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安全与环保杂志社
分享到:

工业安全与环保杂志

《工业安全与环保》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职业健康、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环境管理与咨询、土壤修复、节能减排与综合利用等。
  • 主管单位: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办单位: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001-425X
  • 国内刊号:42-1640/X
  • 出版地方:湖北
  • 邮发代号:38-4
  • 创刊时间:197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43
  • 综合影响因子:0.479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3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ZnAlFe类水滑石的制备及其吸磷性能的研究

摘要: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系列锌铝铁类水滑石(LDH)并考察了LDH的吸磷性能.结果表明,n(Zn)∶n(A1)∶n(Fe)=2∶0.2∶0.8时,LDH对磷酸根的吸附能力最好.温度为30℃,初始pH值为6时,磷饱和吸附容量达51.81 mg/g.吸附前后LDH的XRD和FT-IR分析表明,LDH主要通过表面吸附、离子交换以及形成Zn3(PO4)2·4H2O层来实现磷酸根的去除.
-

微波辐射/Fenton试剂法处理聚磺钻井废水研究

摘要:采用微波辐射/Fenton试剂法对大湾404井完并聚磺钻井废水混凝水进行处理,考察了微波温度、微波功率、辐射时间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微波温度为100℃,微波功率为400W,辐射时间为30 min,废水pH值为3.0,H2O2投加量为20 mL/L,FeS04投加量为0.1 g/L时,COD去除率较高,为60.50%,BOD/COD提高到0.5,因此该法可缩短聚磺钻井废水处理时间,提高COD去除率和可生化性.
-

含机油循环冷却水中异养菌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规律

摘要:油类有机物泄漏于工业循环冷却水时,异养菌生长迅速,威胁安全生产.为指导生产上的除油和控菌工作,在模拟装置上研究含机油水中的异养菌生长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含油和无油水中的异养菌在运行前30h内增长都很迅速,但含油水的要大两个数量级.30h后含油水的异养菌生长趋于平缓,而无油水的则趋于下降.异养菌总数与含油水中的油浓度呈正比.pH值在5.0~9.0范围内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7.5左右时异养菌生长最多.在35~45℃温度范围内含油水中异养菌繁殖旺盛,温度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异养菌的生长.浓缩倍数的改变对含油水中异养菌总数的影响不显著.含油水中加入的复配型缓蚀阻垢剂也有助于异养菌的快速生长,但当加入过多时增长不甚显著.
-

膜法技术在食品饮料纯水制备中的应用

摘要:膜法水处理技术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分离技术,在食品饮料纯水制备领域,近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应用.首先对膜法技术及过滤机理进行了说明,然后通过传统纯水制备工艺与膜法纯水制备工艺比较,表明膜法技术不仅可以降低制备运行费用,而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几种型式微孔曝气器清水充氧性能对比实验研究

摘要:对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型式和材质的微孔曝气器在不同测试条件下进行清水曝气实验,结果表明,同一产品在相同水深条件下,随着标准通气量增大,充氧能力增大,理论动力效率减小,氧利用率减小;曝气密度越大,曝气器充氧性能越好;曝气器材质和生产工艺严重影响其充氧性能.
-

锑矿废水污染应急处置实验研究

摘要:为了治理饮用水源地锑矿废水泄漏对水体的污染,使其达到饮用水水质标准,研究了聚合硫酸铁、氯化铁等3种混凝类物质及活性炭粉、蒙脱石粉等4种吸附类物质对含锑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聚合硫酸铁、氯化铁、硫酸亚铁对含锑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同时,进一步研究了聚合硫酸铁混凝结合硫化钠沉淀处理废水中的锑,废水经两级处理,废水中锑离子质量浓度从3.8400 mg/L降至0.002 7mg/L,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水质标准(Sb质量浓度<0.005 0 mg/L).
-

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粉尘爆炸事故统计表明,部分爆炸事故的发生是由于生产设备最高容许温度超过或达到了粉尘云的最低着火温度.通过大量文献调研,对近40年粉尘云的最低着火温度的实验与理论研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目前工业生产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时期研究复杂条件下着火温度的必要性.同时,应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数值分析验证实验结果,以便工业应用.
-

固定式消防系统应对大型原油储罐全面积火灾的探讨

摘要:简述了大型储罐全面积火灾的特点,分析了固定式消防系统扑救大型储罐全面积火灾的优点和缺陷.以保护10万m3浮顶储罐为例,提出了固定式消防系统的关键设计参数和重要消防设备配置要求,与现有的固定式消防系统相比,其灭火能力大大提升,具有扑救大型储罐全面积火灾的可行性,同时对深入开展大型池火灭火专用泡沫液和罐间距等专题研究提出了建议.
-

高应力矿山回采顺序优化模拟与分析

摘要:青海格尔木锡铁山铅锌矿为高原高应力矿山,在回采过程中受到围岩应力较大,严重影响矿山的安全回采.通过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对高地应力状态矿山按照顺序依次回采、“隔一采一”、由中间向两边采的3种矿房回采方案和6种矿柱回采方案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对照回采各方案围岩应力动态变化情况,比较各回采方案的优劣,并得出较优的回采顺序,对高应力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

硝铵共浆溶液热安全性研究

摘要:为防止硝铵共浆溶液在配制、储存、运输和生产复合肥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利用自制实验装置对硝铵共浆溶液的热安全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硝铵共浆溶液低于纯硝酸铵水溶液的临界爆炸温度,具有很大的危险性;硝酸铵的浓度对硝铵共浆溶液的临界爆炸温度的影响很大,硝酸铵浓度越高,其临界爆炸温度就越低,也越易爆炸;氯离子有促进硝铵共浆溶液爆炸的作用;油脂会降低硝铵共浆溶液的热稳定性,降低其临界爆炸温度.研究结果对相关化肥企业的安全生产有指导意义.
-

大淑村矿东翼大巷变形机理与治理措施研究

摘要:针对大淑村矿东翼大巷变形破坏严重的问题,通过围岩性质测试和钻孔监测分析,表明巷道围岩属遇水膨胀软岩,强度较低,围岩内生裂隙和构造裂隙发育情况比较严重,松动范围比较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大巷变形破坏机理,提出了无保护性煤柱、组合支护巷道、预加固技术稳定破碎顶板等治理措施.工程实践表明,巷道变形在允许范围之内.
-

某污泥堆肥车间通风系统实测与分析

摘要:堆肥处理是城市污泥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主要手段.在污泥堆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需通过集中收集和生物过滤的方法将其处理.研究表明,生物滤池的滤料过滤阻力随时间逐渐增加,滤料的使用寿命不仅要考虑过滤效率问题还需考虑使用终阻力.并联风机通风系统存在工况转捩点,设计工况和系统终阻力工况点应位于工况转捩点的右侧.
-

旋转喷雾法净化烧结SO2烟气适用性分析

摘要:根据实际烧结工况的运行边界条件对用于净化烟气SO2的SDA系统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分析系统各核心设备中气流速度、反应物浓度、设备内温度分布变化情况,证明SDA系统可以较好地适用于烧结工况.实际应用时应设置烟气进风分布装置;中心烟气通道对控制脱硫剂用量、降低脱硫塔高度有重要作用;为了保证塔内反应充分,反应物干燥完全,应保证烟气在塔内停留时间大于10 s;旋转喷雾器应与脱硫塔进行拟合选型设计,同时为保证烟气排放达标,除尘系统应选择防腐耐温材料.
-

630 MW机组电除尘事故放灰原因分析及处理

摘要:当前大容量、高参数的火力发电厂所采购的锅炉燃烧煤质煤种,大多数与设计煤种相比偏差大,电除尘系统易发生高料位堵灰现象,火力发电厂迫不得已启动事故放灰预案;而且近年来国内也曾报道因电除尘灰斗积灰严重,而导致电除尘垮塌的数次事故,为此开展600MW等级机组的电除尘事故放灰原因分析及处理具有现实意义.
-

海水管道系统大型污损生物特点与防除对策

摘要:海水管道系统内的生物污损现象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其中大型海洋生物主要为贻贝、无柄蔓足类、管栖多毛类和水螅,优势种是紫贻贝及翡翠贻贝.目前管道污损生物防除主要有热处理、电解海水和添加水处理药剂等方法.为满足环保要求,应注重新型多功能绿色环保防污剂的研究与开发和多种技术的协同作用,加强管道内污损生物原位调查,弄清主要种类特点及其幼虫附着机理.
-

鄂西铁矿地质环境抗扰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摘要:矿山地质环境抗扰动能力评价是以矿山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的针对性评价.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的主要指标体系类型进行归纳,厘清了矿山地质环境抗扰动能力的基本概念、内涵属性及影响因素.在分析鄂西铁矿地质资料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了以采空区塌陷、崩塌-滑坡、岩溶塌陷为主要考察类型的鄂西铁矿地质环境抗扰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区域排污权初始分配模型应用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摘要:针对目前湖北省水污染物排污权初始分配呈真空的现状,综合考虑环境现状、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科技水平等众多影响因素,并细化成累计授权专利数、地区生产总值、人口总数和水资源量等指标,通过信息熵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以湖北省各市州为分配对象构建了区域排污权初始分配模型.并以2009年湖北省各市州公布的公报数据为基准进行了分配模型的应用.分配结果显示了分配模型具备较为全面的特点,且通过指标权重区分了各因素差异程度,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
-

杭州市重金属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摘要:通过对杭州市重金属污染情况的分析可知,杭州水体和土壤受到了重金属不同程度的污染,提出杭州重金属污染防治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提高准入门槛,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清洁生产,提高“三废”治理水平,从源头控制到末端治理全过程控制污染源.同时要加大受重金属污染水体和土壤的生态修复,确保环境及群众生命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