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科技杂志社
分享到:

甘肃农业科技杂志

《甘肃农业科技》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63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试验研究、专题论述、新品种新技术等。
  • 主管单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 主办单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 国际刊号:1001-1463
  • 国内刊号:62-1050/S
  • 出版地方:甘肃
  • 邮发代号:54-8
  • 创刊时间:1963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
  • 综合影响因子:0.269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甘肃农业科技 2012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甘肃农业科技杂志试验研究

感染我国重要小麦抗源材料贵农22的条锈菌新菌系的发现及致病性初步分析

摘要:初步的研究结果发现,贵22-9、贵22-14为新出现的、对我国重要小麦抗源材料贵农22有较强毒性的两个新菌系,且在甘肃省各地均出现。其致病特点类似条中32号、条中33号。两菌系苗期除对贵农22有毒性外,对辅助鉴别寄主川麦42、92R137、兰天17也有毒性。毒性分析和致病性测定结果发现,新菌系含有对Yr10、Yr24/26有毒性的基因,苗期较条中32号、条中33号表现出更强的致病力。新菌系将对以92R、贵农为抗源的品种构成极大的潜在威胁,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关注。
3-5

辣椒雄性不育恢复系的筛选研究

摘要:对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8A与5个自交系组配的30个测交组合进行育性和结籽调查,结果表明,当组合中每个单株的育性为3级和4级,单株结果和果实形状正常,单果种子数多时,该组合为恢复组合,相应父本为恢复系。初步确定S7、S9、S10和S19共4个组合为恢复组合,相应父本R12-3、R12-5、R12-6、R22-2为恢复系。这4个恢复组合果实性状表现较好,符合育种需求;其中以恢复组合S19的折合产量最高,为74 478.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椒2号增产36.7%,其余3个恢复组合均较对照减产。
5-7

黄花棘豆表面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

摘要:以黄花棘豆为原材料提取植物源表面活性剂OOR,并研究了其对农药的增效作用。初步研究表明,黄花棘豆粗取物的最佳提取溶剂为甲醇,粗提物产出率为5.94%。OOR在农药中的最佳添加量为3 mL/L,在此用量下,20%杀虫双水剂300倍液药后1~10 d对桃蚜的防效提高8.39~12.31百分点,对菜青虫的防效提高11.49~14.25百分点;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对番茄早疫病的防效提高10.30百分点,对叶霉病的防效提高12.10百分点;在确保10%草甘膦水剂对藜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90.00%以上的条件下,用药量可降至9 L/hm2,对水量可降至450 kg/hm2。
8-10

辣椒组培外植体及不定芽诱导培养基的筛选

摘要:对辣椒杂交种陇椒3号和陇椒5号在不同培养基、不同激素水平下不定芽分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5培养基优于MS培养基,更能促进外植体的分化及再生;子叶的分化能力高于下胚轴,是辣椒离体组培的优良外植体;当B5培养基中激素配比组合为在6-BA 5.0 mg/L+NAA 1.0 mg/L时,有利于陇椒3号和陇椒5号的分化再生,最早形成丛生芽。
11-14

应用高稳系数法对黄芪品比试验结果的评价

摘要:对10个优良黄芪品种(系)2008—2010年的品比试验结果采用高稳系数分析法(HSC)进行了高产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法评价黄芪新品系的高产稳产性可靠实用,新品系HQZX04-07-01、HQN03-03高产稳产,较对照品种陇芪1号分别增产56.0%、51.4%。
14-16

起垄覆膜方式对旱地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摘要:研究了不同起垄覆膜方式对旱地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双垄侧播较露地垄作侧播增产297.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21.25%,全膜垄作种植,膜与膜的接茬在垄沟,膜侧播种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露地垄作侧播提高225.00%和87.82%。
16-18

覆膜方式对河西灌区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摘要:在武威市武南镇进行了玉米不同覆膜栽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的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腊熟期除全膜平作与半膜平作相同外,其它处理均较半膜平作提前;全膜双垄沟播栽培的玉米穗粒数和千粒重均高于半膜平作,折合产量以全膜双垄沟播最高,为15 488.2 kg/hm2,较半膜平作增产45.8%,且产值和纯收益明显增加。
18-19

秦州区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播期试验初报

摘要:在秦州区玉泉镇进行的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播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冬小麦生育期的水分利用率、产量差异较大。折合产量以10月7日播种的最高,为6 533.33 kg/hm2;10月14日播种的次之,为5 838.89 kg/hm2。进一步解析密度与产量的回归方程,得出最佳播期为10月7—9日,最高产量为5 635.45 kg/hm2。
20-22

近38年肃北县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摘要:利用1973—2010年肃北县的气象资料,对肃北县年际、年代、不同季节、农作物播种期等不同时段的气温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38 a肃北县年平均气温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以1983—1990年、1994—1998年及2003—2006年3个时段的升温趋势最为明显,1991—2000年增幅最大。不同季节及播种期的平均气温随时间变化均呈一定的上升趋势,以秋季的增温趋势最缓,春、冬季及播种期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波动性均较大,增温趋势明显。
22-24

5个冬性啤酒大麦品种在平凉市的引种表现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观察了5个引进冬性啤酒大麦新品种的性状与产量表现,结果表明,X-B-07-3和Metal-1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9 850.05、9 712.55 kg/hm2,表现早熟、后期灌浆快、成熟落黄正常,抗黄矮病,在平凉市川水地综合农艺性状表现好。
25-26

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效

摘要:试验观察了不同剂量687.5 g/L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效果,结果表明,以687.5 g/L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400倍液的防效最佳,且大、中薯率和折合产量最高。其防效为80.95%,较58%甲霜.锰锌(58%宝大森)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提高20.46百分点;大中薯率为84.55%,较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提高5.41百分点;折合产量为30 210.8 kg/hm2,较58%甲霜·锰锌(58%宝大森)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增产7.81%。
26-28

7个莜麦品种在固原的引种试验初报

摘要:观察比较了引进的7个莜麦品种田间表现,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生长整齐,抗逆性强,丰产,其中坝莜6号、坝莜1号、雁红10号生育期适中,株型紧凑,穗大粒多,折合产量分别为3 054.9、2 945.4、2 648.6kg/hm2,分别较当地品种老莜麦增产155.6%、146.4%和121.6%。
28-29

玉米新品种甘玉23号在平凉的适宜种植密度试验

摘要:在平凉市泾川县川水地的露地条件下进行了玉米新品种甘玉23号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条件下,适宜的种植密度为4.95万~5.25万株/hm2,综合经济性状优良,平均折合产量为14 953.3~15 040.0 kg/hm2。
30-31
甘肃农业科技杂志测土配方施肥

崇信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3414肥效试验初报

摘要:采用"3414"方案,确定了崇信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最佳施肥量为N 184.2、P2O5 71.1、K2O 40.9kg/hm2。
31-34
甘肃农业科技杂志专题论述

兰州市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

摘要:以兰州市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4个区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为调查对象,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工作状况、就业环境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依然存在就业层次低,工作环境差;工作时间长,收入低;工作稳定性差;劳动合同签订率及社会保险参保率较低等。就业技能缺乏、就业渠道狭窄、就业市场竞争激烈、职业期望值过高,以及法律维权意识模糊等是困扰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主要因素。
34-37

峨眉山地区引种核桃不挂果成因及防治措施

摘要:针对峨眉山地区引种的核桃开花少、不挂果等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初步分析核桃不挂果的原因,同时提出了加强水肥管理、人工辅助授粉、合理密植、科学修剪、加强病虫防治等措施。
37-39

构建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刍议

摘要:在分析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特色农业,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转化流通;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拓宽就业渠道;强化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加大扶贫力度,突破农民增收瓶颈;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加大资金投入等构建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7点建议。
39-42

天水市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建议

摘要:通过对天水市1978—2009年粮食产量变化特征和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加大科技投入;推广农业机械化生产;加大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等建议。
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