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管理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高校教育管理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 32-1774/G4 国内刊号
  • 1673-8381 国际刊号
  • 3.4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高校教育管理是江苏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9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江苏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高校教育管理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企划:“双循环”与高等教育、专题企划: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高教研究、教师发展

高校教育管理 2012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高校教育管理杂志专题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与社会责任
论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1-5

摘要: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基于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问责制的影响,高等教育研究应负起社会责任。为制定和宣传政策服务、探寻实践中介和直接服务实践以及研究、应用理论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挑战及时提出预测、预警是高等教育研究应承担的具体社会责任。研究者要不断学习,提升理论修养,这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研究者要加强自律,学术共同体也要对研究者实施他律,如此研究者履行好社会责任才能落到实处。

社会转型时期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6-9

摘要: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是指高等教育研究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履行自己应尽之义务。社会转型时期,高等教育研究为经济发展、政治改革和文化繁荣提供服务,需要坚持追求真理的研究取向,探索开放多元的研究方法,强化服务实践的研究内容,弘扬批判现实的研究精神,着眼学科建设的研究特色。

高等教育研究者知行统一之责任10-15

摘要:高等教育研究者往往也是教育教学或管理领域的实践者,他们负有将自身的研究成果(知)转化为相应的教育教学或管理实践(行)从而使知行统一起来的责任。知行统一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就高等教育研究队伍中的大学教师而言,其必要性在于教师的角色要求、根除教育研究成果与实践不一致的弊病、推动教育实践发展以及研究成果发挥作用、检验、完善、丰富与发展之需要;而研究成果的可转化性、高等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双重角色则为知行统一提供了可能。但实践转化的意识缺失、教育责任感不足、研究质量的制约、自主权缺乏以及评价制度的消极导向等原因制约了高等教育研究者的知行统一。为此,大学教师应树立既要求"知"也要求"行"的观念、强化教育责任感、提升研究质量;同时,大学应保障教师的教学自主权、改革重科研而轻教学的评价制度。

高校教育管理杂志专题研究:高校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16-19

摘要: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精神,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教育部、财政部于今年年初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要把该计划落到实处,关键在于: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坚持整体协同创新;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坚持多元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构建四类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深化科技评价体制改革;以人才为核心要素,激发释放协同创新活力。

协同创新视角下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实现途径20-23

摘要:从协同创新的视角看,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着主体选择误区、模式选择偏差、协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地方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协同创新,进一步加强融合,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实施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的对接,开展多主体、多层次、跨学科的联合技术攻关,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论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及其战略重点24-29

摘要:协同创新是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重大战略选择。面对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求以及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高等学校必须从协同创新的前提、关键、途径、基础和保障5个方面入手,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担当更大重任。

高校教育管理杂志卓越工程师与国防生培养
国防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探索与实践30-33

摘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工作中积极拓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领域,顺应国家科技强军战略的需要,与空军联合实施国防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努力探索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切入点的服务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国防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过程包括:军地双方高度重视,并成立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和义务;军地双方密切合作,制定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精心设计,细心组织,分阶段实施培养过程。

卓越工程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四力”34-38

摘要:进入新世纪,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当前工程教育要培养国际化的卓越工程人才应着重培养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执行力和领导能力,这 4种能力是错综复杂、相互交织、可以同时并存的,其过程是动态发展、辩证统一的。它统一于高校的工程教育过程之中,统一于高校工程专业学生卓越能力的形成之中,统一于学生的工程实践之中。

协同效应: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目标选择39-42

摘要: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行为、群体行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国防教育学科内部的军事理论教学与军事技能训练之间能够形成在概念、理论、方法上的交叉与互补,继而能够产生综合、横向和交叉等协同效应。促使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发生横向协同效应,国防教育学科内部的军事理论教学与军事技能训练之间发生交叉协同效应,有助于促进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高校教育管理杂志探索争鸣
独立自主的中国教育学何以可能——知识生产方式的视角43-49

摘要:教育学知识生产方式的反思与重建对实现中国教育学的独立有重要意义。他国导向型、他学科导向型、政府规划导向型和社会需要导向型知识生产方式并不能实现中国教育学的独立。应从知识生产者个人、社会组织和制度安排等方面着手重建教育学知识生产方式。

高校毕业生就业院校背景歧视问题探讨50-53

摘要:不同类别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机会、就业质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就业院校背景歧视不利于用人单位科学选拔人才和高校健康发展,并对毕业生就业造成消极影响。立法部门应建立健全反就业歧视的法律体系,各级政府及劳动部门应改革相关的政策和措施,非重点高校要加强办学特色和教育质量建设,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搭建多种就业平台,通过多方面努力促进毕业生就业公平。

高校教育管理杂志比较研究
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应用型人才培养54-57

摘要: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最快的国家,从政府到高校都非常重视人才的国际化培养。宏观战略上,美国国家领导人对高等教育国际化非常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上升为美国国家战略,并与经济振兴和社会稳定紧密相连;外部策略上,美国的"引进来"和"走出去"策略为国际交流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美国将长期致力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培养;从内部微观角度,以美国州立大学为研究对象,从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外语学习和师资管理方面探析美国高等教育本土国际化培养机制。

香港教育咨询机构对香港教育改革的影响58-64

摘要:在香港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制定与实施中,教育咨询研究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系完备,运作协调的教育研究及咨询机构以独立的姿态参与政策过程、沟通政府与民众关系、制订方案影响决策、研究报告影响舆论,有效发挥了现代咨询机构的功能和作用。其在参与教育改革制定与实施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开放、互动、理念引导、共识凝聚、过程监督等特点值得思考和借鉴。

我国台湾地区高校学习成效评估的新动向65-68

摘要:我国台湾地区大学教育普及化后的教育质量受到了广泛的质疑。为提升教育质量,回应质疑,台湾地区将实施以学习成效评估为主轴的第二周期大学系所评鉴,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强调学习成效,把人才培养作为结合点,建立起大学与行政机构、社会、市场上下贯通、相互交流的信息通道。

高校教育管理杂志教师教育
基于3P模式的高校高层次人才薪酬体系优化研究69-74

摘要:目前高校高层次人才的薪酬制度、薪酬构成、薪酬水平存在不规范、不公平、配套制度不健全等现实问题。基于个人资历和能力、岗位、业绩(3P)三个要素之间及其与薪酬的密切关系,参考美国高校高层次人才的薪酬水平,构建了一套以合理的年薪为指导,由能力工资、岗位工资和业绩工资组成的高层次人才薪酬体系。

组织认同视角下高校青年教师培养问题探析75-79

摘要: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组织认同不高,同时较低的组织认同影响了他们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作用的发挥。合理引进青年教师,加强校本化培养,实施组织社会化伴随策略;提高民主决策透明度;加大组织支持力度;营造和谐的沟通氛围;重视组织自身的声誉影响,促进组织的文化建设等,是强化青年教师的组织认同,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的重要途径。

高校教育管理杂志学生管理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与创新人才培养80-83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应用型创新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欢迎。如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桂林理工大学作为一所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依托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对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贫困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84-87

摘要:贫困研究生中存在着自卑心理突出、自尊心过强、个性容易偏执、行为上自我封闭等心理健康问题,而造成这些心理压力的原因主要来自经济、就业和婚恋方面。应从调整助学贷款政策,健全奖助金体系,减轻研究生经济压力;以生为本,三环并重,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倡导和谐,促进沟通,构建良好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氛围三方面入手解决贫困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