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安全与环保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工业安全与环保杂志 部级期刊

Industrial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42-1640/X 国内刊号
  • 1001-425X 国际刊号
  • 0.43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工业安全与环保是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5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工业安全与环保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人物访谈、专题综合论述、节能低碳技术及应用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7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工业安全与环保杂志安全技术及工程
大规模突发事件应急资源调度的多目标鲁棒优化研究1-4

摘要:为及时有效地控制大规模突发事件的不良影响,考虑应急响应系统中多种应急物资需求呈不确定性的特征,建立最小化总成本和总时间的多目标-两阶段临时配送中心选址和应急资源调度模型。采用相对鲁棒优化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利用区间估计描述不确定性因素,并引入扰动系数和控制参数调节模型的鲁棒性和最优性。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解决需求不确定下应急资源调度网络的构建问题,且能保证应急决策良好的鲁棒性。最后,通过分析测算单目标与多目标模型下目标值的结果以及不同控制参数与扰动系数下目标值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符合应急响应实际情况。

杨营煤矿巷道围岩强度及支护等级研究5-8

摘要:通过采取两步分类法对巷道围岩强度进行定量、系统的划分,提出巷道围岩的强度等级划分标准,进而提出相应的支护等级划分标准和具体支护方案,形成了一套适用于杨营煤矿的巷道围岩稳定性评价与控制技术体系。并通过具体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达到保障矿井安全,优化支护效果的目的。

基于GMM模型的煤矿顶板事故致死人数预测9-12

摘要:为了解决目前常用预测模型对随机波动性较大数据预测精度偏低的问题,文章在灰色预测GM(1,1)的基础上引入马尔可夫状态转移矩阵,建立了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GMM),并将该法运用到煤矿顶板致死人数的预测中。经计算GMM模型的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1.181%,最大相对误差3.426%,与GM(1,1)法相比,后者精度分别提高了21倍和13倍。

基于可信性测度理论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风险性评估13-17

摘要:为降低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保障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针对我国当前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的特点,结合实地调研及专家咨询,构建了基于结构熵权-可信性测度理论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的风险性评估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5个工程实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表明,该模型是结构熵权与可信性测度理论的有机结合,为客观评估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安全风险性并有效控制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提供了新的思路。

液态CO_2相变致裂增透技术在低透性突出煤层的应用研究18-20

摘要:针对白皎煤矿B4煤层瓦斯含量高、透气性差、抽采难度大的问题,在237底板道瓦斯抽采巷采用液态CO_2相变致裂增透技术对B4煤层进行增透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比水力割缝和普通抽采提高了煤层透气性,瓦斯抽采纯量是水力割缝钻孔的1.15倍、是普通抽采钻孔的2.08倍,液态CO_2相变致裂增透钻孔汇总浓度保持在30%以上且无衰减,具有良好的效果,该技术可供类似煤矿参考。

基于风险定量分析的化工装置事故演变动态模拟21-25

摘要:为研究化工装置在突发事故情景下事故各阶段演变趋势规律和差异情况,进行定量评估化工装置风险,在此基础上确定重点监控化工装置。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和方法以及Vensim软件仿真模拟功能,以层次变量"安全防护性能→事故隐患危险性"作为主要变量,辅以多个辅助变量(即影响因素指标)的补充和完善,构建突发事故情景下事故各阶段的化工装置事故演变规律因果图和系统图并模拟。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安全防护性能和事故隐患危险性在化工事故情景下的事故演变趋势存在明显差异,相对于以往单一的对化工事故后果的定量风险分析,其对事故演变过程进行动态模拟研究有较明显的进步。

电网异物激光清除器对导线的安全性研究26-30

摘要:对激光辐照线路导线的安全影响进行了多物理场有限元仿真和实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清异激光引起的温度升高不会造成钢芯涂镀层、铝线、钢芯线损坏;激光辐照架空线路铝导线实验结果表明,清异激光对铝导线体表无微观和宏观可见损伤,对铝导线电学和抗拉强度性能几乎没有影响。

迫龙沟特大桥主梁牵索挂篮安全性验算与分析31-34

摘要:通过对迫龙沟大桥主梁牵索挂篮进行仿真建模,对结构各阶段进行了应力和整体位移分析,保证了结构整体安全性。针对目前对弧形首、C型梁等局部重要部位研究较少的情况,采用Midas FEA软件对其进行了更为精确的非线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这些部位满足受力和变形要求,为工程安全作出了保证。

建筑施工临时结构安全力学研究35-38

摘要:针对施工临时结构类施工坍塌事故风险源,从施工临时结构功能角度,绘制施工临时结构的传力路线图,揭示施工临时结构为一个串联系统,系统中任一单元失效,系统即失效。从结构力学角度,分析施工临时结构及构件传力系统为固定铰支座、活动铰支座和杆体组成的串联系统,阐述施工临时结构中连墙起固定铰支座作用,杆件连接起活动铰支座作用,剪刀撑起施工临时结构整体几何稳定控制杆作用。基于此,分析施工临时结构安全高风险性来自施工临时结构安装和质量维护过程,安全风险的防控重点是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普及安全生产知识,提升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工业安全与环保杂志安全管理与咨询
基于ALARP准则的工程建设项目事故风险评估标准研究39-42

摘要:通过分析历史建筑项目事故统计数据,运用最低合理可行原则(ALARP)确立累计事故频率与经济损失相关的标准曲线,进而制定出工程建设项目事故风险评估标准。经实证研究表明,该风险评估标准是切实可行的,这为工程建设项目安全防护提供了帮助。

矿井环境对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研究43-46

摘要:通过调研,将组织任务、法制监管、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及安全技能作为影响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内部环境变量,探究内部环境与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内在关联。并采用PA-LV模型检验各变量的指标权重,构建有关矿井环境因子与员工不安全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煤矿企业内部环境易引起矿工的操作差错,直接导致矿工的不安全行为。其中,作业环境和矿工安全技能对不安全行为影响最为显著。

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水灾害事件应急管理的路径分析47-49

摘要:结合生命周期理论,将突发水灾害事件应急管理过程分解成潜伏期、发生期和恢复期3个时期。在分析不同时期非政府组织发挥不同作用的基础上,规范其在各个时期的参与路径,如潜伏期的正确介入与引导,发生期的有效参与与监督,恢复期的积极评估与干预,进而有效发挥非政府组织在每个时期的作用,提高其应对突发水灾害事件的效率,避免产生盲目参与、过度参与的后果。

中小型高危企业安全生产托管效果评估模型50-52

摘要:通过对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现状调研、问卷调查,在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及安监专家的建议,构建了中小型高危企业安全生产托管效果评估的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选择重庆市某小型高危企业进行实例验证分析,得到该企业的安全生产托管效果。该效果评估模型的建立对提升安全托管机构的服务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安全管理中的综合激励模型研究53-56

摘要:为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质量效益,将综合激励理论引入安全管理问题研究,以波特-劳勒激励模型为理论基础,对安全管理的激励原则进行研究,并对激励模型中的作用关系进行量化分析,结合优化理论,建立满足员工个体需求及企业激励效度最大化的安全管理激励模型,为科学制定安全管理的综合激励方案提供方法途径。

金属非金属矿山风险分级管控与应急信息管理57-60

摘要:依托现有应急平台架构,参考金属非金属矿山自动化安全预警控制系统现状条件,分析企业安全风险关键因素,确定矿山安全风险评估及分级管控办法,结合重大风险点与其它"孤岛信息"系统,甄选可监测信息建立应急信息数据库,搭建动态监控数据信息智能处理平台,完善矿山应急管理信息理论体系研究,提高企业及安全监管部门对安全生产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及处置能力。

CNKI推出《中国高被引图书年报》60-60

摘要:目前,中国知网(CNKI)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推出了一套《中国高被引图书年报》,该报告基于中国大陆建国以来出版的422万余本图书被近3年国内期刊、博硕、会议论文的引用频次,分学科、分时段遴选高被引优秀学术图书予以。据研制方介绍,他们统计并分析了2013—2015年中国学术期刊813万余篇、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101万余篇、中国重要会议论文39万余篇,累计引文达1451万条。根据统计数据,

工业安全与环保杂志职业卫生
聚乳酸静电纺丝改善口罩性能的试验研究61-64

摘要:研发了以网状电极作为静电纺接收装置制备出结构不均匀的纳米膜,该膜具有高效低阻的特点。采用此法研制出的PLA纳米膜疏水性能优越且对人体无危害。将纺制的两种不同克重的该纳米膜分别覆在KN90、KN95口罩上,口罩过滤效率分别从93.61%、96.74%增至98.83%、99.07%;而阻力增加较小且仍满足《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 2626—2006)以及呼吸舒适性的要求,口罩材料品质因数得以提高。

工业安全与环保杂志大气污染治理
环境风作用下城市地下隧道自然通风效果的研究65-68

摘要:为了研究城市地下隧道出现车辆阻滞时环境风速对隧道自然通风效果的影响,以某城市地下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FDS建立模型对隧道顶部通风口处的CO质量流量、隧道内CO浓度分布、隧道中截面温度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环境风时,隧道顶部通风口排出CO较少,无通风口段CO浓度超过规定限值;当环境风速为1 m/s时,隧道顶部通风口排出CO能力最强,通风效果较好;当环境风速增大到2 m/s,大量尾气流向下游隧道并造成下游隧道CO浓度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