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材料杂志社
分享到:
《功能材料》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开发、工艺·技术、热点·关注、综述·进展等。
  • 主管单位:重庆材料研究院
  • 主办单位:重庆材料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1-9731
  • 国内刊号:50-1099/TH
  • 出版地方:重庆
  • 邮发代号:78-6
  • 创刊时间:197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61
  • 综合影响因子:0.533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功能材料 2011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功能材料杂志综述

液晶分子在受限条件下的液晶相行为(Ⅰ)物理受限空间对液晶相行为的影响

摘要:液晶作为功能材料在显示、信息存储、防伪等领域应用广泛。综述了液晶分子在平行板、圆柱形和球形等微孔道介质、聚合物及凝胶介质等物理空间受限条件下的液晶相行为。液晶在微孔道介质中的液晶相行为主要受微孔道尺寸、液晶分子在介质表面的界面效应的影响。当微孔道尺寸大于某个临界值时,液晶相到各向同性的转变为典型的一级相变;当微孔道尺寸小于某个临界值时,液晶相转变表现为二级相变,表面诱导取向有利于液晶相的稳定。在聚合物/液晶复合体系中,当聚合物含量较大时,往往会出现相分离现象。随着体系中液晶含量的增加,液晶相变温度和结晶温度呈增高的趋势,与之伴随的是液晶对聚合物链段运动的增塑效应导致聚合物玻璃化温度的降低;而聚合物含量较小时,聚合物网络有利于稳定液晶相,尤其是蓝相液晶。此外,超分子液晶凝胶可有效调控液晶的相态结构及其性能。
1543-1546
功能材料杂志研究与开发

基于高强度钢的冷挤压内螺纹抗疲劳机理研究

摘要:根据高强度钢内螺纹的成形过程,从微观的角度研究表层残余应力、表面粗糙度以及表面显微硬度与硬化层等零件状态方面的因素对内螺纹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挤压内螺纹表层金属具有细长纤维状结构,呈流线型沿牙面法相分布,晶粒被破碎和细化,位错密度显著增加,出现加工硬化现象,使得金属的强度与硬度增加。螺纹表层形成的残余压应力场,能够消除应力集中的影响,减小疲劳缺口敏感,延长裂纹萌生期,减慢或抑制裂纹的扩展。挤压螺纹的表面没有明显的加工痕迹,表面平整性较好,可有效地减小螺纹表面粗糙度,减少产生应力集中,有助于提高螺纹的疲劳性能。
1547-1550

多晶硅真空电磁感应熔炼除磷及其过程研制

摘要:磷是多晶硅中的主要杂质元素之一,目前采用的酸洗以及定向凝固工艺无法将其含量降低到太阳能级多晶硅所要求的范围之内。采用自行设计的真空电磁感应熔炼炉及定向凝固炉研究了真空度、精炼时间和精炼温度对除磷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炉内压强为5.0×10-1 Pa时,精炼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723K和60min时,精炼后硅中磷含量由原来的2.0×10-5(质量分数)降低到1.8×10-6(质量分数);研究推导出了在压强为5×10-1Pa下磷的含量随精炼时间和精炼温度的关系式如下:XP=X0Pexp[(-1.43×10-4-3.1×10-7T)t]同时还对真空感应熔炼除磷过程进行了热力学与动力学分析。
1551-1554

近空间升华法制备PbI_2厚膜及其性质研究

摘要:采用近空间升华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PbI2厚膜,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样品晶体结构、形貌和光致发光性质的影响。实验显示,沉积速率随着源温度的升高和沉积气压的下降而急剧增大。XRD谱表明PbI2膜为沿[001]晶向择优取向的六方多晶体,晶粒尺寸随沉积速率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同时,沉积速率增大还导致膜压应力变大,晶格常数减小,使(001)晶面衍射峰向大角度方向移动。SEM照片显示样品为(001)晶面堆积而成的片状晶粒结构,晶粒c轴与衬底平行。随着沉积速率的增大,晶粒有序性和膜致密度下降,同时(001)晶面上由于六方中心亚晶粒的出现而导致表面粗糙度大幅增大。样品的PL发光谱显示了本征发射特征,发光锋随沉积速率的增大向长波方向移动,同时峰位展宽,强度减弱。
1555-1558

用于电子墨水的纳米炭黑颗粒表面电荷改性

摘要: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和浓硫酸分别对色素炭黑纳米颗粒进行了表面处理。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表明改性前后炭黑纳米颗粒的粒径和色纯度变化非常小。炭黑电泳显示实验表明原本导电的色素炭黑经过处理后均具有较高的介电性,表面分别带了正电荷和负电荷,在施加较低的电压下,改性纳米炭黑颗粒表现出了良好的电场响应和可逆移动特性。
1559-1562

表面接枝处理的n-HA充填PLGA等温结晶行为的研究

摘要:应用示差扫描量热计(DSC)研究了用低分子量聚乳酸(PDLLA)接枝与未接枝两种处理的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对聚乙丙交酯(PLGA)等温结晶行为及熔融行为的影响,采用Avrami方程处理其等温结晶过程,计算结晶动力学参数;同时用配带热台的偏光显微镜(POM)研究了其结晶的晶核形态。结果表明该体系等温结晶行为可以用Avrami方程来描述;加入n-HA的两种复合材料及PLGA其结晶最快的温度都是110℃,且都是随着结晶温度的提高结晶速率变慢,但接枝的n-HA对提高PLGA基体的结晶速率、熔点及结晶活化能都比未接枝处理的要小。偏光显微镜研究得出加入n-HA的两种复合材料及PL-GA其球径形态相似,且都随温度升高而使结晶速度降低,但加入未接枝的n-HA比接枝后的结晶更快。以上结果说明接枝处理后的n-HA提高了两相界面结合,因而n-HA的异相成核能力比未接枝处理的要差。
1563-1568

电纺PLLA/PCL/PEG共混纤维膜的结构及性能

摘要: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乳酸(PLLA)/聚己内酯(PCL)/聚乙二醇(PEG)共混纤维膜,考察了溶剂体积比、共混物共混质量比、溶液浓度对电纺纤维形貌的影响,研究了共混纤维膜的热稳定性、结晶性、力学性能及亲水性。结果表明加入PEG有效提高了共混纤维膜的热稳定性和结晶性,提高了共混纤维膜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亲水性能。
1569-1572

新型有机聚合-无机杂化载体材料ZnPS-PVPA的合成及表征

摘要:采用直接沉淀合成法,在无模板剂存在下,使用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二氢钠作磷源合成了不同比例的新型有机聚合物-无机杂化材料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锌Zn(NaPO4)1-x(O3PG)x.mH2O(x=0.35~1.0,G是有机基团),用FT-IR、TG、XRD、N2吸附、SEM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合实验数据提出了其可能的理想结构模型。结果表明这类新型杂化材料具有规整的层状结构,有一定的比表面及较好的热稳定性,可以作为新型的催化剂载体材料。
1573-1576

掺杂对高磁导率低损耗锰锌铁氧体材料磁性能的影响

摘要:采用氧化物陶瓷工艺制备了高磁导率低损耗锰锌铁氧体材料,研究了Nb2O5掺杂对材料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0.015%(质量分数)Nb2O5的锰锌铁氧体材料具有较好的磁性能:起始磁导率μi=13386,起始磁导率比温度系数αμ/μi=-0.6×10-6/K,相对损耗因数tanδ/μi=3.2×10-6。
1577-1579

一种制备ZnO纳米颗粒的新方法

摘要:提出了一种制备ZnO纳米颗粒的新方法。在金属钠的液氨溶液中还原硝酸锌,所形成的金属Zn自然氧化而制得ZnO颗粒。为了研究表面修饰对产物形貌、粒径和性能的影响,制备了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修饰的ZnO纳米颗粒。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及差热分析仪(TG-DTA)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制得具有六方纤锌矿结构的ZnO颗粒,未修饰ZnO颗粒团聚较为严重;修饰的ZnO纳米颗粒呈棒状,分散较好。红外和热分析表明SDS修饰在了ZnO纳米颗粒表面。测试了所制备ZnO颗粒的紫外可见吸收(UV-Vis)和光致发光(PL)谱,均出现了ZnO的特征谱带。提出的方法也适用于制备其它金属或氧化物纳米材料。
1580-1583

天然纤维粉体对聚偏氟乙烯多孔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摘要:采用溶液相转化法制备了羽绒粉体/聚偏氟乙烯(PVDF)和苎麻粉体/PVDF复合微孔膜,对膜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测试。结果显示苎麻粉体/PVDF复合膜、羽绒粉体/PVDF复合膜、纯PVDF膜的形态一致,均为致密皮层和多孔亚层,孔隙率和水通量依次降低,结晶度依次增加;但膜的吸水率按照羽绒粉体/PVDF复合膜、苎麻粉体/PVDF复合膜、纯PVDF膜依次下降;这说明复合膜水通量主要受孔隙率的影响,而膜吸水率主要受纤维粉体吸水性大小的影响。膜力学性能测试显示加入粉体之后,PVDF膜的强度增加,断裂伸长率有所下降。
1584-1587

N-乙基咔唑席夫碱EDA-NECD的合成及其对Cu~(2+)的识别研究

摘要:由N-乙基咔唑-3-甲醛(NECD)与乙二胺(EDA)合成N-乙基咔唑席夫碱化合物EDA-NECD,用IR、1 H NMR等手段表征其结构;研究各种金属离子对其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2+能显著地猝灭其荧光,而余者则几无影响;其紫外吸收峰值随着Cu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表明二者存在着化学反应。EDA-NECD有望作为重金属离子Cu2+的荧光探针。
1588-1590

碳纳米管担载纳米银及其电催化甲醇氧化的研究

摘要:以水溶性离聚物聚(苯乙烯磺酸钠-co-丙烯酸)(PSA)接枝多壁碳纳米管为模板,制备了碳纳米管担载纳米银(AgNP@MWNT),研究了在碱性条件下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作用。结果表明接枝在MWNT表面的离聚物PSA有效地控制了AgNP在MWNT表面以2~4nm的尺寸均匀担载,促进了AgNP与MWNT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制备的Ag@MWNT在水中能够稳定地均匀分散,在碱性条件下可有效地电催化甲醇氧化,抗甲醇中毒性能良好。
1591-1594

铸铁电火花沉积WC-8Co超细涂层的组织及性能

摘要:采用电火花沉积技术,在铸铁表面制备WC-8Co沉积涂层。利用XRD、SEM、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涂层的微观组织及耐磨性能。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的沉积工艺参数可以获得组织均匀、致密且与基体呈冶金结合的沉积层。沉积层主要由Co3W3C、Fe3W3C、W2C和Fe7W6相组成;沉积层中弥散分布有大量的超细碳化物颗粒。沉积层的最高硬度为1512.1Hv,其耐磨性能是基体的2.3倍;沉积层的磨损机制主要是磨粒磨损和疲劳磨损。涂层中弥散分布的超细硬质相是沉积层硬度及耐磨性能提高的主要因素。
1595-1598

直接氮化法制备氮化铝粉末的结构特性

摘要:用金属镁(Mg)作催化剂,氮气和铝块为反应物,采用直接氮化法制备出氮化铝(AlN)粉末样品。运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拉曼光谱仪(Raman)对样品进行结构特性分析发现,AlN样品为纯六方相结构,呈现纳米线堆积形貌,纳米线直径约60nm,且尺寸均匀。拉曼散射光谱峰值较单晶AlN向低波数方向移动,表明此方法制备的AlN纳米线存在表面拉应力。
1599-1600

超磁致伸缩薄膜难磁化轴方向动态特性研究

摘要:磁场驱动频率高是限制超磁致伸缩薄膜器件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如何降低超磁致伸缩薄膜器件的磁场驱动频率对超磁致伸缩薄膜器件的推广应用将具有重要意义。在深入分析超磁致伸缩薄膜存在各向异性根本原因的基础上,结合薄膜磁致伸缩过程中磁畴的运动机理,提出只要能够克服超磁致伸缩薄膜中存在的退磁场,低磁场驱动频率下就可在难磁化轴方向获得更为优良动态特性的新思路。通过建立超磁致伸缩薄膜难磁化轴实验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施加合适的偏置磁场克服退磁场,可以使薄膜在难磁化轴方向产生响应优良的超谐共振,为低频驱动GMF器件的研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1601-1605

合成革用麦草微晶纤维素的制备及其表征

摘要:微晶纤维素(MCC)可作为PU合成革湿法生产中优良的微孔剂和增稠剂使用,并能赋予合成革良好的手感和弹性,但国内外生产合成革用MCC多以棉浆粕和木浆粕为原料,资源少,成本高。以漂白麦草浆为原料,通过化学处理、生物酶处理和机械处理等工艺过程制备出了麦草MCC。重点探讨了酸处理工艺条件与产品性能的关系,并优化确定了最佳酸处理工艺。并利用SEM、XRD、TGA等手段分别对麦草MCC的微观形貌、结晶结构和热稳定性等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麦草MCC性能指标达到《合成革用微晶纤维素》行业标准要求,可以替代目前棉浆粕和木浆粕为原料生产的PU合成革用MCC产品。
1606-1609

银掺杂对低钒负载量Ag-V/TiO_2脱硝催化性能的影响

摘要:以钛酸丁酯、偏钒酸铵和硝酸银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银掺杂低钒负载量的Ag-V/TiO2脱硝催化剂,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程序升温还原(TPR)、热重-质谱联用(TG-M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脱硝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银掺杂量的提高,催化剂的低温活性大幅度提升,高温活性先提高后降低,并且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寿命。银主要以单质银形式存在,其抑制了催化剂晶粒增大,降低了表面氧的活化能,降低了VO键能,降低了钒的还原温度,从而提高了脱硝性能。
161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