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科技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甘肃农业科技杂志 省级期刊

Gansu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62-1050/S 国内刊号
  • 1001-1463 国际刊号
  • 0.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甘肃农业科技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63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的学术期刊。甘肃农业科技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试验研究、旱地农业、专题论述、新品种新技术

甘肃农业科技 2017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甘肃农业科技杂志试验研究
谷子新品种晋汾02的选育1-3

摘要:晋汾02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87-160为母本、148×85-31为父本选育而成的谷子新品种,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并定名。该品种幼苗绿色,生育期128 d,穗呈筒型,出谷率78.1%,千粒重3.0 g,白谷黄米。白发病发病率为10.12%,红叶病发病率为6.9%,米质一级,粗蛋白含量13.57%,粗脂肪含量2.41%。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无霜期150 d以上的谷子中晚熟区推广种植。

5个鲜食玉米品种在天水市的引种试验初报3-5

摘要:单垄膜侧穴播栽培条件下,在天水市河谷川道区对引进的5个鲜食玉米品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鲜果穗折合产量以捷糯2009最高,为12 285.00 kg/hm2,较对照品种天鲜2号增产85.23%;天鲜1号、甘甜1号鲜果穗折合产量较高,分别较对照天鲜2号增产24.43%、17.05%。这3个品种不但产量高,而且表现早熟、抗病性较强,适宜在天水市河谷川道区春播种植。对照品种天鲜2号表现产量较高、早熟,而且籽粒色彩斑斓,具有较强的特色,建议在天水市河谷川道区春播种植。

马铃薯重点杂交组合LZ群体组培高效育种研究6-11

摘要:通过组培快繁重点杂交组合(陇薯8号×早大白)建立LZ脱毒群体,组培扩繁基因型144份,平均每份基因型生产原原种196粒,共生产28 178粒。经鉴定试验筛选出LZ群体表现优异的基因型19份,田间表现薯形美观、芽眼浅,小区产量平均比对照品种陇薯6号高67.9%,淀粉含量平均比对照品种陇薯6号低5.5%。品系LZ111在16份入选品系中表现优异,薯形椭圆,薯皮白色、薯肉白色,表皮光滑、芽眼浅;小区产量居参试品种(系)的第2位,比对照品种陇薯6号高65.65%;薯块淀粉含量居参试品种(系)的第8位,比对照品种陇薯6号高11.6%;薯块炸片评分居参试品种(系)的第6位,比对照品种陇薯6号低16.7%。

兰州甜樱桃引种观察30年总结11-16

摘要:1986—2016年,对先后引进的20个甜樱桃品种在兰州市城区川滩地和沿黄坪台区进行试种。通过30a的试种观察,结果表明:大紫、早大果、红灯、艳阳、早美、红光、友谊等品种表现为对兰州地区的生态适应性强、生长健壮、果早丰产、品质优良,可在兰州地区栽培。其中大紫适宜在川滩地栽培,早大果、红光、早美、艳阳、友谊适宜在坪台栽培,红灯、那翁适宜在川滩地和坪台地栽培。

苹果树腐烂病病原菌培养条件研究16-19

摘要: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对苹果树腐烂病病原菌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改造条件下苹果树腐烂病病原菌生长最好的培养基为PDA,其余依次为苹果树皮、苹果果汁、玉米粉培养基,在查比克培养基上生长最差。病原菌可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以麦芽糖或淀粉为碳源时生长好于葡萄糖,在几种不同碳源培养基上生长差异不显著。光照对病原菌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前期是12 h光照交替培养生长最快,全光照次之,到96 h时两者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好于全黑暗。生长的最适p H为4和5,随p H增大生长变差,p H≥9时不能生长。

基于生态特性的岷县马铃薯种植区划研究19-23

摘要:利用岷县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地力评价成果,选取9个影响马铃薯生长的评价因子,将岷县马铃薯适宜性生长区域分为高度适宜、适宜、勉强适宜、不适宜4个等级。其中高度适宜区面积达21 665.24hm2,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43.27%;适宜区面积为21 567.96 hm2,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43.08%;勉强适宜区面积为5 146.49 hm2,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10.28%;不适宜区面积为1 688.5 hm2耕地,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3.37%。高度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洮河沿岸的中寨镇、梅川镇、茶埠镇、岷阳镇、十里镇、清水乡、西寨镇、寺沟乡、禾驮乡,宜建立马铃薯产业化生产区,特别是脱毒种薯繁育区及专用型薯生产开发区。

灌水施肥对日光温室西瓜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23-27

摘要:在日光温室早春茬栽培条件下,以小型西瓜抗裂京欣为试材,探索不同水肥处理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比传统膜下沟灌可节水40%,滴灌灌水定额1 800 m~3/hm~2左右,施N 136.8 kg/hm~2、P_2O_586.4 kg/hm~2、K_2O 1 908 kg/hm~2时,水分利用效率高,西瓜折合产量51 729.0 kg/hm~2。西瓜茎粗、根系干质量与产量之间的单相关系数均达显著水平,可作为评价小型西瓜高产的单个因素。

2012—2014年第四轮国家青稞品种区试合作的结果27-29

摘要:2012—2014年第四轮国家青稞品种区试合作点试验结果表明,在9个参试品种(系)中,甘9828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折合产量4 700 kg/hm~2,居第1位;甘9619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好,折合产量为4 600 kg/hm~2,居第2位,以上2个品种(系)可在甘南州青稞种植区推广种植。09YN-04折合产量为4 300 kg/hm~2,居第3位,可作为搭配品种在甘南州青稞种植区种植。其余品种(系)作为种质资源保存。

氮磷配比处理对日光温室秋冬茬辣椒的影响29-32

摘要:以陇椒3号为试材,在武威市凉州区下双镇研究了不同氮磷配比对日光温室秋冬茬辣椒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可显著提高辣椒植株的生长势、抗病性和产量。日光温室秋冬茬辣椒最佳施肥配方为施有机肥52 500 kg/hm~2、N 343.6 kg/hm~2、P_2O_5205.7 kg/hm~2、K_2O 230.7 kg/hm~2,N∶P_2O_5∶K_2O质量比例为1.67∶1∶1.12。

二氧化氯对贮藏马铃薯块茎的抑芽作用初探33-36

摘要:为探讨二氧化氯(ClO_2)对贮藏期马铃薯的抑芽效果,以马铃薯品种陇薯3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ClO_2处理对贮藏过程中马铃薯发芽、失重及呼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ClO_2处理后贮藏的马铃薯块茎的发芽时间明显推迟,其发芽率、芽长及单个薯块的发芽数均与不经ClO_2处理差异显著,并呈现明显的浓度效应,表明ClO_2处理对贮藏马铃薯块茎具有一定的抑芽作用。

灵台县15个冬小麦品种(系)品比试验初报36-40

摘要:以兰天10号为对照,在灵台县旱塬区对参试的15个冬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鉴6、灵台4号、鉴5、鉴14、鉴22、灵选5号、烟D_(27-13-5-3-6)等7个品种(系)折合产量为6 337.50~5 914.95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0号增产24.57%~16.26%,表现为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群体结构合理,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良好,可在灵台县旱塬区及相同生态类型区域示范种植。烟D_(27-13-5-3-6)(暂定名灵麦1号)综合现状优良,被推荐参加甘肃省陇东片区冬小麦区试。

地面覆盖方式对苹果园土壤水分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41-42

摘要:对同一条件果园的不同地面覆盖方式进行土壤含水量、微生物种群数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从保水角度而言,果树行间覆盖园艺地布土壤含水量最高,可达17.41%,其次为覆盖麦草、覆盖地膜,种三叶草的保水效果最差。果树行间种三叶草根际微生物含量最高,种草对恢复果园根际微生物环境效果最好;覆麦草地面覆盖时真菌/细菌比值最高,覆盖地膜时真菌量最高。

不同处理方法对百脉根种子发芽的影响43-45

摘要:通过试验探讨了不同温度、pH和湿度处理对百脉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pH和湿度处理对百脉根种子的萌发均有显著影响。百脉根种子在24℃左右时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64%和24.0;pH为6时其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64%和24.7;当湿度为40%时,百脉根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72%和25.0。

2011—2015年《甘肃农业科技》文献计量分析45-53

摘要:对2011—2015年《甘肃农业科技》刊出的1 930篇文献进行计量分析表明:载文量、基金论文数、扩展总被引频次、引用刊数、影响因子呈稳步上升趋势。文献分布最多的是农作物、园艺、植物保护、农业基础科学和农业经济等5个学科,占期刊载文量的79.6%。机构发文数和以第一机构发文数最多的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学术影响最大的高发文作者是郭天文,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献最多是袁伟。排在前10位的关键词依次是:产量、玉米、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冬小麦、现状、甘肃省、品比试验、建议,说明"十二五"期间文献的关注点是作物产量以及农业经济问题。科技活动的重点是新品种选育与引进,以及有关农业经济与政策问题;主要关注点是产量,重点关注的作物是玉米、马铃薯、冬小麦。2015年影响因子达到0.768,列622种农业科学学科中文期刊第100名;119种农业科学总论学科中文期刊第13名。

地膜残留量对玉米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53-56

摘要:为探讨地膜残留对玉米的影响,人为设置不同地膜残留量,研究了地膜残留量对玉米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膜残留量的增加,出苗率和产量呈降低趋势,土壤p H有上升趋势,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下降趋势明显,地膜残留对玉米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产生明显的影响。

甘肃农业科技杂志旱地农业
陇东大豆全膜覆土穴播品比试验初报56-59

摘要:在旱地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条件下,对引进的5个大豆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中黄42号、冀豆17、中黄41号3个品种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强,平均折合产量分别为4 333.3、4 222.2、4 111.1 kg/hm2,较对照品种晋豆19分别增产20.0%、16.9%、13.8%,适宜在陇东地区旱地全膜覆土穴播种植。

覆膜方式对山旱地油菜复种菜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60-63

摘要:研究了覆膜方式对山旱地油菜收后复种架豆王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模式架豆王植株性状最优,生育期0~40 cm土壤含水量最高;水分利用效率为151.03 kg/(mm·hm~2),较半膜平铺提高了34.26 kg/(mm·hm~2);折合产量为23 125.0 kg/hm~2,较半膜平铺增产21.92%。全膜双垄沟播可作为天水市山旱地油菜收后复种架豆王的主要栽培方式。

连续覆膜对会宁县南部二阴山区农作物产量的影响63-65

摘要:在会宁南部二阴山区,对不同农作物(玉米、马铃薯、豌豆)在不同覆膜年限(连续覆膜3 a、连续覆膜5 a、连续覆膜7 a)条件下的产量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连续覆膜年限对玉米、豌豆的影响较大,对马铃薯的产量影响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