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材料杂志社
分享到:
《功能材料》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开发、工艺·技术、热点·关注、综述·进展等。
  • 主管单位:重庆材料研究院
  • 主办单位:重庆材料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1-9731
  • 国内刊号:50-1099/TH
  • 出版地方:重庆
  • 邮发代号:78-6
  • 创刊时间:197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61
  • 综合影响因子:0.533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功能材料 2015年第2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功能材料杂志综述·进展

基于Najar能量法的混凝土分形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摘要:混凝土损伤模型的研究,实质上是研究损伤变量对混凝土材料本构关系的影响.在外界因素作用下,材料的累积变形引起结构内部损伤的发展,最终将产生宏观裂缝直至破坏.在混凝土损伤破坏过程中,“凹凸无序”的断裂面和“杂乱无章”的裂缝是对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离散化、非线性、随机性的最直接的体现和表征.基于断裂面和裂缝的分形特性,得到了分形应力、分形应变的基本概念,使之能更为准确地描述混凝土的宏观力学性能.通过Najar能量损伤理论,利用分形应力与表观应力、多重分形应变与表观应变之间的关系,推导得出了混凝土分形损伤本构模型,重新定义了Weibull概率分布的混凝土损伤扩展规律,得到了基于压缩变形分形特性的损伤演化方程.
21001-21006

氧化铝陶瓷注射成型研究进展

摘要:综述了陶瓷注射成型技术的特点,详细阐述了氧化铝陶瓷喂料的制备、注射成型、脱脂等关健技术及发展现状,还阐述氧化铝陶瓷微注射成型和凝胶注模成型新工艺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评价和展望了氧化铝注射成型的发展前景.
21007-21011
功能材料杂志研究·开发

超声振幅对激光熔注镁合金凝固组织的研究

摘要:采用CA 法建立了镁合金晶粒生长模型,研究了超声振动作用下镁合金熔体的晶粒生长.结果表明,随着超声振幅的增大,熔体过冷度呈幂函数增大,熔体在过冷度很小时,基本不形核,达到一定值时,形核率急剧增加.当振幅达到10μm 时,超声振动提高的过冷度达到32.23K,镁合金熔体形核率为未施加超声的353倍.超声振动的引入增大了合金熔体的过冷度,提高了熔体形核率,凝固组织平均晶粒尺寸减小,组织分布更均匀.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符,说明该模拟可以指导超声振动在辅助激光熔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1012-21017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植物油复配体系对甲烷吸收的实验研究

摘要:甲烷由于分子结构对称性使其吸收的性能研究一直是个难题.采用的吸收剂由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植物油:蓖麻油、橄榄油、棉籽油、薄荷油复配而成.采用静态顶空分析方法及气相色谱外标法定量分析计算对甲烷的吸收率.对比分析表明,SDS与蓖麻油复配体系吸收效果最好.在此结果基础上尝试加入十甲基环五硅氧烷来研究对甲烷吸收增溶作用,结果吸收率可增大约4.5%.还利用激光粒度仪分析对加增溶剂前后复合胶束的粒径及聚集状况,分析可知十甲基环五硅氧烷有增大胶束提高甲烷溶解度的作用.
21018-21022

STF/abs稀释比例对STF/UHMWPE材料高速冲击性能的影响

摘要:研究了剪切增稠液(STF)不同稀释比对STF/UHMWPE材料抗高速冲击性能的影响.按照V(剪切增稠液)∶V (无水乙醇)(abs)=1∶1、1∶2、1∶3、1∶4对STF 稀释,制备4组STF/UHMWPE材料靶样,利用扫描电镜(SEM)分别观察织物复合前后和材料断裂处纤维表面形态.利用高速冲击实验测试4组靶样的高速冲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剪切增稠行为发生在材料断裂处;剪切增稠液与无水乙醇体积比为1∶3的STF/UHMWPE材料高速冲击性能最好.
21023-21026

铁基超细预合金粉对花岗岩切割锯片锋利度的影响

摘要:通过测试胎体硬度、抗弯强度以及测定切割花岗岩的切割速度,分析了铁基超细预合金粉对改善胎体性能的作用,并研究了铁基超细预合金粉对干切圆锯片锋利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铁、铜、镍、锡构成的胎体中,超细预合金粉提高胎体的硬度和抗弯强度,使胎体对金刚石的包镶能力更强,从而提高胎体对金刚石的把持力,提高锯片的锋利度,并且某些情况下超细预合金粉可以完全替代钴粉而不降低锯片的锋利度.使用超细预合金粉时,含钴的和不含钴的锯片搭配较粗粒度40/45金刚石能提高切割效率;对于不使用超细预合金粉的、由铁、铜、镍和锡粉混合组成的不含钴的胎体,选择较细粒度50/60金刚石可提高锯片的切割效率.并且通过在其中添加钴粉发现,钴提高锯片的切割效率,防止锯片在切割过程中产生“烧刀”现象,并且添加钴的胎体选择较粗粒度40/45金刚石能提高切割效率.
21027-21030

Ag纳米粒子表面BSA隔离层对聚苯乙烯荧光的增强效应

摘要:通过氧化还原法制备了粒径处于50-65nm的球形银(Ag)纳米粒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其形貌及单分散性.在Ag纳米粒子基础上采用沉积自组装法合成了有效粒径为80.8nm 的Ag/牛血清白蛋白(BSA)核壳结构纳米粒子. 结合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 射线衍射(XRD)和荧光发射光谱(FL)分析发现,BSA 有效地包覆在Ag 纳米粒子的外层,Ag/BSA 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单分散性良好,加入Ag/BSA 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聚苯乙烯(PS)的荧光强度从100增强到6000.研究结果表明,BSA隔离层对位于Ag表面附近的PS分子的荧光强度有显著的增强效应.
21031-21035

粉煤灰泡沫陶瓷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界面结合研究

摘要:以粉煤灰泡沫陶瓷作为增强相,以铝硅合金作为基体材料,采用挤压铸造工艺制备出粉煤灰泡沫陶瓷铝硅合金复合材料.研究了相同浇注温度不同基体材料以及同种基体材料不同浇注温度因素下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的情况. 结果表明,以亚共晶铝硅合金(ZL101)、共晶铝硅合金(ZL102)和过共晶铝硅合金(Al-23Si)作为基体材料均能制备出界面结合良好的复合材料,并且界面之间形成了一组织紧密的硅相过渡带;粉煤灰泡沫陶瓷铝硅合金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机构是机械联锁结合、存在扩散层和界面反应的混合机构;铝硅合金与粉煤灰泡沫陶瓷的界面结合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在温度低于780℃的情况下,界面易出现分离现象,780-810℃为较佳浇注温度.
21036-21040

含咔唑基氨基硫脲类汞离子探针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以3-甲酰基-N-丁基咔唑和4-苯基-3-硫代氨基脲为反应原料,合成了一种基于咔唑的席夫碱衍生物L(3-甲酰基-N-丁基咔唑缩4-苯基-3-硫代氨基脲席夫碱),用IR、1H NMR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及1H NMR谱研究了L对Hg^2+ 的选择性识别性能.实验结果表明,L与Hg^2+ 能够以2∶1的化学计量比形成配合物,结合常数为7.6×10^4 L/mol,且L 对Hg^2+ 有很好的选择性,受常见离子的干扰较小.
21041-21044

SHS法制备TiC-Ni(Cr)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

摘要:采用自蔓延燃烧合成技术在7A52铝合金表面制备了TiC-Ni(Cr)金属陶瓷复合涂层.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测试(EDS)、X 射线衍射分析(XRD)、显微硬度测量、抗热震性检测等对涂层的组织与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涂层主要由陶瓷相TiC和金属相Ni组成,涂层内部各物相之间结合较紧密,涂层与基体结合处为高强度的冶金结合,其显微硬度约为基体的10倍,并通过抗热震性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涂层与基体之间结合良好.实验证明在过渡层处加入与基体润湿性良好的Cr、Ni可较好地提高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
21045-21049

低介电高硼硅酸盐玻璃的性能研究

摘要:以硼硅酸盐玻璃为基础玻璃系统,研究了超高硼含量区间,硼硅酸盐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变化规律.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了硼硅酸盐玻璃在不同B2O3含量的情况下的结构变化,测试了玻璃的热膨胀系数、转变温度、软化温度和高温粘度.研究结果表明,高硼玻璃难以析晶;随着B2O3含量的增加,玻璃结构中[BO4]、[BO3]数量增多,其中以[BO3]为主;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呈现出S型变化,转变温度和软化温度都逐渐减小;介电常数与介电损耗都出现极小值,过量的B2O3会起到反作用;此外B2O3起到降低高温粘度的作用,但降低作用有限.
21050-21053

Na2WO4浓度对海水淡化用6061铝合金MAO陶瓷膜层的结构及耐蚀性影响

摘要:在硅酸钠电解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钨酸钠,对6061铝合金进行微弧氧化处理,采用SEM、EDX、XRD分析了膜层的组成和结构,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和全浸泡试验测试了膜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在硅酸钠电解液中添加适量的钨酸钠,可减少膜层的微孔和裂纹的形成,提高膜层的致密性.钨酸钠促进了膜层中α-Al2O3相的形成、抑制莫来石的形成,并以W 单质的形式留在了膜层中,当钨酸钠的浓度为2.0g/L 时膜层中α-Al2O3相的含量达66%.电化学试验结果表明,钨酸钠能提高膜层的耐蚀性,当钨酸钠浓度4.0g/L时,交流阻抗相对未添加Na2WO4的硅酸盐电解液中形成膜层的阻抗提高了1个数量级,在浓缩的80℃流动海水中浸泡20h后,该膜层表面较完整,没有出现大面积脱落和基体腐蚀现象,表现出良好的耐蚀性能;但浓度过高对膜层耐蚀性能的提高并无益处.
21054-21059

新型铁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摘要: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α-氨基蒽醌和8-羟基喹啉的金属离子荧光探针3.在DMF溶液中该探针本身有荧光,当加入Fe^3+ 后,其在358nm 处产生明显的荧光淬灭,而其它金属离子基本上无明显的荧光淬灭现象,该化合物是一种高选择性的Fe^3+ 荧光探针.
21060-21063

相空间中稀土La^3+掺杂的单片SnO2纳米带的气敏特性研究

摘要:相空间分析是获得传感器的动力学演化信息的有效方法.本文将稀土La3+ 掺杂的SnO2 纳米带气敏响应曲线转化到相空间中的特性曲线,标定了相空间的特征参数,系统分析了La3+ 掺杂的SnO2 纳米带器件的气敏响应动力学行为.研究表明,La3+ 掺杂的SnO2 纳米传感器对丙酮、乙醇和乙二醇3种气体都具有良好的复原性;对乙二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优良的选择性;且随着浓度增加,传感器对乙二醇的吸附效率不足,而脱附效率明显,表现出一种排斥作用,不是理想的“依赖型”气敏传感器.通过相空间分析给出了理想传感器在相空间的动力学特征和模式识别特征,为设计和制作“依赖型”气敏元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判断依据.
21064-21068

酪素基纳米TiO2杂化乳液的制备及其涂层自清洁性能研究

摘要:以酪素为基材,采用双原位法向其中引入己内酰胺、丙烯酸酯和纳米二氧化钛(TiO2)制备了可应用于皮革涂饰的酪素基纳米TiO2杂化乳液.并采用TEM、AFM、SEM 以及紫外光催化分别对乳胶粒的结构、形貌和涂层自清洁特性进行了测试与表征.控制好前驱体的水解速率,获得稳定的酪素基纳米TiO2杂化乳液是本研究的技术挑战.实验主要考察了钛酸丁酯用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钛酸丁酯用量为2%时,杂化乳液稳定.涂层具有较为明显的自清洁性能.最后,探讨了酪素基纳米TiO2杂化乳液的乳胶粒及涂层自清洁性能的形成机理.
21069-21075

高温高强度Fe-Co软磁合金研制

摘要:随着飞机性能提高,航空发电机作为飞机电力核心设备,其转速不断提高,要求制作转子零件的高饱和磁感应强度Fe-Co合金具有更高的强度和韧性,并保持足够的磁性能和抗高温性能.介绍了高温、高强度Fe-Co合金的研制进展情况,着重研究并比较了新型FeCo、改进型1J22和低矫顽力型FeCo3种合金的磁性能和力学性能随热处理温度变化的关系.其中,760 ℃ 热处理的新Fe-Co合金的抗拉强度σb =1190MPa,屈服强度σ0.2 =610 MPa ,延伸率δ5 =15.0% ,饱和磁感应强度Bs=2.231T ,矫顽力Hc=134.2A/m ,在磁性能和1J22相比基本不劣化的条件下,力学性能提高将近一倍,使用温度可以达到500℃,已经达到了新型先进飞机主发电机转子的设计技术指标要求.对于新合金的强化机理最后做了探索性的分析和讨论.
21076-21080

低剂量Ga+辐照对CoFe/IrMn双层膜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

摘要:采用高真空直流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了结构为//Ta(5nm)/Co75Fe25(5nm)/Ir20Mn80(12nm)/Ta(8nm)双层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低剂量Ga+ 离子辐照对双层膜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通过样品在反向饱和场下停留时间研究了低剂量Ga+ 离子辐照对双层膜的磁稳定性的影响;并利用SRIM2003软件模拟分析了离子辐照后Ga元素在IrMn层中的深度分布.结果表明,低剂量Ga+ 离子辐照对双层膜中反铁磁层IrMn的(111)方向织构影响甚微;而双层膜的交换偏置场以及界面粗糙度随着Ga+ 离子辐照剂量的增大而减小;低剂量Ga+ 离子辐照后双层膜磁稳定性降低.
21081-21084

电子束蒸发制备织构状纳米ZnO∶Al及其光电性能研究

摘要:采用真空电子束蒸发沉积设备在不同温度下(350-400 ℃)直接在玻璃基底上一次性生长400nm厚的织构状纳米掺铝ZnO 薄膜.研究了不同的基底温度对掺铝ZnO 薄膜的结构、电学性质以及光学性质的影响. 研究发现,其光学透过率在390-1100nm的整个波段都超过87%,在580-1100nm光谱范围内光学透过率超过93%. 当沉积温度为380℃时,掺铝ZnO 薄膜的电阻率最低,其值可达1.2×10^-4 Ω·cm.
21085-2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