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材料杂志社
分享到:
《功能材料》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开发、工艺·技术、热点·关注、综述·进展等。
  • 主管单位:重庆材料研究院
  • 主办单位:重庆材料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1-9731
  • 国内刊号:50-1099/TH
  • 出版地方:重庆
  • 邮发代号:78-6
  • 创刊时间:197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61
  • 综合影响因子:0.533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功能材料 2012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功能材料杂志研究与开发

碳氮纳米结构材料的Raman和XPS分析

摘要:利用等离子体增强热丝化学气相沉积在不同条件下制备了不同结构的碳氮纳米结构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微Raman光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谱(XPS)仪对它们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SEM照片表明在不同的生长条件下可制备出碳氮纳米尖锥、碳氮柱。Raman谱中位于1350和1607cm-1的D和G峰,表明制备的碳氮纳米结构材料主要由sp2碳组成。根据D和G峰的强度比,估计的sp2碳颗粒为4nm。XPS谱在398.4eV处显示出与氮有关的峰,表明制备的碳氮纳米结构材料中含有氮。对N1sXPS谱的峰进行拟合后,发现位于398.4eV的峰由位于398.3和约400.0eV的两个峰组成,分别与sp3和sp2 C—N键有关,表明材料中的部分碳原子被氮原子所替代。
137-139

基于AR模型的Ni-TiN纳米镀层显微硬度预测研究

摘要:以前期研究工艺参数为基础,利用超声-电沉积的方法制备Ni-TiN纳米镀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TEM)及纳米压痕仪(NI)对Ni-TiN纳米镀层的组分、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进行观察和分析;利用AR模型对Ni-TiN纳米镀层的显微硬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Ni-TiN纳米镀层中,存在Ni和TiN两相;当超声功率为200W、TiN浓度为4g/L时,镀层中镍晶粒和TiN粒子的平均粒径分别为50和30nm。利用AR模型可以对Ni-TiN纳米镀层的显微硬度进行预测,且预测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为3.22%。
140-143

锂源对LiFePO4组织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摘要:利用不同的锂化合物Li2CO3、LiOH.H2O、LiNO3、LiF作为锂源,采用二步固相法合成了LiFePO4/C,研究了不同锂源对LiFePO4组织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合成工艺条件下,采用4种不同锂源合成的LiFePO4的电化学性能表现出明显差异。采用LiOH.H2O合成的LiFe-PO4的电化学性能最佳,0.1C下的放电比容量为161mAh/g,1C下的放电比容量达117mAh/g,且0.5C下循环容量无衰减。采用不同锂源合成的LiFePO4电化学性能差异的原因与LiFePO4的颗粒大小、粒径分布、团聚程度及是否存在杂相有直接关系。
144-147

竹炭聚丙烯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含3%改性竹炭聚丙烯母粒,并熔融纺丝制备了改性竹炭聚丙烯纤维。采用Mastersizer 2000激光粒度仪、TEM、SEM、FT-IR、XRD分析改性竹炭微粉的粒度分布及结构,用SEM、TG-DSC对母粒及纤维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竹炭微粉的粒度为5.8μm,粒子均匀分布在聚丙烯基体中,纤维表面不光滑,直径为25~80μm;DSC结果表明竹炭粒子加入会提高PP熔点;TG结果显示竹炭粒子的加入会加速PP的分解。采用抑菌晕法和振荡摇瓶法对竹炭聚丙烯的抗菌性能进行研究,发现其对大肠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148-151

磷酸法活化煤焦油渣制备活性炭研究

摘要:研究了以陕西煤焦油渣作为原料,用磷酸作为活化剂,在400~1000℃的条件下经一步炭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研究了炭活化温度、时间、料剂比对煤焦油渣制备活性炭吸附性能及孔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炭活化温度、炭活化时间主要影响活性炭产品的得率,高温和长时间会导致更多的碳损失;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及孔结构主要受炭活化温度和料剂比影响。最佳活化工艺条件为850℃、3h、1∶3。通过其活性炭表面孔径分布及表面官能团含量变化表征,用磷酸浸泡煤焦油渣制备活性炭有利于大、中孔结构的产生,其最佳活化条件下孔径分布约在20~100nm。
152-155

自交联苯乙烯-丙烯酸酯树脂用于二次纤维的表面施胶

摘要:以端乙烯基硅氧烷化合物(VTES)为自交联单体,聚乙烯醇为高分子胶体保护剂,丙烯酰胺(AM)、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通过无皂乳液共聚合制备自交联苯乙烯-丙烯酸树脂表面施胶剂,m(VTES)=5.0%,m(AM)=20%时,自交联苯丙乳液具有优异的施胶和表面增强效果,当以质量分数为0.2%的聚合物乳液和5.0%氧化淀粉复配进行表面施胶时,纸张施胶度可达66s,耐折度15次,拉毛速度最大为3.8s。通过红外光谱(IR)和透射电镜(TEM)对杂化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乳胶膜产生了Si—O—Si交联网络,VTES加入不会导致乳液粒径增大。
156-158

HRP引发酚类与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结构性能表征

摘要:降解淀粉和酚类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H2O2的催化作用下进行自由基接枝共聚反应,制备了淀粉和酚类接枝共聚物。研究了淀粉降解程度、酚类单体配比、HRP用量、反应温度和pH对接枝改性淀粉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α-淀粉酶降解后的淀粉15与12g间苯三酚(PG)和20g对羟基苯磺酸钠(HBS)在5mg HRP/H2O2引发体系下,在30℃及pH值为7.0时反应5h制备的酚类与淀粉接枝共聚物具有较好的性能,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为26.6mN/m,所鞣制皮革收缩温度(Ts)达到了78℃。用FT-IR、1 H NMR、UV-Vis和GPC等方法对产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
159-162

规律排列束状勃姆石纳米线的制备

摘要:采用简单的水热法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模板剂制备束状勃姆石(γ-AlOOH)纳米线。大部分束状勃姆石纳米线都宽约800~900nm,长约2μm。利用XRD、FT-IR、SEM和TEM分别对产物的形貌、尺寸、结构进行测试。罗丹明B(RhB)的吸附试验表明产物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另外,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对形成束状形貌的重要性也进行了讨论。
163-165

电磁场对铅黄铜水平连铸坯组织及偏析的影响

摘要:研究了铅黄铜在无磁场、低频交变电磁场下水平连铸得到的铸坯横截面宏观组织、微观组织形貌及合金元素Pb的分布,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铅黄铜水平连铸的过程中施加低频交变电磁场能有效地细化晶粒及影响合金元素在横截面上的分布,并且电磁场有效地抑制了在常规水平连铸过程中出现的铸坯横截面上中下部位组织分布不均匀的现象。表现在铸坯横截面的凝固组织由上方主要为细小柱状晶、下方为粗大柱状晶变为均为细小的等轴晶,铸锭上部凝固滞后的现象消除;合金元素Pb的宏观偏析得到抑制,并且电流为30Hz、100A的组织优于30Hz、80A的组织。
166-169

胶原溶液流变性能的研究

摘要:以纯化猪皮为原料提取胶原,配制不同浓度胶原溶液研究其流变性能,采用幂律方程拟合流动曲线,拟合程度非常高,以黏流活化能分析了黏度对温度的依赖性。讨论了胶原溶液浓度、剪切速率、温度对其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胶原溶液具有假塑性流体特征,浓度越高,非牛顿指数n越小,假塑性越强,黏度随剪切速率增大而下降的程度越明显。相同剪切速率下,温度升高,各浓度胶原溶液黏度下降。浓度越高,黏流活化能越大,对温度越敏感。
170-173

仿生功能化壳聚糖的合成及矿化行为研究

摘要:利用胆固醇琥珀酸单酯对壳聚糖进行仿生功能化修饰,并对改性后产物进行了红外与核磁表征。同时对所合成的一系列壳聚糖衍生物进行矿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经胆固醇琥珀酸单酯修饰后的壳聚糖具有诱导类骨磷灰石形成的效果;随着胆固醇修饰程度的提高,诱导类骨磷灰石形成的作用加强,且使所沉积的磷灰石呈现出类生物骨内的有序堆积。
174-177

悬浮区域熔炼法制备REB6(LaB6、CeB6)单晶体及其表征

摘要:采用区域熔炼法成功制备出了高质量、高纯度、大尺寸的LaB6、CeB6单晶体。系统分析了制备过程中每个参数对晶体生长的影响,确定了晶体成长最佳工艺:(1)LaB6:转速为30r/min,生长速度为8~10mm/h,两次区熔;(2)CeB6:转速为30r/min,生长速度15~20mm/h,一次区熔。然后对晶体进行表征,主要方法有单晶衍射、断面扫描、拉曼衍射、摇摆曲线。由此可知悬浮区域熔炼法是制备高质量、高纯度、大尺寸REB6的最佳方法。
178-180

脱氧胆酸改性普鲁兰多糖纳米粒子制备与表征

摘要:通过酯化反应将脱氧胆酸偶联于普鲁兰多糖骨架形成具有两亲性的普鲁兰多糖衍生物(DP),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纳米粒子(DPNs),考察制备条件对纳米粒子性质影响,为进一步将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提供基础。衍生物DP结构通过FT-IR和1 H NMR表征,DPNs经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仪和zeta电位仪表征检测。获得不同取代度脱氧胆酸改性普鲁兰多糖衍生物,制备得到的纳米粒子呈球形,表面光滑规整,平均粒径100~300nm,zeta电位在-20mV左右。脱氧胆酸改性普鲁兰多糖衍生物通过纳米沉淀法能制备出纳米粒子,颗粒性质受制备条件影响。
181-184

PEG/PVA相变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在室温下制得了PEG/PVA相变复合纳米纤维。探讨了PVA/PEG和PEG2000/PEG4000各自不同质量分数、外加电压、接收距离、外加盐离子等参数对纤维直径和纤维网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PEG/PVA为60/40,电压为15kV,接受距离为10cm时,成纤较好。运用DSC测试复合纳米纤维的可逆相转变特性,Tm和TC值与PEG2000/PEG4000的比例有关。
185-189

端糖基化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其温敏性表征

摘要:制备了两种糖基引发剂(AcCDBr和AcG-lABr),以CuBr/三-(N,N-二甲基氨基乙基)胺(Me6TREN)为催化体系,应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在60℃下引发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合,脱去乙酰基保护后得到末端分别带有β-环糊精和2-氨基葡萄糖基团的线形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D-PAM和GlA-PAM)。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得聚合物分子量分布较窄(PDI=1.12~1.20)。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UV-Vis)和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对聚合物水溶液的相转变行为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末端引入糖类结构使得PNIPAM的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升高,并随着分子量的增大而降低,而且相同聚合度的GlA-PAM的LCST比CD-PAM的高3.7℃左右。
190-195

导电硅橡胶复合材料压缩敏感性研究

摘要:分别对短切碳纤维和炭黑填充的硅橡胶基导电复合材料试样进行了单次与循环压缩试验,研究两种复合材料的压敏特性及可重复性。测试结果表明,两种导电复合材料都具有较好的压缩敏感性;碳纤维填充时,试样的灵敏度较高,达到250左右,且电阻相对值与应变之间基本呈线性关系;炭黑填充时,试样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但灵敏度较差。通过导电机理研究,对两种导电复合材料不同的导电敏感特性进行了分析。
196-199

HAp/SiO2复合陶瓷材料的制备及体外生物活性

摘要:HAp和SiO2的混合粉末压制成型后,在1200℃下烧结得到含5.0%(质量分数)SiO2的HAp/SiO2生物陶瓷复合材料。烧结体的XRD及FT-IR分析结果表明,SiO2的添加促进了HAp发生热分解。其主要物相为α-TCP、HAp、Ca2P2O7以及生物玻璃(bioglass,BG)等。体外生物活性实验结果显示,样品浸泡在模拟体液(SBF)中24h后,表面出现花瓣状磷灰石沉积物,72h后进而生成板状沉积物,120h后在样品表面覆盖了较厚的类骨磷灰石层,经XRD测试分析表明,该层主要为碳酸羟基磷灰石(HCA)。制备的HAp-5.0%(质量分数)SiO2生物陶瓷复合材料具有比纯HAp更加优越的体外生物活性,可期待作为一种新的骨修复材料。
200-204

一种新型地下工程用防氡涂层性能的研究

摘要:针对一种新型适合地下工程高湿度、不透气特殊环境的防氡涂层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局部静态法和RAD-7型α能谱氡气检测仪对防氡效率的测试结果表明,随涂覆厚度的增加防氡效率上升,当涂覆厚度为0.8mm时,新型防氡涂层的防氡效率为92.92%,涂覆厚度为2.0和2.4mm时,防氡效率分别为98.91%和99.02%。实干时间测试发现,温度为23.7℃、相对湿度RH为95%时,涂覆厚度为2.0mm的新型防氡涂层经12.1h完全干燥;耐老化性能研究显示,新型防氡涂层具有优异的耐高浓度氡辐射、耐湿热以及耐霉菌老化的性能。因此,这种新型防氡涂层可以很好地满足地下工程苛刻的应用要求。
20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