走.

贵州喀斯特地区旱地肥水耦合施用技术50-51

摘要:1目的意义 水、肥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除光照外,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对作物产量产生重要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可实现人为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