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技术经济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工业技术经济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 22-1129/T 国内刊号
  • 1004-910X 国际刊号
  • 1.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工业技术经济是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吉林省科学技术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工业技术经济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低碳经济、产业经济、创新研究、国民经济、技术经济

工业技术经济 2013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工业技术经济杂志技术经济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利益相关者协同创新策略研究3-7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创新活动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产业利益相关者的协同创新无疑成为快速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协同创新过程中协作关系的分析入手,通过博弈模型构建,分析协同创新中产业发展中利益相关者的策略与选择。通过模型分析与计算得出影响协同创新的三因素,并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提升协同创新绩效,增强产业竞争力。

行业R&D投入与产出绩效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基于创新产业分类的视角8-16

摘要:行业R&D投入与产出绩效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不同的行业类型具有不同的创新特征,R&D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也存在差异。本文基于Pavitt创新产业分类,采用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对我国制造业不同行业R&D投资与绩效的关系进行非线性回归,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四大类行业中,供应商主导型和规模密集型行业R&D投入与绩效的关系呈现弧度较高的倒U型曲线,而专业化供应商和以科学为基础的行业R&D投入对产出绩效的影响呈平坦的倒U型曲线关系。围绕产业类型的创新行为特点,本文对这一结果进行了解释。

PPP项目资金价值PSC评价法的改进探讨17-22

摘要:资金价值评估是目前PPP项目经济评价的核心。作为目前国际应用前景最广阔的方法,PSC评价法被广泛应用于PPP项目的资金价值评估。但是,PSC评价法存在过多假设条件、折现率取值和周期性等缺陷。针对我国目前PPP项目评估现状,通过对PSC评价法存在问题的分析,从PSC值确定、风险调整以及折现率方面对PSC评价法进行改进,并提出契合我国具体国情的保障措施,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对PSC评价法的运用进行了说明。

海外高层次人才在华创业成长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以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为例23-31

摘要:虽然各地政府不惜代价大力引进和扶持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华创业,但不少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仍存在成长性不强、发展潜力不足、知识溢出有限等问题,面临各种成长困境。本文通过对268家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落户企业的实证研究,深入分析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成长面临的技术障碍、市场障碍、产业障碍和创业者网络障碍,并从公共管理的视角提出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服务的重点和政策建议。

提升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实证研究32-39

摘要: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更新升级,生产性服务贸易在服务贸易内部的地位稳中有升,在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显著,本文从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入手,从经济规模、收入水平、外商投资、货物贸易规模、服务业发展水平、服务贸易开放度研究与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关系,通过平稳性检验、回归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并就提升生产性服务贸易提出对策建议。

工业技术经济杂志低碳经济
基于中国行业面板数据的碳排放与就业结构关联研究40-45

摘要:本文基于中国8个行业2003。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碳排放和就业结构的关联进行了分析。通过实证检验,选取变系数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碳排放强度和就业结构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2)就业结构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显著,其中,影响最大的行业是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该行业就业比重每增加1%,会使得该行业碳排放强度增加8.11%;(3)中国碳排放的行业差异显著,其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自发碳排放强度最大,其次是制造业。

财政支出、公共产品供给与环境污染46-54

摘要:本文从公共产品供给视角分析了财政支出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并利用1998—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政府财政支出的上升能够显著降低污染排放,并且这种结论在多种计量方法的情况下仍然比较稳健。另外,经济增长与污染排放之间存在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关系,即污染排放会随着经济增长先出现上升而后出现下降的趋势。经济开放度和人力资本能减低污染排放,而资本劳动比、能源消费的上升能够使污染排放增加。

基于低碳经济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协调度评价研究55-63

摘要:只有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才能促进低碳经济目标的实现。在对基于低碳经济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协调关系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粗糙集理论和AHP法进行指标约简和权值计算,进而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了基于低碳经济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协调度定量评价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4—2009年,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协调程度不断提高,但仍处于低度协调水平。

技术创新演进中我国工业企业低碳转型模式初探64-69

摘要:在全球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研究我国工业企业低碳生产转型,成为衡量工业现代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在技术创新的演进中,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提出企业管理者、企业类型、企业规模、能源消耗、技术能力、政府参与和ISO14000环境管理都是显著影响企业低碳技术使用意愿和行为的主要因素,初步探明我国工业企业低碳生产转型模式。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和政策基础。

区域经济低碳发展战略与实现途径——基于中国2005~2010年区域经济数据的实证研究70-76

摘要:本文从区域经济的视角,利用2005—2010年相关各省、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中国东、中、西部区域人均碳排放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协整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东、中部区域的人均GDP、产业结构、能源效率、人均碳排放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西部地区的人均GDP、能源效率、人均碳排放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东、西部地区的人均GDP、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分别是人均碳排放量的格兰杰原因;中部地区的人均GDP、能源效率分别是人均碳排放量的格兰杰原因,且人均GDP与人均碳排放量具有双向格兰杰原因。从协整关系看,人均GDP、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对人均碳排放量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据此文章最后给出了一些区域经济低碳发展的政策建议。

工业技术经济杂志区域经济
基于投影寻踪聚类模型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以30个省1998-2011年数据为例77-82

摘要:首先构建了一套涉及4个准则层、16个指标层的中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投影寻踪和聚类方法,对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8~2011年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多指标面板数据)进行评价,根据线性投影值进行聚类,并对中国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区域差异水平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绩效区域异质性研究——基于2000-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的研究83-89

摘要:本文通过区分科技支出、采购、投资3项创新政策,并考虑创新异质性,利用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创新效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科技支出、采购、投资3项科技创新政策的创新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另外,部分效应也有区域一致性。这表明,政府应采用结构化的政策工具支持不同区域创新,同时倡导适度化的创新政策,控制同一区域创新支持规模。

区域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耦合发展研究90-100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基于现有优势、国际形势而选择的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技术创新是一种成长与竞争实力的体现,它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之一,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探讨如何促进、加速我国技术创新,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区域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系文献研究入手,探讨了耦合系统的特征、耦合内容、耦合过程,构建了耦合系统耦合模型,最后以28个区域的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基于R&D资源投入结构的区域创新能力提升问题研究101-107

摘要:R&D资源投入结构包括财力投入结构、人力投入结构、政策投入结构等内容,是反映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依托对R&D财力投入结构、人力投入结构两个核心指标的考察、从R&D资源投入的部门结构、研发阶段结构、行业结构和区域结构等4个方面入手,基于R&D资源投入结构的视角,对老工业基地区域创新能力提升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工业技术经济杂志企业经济
基于复杂社会网络分析的产品部门中间人属性研究108-116

摘要:论文根据北京市近年来的投入产出数据,结合图论建模理论构建了产业结构网络模型。然后,通过对经典的Floyd路径搜索算法进行改进,得到了衡量产业部门之间强关联程度的网络模型,称之为产业间最强关联网络。在此基础上,论文结合社会网络分析范式,对产品部门和网络整体的中间人属性进行了研究,从协调属性、中介属性、内联属性、外联属性和联络属性等5个方面分析了产业系统内部产业链的联接状况和紧密程度。

政府R&D补贴、企业研发实力及其行为效果研究117-125

摘要:本文基于政府补贴带来企业的额外行为效应理论,以医药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政府补贴是否促进了企业R&D投入的增加,企业技术实力是否具有调节效应;以及政府补贴是否具有信号传递效应,能否显著提高企业债务融资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与R&D投入显著正相关;企业技术资产与R&D投入正相关,研发人员与R&D投入强度负相关,两者均不显著;研发人员正向调节了政府补贴与R&D投入之间的关系。政府补贴发挥了积极的信号传递效应,与企业债务融资能力显著正相关。

跨国公司与中国高校R&D合作中技术溢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126-134

摘要:探究跨国公司和中国高校R&D合作中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对于增强R&D合作,促进跨国公司向我国高校的技术溢出以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具有重要价值。在现有理论文献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假设。通过问卷统计分析对跨国公司与中国高校R&D合作中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现有沟通交流水平以及合作环境状况对高校科研能力获益,高校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地位差距对高校科研管理获益,以及高校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差距对高校科研资源获益均产生负面影响,但高校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差距却对高校教育功能获益产生正向影响。

工业技术经济杂志宏观经济
中国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135-143

摘要:本文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税制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和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利用1994~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我国现行的税制下,直接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常有限,而间接税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我国的税制改革及结构调整,应以转变政府职能理论及税收中性理论为指导,以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合理安排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比重,使整个税收对市场的影响逐步转为中性,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