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科技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甘肃农业科技杂志 省级期刊

Gansu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62-1050/S 国内刊号
  • 1001-1463 国际刊号
  • 0.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甘肃农业科技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63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的学术期刊。甘肃农业科技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试验研究、旱地农业、专题论述、新品种新技术

甘肃农业科技 2019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甘肃农业科技杂志试验研究
调节播期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控效果1-4

摘要:在民勤向日葵菌核病发生严重区进行了不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程度逐步降低,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播期为5月20日时向日葵菌核病发病率较低,为6%;产量最高,为3 727.3 kg/hm~2。说明调节播期可以减轻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危害,5月20日左右为最适播期。

13个中早熟菜用型马铃薯品种(系)比较试验初报4-10

摘要:13个马铃薯品种(系)品比试验的结果表明,L13120-1、L13105-10综合性状优良,表现突出,L13120-1折合产量26 498 kg/hm~2,较LK99增产5.97%,较费乌瑞它增产129.83%,商品薯率为87.87%,大薯率为52.30%,干物质含量17.52%,蛋白含量2.54%,淀粉含量14.84%,还原糖含量0.39%,Vc含量14.57 mg/100 g;L13105-10折合产量25 548 kg/hm~2,较LK99增产2.17%,较费乌瑞它增产121.59%,商品薯率为77.53%,大薯率为47.58%,干物质含量19.92%,蛋白含量2.39%,淀粉含量16.54%,还原糖0.30%,Vc含量16.71 mg/100 g。建议推荐参加2019年甘肃省马铃薯多点试验。

GA3处理对黄冠梨采后常温贮藏品质变化及病害发生的影响11-17

摘要:以黄冠梨果实为试材,研究幼果期果柄涂抹GA3对黄冠梨呼吸乙烯特性、品质形成及常温贮藏期间品质变化及贮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冠梨为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GA3处理对果实的呼吸及乙烯释放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加速果实后熟。GA3处理增加了采后贮藏前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Vc含量,使黄冠梨果实贮藏品质保持性优于相应的未处理果实;GA3处理显著加重了黄冠梨果实常温贮藏期间鸡爪病与褐心病的发生率,发病率分别是相应对照果实的2.13和1.12倍。综上所述,GA3处理能显著增加贮藏前期果实营养物质含量,保持果实品质,但也降低了果实的耐贮性,促进果实病变。

尕海湿地植被退化过程中土壤碳矿化特征研究18-25

摘要:以甘肃省甘南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内的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及重度退化的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取样和室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应用室内矿化培养实验,分析了植被退化过程中土壤在不同土层(0~10、10~20、20~40 cm)中的有机碳矿化特征。结果表明,植被退化程度、培养时长、温度高低和土层深度均对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有显著影响。不同退化程度土壤有机碳矿化量均随着土层加深而降低,未退化[475.74 CO2/(mgC/g)]>重度退化[329.302 CO2/mgC/g)]>轻度退化[291.50 CO2/(mgC/g)]>中度退化[253.11 CO2/mgC/g)]。不同退化程度土壤有机碳矿化量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变长而降低,且平均在2~6 d下降速度较快,平均在13 d左右后下降速度平缓,基本保持不变。按照CO2-C释放速率变化程度,将矿化曲线划分为快速矿化(平均约12 d)、缓慢矿化(平均约26 d)和平衡矿化三个阶段,其中快速矿化阶段主要为活性碳矿化。双库一级动力学方程可以较好的拟合植被退化中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不同退化程度土壤有机碳矿化量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浅层和未退化土壤矿化能力较强,对难分解有机碳库的利用程度较高,可以有效促进碳循环,提高土壤固碳能力,在研究全球碳循环时应给予重视。

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和马铃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26-31

摘要:为增强土壤保水续墒,改善土壤质地和团粒结构,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以定薯3号为材料,设计玉米秸秆量0、5 000、10 000、15 000、20 000 kg/hm25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33 m2(6.0 m×5.5 m),研究了玉米秸秆还田量对土壤水分含量、容重、马铃薯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秸秆处理的马铃薯块茎中淀粉含量提高0.04~0.92百分点,干物质提高0.18~0.60百分点,商品薯率提高5.2~21.5百分点,产量提高10.68%~54.33%,水分利用效率提高5.93%~30.66%,不同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影响差异显著,施入量为0~15 000 kg/hm2时,马铃薯产量呈上升趋势,超过15 000 kg/hm2产量呈下降趋势,建议推广施用量为15 000 kg/hm2。

15个甘蓝新品种(系)在安定区的引种初报31-34

摘要:在安定区对引进的甘蓝新品种(系)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B18-03、科绿50、B18-13、B18-12植株生长健壮,田间生长势强,抗病性强,丰产性好。其中B18-03折合产量最高,为149 333.3 kg/hm2,较对照品种中甘21号增产22 266.6 kg/hm2,增产率17.52%;科绿50折合产量143 466.7 kg/hm2,较对照品种中甘21号增产16 400.0 kg/hm2,增产率12.91%;B18-13、B18-12分别较对照品种中甘21号增产8.08%、5.67%。这4个品种(系)可在适应地区进行生产试验和示范种植。

播期和密度对陇春33号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35-39

摘要:在河西绿洲灌区,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小麦品种陇春33号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种密度的增大,基本苗株高增高,导致成穗数和收获指数明显下降,穗粒数和千粒重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下降,3月30日以后播种的产量下降显著。不同播期产量变化幅度又因播种密度不同而异,陇春33号产量以播期3月20日、密度675万粒/hm~2处理最高,为8 769.6 kg/hm~2;其次是播期3月20日、密度750万粒/hm~2处理,为8 706.8 kg/hm~2;播期3月10日、密度675万粒/hm~2处理排第3,为8 505.2 kg/hm~2;播期3月20日、密度825万粒/hm~2处理排第4,为8 323.9 kg/hm~2;播期3月10日、密度750万粒/hm~2处理排第5,为8 118.1 kg/hm~2。可见,在河西绿洲灌区陇春33号达到高产优质的适宜播种时间为3月上中旬、播种密度为675万~750万粒/hm~2。

施氮量和氮肥运筹对陇春33号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40-44

摘要:在3个施氮水平下,研究不同施氮量及氮肥运筹对陇春33号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270 kg/hm~2范围内,陇春33号籽粒产量随施氮量增大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低的趋势,当氮肥施用量为237.6 kg/hm~2时产量达最高。在相同施氮水平下,随着氮肥后移量的增大,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合理的氮肥运筹中,基肥、拔节肥、孕穗肥质量比为60∶25∶15时产量和氮肥的利用效率均达最佳。综合研究结果,采用高中氮量(N 195 kg/hm~2),并在拔节期和孕穗期分2次追施(基追比60∶25∶15)可协调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关系,有利于实现春小麦陇春33号的高产高效。

彩色冬小麦在甘肃平凉引种试验研究初报44-47

摘要:以陇紫麦2号为对照,对引进的4个彩色冬小麦新品种的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紫黑粒小麦西黑1号在平凉市适应性强,耐寒、抗旱,成熟落黄正常,抗(耐)条锈病、白粉病,中抗黄矮病,中早熟,籽粒颜色较深,综合农艺性状表现好,折合产量为5 925.0 kg km2,较对照品种陇紫麦2号增产862.5 kg/hm2,增产率17.04%,可示范种植。

灌溉定额对陇春30号单作及间作产量和边行效应的影响48-55

摘要: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在不同种植方式和灌水水平下,对单作及间作陇春30号春小麦产量和边行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高、中、低定额灌水水平下,间作春小麦比单作春小麦折合产量分别提高了33.12%、28.34%、20.96%;间作春小麦较单作春小麦边1行、边2行、边3行产量分别提高49.06%~72.57%、14.29%~29.87%、11.39%~13.41%。单作小麦在高定额灌水水平下,边1行产量比边2行、边3行分别提高了15.3%、37.8%,中定额灌水水平下,提高了17.8%、34.2%,低定额灌水水平下,提高了14.3%、17.3%。间作条件下,高定额灌水处理边1行比边2行、边3行产量提高了74.1%、20.4%,中定额灌水处理提高了53.4%、79.5%,低定额灌水处理提高了40.0%、64.7%,边行优势主要表现在间作中。间作春小麦折合产量和边行优势都优于单作春小麦的主要原因是间作春小麦的成穗数、穗粒数、小穗数等的提高。

水肥耦合一体化对温室茄子的影响初报55-57

摘要:在温室观察了水肥耦合一体化对茄子生长的效果,试验采取滴灌施肥与叶面喷肥相结合模式。结果表明,灌溉量为4200 m3/hm~2时,结合滴灌将高氮高钾型水溶性肥(N-P2O5-K2O=20-10-30)滴施225 kg/hm~2,叶面喷施6次(其中苗期1次,开花期2次,结果期至采收期3次,每次25 kg/hm~2),可明显改善茄子植株农艺性状和商品性能,折合产量26 681.8 kg/hm~2,较对照滴施磷酸二铵增产3 090.9 kg/hm~2,增产率13.10%。

播期和密度对甘育3号春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58-61

摘要: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和密度对甘育3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播种到出苗以及全生育期天数均随播期的推迟显著减少,表明播期越晚,出苗所需要的时间越短,全生育期缩短;播期与种植密度均对甘育3号成熟期株高以及穗长无显著影响。同一时间播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总穗数显著增多,但穗粒数以及千粒重均降低,从而导致减产;种植密度相同时,播期推迟,籽粒产量没有持续增大,而是在3月22日、3月29日出现较大值7 624.5、7 600.5 kg/hm2。

甘肃农业科技杂志默认
《甘肃农业科技》征稿简则2-2

摘要:《甘肃农业科技》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和甘肃省农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月刊),是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和全国优秀科技期刊。现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收录。

欢迎订阅《甘肃农业科技》96-96

摘要:《甘肃农业科技》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主要报道农作物育种、耕作栽培、旱地农业、节水农业、园艺、土壤肥料、植物保护、中药材、畜牧、水产、农产品加工储藏等学科的新成果、新技术等,适合农业科技工作者、农技推广人员、农业管理干部、农业院校师生、农村科技骨干和农民技术员阅读。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每月25日出版,错过订期的读者亦可从本刊编辑部直接订阅。

甘肃农业科技杂志旱地农业
起垄覆盖方式对旱地马铃薯主要性状的影响62-68

摘要:研究了不同起垄覆盖方式对陇薯7号、冀张薯8号、庄薯3号生育期、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黑膜覆盖垄上覆土方式下,庄薯3号、冀张薯8号、陇薯7号折合产量分别为32 840、46 490、41 050 kg/hm2,较对照露地栽培增产显著,增产率分别达到31.85%、35.25%、18.90%。综合考虑认为,陇薯7号、冀张薯8号综合农艺性状、产量表现较优,适宜在庆阳市种植,北部县区推荐选用黑膜覆盖垄上覆土方式,南部县区推荐选用玉米秸秆带状覆盖方式。

甘肃农业科技杂志专题论述
甘肃敦煌阳关部级自然保护区候鸟种群现状及保护对策68-71

摘要:分析了甘肃敦煌阳关部级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候鸟种群生境,提出了完善湿地管护机制、加快鸟类栖息地恢复、加大科研监测力度、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社区共管水平等候鸟种群保护对策。

植物中介体及其在非生物胁迫调控中的功能研究综述72-78

摘要:中介体复合物(Mediator Complex)是多蛋白复合物,在真核生物的转录装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介体可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本文概述了中介体复合物的结构、命名方式和在转录调控中的功能,以及中介体参与植物对干旱、高盐、低温和渗透胁迫等环境下响应。

垄作沟灌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78-82

摘要:综述了河西走廊绿洲灌区垄作沟灌栽培技术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及节水效益,指出在垄作沟灌技术主要技术参数、垄作沟灌条件下作物生理反应、垄作沟灌技术条件下的水肥耦合模式、垄作沟灌对土壤养分损失的影响等方面还需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