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材料杂志社
分享到:
《功能材料》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开发、工艺·技术、热点·关注、综述·进展等。
  • 主管单位:重庆材料研究院
  • 主办单位:重庆材料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1-9731
  • 国内刊号:50-1099/TH
  • 出版地方:重庆
  • 邮发代号:78-6
  • 创刊时间:197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61
  • 综合影响因子:0.533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功能材料 2013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功能材料杂志综述·进展

定向/有序碳纳米管的制备及生长机理的研究进展

摘要:综述了国内外有序、定向碳纳米管(CNTs)制备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模板法在定向碳纳米管制备方面的应用,简要介绍了制备定向碳纳米管的一些其它方法。对定向碳纳米管的生长机理进行了阐述。并简要说明了现阶段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世界范围内对碳纳米管的研究前景。
153-156
功能材料杂志研究·开发

聚(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以环己烷为溶剂,Span80为悬浮稳定剂,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共聚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聚(丙烯酸一丙烯酰胺)(PAAAM)高吸水树脂,研究了丙烯酸中和度、单体配比、交联剂和引发剂的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树脂吸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树脂吸去离子水和0.9%NaCl水溶液的倍率分别为1282和109g/g。并且在同等条件下,该树脂样品与法国爱森(SNF)产同类产品相比具有较优异的吸水性能和耐盐性。
157-160

微波水热法制备纳米ZnO粉体的研究

摘要:以硝酸锌和氢氧化钠为原料,通过微波水热法制备了ZnO纳米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激光粒度分析、比表面测试等手段对微波水热产物进行表征,并探讨了溶液体系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微波水热反应所得ZnO粉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水热反应体系的PH值、反应温度对所制备粉体的粒度分布有重要影响。制备ZnO纳米粉体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溶液体系pH值为5,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1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ZnO粉体比表面积为18.53m2/g,平均粒度约为61nm,粒径分布狭窄,结晶完整。
161-165

TiO2纳米管阵列在模拟体液中诱导nHA沉积行为的研究

摘要: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钛金属表面制备了具有不同管径尺寸的TiO2纳米管阵列(TiOznano-tubearray,TNT)涂层。实验中通过模拟体液(simu1atedbodyfluid,SBF)浸泡法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HA)/TNT复合涂层,并研究了nHA在纳米管表面生成的过程和机理。Ti-OH基团是HA在TNT表面成核的诱因,TiO2与HA晶体构成的晶格匹配结构能够促进HA的成核速率,锐钛矿和金红石混合相的TNT涂层诱导nHA生成的能力明显强于无定型的TNT涂层。涂层的润湿性受控于纳米管的管径尺寸,并能够影响nHA形成的速率,增强纳米管的亲水性有利于HA的沉积。
166-171

Ag-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性能及机理研究

摘要: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Ag—TiO2光催化剂粉体,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对样品性能的影响,并以亚甲基蓝(MB)作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其光催化性能,分析了Ag掺杂提高光催化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Ag离子的掺杂拓展了TiO2在可见光区的光谱响应范围,降低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几率;在普通日光灯下,当Ag的掺杂量为”(Ag):n(TiO2)-0.1%,热处理温度为400℃条件下制备的样品催化性能最好,其光催化活性显著高于DegussaP25。
172-176

反应挤出熔融纺丝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酯吸附功能纤维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以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采用水相悬浮聚合法合成甲基丙烯酸正丁酯(BMA)均聚物;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基于反应挤出机理,使BMA均聚物熔体与含引发剂(BPO)的单体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发生反应,利用HEMA结构单元的氢键作用于大分子间构建物理交联结构,同时采用熔融纺丝法将反应熔体制备成具有三维网状交联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系共聚物纤维;借助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测试仪器以及吸附性能、凝胶分率测试,研究纤维样品的结构与相关性能。结果表明,HEMA与BMA均聚物的质量比为3:7时所得纤维综合性能最佳,对有机液体如三氯乙烯和三氯甲烷的饱和吸附量分别可达12.16和10.97g/g。
177-181

MA/AA/AM/AMPS四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对硫酸钙和碳酸钙的阻垢性能

摘要:以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通过自由基溶液共聚合法,合成了MA/AA/AM/AMPS四元共聚物阻垢剂。红外光谱(FT—IR)结果表明共聚物分子链上同时含有羧酸基、酰胺基和磺酸基等基团;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MA/AA/AM/AMPS抑制了碳酸钙和硫酸钙垢的生长。探讨了共聚物用量、钙离子浓度、体系pH值和温度对MA/AA/AM/AMPS阻碳酸钙和硫酸钙垢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产物对碳酸钙和硫酸钙具有优良的阻垢性能,且适用于高温循环水处理。
182-186

阳离子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摘要:选用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DMDAAC)与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通过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PDMDAACBAMMA)乳液,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分别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DMDAAC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动态激光光散射(DLS)、透射电镜(TEM)等表征手段对PDMDAAC-BA-MMA进行了表征。FT-IR结果表明单体成功发生了聚合。DLS和TEM结果表明乳胶粒子直径大约在800nm左右,呈典型的核壳结构。将其应用于皮革涂饰工艺中,应用结果表明,与市场产品相比,自制乳液涂饰后革样的抗张强度、吸水率和干湿擦牢度相当,断裂伸长率有大幅度提高。
187-190

碳含量对LiFe0.3Mn0.6Co0.1PO4/C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摘要:详细研究了原材料中蔗糖添加量对LiFe0.3Mn0.6Co0.1PO4/C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成品材料中碳掺杂量过多,会导致碳层锂离子扩散速度减慢,从而限制材料的容量;成品材料中碳含量太少,不仅材料的电子导电性不足,而且颗粒偏大,也不利于电化学性能。研究证实,原材料中最佳蔗糖添加量为8%(质量分数)。
191-193

酮肼交联对聚丙烯酸酯乳液及成膜性能的影响

摘要:以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作为官能单体,制备了含有酮羰基的聚丙烯酸酯乳液。将此乳液与己二酸二酰肼(ADH)混合,制备了空调铝箔用涂料。讨论了DAAM的量对乳液凝胶率、涂膜吸水率、耐腐蚀性、耐划性能、热分解性能的影响,并且通过FT-IR对聚合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DAAM的量的增加,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凝胶率增大,乳液稳定性变差,涂膜的耐水性、耐划性、耐腐蚀性增强,而热稳定性减弱。
194-196

生物相容壳聚糖/蒙脱土复合微球的溶胀与药物缓释性能研究

摘要:利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壳聚糖/蒙脱土复合微球,其中改性蒙脱土作为插层改性剂引入。用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了改性蒙脱土的结构,以阿司匹林为模型药物,以药物包埋法制备出了壳聚糖/蒙脱土载药微球,并对其缓释性能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改性蒙脱土的层间距变大,随着蒙脱土含量的增大,复合微球的溶胀率降低,释药率逐渐减小,pH值为1.2下的壳聚糖/蒙脱土载药微球的释药模式为Fickian扩散类型,pH值为7.4下的释药模式为non—Fickian扩散,壳聚糖/蒙脱土复合微球作为药物载体很有潜力。
197-201

超薄α-Ta(N)/TaN双层扩散阻挡层的微观结构与热稳定性

摘要:提出利用真空室残余的低浓度N原子制备超薄α-Ta(N)/TaN双层扩散阻挡层的方法,有效地避免了异质元素的引入和高N含量导致的高电阻率。用四点探针(FPP)、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进行薄膜电性能和微结构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低浓度氮化工艺,能调控超薄金属Ta膜的相结构,从而获得低阻α-Ta(N)/TaN双层Cu扩散阻挡层结构。高温退火的实验结果证明,此超薄结构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失效温度达600℃。
202-205

太阳能电池正极浆料用超细银粉的制备

摘要: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以聚乙二醇4000为分散剂,用抗坏血酸直接还原硝酸银溶液制备太阳能电池正极浆料用银粉。通过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方法分析银粉的形貌、粒度及纯度,研究分散剂用量、抗坏血酸浓度、硝酸银浓度和溶液PH值等工艺条件对银粉粒度、物相结构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分散剂用量的增大,银粉颗粒粒度先减小后趋于稳定。在溶液pH值为4,抗坏血酸浓度和硝酸银浓度分别为2.0和0.5mol/L,聚乙二醇4000与硝酸银的质量比为0.10时,可以制得分散性好、纯度高、面心立方晶系和平均粒度为5.32μm的规则球形银粉。并将所得银粉调制成太阳能电池用浆料,通过丝网印刷在硅片上,使用四探针测试仪测得烧结膜的方阻为4.27mΩ/□,可满足太阳能电池的电性能要求。
206-211

烯基琥珀酸酐疏水化淀粉的性能及其表面施胶应用研究

摘要:为制备一种环境友好型表面施胶剂,采用烯基琥珀酸酐(ASA)对淀粉进行疏水改性,使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表面张力仪等测试手段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将烯基琥珀酸酐疏水化改性淀粉作为纸张表面施胶剂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淀粉分子上成功引入疏水性长链,淀粉颗粒形貌发生了变化,烯基琥珀酸酐疏水化淀粉施胶浓度为5%时,其施胶度可达206s,动态接触角达120°以上。
212-215

活性Bi2O3/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γ射线辐射防护性能研究

摘要:利用机械球磨法通过加入复合表面活性剂制备粒径分布均匀的活性Bi2O3微/纳米粉体,以浆体形式加入天然胶乳中,制备具有良好力学强度及7射线防护性能的活性Bi2O3/橡胶复合材料。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XRD、荧光(PL)、FT-IR、SEM、电子万能试验机、NaI(T1)探测仪等方法对粒子的化学组成、粒径分布和光致发光以及复合橡胶的力学性能、γ射线辐射防护特性做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以酪素为主的双子季铵盐/PVP复合表面修饰得到的活性Bi2O3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20nm,分散稳定性良好,其复合橡胶对。^241Am为点源的59.5keV的γ射线屏蔽率可达23.97%,力学强度显著高于未添加活性Bi2O3的纯天然橡胶。
216-220

核壳型载药微球的制备及其释药性能研究

摘要:以聚苯乙烯磺酸钠(PSS)掺杂CaCO3微球为模板,利用逐层(LBL)自组装技术将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和锂藻土(Laponite)组装到微球表面,得到了核壳型载药微球。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zeta电位分析仪、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以及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UV)等对微球形貌、结构和载药释药性能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CaCO3微球合成过程中,PSS不仅调控了CaCO3的形状,也改变了CaCO3晶型,即由方解石晶型转变为球霰石晶型;在负载布洛芬(IBU)的CaCO3微球表面,通过层层自组装法得到核壳型栽药微球。去除模板CaCO3后的微囊结构表明聚电解质和粘土成功地组装在微球表面;壳层中的聚电解质能够有效地延缓药物的释放,而锂藻土对药物的释放具有阻隔作用,能进一步延长药物的释放时间。
221-225

丝素蛋白/纳米生物玻璃复合多孔支架的结构与性能

摘要: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丝素蛋白(SF)/纳米生物玻璃(NBG)复合多孔支架材料。并用XRD、FTIR、SEM等对SF/NBG复合支架进行了结构与性能表征。结果表明,SF/NBG复合多孔支架孔连通性较好,孔径为150~300μm,孔隙率为80.6%~90.3%;同时NBG的加入促进了复合多孔支架中SF的构象部分由无规卷曲向β-折叠转变。复合多孔支架抗压强度和抗压模量相比于纯SF多孔支架有较大提高。采用模拟体液浸泡实验研究了复合支架的体外生物活性,并用XRD、FTIR和FESEM对试样表面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复合多孔支架经模拟体液浸泡7d后,表面沉积出类骨羟基磷灰石(HA)层,NBG的加入能加快复合多孔支架表面沉积类骨HA的速度。研究结果显示SF/NBG复合多孔支架材料有望作为生物活性良好的骨组织修复材料。
226-231

正交铺设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的双稳态特性研究

摘要:对不同几何尺寸的[0°/90°]正交非对称铺设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双稳态特性进行了研究。在分析正交非对称复合材料双稳态特性产生机理和理论基础上.成功制备了碳纤维/环氧树脂(T700/3234)正交铺设的双稳态试样。对制备固化冷却后产生的圆柱状第一稳态、建立实验平台实现向第二稳态转变过程,经过逆向加栽返回至第一稳态的整体稳态间转变总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分析稳态曲率半径、面外位移、稳态间转变最大裁荷及载荷一位移曲线等的变化规律。
236-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