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技术经济杂志社
分享到:

工业技术经济杂志

《工业技术经济》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1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经济管理与改革、理论与方法、证券与投资、财务管理等。
  • 主管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厅
  •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910X
  • 国内刊号:22-1129/T
  • 出版地方:吉林
  • 邮发代号:12-275
  • 创刊时间:1981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9
  • 综合影响因子:1.443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工业技术经济 2014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工业技术经济杂志创新研究

餐饮业的升级与创新——以海底捞为例

摘要:本文以海底捞为案例讨论了传统产业的升级与创新问题。我们提出,从需求出发研究创新的方向,通过服务的创新,组织的创新,人力资源发展模式的创新,是服务类传统产业企业升级与创新的关键。
3-13

从创新到创新集群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创新是经济过程与技术过程双重作用的结果,二者缺一不可,创新者兼具科学家与企业家的特质,能够有效推动科学技术转化为具有经济效益的现实生产力。创新的本质特征是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使创新活动存在着风险的同时具有巨大的潜在效益。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单一主体从事创新活动面临的创新风险较大,而多主体的创新集聚能够有效整合创新资源,分担创新风险,共享创新收益,进而降低创新不确定性,提高创新成功率。
14-18

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就业

摘要:基于1990-2012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扩展型C-D生产函数对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对扩大我国就业有显著的积极作用,特别是科技创新对就业的积极影响尤为明显。同时,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在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存在差别。论文在最后阐述了上述结论背后重要的政策含义。
19-24

区域协同创新的形成机理及空间特性

摘要:创新扩散是推动区域经济生产率提高的重要源泉。区域协同创新是在创新要素的市场化流动基础上。以企业价值链网络为载体,实现区域创新要素共享,增强企业获取外部创新资源能力、进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过程,是区域分工与合作的重要发展趋势。区域协同创新的形成,首要的推动力是创新主体的流动;其次是创新成果的市场交易与知识流动促成区域集体学习过程。创新要素空间分布“凸性”使协同创新伙伴选择具有地方化特征,进而区域协同创新过程中空间相互作用明显,是带动整体经济增长的重要机制。
25-32
工业技术经济杂志技术经济

中国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摘要: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带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双核。中国城镇化远远落后于工业化,可以作为新时期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选择。理论层面,经济增长通过收入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推动城镇化进程;城镇化则通过投资拉动机制、消费刺激机制、产业优化机制、创新激励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实证层面,选取1978~2012年城镇化率和人均GDP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计量分析发现,我国城镇化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长期的均衡关系:选取2008~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测算全国和东、中、西部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泰尔指数,结果显示中国城镇化的省际差异总体呈现缩小趋势。
33-41

劳动力供需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增长的影响分析——基于1996-2011年的数据

摘要:现阶段,我国制造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的趋势。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首先研究劳动力需求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增长的影响。其次计算了2010年我国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判断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的供给情况。结合劳动力需求和供给情况,实证研究发现,劳动力就业数量增速大幅放缓较大程度导致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增速放缓。而劳动力供给数量在理论上较为充足。因此判断劳动力就业数量增速放缓的原因有可能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受经济和政策因素等影响了实际转移的效果。同时也有可能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过快,使得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调整了资本劳动比,逐渐用资本对劳动力进行替代,使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也逐渐向资本密集型转变。
42-51

基于混合型的多属性群决策法的综合能源系统效益评价研究

摘要:综合能源系统涉及的范围广,牵扯到的影响因素数量大,导致在对其进行综合效益评价时,相关指标的数值有些不易确定,往往无法给出具体的数值或准确的概率分布特性,使得最终的评价结果出现偏差。本文根据综合能源系统的特点,提出采用基于优势度的混合型多属性群决策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其进行评价的理念,成功的解决指标不确定的缺点。最后通过一个案例计算,验证此方法在综合能源系统综合评价中的适用性。
52-57

管理层权力、信息披露质量与投资效率

摘要:高质量的信息披露可以改善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并通过加强监督来减轻非效率投资的现象,从而提高企业投资效率。本文研究对象为深市上市公司,企业投资效率的计量是基于Richardson模型,以管理层权力的角度切入,研究了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层面投资效率间的内在关系。通过实证研究并对结果进行处理可知,高质量的信息披露可以提升企业的投资效率,不管是在投资过度还是在投资不足的样本企业中都显现。信息披露质量与投资效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管理层权力较低的情况下愈加明显,而在投资过度的企业中,这种关系并不确定。鉴于我国上市企业多数仍属于投资不足类型,更应重视管理层权力这一因素,通过合理配置企业管理层权力,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最终改善企业的投资效率。
58-65

赤字财政预算下我国国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具体回顾了我国国债恢复发行30年来国债实践的演进过程,并根据国债发行规模的变化及同期我国经济形势和政策制定,把我国国债实践发展经历划分为5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国债发行量、财政赤字、财政收入之间数量及占比关系。接下来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了国债发行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国债发行对于经济增长长期存在正向的拉动效应。
66-70

OFDI对于母国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考察

摘要:虽然不少文献都明确OFDI对母国经济运行具有重要影响,但关于OFDI对母国国内资本配置效率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分析OFDI与国内资本配置效率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OFDI规模的扩大通过减少政府干预、改善企业运营效率以及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等作用路径对国内资本配置效率产生提升效应。基于此,我国应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并发挥其对国内资本配置效率的促进作用。
71-76
工业技术经济杂志低碳经济

中国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因素分解

摘要:本文测算了2000~2010年中国30个省市的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并运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LcwmthmicMeanDivisiaIndex,LADI)将碳排放总量分解为GDP、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等4个因素,以此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规模效应、技术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区域空间结构效应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规模效应是促进碳排放增加的决定因素;技术效应是抑制碳排放增加的最重要力量;产业结构效应和区域空间结构效应对碳排放的作用方向尚不稳定,但对碳排放增加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77-81

导向性技术变迁与环境技术偏向——来自中国汽车行业的经验证据

摘要:本文以中国汽车行业的技术进步为例,对导向性技术进步理论进行验证,并尝试揭示我国环境技术偏向。研究结果表明,石油价格上升、潜在市场规模扩大推动了我国汽车行业清洁技术进步,然而,汽车行业污染技术并没有随着石油价格上涨而减少,说明我国汽车行业尚未表现出明显的清洁技术偏向。此外,导向性技术变迁在东、中、西部地区表现不同特征,中西部地区潜在市场规模比东部地区更能拉动清洁技术的创新,而只有东部地区石油价格变化能引发清洁技术创新。
82-89

环境CGE模型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

摘要:在温室效应、能源紧缺、水体污染等全球环境问题的严峻背景下,各国政府纷纷酝酿、出台相应的环境政策。环境CGE(ComputableGeneralEquilibrium,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作为分析环境政策、提供决策支持的主要工具之一,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地应用到相关领域的研究,并为政府制定环境政策提供参考。本文通过回顾总结环境CGE模型的发展历程、梳理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从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研究、碳税/能源税政策的分析、可耗竭能源价格波动的经济效应评价及多边气候政策分析等多方面对环境CGE模型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在此基础上,文章最后总结了环境CGE模型现有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借鉴国内外学者现有的研究对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进行了展望。
90-96

绿色技术对技术创新的挤出效应

摘要:借助环境规制因素分析绿色技术创新对总体技术创新的效用影响,运用G删方法对2001~2009年中国28个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U”型关系,并且随着环境规制的深入,绿色技术创新会对其他技术创新能够产生挤出效应。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应倡导环保意识。完善环境政策工具,在独立自主的条件下鼓励技术引进与创新。
97-104
工业技术经济杂志产业经济

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主要来源——自主研发、技术引进抑或FDI溢出

摘要:本文从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和FDI溢出3个方面,对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进行甄别。在对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路径进行理论分析基础上,分别运用时间序列数据模型、一阶差分面板数据模型和VAR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依次是技术引进、FDI溢出和自主研发;自主研发具有良好的吸收能力,能够显著促进技术引进和FDI溢出对汽车产业技术进步的作用。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的关键是要挖掘和培育内部动力,而非依赖于技术引进和FDI溢出效应,从模仿学习到自主创新的转换是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路径的必然选择。
105-114

贸易开放度、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

摘要:本文引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指标,通过VAR模型建立脉冲响应分析我国贸易开放度、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实证研究表明贸易开放度的提高能促进国内的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拉动我国经济增长,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对贸易开放度并无明显影响。
115-120

中国光伏产业政府补贴的出口效应研究——基于GTAP模型的分析

摘要:本文以美国与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的“双反”调查等贸易纠纷为背景,对中国光伏产业政府补贴的出口效应进行研究。根据目前中国光伏产业政府补贴政策的现状和补贴政策所采取的主要形式,分析政府补贴与出口效应的关系。在一般均衡理论的基础和分析框架下,运用GTAP模型实证模拟中国光伏产业政府补贴的出口效应,从正效应与负效应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得出完善中国光伏产业现有政府补贴政策的必要性,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促进中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121-129

基于DEA-Tobit模型的新能源汽车生产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DEA-Tobit两阶段法对2008-2012年我国21家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生产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生产效率还比较低;大规模企业各项效率值都明显优于中小规膜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企业规模与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生产效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速动比率、主营收入增长率对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的生产效率影响不显著。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了提高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生产效率的政策建议。
13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