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安全与环保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工业安全与环保杂志 部级期刊

Industrial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42-1640/X 国内刊号
  • 1001-425X 国际刊号
  • 0.43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工业安全与环保是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5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工业安全与环保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人物访谈、专题综合论述、节能低碳技术及应用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8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工业安全与环保杂志水污染治理
钐、锆共掺杂纳米ZnO的制备及其降解染料废水研究1-6

摘要: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Sm-Zr共掺杂纳米ZnO光催化剂,并用XRD、TEM、XPS、UV-Vis吸收光谱对制备的纳米ZnO进行表征。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研究其光催化活性,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纳米ZnO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Sm-Zr/ZnO的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的显著性水平依次为:Sm-Zr掺杂量→煅烧温度→n(Sm)n(Zr)→反应溶液pH值,纳米ZnO的最佳制备条件为:Sm-Zr掺杂量为4%,煅烧温度为750℃,n(Sm)n(Zr)为21,反应溶液pH值为5.5。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纳米Sm-Zr/ZnO具有最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光照1h对甲基橙的色度去除率及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4.82%和80.89%。

基于遥感技术的漓江上游沟塘水体污染状况调查及源解析7-10

摘要:利用遥感监测手段结合现场抽样实测数据,开展桂北地区漓江上游流域沟-塘系统水环境状况调查。遥感共解译沟塘水体2721处,其中疑似已污染坑塘720处,潜在污染坑塘1350处,造成水体污染的潜在污染源1361个,主要为农村聚居地面源污染、厂矿及城镇居民区三类。根据遥感结果选取典型污染区大河乡沟塘中水质进行现场采样监测,测定结果表明:选取的8个沟塘水质均为劣Ⅴ类,主要污染物为COD、磷及氮,与遥感监测结果一致。

磷酸改性油茶壳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氨氮研究11-14

摘要:水体中氨氮的过量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对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以磷酸为活化剂,按照不同的实验条件改性制备了油茶壳活性炭,利用所制备的油茶壳活性炭对水体中的氨氮进行了吸附,探讨了活化温度、活化剂浓度、吸附时间、氨氮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活化温度550℃,磷酸质量浓度50%时制备的油茶壳活性炭吸附水中氨氮的效果最佳。吸附过程在6h左右时达到平衡,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对氨氮的实际最大吸附量可达到12.51mg/g。0.1g的磷酸改性油茶壳活性炭对初始质量浓度为4mg/L的氨氮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0.5%,吸附效果良好。

富里酸对污水生物硝化-反硝化脱氮的影响15-18

摘要:本文探究了两种富里酸(F1和F2)对污水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F1促进氨氮的去除,而F2对氨氮去取影响不明显,F1和F2作用下氨氮的去除效率分别为97%和86%。F1对碳源的利用也高于F2。胞内聚合物聚羟基烷酸酯(PHA)的含量也受富里酸的影响,F1和F2作用下PHA的最大含量分别为2.36和2.48mmol-C/g。此外,F1对硝化-反硝化过程中关键酶具有促进作用,而F2影响不明显。

制药废水絮体分形维数及最优处理条件研究19-23

摘要:以某药业公司制药废水为原水,以PFS为混凝剂,PAM为助凝剂,在常温下进行混凝实验,考察絮体分形维数和混凝条件以及COD去除率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PFS投加量为700mg/L,PAM投放量为15mg/L,原水pH值为7.0时,以200r/min速度快速搅拌90s后,再以50r/min的速度慢速搅拌15min,COD去除率达到61.4%;所得絮体分形维数峰值为2.037,且絮体结构密实,沉降速度快。证明用该混凝法处理高浓度制药废水时,分形维数的变化能很好地反映了絮凝程度及混凝工艺的处理效果。

生物活性炭技术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24-26

摘要:将实验室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6株高效降解菌结合活性炭,对武汉某焦化厂生化处理车间的焦化废水进行进一步深度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是理想的微生物繁殖的场所,炭柱内微生物降解活性较高,能将出水COD最低降低至60mg/L以下,平均脱除率大于75%;出水UV254可降到0.3左右;出水色度保持在30度左右。紫外光谱图分析结果表明,焦化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得到了有效的降解,其中难降解的长链烷烃也得到了有效的去除。

工业安全与环保杂志安全技术及工程
离子液体作为解堵剂的管道水合物分解实验研究27-30

摘要:针对油气管道水合物堵塞造成的严重安全问题,在自行设计的管道式水合物分解实验装置上,研究了3种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1-丁基-3-甲基硝酸盐([BMIm][NO3])和1-丁基-3-甲基四氟硼酸盐([BMIm][BF4])对四氢呋喃(THF)水合物分解的促进作用。考察了在4.5℃下,不同质量浓度的离子液体对THF水合物分解速率的影响,并与不添加解堵剂的实验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离子液体作用下的水合物分解时间相比于纯水体系下的分解时间缩短了61.6%~86%,且能短时间内将水合物溶解为具有半流动性的浆液状态。[BMIm]Cl相对于其他两种离子液体效果更好。以离子液体作为水合物解堵剂经济高效,绿色环保。

基于FLAC3D尾矿坝几何尺寸对渗流场的影响分析31-34

摘要:针对尾矿坝几何尺寸对渗流场的影响,基于FLAC3D显式有限差分法对不同尾矿堆坝坝高、尾矿砂分层线及初期坝坝高等17种不同工况对坝体内浸润线的影响作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尾矿堆坝坝高对坝体上游浸润线影响不明显,对坝体下游浸润线的位置影响较大,在尾矿坝运行中后期,随堆坝高度的增加尾矿砂分层线对坝体下游浸润线的位置影响较大,所以合理的放矿工艺可以有效降低浸润线的高度;随着初期坝的升高,浸润线在初期坝上游坡面的逸出点逐渐降低,且浸润线在坝坡处的最小埋置深度逐渐增大,其计算结果可为初期坝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含水煤堆自燃升温特征的实验研究35-39

摘要:为了了解露天含水煤堆自燃过程中温度变化特性,利用模拟和实验手段研究了煤堆内部温度的动静态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含水煤堆升温过程经历了升温—缓慢升温—快速升温三个阶段,水分的存在使煤堆在自燃中期升温速率放缓,水分含量越高,水分蒸发所需时间越长,煤堆安全保存期越长,水分蒸发完毕后煤堆进入快速升温阶段,温度模拟结果与煤堆升温实验数据在趋势上比较符合,降雨和注水作业都会对煤堆升温过程产生较大的影响,对高温煤堆进行大量注水,只会起到临时的灭火效果,本质上是促进自燃明火发生,适当的循环注水可以起到较长的冷却效果。

适用于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高灵敏度烟雾传感器40-41

摘要:为了实现高性价比的吸气式火灾探测,针对红外发光二极管(LED)替代激光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激光和LED光源的特性和适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以散射光烟雾探测器为基础,通过丁达尔效应,达到高灵敏度的探测;再通过适用高性能的过滤器降噪,从而提高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烟雾通过LED进行检测,对不透明度8.7e-4dB/m(0.02%/m)作为警报阈值的可靠测量,预警的目标灵敏度达到8.7e-5dB/m(0.002%/m)。本新型高灵敏度烟雾传感器,具有更广的温度范围、更长的光源寿命及更好的光强度稳定性,可实现激光探测器的高灵敏度,又能像点型探测器那样更好的适应温度波动和粉尘干扰。

基于极限载荷法的火灾环境下长管拖车气瓶安全性评估42-45

摘要:使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轮胎火灾环境下长管拖车气瓶的热响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气体温度、压力以及气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基于极限载荷法对火灾环境下气瓶的强度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其爆破压力,预测气瓶爆破时间,对气瓶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轮胎火灾环境下气瓶强度迅速下降,气瓶在安全泄放装置动作前爆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基于熵方法的高速公路作业区布局方案仿真与评价46-50

摘要:为解决高速公路作业区对交通流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对作业区域进行新的布局方案,经过论证,新方案可以有效减少作业区域的交通拥挤,提高交通效率。在考虑交通流量和大型车占有率等影响因素情况下,应用VISSIM软件对作业区情况进行模拟,针对新的布局方案提出基于熵的两种评价方法:①运用模糊熵模型计算延误时间复杂度的评价方法,对作业区交通流进行复杂度测度;②通过熵值法确定仿真结果中权重指标,对新的布局方案进行综合评估。评价结果表明:改善后的作业区布局可以减少车辆停车时间和排队长度,降低了车流的复杂度,从而提高作业区车辆的通行效率与运行安全。

注浆封堵技术在巷道渗漏涌水治理中的安全应用研究51-53

摘要:为解决黑龙煤矿9+10+11号煤层回风巷道掘进过程中顶板涌水大的问题,通过分析该矿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了涌水水源来自上部K2、K3灰岩含水层,涌水类型为断层导通型。确定了涌水来源及主要通道分布情况后,根据“短掘短注,先掘后注,疏堵结合”的原则,提出对该巷道12~24m段采取分段注浆的技术方案,并确定了注浆钻孔设计、注浆参数选择等治理方案。注浆方案在现场实施后,注浆封堵治理取得显著效果。

工业安全与环保杂志固体废弃物处理
超声强化好氧堆肥结合蚯蚓处理污泥过程中有机碳的动力学研究54-56

摘要:有机碳的变化能反映好氧堆肥及蚯蚓处理这两个过程中污泥有机物的分解情况。将城镇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通过超声强化10min,研究4种不同的污泥混合比例,在蚯蚓放养密度为80g/kg的条件下,好氧堆肥结合蚯蚓处理污泥过程中有机碳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经过超声强化的污泥,有机碳的分解率高于未经超声强化的污泥;有机碳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逐步下降。好氧堆肥阶段的有机碳分解率高于蚯蚓处理阶段。经超声强化的实验组别有机碳平均分解率为43.36%,其平均降解速率常数k值为0.0073d-1。从有机碳的变化趋势来看,使用超声强化好氧堆肥结合蚯蚓处理剩余污泥系统,宜选择的工艺参数是,超声处理时间10min,蚯蚓放养密度是80g/kg,混合超声强化污泥量60%。

热水解对污泥厌氧消化可降解性的影响及其机理探究57-60

摘要:本文探究了热水解预处理对剩余污泥(WAS)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70℃是热水解的最佳温度,热水解预处理能够促进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2561mL,是原污泥实验组的1.5倍。此外,热水解预处理能够促进挥发性脂肪酸的积累和挥发性悬浮固体的减量化,挥发性悬浮固体(VSS)的最大减量率为34%。热水解促进与甲烷有关关键酶的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热水解促进Firmicutes和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其相对丰度分别为35.6%和3.9%。

C/N对颗粒污泥快速培养及性能的影响61-63

摘要:好氧颗粒污泥由于良好的沉降性,高生物量以及兼具好氧、厌氧的微环境等特点而引起关注。污水进水碳/氮(C/N)是影响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及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探究了C/N对颗粒污泥快速培养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过低或过高C/N不易快速形成颗粒污泥,最佳C/N为8。当C/N由2增加至8时,SVI降低,MLSS升高,而继续增加C/N至15时,SVI升高,MLSS降低。当C/N为8时,颗粒污泥对COD、磷酸盐和总氮的去除效率分别为89%、95%和81.6%。

废弃碳源甘油强化污泥发酵生产挥发性脂肪酸的研究64-67

摘要:针对污泥厌氧消化碳氮比不均衡导致挥发性脂肪酸(VFA)产量低的问题,在中温(35℃)条件下,通过向污泥发酵体系投加不同量的废弃生物碳源甘油,考察污泥和甘油混合比对pH、VFA、溶解有机物、生物气的影响。结果表明C/N为25/1对污泥厌氧发酵促进效果最好,pH最低值为7.1,VFA的最大含量为584mg/g。进一步研究发现适宜C/N能够提高溶解性蛋白质和多糖的含量,从而为VFA的积累提供充足的物质基质。此外,C/N为25/1时,生物气的最大产量为2141mL。

工业安全与环保杂志环境管理与咨询
某铬矿山地下水中Cr(VI)的形态模拟68-71

摘要:为研究某铬矿山周边地下水中Cr(VI)离子的形态分布情况,在地球化学软件PHREEQC自带数据库基础之上对其加以改进,建立了关于Cr的反应数据库。将建立的数据库嵌入软件中,以模拟该污染厂址在不同pH值对Cr(VI)离子形态分布的影响为实例,将其模拟结果与VisualMINTEQ软件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来验证数据库建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pH值对地下水中Cr(VI)离子形态分布的影响较大,其结果与VisualMINTEQ软件模拟结果基本保持一致,该数据库的建立很好地改善了PHREEQC本身数据库的缺陷。研究结果将有助于PHREEQC模拟Cr(VI)在地下水中的物理化学反应、迁移转化规律,同时也将为各种形态的Cr(VI)离子在地下水中健康风险分析评估等提供支持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