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科技杂志社
分享到:

甘肃农业科技杂志

《甘肃农业科技》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63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试验研究、专题论述、新品种新技术等。
  • 主管单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 主办单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 国际刊号:1001-1463
  • 国内刊号:62-1050/S
  • 出版地方:甘肃
  • 邮发代号:54-8
  • 创刊时间:1963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
  • 综合影响因子:0.269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甘肃农业科技杂志试验研究

白银地区市售黄瓜品种对黄瓜褐斑病的抗性

摘要:采用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法(孢子浓度为1×10^4个/mL),选择分离自靖远县日光温室罹病黄瓜茎和叶片的2个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菌株,对白银地区市售的15个黄瓜品种进行了黄瓜褐斑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测试的15个品种中,津旺68表现高抗,津棚A2、津典303、津优312、津棚A1、碧丽1号、SV1102CC表现抗病,建议在白银地区优先选用.
1-4

氮肥后移对旱作玉米氮肥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摘要:在旱作条件下,总施氮量不变,对氮肥施量控释后移并分次施用,生长期测定植株全氮量,研究氮量控释对氮肥利用效率和玉米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施用模式(20%基肥+20%拔节期追肥+40%大喇叭口期追肥+20%吐丝期追肥,即基施240 kg/hm^2,拔节期追施240 kg/hm^2,大喇叭口期追施480 kg/hm^2,吐丝期追施240 kg/hm^2)下,玉米百粒重47.7 g,平均折合产量可达10 644.0 kg∕hm^2,较不施氮肥处理增产2 875.5 kg∕hm^2,增产率37.01%.玉米采取氮肥后移技术可使氮肥利用率和产量大幅提高.
4-6

3种杀虫剂对异迟眼蕈蚊的亚致死效应

摘要:采用浸虫法测定了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辛硫磷乳油及48%毒死蜱乳油对异迟眼蕈蚊3龄幼虫的毒力,并计算致死中浓度LC50、亚致死剂量LC10、LC20 和LC30.结果表明,3 种药剂LC10、LC20 及LC30对异迟眼蕈蚊的化蛹率、羽化率和单雌平均产卵量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随着亚致死浓度的增大而增强.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的3种亚致死剂量对异迟眼蕈蚊的抑制作用最小,48%毒死蜱乳油的3 种亚致死剂量对异迟眼蕈蚊的影响最大.在3 种药剂的亚致死剂量中,对单雌平均产卵量影响最大的为40%辛硫磷乳油,其次是48%毒死蜱乳油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除蛹重与对照相比变化幅度不大,其余生物学指标均总体低于对照.
7-9

氮磷钾配施对制种辣椒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摘要:以杂交辣椒甘科5 号为材料,在张掖市研究了不同肥料处理对制种辣椒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N 142.5 kg/hm^2、P2O5 328.5 kg/hm^2、K2O 76.5 kg/hm^2,分别于对椒坐果后及辣椒杂交授粉结束后追施N 135.0 kg∕hm^2、P2O5 135.0 kg∕hm^2、K2O 135.0 kg∕hm^2 时,辣椒种子的千粒重、发芽势、发芽率表现良好;产量最高,为181.25 kg/hm^2,较不施肥处理增产81.93 kg∕hm^2,增产率82.5%.
10-12

兰州市南北两山地被植物调查

摘要:2014 年对兰州市南北两山面山地被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南北两山分布地被植物共85 种,分属24 个科65个属,优势种群为禾本科、菊科、豆科和藜科等.低矮灌木20 种、草本64 种(1一2 年生草本地被植物56种,多年生草本地被植物8 种)、藤本地被1 种.地被植物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垂直结构较为简单,树种单一,灌木、草本的配置缺乏自然层次.
12-14

临蚕8号地膜种植密度效应试验

摘要:在临夏高寒阴湿区,对临蚕8 号在全膜平作宽窄行种植(宽行距60 cm,窄行距20 cm)条件下设7.5 万株/hm^2、10.5 万株/hm^2、13.5 万株/hm^2、16.5 万株∕hm^2、19.5 万株/hm^2 5 个密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16.5 万株∕hm^2时,临蚕8号产量最高,为5 833.5 kg/hm^2.
14-16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榆中县土地利用驱动因子分析

摘要:以兰州市榆中县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外部驱动力和内部驱动力两方面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进行分析表明,榆中县土地资源利用变化主要驱动力为土地利用变化斑块距离公路、铁路、县城、乡镇中心的距离等区位因素和降水、植被盖度、坡度、高程等自然因素,即榆中县土地利用变化由外部驱动力和内部驱动力两方面共同决定.
16-19

马铃薯品种大西洋在山丹县的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初报

摘要:对马铃薯品种大西洋在露地平作、全膜平作、露地垄作、半膜垄作、全膜垄作5种栽培方式下的表现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半膜垄作栽培出苗较露地平作快4 d,生育期较露地平作能延长9 d,商品薯率达到91.4%,折合产量为47 331.3 kg/hm^2,较露地平作增产199.24%.推荐半膜垄作栽培为大西洋的主要栽培方式.
19-21

覆膜方式对冬油菜收后复种大豆的影响

摘要:在旱作条件下,试验观察了不同覆膜方式对冬油菜收后复种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冬油菜收后新铺膜种植大豆的折合产量最高,为2 592.7 kg/hm^2,较露地播种增产88.64%;全膜双垄沟播冬油菜收后留膜免耕种植次之,为2 256.5 kg/hm^2,较露地播种增产64.16%;平膜种植的折合产量为1 708.5 kg∕hm^2,较露地播种增产24.3%.全膜双垄沟播新铺膜种植方式可有效提高大豆生产效率和保墒蓄水能力,可在天水市旱作区及周边类似地区推广.
22-24

外源激素6-BA对啤酒大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摘要: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激素6-BA对啤酒大麦品种陇啤1号、Sebastion、Hays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6-BA对啤酒大麦的农艺性状和品质均有影响,当浓度为10 mg/L时,3个品种的千粒重、产量、库尔哈巴值最高,蛋白质含量最低.说明外源激素6-BA能够提高啤酒大麦产量,改善啤酒大麦品质.
24-26

西北地区芝麻异交率研究

摘要:为了研究西北地区气候条件正常年份下芝麻的天然异交率,以单花芝麻品种汾黑芝3号和三花芝麻品种晋芝3号为材料,以显性基因控制的单花芝麻为异源花粉,采用单花和三花芝麻混合播种、在三花芝麻中间单株播种三花芝麻、与单花芝麻不同距离播种3种试验设计,测定三花天然异交后代群体中的单花性状比率.结果表明,混合播种异交率较高,最高达到18.71%,是所有试验设计中最高的.单株播种设计异交率低于混合播种,但高于除第2行外所有不同行距离播种;三花芝麻种植在距离单花芝麻较近,且周边单花芝麻较多的环境下异交率较高,以第2行的异交率最高,达到11.56%;距离单花芝麻远且周边单花芝麻较少的环境下异交率较低,第42耀69行的异交率仅有00.25%.
27-30

11个早熟玉米新杂交种多点试验初报

摘要:对11个早熟玉米新杂交种在甘肃省高海拔地区进行了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酒166早熟、丰产性好、多点稳产性突出,抗倒伏能力强,适宜在甘肃省高海拔地区种植.
31-34

板蓝根新品系BLG2012-04与当地栽培种的RAPD比较

摘要: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甘肃省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板蓝根新品系BLG2012-04和当地大田栽培种进行PCR 扩增反应,以鉴别其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结果显示,对于BLG2012-04和当地大田栽培种,筛选出的11条引物均扩增出119个位点,平均每条引物能扩增出10.8个位点.两者之间的主谱带基本一致,说明它们的遗传背景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次谱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在分子水平上说明BLG2012-04与当地大田栽培种具有一定的遗传差异性.
34-36

青稞植株抗倒伏遗传分析

摘要:以2 个抗倒伏有差异的自交系GMY-1 和GMY-2 为亲本,分别对双亲、F1和F2群体的株高、植株抗倒伏性、穗下节间长度和穗长4 个性状进行了田间调查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GMY-2表现植株矮、穗下节间短、植株抗倒伏性高、穗较短;除穗长外,F1代其余性状均表现正向杂交优势,而F2代各性状明显衰退.株高、穗下节间长度和抗倒伏性的遗传力相对较高,均达60%以上,适合早代进行遗传改良;而穗长遗传力较低,仅为17.92%,适合晚代进行遗传改良.
37-39

河南科技学院校园植物资源与群落结构调查

摘要:调查了河南科技学院校园内植物资源与群落结构,对植物的种类进行了统计,对校园内植物群落的相似性、群落多样性和植物的高度分布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校园植物的物种多样性较低,养护不到位,但季相变化明显,搭配合理,绿地景观也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应丰富校园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并加强养护.
39-42

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番茄品种引进试验初报

摘要:在日光温室生产条件下,对引进的10个番茄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丽莱2号产量最高,为98 457 kg/hm^2,较对照品种丰收增产33.97%;惠裕次之,为75 212 kg/hm^2,较丰收增产2.34%.这2个品种生长势强、连续坐果好、果实商品性优、耐储运,且抗叶霉病、晚疫病,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越夏栽培中表现优越,适宜在凉州区种植.
43-45

袋装枣茶粉配方研究

摘要:以临泽小枣粉和铁观音茶叶粉为主要原料,添加辅料白砂糖、柠檬酸和食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袋装枣茶粉配方进行了优选,并对成品部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袋装枣茶粉最佳配方为枣茶粉84.7%(红枣粉:茶叶粉=20 1)、白砂糖11.5%、柠檬酸0.4%、食盐0.5%、乳酸钙2.0%、麦芽糊精0.2%等.成品粉末水分含量13.62%,8 g/250 mL液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3.2%,pH 4.65(20 益),维生素C 0.33 mg/100 g,菌落总数为1.2 CFU/mL,霉菌〈1 CFU/mL,酵母菌〈1 CFU/mL.
45-47
甘肃农业科技杂志旱地农业

武山县全膜玉米-冬小麦-菜豆两年三熟种植技术

摘要:通过多年试验、示范研究,总结出了武山县半干旱山区全膜玉米-冬小麦-菜豆两年三熟种植技术,并对其栽培要点进行了介绍.
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