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安全与环保杂志社
分享到:

工业安全与环保杂志

《工业安全与环保》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职业健康、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环境管理与咨询、土壤修复、节能减排与综合利用等。
  • 主管单位: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办单位: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001-425X
  • 国内刊号:42-1640/X
  • 出版地方:湖北
  • 邮发代号:38-4
  • 创刊时间:197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43
  • 综合影响因子:0.479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4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工业安全与环保杂志烟尘治理

高温烟气中半透明水滴蒸发的辐射热特性研究

摘要:喷雾水滴蒸发在高温工业烟气降温除尘中广泛应用,半透明水滴内部吸收辐射热流对蒸发传质的贡献及内部辐射传热模型的研究,成为本领域的难点问题之一.依据简化的工况,综合考虑水滴内部环流、随温度变化的热物性以及Stefan流等因素,采用两种辐射吸收模型,通过几何光学近似解析求解水滴内部导热内热源功率,并从热辐射吸收功率、瞬态温度分布等方面对高温环境中半透明水滴的辐射特性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半透明水滴对高温烟气热辐射有较强的选择吸收特性;吸收分布模型能更精确地反映水滴内部能量分布特点;研究工况下,两种辐射模型对液滴寿命预测结果相差小于2%;不计辐射将造成预测的水滴寿命10%以上的较大误差.
1-4

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抑尘和除尘措施探讨

摘要: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容易产生大量粉尘,粉尘污染不仅破坏工作环境、影响工人身体健康,还会带来安全隐患,影响全厂文明生产.针对输煤系统的粉尘问题,分析了输煤系统卸煤设施、转运站和碎煤机室内扬尘的原因,介绍了火电厂常规的抑尘和除尘方法,提出了对现有抑制和除尘方案的改进措施.结合工程实例,对优化措施进行分析,为以后的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5-8

东山煤矿高温工作面降温技术分析

摘要: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地温逐渐升高,煤矿井下高温热害日趋严重,导致事故率上升,严重制约了矿山开采向纵深发展.针对东山煤矿1231采煤工作面的高温环境,应用矿井热环境理论和矿井通风技术,分析风流自地面流向1231采煤工作面过程中风流温度的变化,得出各种热源对矿井风流升温的影响,为防治热害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增加风量、改变工作面通风方式等几种降温技术,工作面平均温度从28.41℃降低到26℃,降温效果明显,有效地改善了1231采煤工作面的气候环境.
9-11

燃煤工业锅炉烟气湿法脱硫脱硝技术探讨

摘要:依据燃煤工业锅炉烟气的特点,结合目前主流的脱硫脱硝工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用于燃煤工业锅炉烟气脱硫脱硝的工艺——一塔式液相氧化吸收联合脱硫脱硝技术.介绍了工艺流程、技术优势和主要系统组成,以北京市某供热厂2×70 MW燃煤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工程为例,分析了工艺的脱硫脱硝技术、经济指标.结果表明,一塔式液相氧化吸收联合脱硫脱硝技术具有脱硫脱硝效率高、工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等优点,是一种符合我国国情、值得推广应用的新型脱硫脱硝技术.
12-14
工业安全与环保杂志污水处理

制药废水生化尾水的深度氧化实验研究

摘要:采用次氯酸钠法、Fenton氧化法、微电解法及臭氧氧化法4种方法分别处理发酵类制药废水生化尾水,通过分析比较处理效果及运行成本,得出制药废水生化尾水的最佳处理方法,为解决该类废水的稳定达标排放问题提供新思路.实验结果表明,臭氧氧化法最适合处理该类制药废水.在最佳运行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56.78%,色度和TOC去除率分别为90.03%、36.23%,运行成本约2.9元/t.
15-18

印染行业二级生化废水回用处理技术实验研究

摘要:采用“预处理+超滤+反渗透”回用水处理组合工艺处理某印染行业二级生化出水.实验结果表明,原水经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回用水水质标准要求,可回用于生产;组合工艺中的核心处理单元为反渗透系统,在反渗透系统进水流量为35 L/min时,反渗透系统最佳运行工况为操作压力1.2 MPa、浓水循环流量5 L/min,反渗透系统回收率约为80%;组合工艺水处理成本约为2.2元/m3,较生产用自来水成本低,同时出水水质优于自来水,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19-21
工业安全与环保杂志安全工程

煤矿生产物流安全性与效率性系统动力学研究

摘要: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采用因果图对煤矿生产物流系统安全性与效率性影响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分析,构建了煤矿生产物流系统安全性与效率性SD模型,并对系统安全性与效率性作用机理进行定量分析,最后通过仿真分析得出:安全资源的大量浪费为煤矿企业加重了负担,制约了企业安全水平的发展;增加安全投入与安全资金合理匹配,有利于煤矿企业促进系统安全性与效率性协同发展.研究结果对强化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2-25

建筑基坑工程安全管理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监测对建筑基坑工程安全管理有影响.这一结论虽然已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普遍认可,然而一直以来都被默认为是成立的而没有得到任何证实.借鉴已有文献,提出关于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监测与建设基坑工程安全管理这些变量之间路径的基本假设,并构建实证研究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164份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监测对于安全管理影响最大,施工次之,依次为勘察、监理、设计、建设等环节.最后,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得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管理的对策和建议,即动态设计、动态施工、动态监测.
26-29

阜生矿15#煤层自燃特性实验研究及应用

摘要:针对阜生矿15#煤层容易自燃的特点进行程序升温实验研究,测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CO、CO2、CH4、C2H4、C2H2等自燃发火标志性气体的浓度和热解温度,遴选出自燃发火标志性气体,并利用标志性气体的浓度指标对矿井的自燃灾害进行预测预报,为阜生矿早期自燃预测预报和矿井火灾防治提供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30-32

介质浓度波动对承压设备动态风险评估影响研究

摘要:承压设备由于其特殊性,一旦发生事故,对经济、环境等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在役的承压设备,受加工处理原料、操作工艺条件变化的影响,其风险具有显著的动态属性.从新的角度,提出动态风险评估的理念,建立风险评估模型,探索性地研究介质浓度波动因素对承压设备风险评估的影响.基于RBI技术,针对减薄技术模块,尝试用泰勒级数法把浓度的影响加入失效概率中,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及实际工程指导价值.
33-36

预制桩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的试验研究及保护措施

摘要:采用模型试验,基于3×3预制群桩,模拟了预制桩的施工过程,研究了周围土体变形和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沉桩过程中,桩区内外地表土体水平变形和隆起变形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孔隙水压力是不断增大的,桩底孔压大于桩身中部孔压,在桩区外,孔隙水压力随着径向距离的增加呈指数减小.就影响范围而言,预制桩施工的影响范围达到1倍桩长左右.试验结果对软土地区预制桩施工具有实践意义和指导价值.
37-40

定向断裂切顶卸压窄煤柱沿空掘巷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宽大护巷煤柱浪费煤炭资源且容易引起矿井灾害.以支承压力分布规律为依据,确定窄煤柱沿空掘巷为大采高条件下最佳布巷方式.基于覆岩大结构的“弧形三角板”B块失稳,是造成窄煤柱沿空护巷控制失败的主要原因,提出定向断裂切顶卸压围岩控制原理,并建立切顶高度数学模型.工业试验表明,切顶卸压窄煤柱沿空送巷回采期间围岩变形量满足下区段工作面生产要求,取得较好的经济技术效果,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45-47

车用CNG2气瓶金属内胆低周疲劳行为分析

摘要:在对CNG2气瓶进行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对应变集中区域的应力进行了分析.运用Manson-Coffin公式,结合气瓶内胆的应变疲劳性能计算得到疲劳寿命,计算结果与气瓶疲劳试验寿命相符.制造过程中使用预紧工艺或过载方式产生塑性变形和残余压应力,可以提高应力强度范围门槛值,使裂纹启裂减慢,从而延长了气瓶的疲劳寿命.
48-50

电力组塔专用起重设备安全施工的技术方案研究

摘要:针对目前组立钢管塔所采用的组塔专用起重设备,提出了一些组塔专用起重设备的基础、标准节、顶升方案、设备本体腰箍、底座轨道、控制系统、监测及对讲系统等相关技术的实施方案,以及通过拆分质量较大的塔件进行吊装组塔的施工方案,以确保组塔施工的安全性.
51-54
工业安全与环保杂志职业安全与健康

公共场所火灾公众责任保险模式比较研究——基于期望收益评价

摘要:公共场所火灾事故严重威胁着消费者和经营者的人身财产安全,火灾公众责任保险是为第三方受害人提供灾后补偿的有效手段,但我国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发展缓慢,具体实施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对自由投保模式、单纯强制投保模式以及附条件强制保险模式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事故责任方、消费者和政府三方经济主体的期望收益评价,比较了3种保险模式的优劣,得到附条件强制保险模式顺利实施的运行条件.
55-58

机电类特种设备典型事故风险分级预警预控方法研究

摘要:基于风险预警预控理论,依据SMART原则,设计了机电类特种设备典型事故风险分级预警预控方法;根据风险评价分级原理,建立了起重机机械断裂事故、游乐设施机械断裂事故、客运索道突停事故、电梯溜车事故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伤人事故5种典型事故风险分级预警模型,提出基于科学与高效原则的风险预警预控“匹配”原理,实例验证了风险分级预警预控方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机电类特种设备使用过程典型事故风险分级预警和预控提供科学的理论及方法.
59-62

液态烃类挥发及扩散综合试验装置构建与柴油试验

摘要:为了研究密闭空间内不同温度的液态烃类挥发及扩散过程,设计配有恒温装置的密闭预混塔,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液态烃类挥发及扩散特性综合试验装置,研究预混塔内柴油挥发量、蒸汽云浓度及饱和蒸汽压与柴油温度之间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柴油挥发量与温度呈指数关系;各温度条件下,各测点蒸汽云浓度都逐渐上升,并在35~60 min时达到稳定值(即液气两相相对平衡);温度越高,饱和蒸汽压越大,但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相对差越小.
63-65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信息系统研究

摘要: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体系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B/S结构设计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信息系统,提高了监管部门和使用单位的风险评价效率,增强了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可操作性,有效地解决了监察力量人机不匹配的矛盾,为推动使用单位分类监管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基础.
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