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材料杂志社
分享到:
《功能材料》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开发、工艺·技术、热点·关注、综述·进展等。
  • 主管单位:重庆材料研究院
  • 主办单位:重庆材料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1-9731
  • 国内刊号:50-1099/TH
  • 出版地方:重庆
  • 邮发代号:78-6
  • 创刊时间:197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61
  • 综合影响因子:0.533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功能材料 2012年第2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功能材料杂志综述

纳米双相复合永磁合金热压变形织构的研究进展

摘要:纳米双相永磁材料在热变形中难以获得R(Nd,Pr)2Fe14B相的易磁化轴晶体织构(磁织构),这成为提高材料磁性能所需解决的关键难题。通过添加Cu、Zn元素或施加大的单轴压应力等方法使得这种贫稀土的R—Fe-B合金在热压变形过程中获得了磁织构,并对磁织构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此外,在Nd—Fe—B永磁材料磁织构的分析表征上,开始应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新技术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将有助于热变形磁织构形成机理的研究。对上述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2881-2885

高效大功率LED用蓝宝石图形衬底制备的研究进展

摘要:近年来,图形化的蓝宝石衬底在改善GaN晶体外延生长质量以及提升LED器件发光提取效率方面作用显著,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综述了蓝宝石图形衬底的制备方法(干法刻蚀、湿法刻蚀、外延生长法),并较系统地介绍了蓝宝石图形衬底表面周期性图形参数(图形形貌、图案尺寸、图形占位比及其深度)对LED发光薄膜及器件的影响及其机理,最后对蓝宝石图形衬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2886-2892
功能材料杂志研究与开发

泡沫碳化硅陶瓷表面纳米多孔碳化硅涂层的制备

摘要:利用硅改性树脂中硅元素和碳元素分子级均匀分散的特征,以硅改性树脂为涂层原料,在泡沫碳化硅陶瓷表面原位生成了多孔碳化硅活性涂层。在加入适量活性炭颗粒的条件下,在泡沫碳化硅陶瓷表面得到了性能良好的纳米碳化硅涂层,适合作为催化剂载体。相反,在没有活性炭颗粒加入的情况下,所得涂层龟裂、结合强度低,且碳化硅团聚成片,比表面积小。
2893-2896

共混催化制备介孔炭纤维

摘要:为了研究金属离子对共混炭化制备介孔炭纤维的影响,在共混电纺丝的基础上一步碳化制备介孔炭纤维。使用差热分析仪、傅利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表面孔隙分析仪对共混纤维和介孔炭纤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共混纤维中PAN和PVB组分是相分离的。当加入微量的Sn^2+离子后,PAN和PVB相行为发生很大变化。Sn^2+抖离子一方面改善了PAN和PVB在溶剂中的相溶性,使纤维直径变粗和均匀;另一方面起到催化剂作用,减小了两相之间的阻碍,使分解和碳化过程更容易进行。含Sn^2+离子的共混纤维碳化后展现出良好的形貌和结构参数。两相的质量比对表面积、孔容和孔径等结构参数也有显著影响,PAN/PVB质量比为6/4时,表面积、孔容和平均孔径分别为140.7m^2/g,0.26mL/g和7.3nm.
2897-2901

非晶CIGS前驱膜无硒退火的相变历程

摘要:采用一步射频磁控溅射法在室温获得了CIGS薄膜,研究了不同的真空无硒退火温度(150~350。C)对CIGs薄膜相变历程的影响。薄膜相变历程中的结构和性能采用XRD、SEM、EDS、紫外一可见光吸收和四探针等测试手段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室温下制备的CIGS薄膜为非晶态,随退火温度升高发生非晶CIGS→,CuSe→,CIGS的相变。150℃退火形成的CuSe薄膜的电阻率最低,光透过性能最差。退火温度超过200。C便生成CIGS相,C1GS相的结晶质量随退火温度升高而改善,薄膜的电阻率和光透过率也随退火温度的提高而增加。
2902-2905

魔芋葡甘聚糖/凹凸棒土复合膜的制备与表征

摘要:采用天然纳米粘土——凹凸棒土(AT)对魔芋葡甘聚糖(KGM)进行共混改性,并通过流延成膜的方法制备了KGM/AT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利用热重分析(TG)、力学性能测试、溶胀性测试分别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机械性能以及耐水性能。结果表明,AT与KGM之间可以通过氢键产生较强的相互作用,AT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KGM结晶,适量的AT在KGM基体中可以均匀分散,而过量的AT则易发生团聚,在基体中无规分布。复合材料的起始分解温度和最快分解温度明显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增强。此外,随着AT的加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2906-2911

高分子导电聚合物PEDT化学聚合过程及结构性能研究

摘要:分析了3,4-乙烯二氧噻吩(EDT)单体聚合过程,系统地研究了聚合条件对PEDT薄膜性能的影响,并对PEDT薄膜电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聚合过程的起始温度、聚合时间、导电增强剂的含量、反应过程的溶液体系等因素对导电聚合物PEDT的结构及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将所制得的PEDT作为固体电解质用以制造片式钽电解电容器,电容器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其ESR值低于50mΩ。
2912-2916

水热法制备Si基片状ZnO微晶薄膜

摘要:采用真空蒸镀法在Si(100)基底上制备了六角片状Zn微晶薄膜,并由N2H4·H2O-水热体系制备了Si基片状ZnO微晶薄膜。XRD、SEM及EDS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纤锌矿结构片状Zn0微晶长度约1μm、厚度约100nm,几乎垂直于Si基面,且在基面上随机组合成连续薄膜。联系室温Si基Zn微晶薄膜氧化物形貌,以“氢氧化锌脱水”反应解释了Si基片状ZnO微晶薄膜的生长机制。光致发光谱测试分析表明,ZnO微晶薄膜有强的近带边紫外光发射和弱的缺陷发射。
2917-2920

稀土La^3+掺杂TiO2纳米线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钛酸钠纳米线、TiO2纳米线和La^3+/TiO2纳米线。利用XRD、SEM、HREM、XPS和UV—Vis等技术手段对样品微观结构、光学性能和表面元素价态进行了分析;并以甲基橙溶液为目标污染物测试其光催化性能。研究表明,实验合成了直径为50~200nm、长度为十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的钛酸钠纳米线,并通过对微观结构的分析,初步确定其分子式为Na2Ti3O7,钛酸钠纳米线经过氢离子和镧离子进行离子交换并高温烧结得到了TiO2纳米线和La^3+/TiO2纳米线;钛酸钠纳米线对甲基橙溶液几乎没有光催化降解作用,而TiO2纳米线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其中样品La^3+/TiO2纳米线光催化性能最强。
2921-2925

HRP/H2O2催化间苯二酚和3,5-二羟基苯甲酸的聚合及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摘要: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H2O2的催化作用下间苯二酚(RE)和3,5-二羟基苯甲酸(DBA)通过自由基共聚反应生成酚类共聚物,研究了RE和DBA的配比对共聚物鞣剂性能的影响,用FT—IR、1↑HNMR、13↑CNMR、GPC和UV等方法对酚类共聚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水溶液中HRP/H2O2催化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显著特征是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容易控制,酚类聚合物苯环直接相连,结构内存在较大的共轭体系。应用结果表明酚类聚合物具有较好的鞣制效果,鞣制后的皮革收缩温度(T5)达到了78.6℃,复鞣皮革非常柔软丰满。
2926-2929

Ni/ZrO2纳米复合刷镀层的抗高温氧化性

摘要:采用电刷镀技术制备了Ni/ZrO2纳米复合镀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手段,研究了Ni/ZrO2纳米复合刷镀层的组织和抗高温氧化性能,并与快速镍镀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快速镍镀层相比,Ni/ZrO2纳米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更为平整致密,晶粒尺寸明显减小;在800℃氧化后复合镀层晶粒依然较快速镍镀层细小、均匀,氧化增重速率明显低于快速镍镀层;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Ni/ZrO2复合镀层的氧化程度较轻,镀层中仍然存在大量的Ni相。
2930-2933

室温下纳米Cu3(BTC)2的配位调控合成

摘要:室温条件下,通过配位调控方法合成了MOF家族中非常重要的成员Cu3(BTC)2(也称为HKUST-1,BTC为均苯三甲酸根)。通过调变反应体系的浓度,成功地获得了50~200nm的Cu2(BTC)2晶体。粉末XRD、TGA测试结果显示产物具有高的结晶度及良好的热稳定性,N2吸附测试结果表明产物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及孔容积。这种具有高的气体吸附能力的小尺寸粒子在实际过程中将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2934-2936

改性纳米SiO2对PVdF—HFP膜形态和性能影响的研究

摘要:利用不同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SiO2,并将改性物分别加入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溶液中,制备成锂离子电池隔膜。FT—IR和TGA测试表明,偶联剂已成功接枝到纳米SiO2表面;SEM、拉伸、热收缩和交流阻抗测试结果显示,电池隔膜中纳米SiO2的分散性、膜的机械强度、热收缩及电导率都有明显的改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含改性纳米SiO2的PVdF—HFP电池隔膜的放电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均比含未改性纳米SiO2的电池隔膜有所提高,尤其是含7~(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改性SiO2的PVdF-HFP电池隔膜,各项性能均有较大的提高,其拉伸强度可达8.63MPa,离子电导率高达1.53×10^-3S/cm,放电比容量在充放电循环100次以内一直保持在142mAh/g以上。
2937-2941

Fe73.5Cu1Nb3Si13.5B9纳米晶合金在NaCl溶液中耐腐蚀性能研究

摘要:研究了Fe73.5Cu1Nb3Si13.5B9纳米晶合金在0.1mol/L的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及对其软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e73.5Cu1Nb3Si13.5B9纳米晶合金经0.1mol/L的NaCl溶液腐蚀后溶液中有橙色沉淀物产生,XRD测试表明铁基纳米晶合金腐蚀后仍保留非晶纳米晶双相结构;铁基纳米晶合金有效磁导率口。随腐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腐蚀30d后在频率为50Hz、1、100kHz时其有效磁导率μc较腐蚀前分别下降35.9%、35.3%、27.6%,矫顽力Hc由腐蚀前的0.7097A/m增加到1.117A/m,增加了57.4%,磁滞损耗Pu由腐蚀前的1.819J/m^3增加到2.994J/m^3,增加了64.6%,腐蚀后铁基纳米晶合金软磁性能有所下降。
2942-2945

玻璃基底上二维有序Au纳米结构阵列消光特性的理论研究

摘要:采用离散偶极子近似方法(discrete dipole approximation,简称DDA)从理论上对玻璃基底上不同粒径的Au纳米粒子结构阵列的消光光谱以及消光峰与纳米粒子粒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显示玻璃基底上的Au纳米粒子结构阵列的消光谱中出现明显区别于Au单体纳米粒子的共振峰,玻璃基底上的Au纳米粒子结构阵列的消光性质与单体纳米粒子的粒径密切相关,随着纳米粒径的增大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出现明显红移,并且在粒径〉40nm时出现多峰吸收现象。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给出玻璃基底上的Au纳米粒子结构阵列的共振吸收峰随单体纳米粒子粒径变化的关系图。对Au纳米结构阵列的吸收机制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
2946-2949

Al2O3含量对PVDF/PVC/Al2O3共混中空纤维膜的影响

摘要:以聚偏氯乙烯(PVDF)、聚氯乙烯(PVC)和纳米氧化铝(Al2O3)三元共混,制备中空纤维膜,探讨Al2O3含量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适量Al2O3的加入,中空纤维膜膜孔结构明显改善,大孔减少,微孔增多;亲水性明显提高。Al2O3为最佳含量3%时,水通量和截留率分别达到了289L/(h·m^2)和77.2%。
2950-2953

不同基底上Ni微结构镀层结合强度的研究

摘要:在玻璃基底上溅射Ti或Cr/Cu种子层,并对Ti基板表面进行预处理.研究基底表面粗糙度、热处理温度对于Ni微结构镀层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底表面粗糙度、热处理温度对Ni微结构镀层与基底的结合强度有较大影响,经过200℃的热处理,溅射Ti及Cr/Cu种子层与Ni微结构的结合强度提高近1倍。通过EC-SPM、SEM等分析手段,初步探讨了结合强度的影响机制。
2954-2957

电化学抛光时间对常规和超细晶TiNi合金生物活性的影响

摘要:研究了电化学抛光时间(60、180s)对常规和超细晶TiNi合金表面形貌与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化学抛光时间从60s增加到180s时,常规Ti—Ni合金表面纳米尺度蚀坑数量增多,但仅轻微提高了其生物活性(模拟体液中Ca—P层的生长速率),而超细晶TiNi合金表面纳米蚀坑数量大幅减少,生物活性虽大幅降低,但仍显著高于常规TiNi合金。结果表明,除了增加纳米尺度蚀坑形貌外,组织超细化也是提高生物活性的一个有效方法。
2958-2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