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材料杂志社
分享到:
《功能材料》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开发、工艺·技术、热点·关注、综述·进展等。
  • 主管单位:重庆材料研究院
  • 主办单位:重庆材料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1-9731
  • 国内刊号:50-1099/TH
  • 出版地方:重庆
  • 邮发代号:78-6
  • 创刊时间:197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61
  • 综合影响因子:0.533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功能材料 2012年第2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功能材料杂志研究与开发

Ti缓冲层对ZnO薄膜吸收特性和荧光光谱的影响

摘要: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Si衬底和玻璃衬底上制备了ZnO/Ti薄膜,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技术表征了ZnO/Ti薄膜的光学特性,研究了Ti缓冲层的厚度对ZnO薄膜的影响。透射吸收光谱显示所有ZnO薄膜在可见光区域的平均透过率超过80%,当引入缓冲层后,薄膜的紫外吸收边先向长波方向移动,且随着缓冲层厚度的增加紫外吸收边向短波方向移动。薄膜的荧光光谱显示,所有样品出现了位于390nm的紫外发光峰,435和487nm的蓝光双峰以及525nm的绿光峰,并对各发光峰的来源进行了探讨。
3337-3340

三官能团端氨基聚醚的合成

摘要:在3L的高压磁力搅拌釜中通过催化胺化三官能团聚醚多元醇,研究了活化后雷尼镍催化剂的组成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端氨基聚醚合成反应催化剂的铝含量约为20%(质量分数)时活性较高,产品的总胺值可以达到340mg KOH/g,这与传统雷尼镍催化剂的铝含量(〈10%(质量分数))不同。应用X射线衍射(XR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其化学组成则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进行分析。反应原料、中间产物、胺化产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进行分析,反应原料、产物和尾气用气相色谱(GC)进行分析,并推测了反应路线。
3341-3345

压下率对6.5%Si电工钢温轧板织构的影响规律

摘要:6.5%Si电工钢是一种优异的软磁材料,织构对其磁性能影响很大。利用温轧工艺对6.5%Si电工钢热轧板进行不同压下率轧制,研究了温轧板织构随压下率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压下率的增大,{100}〈110〉、{110}〈100〉和γ纤维织构在薄板表层中的强度先增强后减弱,当压下率达到75%时,沿板厚方向形成3个组织区域:表层细晶粒区({110}〈100〉取向为主)、过渡层({111}〈110〉和{111}〈112〉变形晶粒区)和中心层(以拉长的γ纤维织构和{100}〈110〉取向晶粒为主),这种组织和织构不均性对后期织构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3346-3350

二元复合结构聚合物涂层的减阻机理研究

摘要:对二元复合结构聚合物涂层阻力特性与形貌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形貌效应作用下形貌壁面的阻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聚合物涂层的减阻机理。结果表明,一阶形貌特征长度以及二阶形貌分布密度对聚合物涂层的减阻性能有显著影响;在来流条件下,聚合物涂层在二元复合结构表面形貌效应作用下,近壁面流场出现涡结构和流动分离现象,导致相应区域内的流场发生漩涡空化,促使二阶凹坑内驻留的微气泡生长形成气膜,在固/液界面间构建出气相结构,以气/液剪切代替固/液剪切实现界面效应减阻,有效降低了形貌壁面的摩擦阻力。
3351-3354

红外-雷达隐身匹配设计及其兼容特性研究

摘要:红外低发射与雷达高损耗兼容隐身特性设计是多频谱隐身材料研究的急需和难点。通过对雷达高损耗材料、红外低发射率材料的电磁参数分析,利用阻抗匹配原理,进行了红外低发射率材料和雷达高损耗材料兼容设计。匹配层插入可以改善其波阻抗匹配特性,实现了红外-雷达兼容隐身特性,其多层结构红外-雷达兼容隐身材料实验性能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该红外低发射率与雷达高损耗双层兼容隐身材料研究,对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3355-3358

层状氢氧化镁铝的改性与成型及其对PO_4~(3-)的吸附脱除性能

摘要:利用大型工业设备制备出性能稳定的粉末层状氢氧化镁铝(500kg/批,记为Mg-Al LDH),利用沉积法将Mg-Al LDH进行改性与成型,并对其进行材料表征,探索了Mg-Al LDH的改性机理,研究了改性与成型层状氢氧化镁铝(记为MG Mg-Al CLDH)对PO43-的动态吸附脱除及再生性能。结果表明,Mg-AlLDH经改性与成型后,比表面积为233.34m2/g,比未改性时提高了40%,Mg-Al LDH的改性主要是通过氢键键合和离子交换实现的。MG Mg-Al CLDH对PO43-的穿透吸附量是13.49mg/g,是未改性时的6倍以上,再生率为126.24%,MG Mg-Al CLDH吸附脱除PO43-后能够满足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0.5mg/L。解决了Mg-Al LDH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粉末易堵塞床体、无法实现固液分离和再生的问题,同时为水体中磷的脱除提供了一条新型可行之路。
3359-3363

温度和电场对纳米晶钛酸钡陶瓷铁电性的影响

摘要:100nm是介于微米晶和纳米晶之间的重要临界尺寸,研究了平均晶粒尺寸为100nm的钛酸钡(BTO)陶瓷的微结构和铁电性能,分析了测试温度和外加电场对纳米晶钛酸钡陶瓷铁电性的影响。与超细纳米晶BTO陶瓷不同的是,100nm BTO陶瓷主要以四方相形式存在的;介电温谱显示,正交到四方相的相变具有典型的弥散特征,低温时介电损耗〈0.02。此外,铁电性能测试表明,100nm BTO陶瓷具有良好的铁电滞后特征,随着电场的增加,能量损耗密度、剩余极化强度和矫顽场均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陶瓷的铁电性在逐渐减弱,高于居里温度时由铁电相转为顺电相,铁电性消失。实验结果表明,100nm BTO陶瓷的铁电性与测试温度和外加电场有着密切的关系。
3364-3367

BCFNO透氧膜反应器所用催化材料的选择分析

摘要:透氧膜反应器稳定性除受膜材料本身性能和膜反应器所处气氛影响外,重整过程所用催化剂与膜材料的反应问题同样值得关注。以透氧膜反应器焦炉煤气甲烷部分氧化重整用BCFNO膜材料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SEM和XRD分析Al2O3、MgO、YSZ、β分子筛、TiO2等催化载体材料与BCFNO透氧膜材料的长时间反应情况,目的是为BCFNO透氧膜反应器所用催化剂材料选择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β分子筛、Al2O3和TiO2容易与BCFNO透氧膜材料反应形成新的相。MgO也与BCFNO反应,但反应较小,YSZ不与BCFNO发生反应。
3372-3376

热变形温度对Nd_(14)Fe_(80)B_6磁各向异性的影响

摘要:在850~880℃真空热变形4min、变形量70%制备了Nd14Fe80B6各向异性磁体,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热变形温度的提高,磁体的各向异性先上升后降低,870℃热变形时磁体的(006)晶面峰为X衍射图谱的主峰、(004)相对极密度最大值达到130.01、I(006)/I(105)为1.88,获得(006)磁织构,磁体的饱和磁化强度达到1.453T。如热变形过程消除平均宽度为25μm的带状组织,减少与热变形压力垂直的片状晶之间夹角为19°左右的局部片状晶,则磁体的各向异性可望进一步提高。Nd2Fe14B相在热变形过程中从等轴晶变形为片状晶,且磁体宏观变形量≥65%时,才能形成(006)磁织构,局部富稀土相只起到有利晶粒滑移、有利片状晶形成的作用。细化热变形磁体的片状晶厚度可使磁体具有高矫顽力、高剩磁与饱和磁化强度之比值。850℃热变形Nd14Fe80B6磁体的片状晶平均厚度为76nm,磁体的矫顽力为450.6kA/m,Mr/Ms为0.92。
3377-3380

密胺泡沫的制备改性及性能研究

摘要:密胺(MF)泡沫具有优异的本征阻燃性能,燃烧时火焰易自熄且不产生流滴,用于保温、吸声等材料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较大的脆性限制了其广泛的应用。文章探讨了不同发泡方式下泡沫的形貌特征及力学性能差异,不同发泡剂对泡沫形貌的影响,并讨论了韧性较强的聚乙烯醇(PVA)的引入对泡沫性能的影响,并对其阻燃、力学及导热性能等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压缩和热导率进行了测试分析。
3381-3385

聚磷腈接枝官能团的光电性能

摘要:合成了3种以聚磷腈为主链,接枝不同官能团的非线性化合物,分别是对硝基苯胺接枝苯酚聚磷腈、2,4-二硝基苯胺接枝苯酚聚磷腈、2,4-二硝基苯胺接枝咔唑聚磷腈,对3种化合物进行光电性能测试,含咔唑聚磷腈接枝2,4-二硝基苯胺的光电导率和电光系数是较大的。通过探索官能团结构与聚磷腈光电性能间的关系,为实验设计合成新的非线性材料提供理论支持。
3386-3388

结温对高显指低色温白光LED光谱特性的影响

摘要:将MEH-PPV混合入YAG荧光粉中,并利用实验室自主研发的一种集成封装LED散热支架替代传统支架,该支架可利用热电偶直接测量出结温。研究了结温对混合MEH-PPV的白光LED光谱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随着结温的不断升高,蓝光光谱峰值随着结温的升高而不断下降,发生红移;荧光粉的吸收增强,黄光波段和红光波段的光谱峰值先增后减,并且红光波段的光谱发生蓝移;器件的显色指数从90.3下降至78.6,色温从3265K先快速升高至3672K,随后又缓慢下降至3612K,而光通量和发光效率则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且它们的下降趋势基本吻合。
3389-3392

Sm~(3+)和Gd~(3+)共掺杂TiO_2粉体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TiO2,1%Sm3+或2%Gd3+单掺杂和1%Sm3+/2%Gd3+共掺杂TiO2复合粉体,采用XRD和SEM/EDAX等技术进行表征。以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为目标反应,评价了TiO2复合粉体的光催化活性,探讨了Sm3+/Gd3+共掺杂、亚甲基蓝初始浓度和粉体投加量对TiO2粉体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Sm3+/Gd3+共掺杂可以显著提高TiO2粉体的光催化活性;Sm3+/Gd3+共掺杂在TiO2粉体中产生协同作用,抑制了TiO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转变,使TiO2粒径尺寸减小,增大了TiO2的晶格畸变。当亚甲基蓝初始浓度为4mg/L和粉体投加量为2g/L时,TiO2复合粉体的光催化活性最高,对亚甲基蓝光催化降解率达99.71%;降解亚甲基蓝反应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方程。
3393-3397

利用天然脉石英制备高纯超细SiO_2粉体

摘要:以四川广元金子山所产天然脉石英为主要原材料,经表面擦洗、破碎、磁选、煅烧、水淬、粉磨、酸浸、清洗、过滤及烘干等工艺措施对其除杂处理,制备了SiO2含量〉99.99%的高纯超细SiO2粉体。研究了单一酸、混合酸酸浸处理对Al、Fe主要有害杂质的去除效果,获得了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酸浸工艺路线。所得样品粉体粒径d50约为291nm,Al含量为1.365×10-5,Fe含量为2.36×10-6,达到了电子行业标准对硅微粉技术指标的要求。
3398-3401

金属Ag微网格修饰ITO薄膜的制备及光电性能

摘要:利用聚苯乙烯(PS)微球模板技术和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在ITO(In2O3∶Sn)薄膜表面进行Ag的微网格修饰,得到具有良好周期性的表面结构。研究了PS微球直径和直流磁控溅射Ag时间对ITO薄膜表面形貌、可见光区透过率、漫反射率和导电性能的影响。实验及分析证明,对ITO表面进行Ag微网格修饰,当微球直径为2μm,溅射时间为30s时,最大可提高薄膜的导电性能19.5%,其漫反射性能可提高200%,同时在可见光区透过率的降低控制在10%以下,这将有助于提高ITO薄膜作为太阳能电池透明电极的陷光性能。
3402-3405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刀具表面制备MoS_2软涂层的研究

摘要:在成功地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在硬质合金试样表面制备出MoS2软涂层的基础上,采用扫描电镜形貌观察和摩擦系数测定等实验方法研究了MoS2加入量对涂层表面微观形貌及其摩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在1.6mol/L柠檬酸水溶液中分别添加13、20和27g/L MoS2粉末条件下,应用刷涂法均可以在硬质合金试样表面得到与基体结合牢固、表面质量较高的MoS2软涂层。所获得的MoS2软涂层的表面形貌呈片状。MoS2软涂层的存在明显地降低了硬质合金试样的摩擦系数,由硬质合金试样的0.58~0.86降低到软涂层的0.18~0.23。而具有不同MoS2加入量的软涂层间的摩擦系数相差不大。软涂层试样的摩擦系数明显低于硬质合金试样的原因与涂层中存在有摩擦系数低、承载力大等优良性能的MoS2以及软涂层的存在改变了原摩擦副材料间的性质等因素有关。
3406-3409

TIPS法力化学改性聚氯乙烯膜研究

摘要:采用球磨机对聚氯乙烯(PVC)进行力化学改性,讨论了处理前后PVC结构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经热致相分离(TIPS)法制备了力化学改性前后所得PVC的平板膜,应用FT-IR、DSC和SEM等进行分析,讨论了所得膜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力化学改性减少了导致PVC难以加工的石榴状结构,降低了PVC微晶的完善程度;经力化学改性PVC制得的TIPS法平板膜纯水通量可达693.6L/(m2.h),较未经力化学改性PVC制得的TIPS法平板膜的水通量7.1L/(m2.h)有显著提高,膜的断裂强度也有所加强。
3410-3413

微盲孔支架力学性能实验研究

摘要:通过对微盲孔支架管材和电抛光支架管材的拉伸对比实验及微盲孔支架和电抛光支架径向支撑力学性能的对比实验研究,测试结果显示微盲孔处理前后性能偏差很小,表明支架表面微盲孔结构基本不会影响支架的力学性能,证实了微盲孔支架的安全性,利于微盲孔支架的推广使用。
3414-3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