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技术经济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工业技术经济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 22-1129/T 国内刊号
  • 1004-910X 国际刊号
  • 1.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工业技术经济是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吉林省科学技术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工业技术经济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低碳经济、产业经济、创新研究、国民经济、技术经济

工业技术经济 2007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工业技术经济杂志经济管理与改革
创业活动的边界2-4

摘要:创业活动的边界问题是创业能否成之为独立研究领域的关键性问题.本文通过对创业活动价值取向的分析,引入创业价值概念尝试对新的经济活动做出分类和评价,认为在市场中新出现的经济活动才是创业活动,并由此找到了生存型创业存在的理论依据.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基于地方政府竞争的视角5-8

摘要:地方政府竞争促进了中国区域经济的增长,也带来了区域增长的差异.地方政府竞争理论成为研究地区经济差距变动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新视角.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深入研究地方政府竞争的区域经济效应,既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积极性,又及时弥补地方政府竞争中的制度缺陷,规范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研究述评9-11

摘要:从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角度对主导产业选择的传统理论作了综述,并概括了我国区域主导产业研究的进展情况.提出我国的主导产业选择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1)缺少多层次和系统化反映区域特征的区域主导产业研究;(2)缺少对传统第一、第三产业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3)缺少对特殊经济区域的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政府与市场在解决我国住房问题中的作用12-13

摘要:目前中国的房价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现象,而是一个有着复杂社会根源与贫富差距和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相关的社会问题.解决这样的问题,既不能完全依赖市场,也不能完全靠政府,其核心也不在于控制房价,保证家家“有住房”,而在于调节利益分配.让人人“有房住”.因此,政府有责任和义务来积极主导并实施自身力量与市场力量的有效协调与融合,用制度创新所提供的公共物品,来均衡社会财富的分配、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降低房地产市场的成本和交易费用、化解各种矛盾,进而避免市场的扭曲和“诺思悖论”的出现,以实现住房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14-16

摘要: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带来了资源危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要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全面发展,就不能沿袭传统工业经济的发展模式,而必须转变思路,遵循自然经济规律,走发展循环经济之路。本文在剖析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循环经济障碍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东北三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的问题及政府扶持政策建议17-18

摘要:东北三省的资源型城市经过50多年的强力开采,主导资源已经濒临枯竭,再加上存在着严重的体制、机制问题,并和一些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所以东北三省的资源型城市都肩负着振兴和转型两副重担。如果没有政府的政策扶持而仅依靠资源型企业自身的力量,是很难实现经济转型的,因此政府必须要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本文主要探讨了东北三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政府应采取的扶持政策。

论民营企业理性发展战略的选择19-21

摘要:本文阐述了民营企业发展中需要正确的财务管理战略,并且这个财务管理战略是有效风险控制下的、理性的可持发展战略。民营企业的经营者在确定财务管理战略中应正确认识快速发展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专业化发展战略与多元化发展战略的不同,从中做出理性的选择,并应正视风险,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质,培养风险意识并将企业的发展面临的风险置于掌控之中。

心理所有权理论研究 回顾与展望22-24

摘要:心理所有权理论因其对员工行为与激励有着更强的解释力而受到了越来越多西方学者的关注,但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介绍了心理所有权的产生、内涵及其形成路径,整合了国外关于心理所有权的组织效应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对该领域未来研究的展望。

提升沈阳市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探讨25-28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化特征,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参与者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沈阳市作为东北地区区域经济的中心城市,其城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存在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沈阳市城区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提升沈阳市城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议。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29-30

摘要:节约包括两种含义,一是要求在日常消费中崇尚节俭。反对浪费。这是节约的最浅显的含义,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的最低线。二是要求在经济运行中对资源、能源需求实行减量化,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或用可再生资源),创造相同的财富甚至更多的财富,最大限度地利用回收的各种废弃物。所谓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

工业技术经济杂志理论与方法
地域电力消耗与经济增长 基于效率视角的分析31-36

摘要:近年的电力短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已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本文从效率角度研究了两个问题:地区单位产出能耗比较分析;基于电力投入的地区产出的DEA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的单位产出能耗较高,尤以西部地区最高,东部地区则较低;几乎所有地区的电力投入未能有效发挥其作用,以西部地区效率最低。这与我国经济发展伴随着能源高消耗的结论是一致的。因此,如何制订相应的政策以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从而保证经济可持续和安全地发展是政府相关部门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基于系统论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37-39

摘要: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经济活动,我们必须对其有宏观上的认识,才能正确把握它的运行规律,从而更好地提高它的服务功能。本文试从系统学的视角把握系统学的内在规律,以使循环经济更好地实现它的功能。

基于最近邻径向基——马尔可夫的石油产量预测研究40-43

摘要:石油产量的精确预测,是石油企业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避免盲目投资、实现可持续开发的重要条件。论文提出了基于最近邻径向基——马尔可夫理论的石油产量预测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江汉油田作实证分析,并与传统的灰色模型预测结果作对比分析,得到令人满意的产量预测效果。

闭环供应链中逆向物流供应商选择模型研究44-47

摘要:环境压力的增加及资源约束促使了闭环供应链的诞生,而逆向物流供应商在闭环供应链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系统回顾的基础上,结合闭环供应链中核心企业与逆向物流供应商合作关系的特点,经过理论推导与统计检验,提出了基于DEA数据处理的AHP选择模型,实现对逆向物流供应商的优选,并结合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科学发展观与香格里拉旅游业可持续性的相关考察48-50

摘要:近年来,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云南藏区的支柱产业,但也随之出现了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影响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也违背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香格里拉人文精神。本文试把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相联系进行考察,探讨了实现发展观念、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向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转变是香格里拉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企业规避专利权滥用模式研究51-54

摘要: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企业就频繁遭到外国企业的专利侵权诉讼,使我国企业蒙受了巨大损失,而这些专利纠纷多数属于外国企业的专利权滥用。面对外国企业肆无忌惮的专利权滥用,尽快研究出一套应对专利权滥用的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企业规避专利权滥用的模式,提出了事前自主性规避模式、战略性专利外购与专利联盟模式以及“事后主动性应诉—反诉—起诉”模式,并对相关法律环境的完善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我国大中型工业快速增长的动因分析1995-200455-57

摘要:传统观点文都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是资本的堆集,但是本文采用Malmquist指数和DEA技术,研究中国28个省市地区大中型工业的动因,分析发现1995年-2004年:(1)大中型工业平均增长15.5%,其中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拉动工业增长平均为9.2%,贡献率约60%,而资本和劳动投入增长对产出增长的综合贡献从1996年的13.5%,下降到2004年的0.7%;(2)全要素生产率中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改善对产出增长的贡献日渐突出,技术进步推动工业经济增长5.2%,规模效率改善推动工业增长3.3%。基于此,本文认为全要素生产率是我国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动力。

论投资者与国家之间争端解决方式的演进——从国家本位到投资者本位58-61

摘要:投资者与国家之间争端解决方式的演进不是一种平面运动,而是经历了从国家本位阶段到投资者本位阶段转变的过程,在投资者本位阶段上,又经历了从以契约为基础的投资者与国家间仲裁到以条约为基础的投资者与国家间仲裁的发展。贯穿整个过程的线索就是投资者主体地位的变化:其权利主体空间范围从国内延伸到国际,从国际法关系的利益主体上升到权利主体。伴随这个演进过程,相关的国际法也在发生变化,用尽当地救济原则就是其中最显著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