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材料杂志社
分享到:
《功能材料》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开发、工艺·技术、热点·关注、综述·进展等。
  • 主管单位:重庆材料研究院
  • 主办单位:重庆材料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1-9731
  • 国内刊号:50-1099/TH
  • 出版地方:重庆
  • 邮发代号:78-6
  • 创刊时间:197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61
  • 综合影响因子:0.533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功能材料 2011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功能材料杂志综述

高分子超/微滤膜的亲水化改性:从PEG化到离子化

摘要:众多高分子超/微滤(UF/MF)膜材料存在疏水性强、抗污染能力低下、生物相容性不佳的缺点,限制了UF/MF膜的推广应用,膜材料的亲水化改性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也是近年来膜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高分子UF/MF膜的亲水化改性方法可分为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两大类,在这些方法中,膜表面的聚乙二醇(PEG)化和离子化占据了重要地位,近年来,UF/MF膜的亲水化改性研究重点呈现出从PEG化向离子化转移的趋势。首先对UF/MF膜材料的各种改性方法进行了简要的综述,然后重点阐述了UF/MF膜亲水化改性中的PEG化和离子化研究进展。
193-197

白钨矿型钼酸锶基材料的研究进展

摘要:具有白钨矿结构的钼酸锶基材料,在发光、光探测、光调制等多个领域中有广泛应用。结合作者及所在课题组10多年的相关研究结果和国际研究状况,总结了白钨矿型钼酸锶基材料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钼酸锶基固溶体材料的研究现状;归纳了钼酸锶基材料的研究新动向;展望了白钨矿型钼酸锶基材料的发展趋势。
198-201
功能材料杂志研究与开发

壳聚糖修饰的PLGA纳米粒作为蛋白多肽类药物载体的研究

摘要:采用溶剂挥发法,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制备了载牛血清白蛋白(BSA)的PLGA纳米粒(PLGA NP),采用两种修饰方式(直接吸附法和共价交联法)以壳聚糖(chitosan,CS)修饰纳米粒表面,通过考察修饰方法对纳米粒的理化性质、释药性质以及对BSA构型的影响,吸附法修饰的纳米粒(ADCSNP)包封率提高,达到(87.8±3.1)%,突释效应显著;共价交联法修饰的纳米粒(CBCS NP)包封率降低,释药速率增加。3组纳米粒释放速率顺序为V(CBCSNP)〉V(ADCS NP)〉V(PLGA NP)。PLGA NP与ADCS NP包载的BSA构象未见明显改变,而CBCSNP包载的BSA的圆二色谱中α-螺旋含量降低,β-折叠增加。因此,ADCS NP更适合作为蛋白多肽类药物载体。
202-205

空心羟基磷灰石亚微球/壳聚糖可注射水凝胶的制备及表征

摘要:采用W/O/W复乳法制备空心羟基磷灰石(HAP)亚微球,将空心HAP亚微球均匀分布在壳聚糖/甘油磷酸钠(CS/GP)体系中制备可注射HAP/CS水凝胶(gel 1),同时制备可注射CS水凝胶(gel 2)。用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透射电镜、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空心HAP亚微球和水凝胶进行了表征,并比较分析了两种溶胶的成胶时间,溶胶体系的稳定性和凝胶的抗压强度。结果表明复乳法可制备得到直径为300nm左右的HAP空心球;制备的溶胶在生理pH环境中稳定,体温条件下15min左右可转变成凝胶状态,具有可注射性,扫描电镜下观察冻干水凝胶为连通的多孔网状结构,gel2凝胶相对gel 1凝胶有更为疏松的网络结构,但抗压强度仍比gel 1大。研究结果表明,空心HAP亚微球/CS可注射水凝胶可用作组织修复材料。
206-209

新型三苯胺树枝分子的合成及荧光发射性质

摘要:采用Wittig-Horner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三苯胺树枝分子1,2,4,5-四{4-{N,N-双{4-{4-[5-(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2]苯乙烯基}苯基}氨基}苯乙烯基}苯(TPAB-OXA),并测定了化合物TPAB-OXA在不同溶剂中的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及量子产率、荧光寿命。在二氯甲烷中,TPAB-OXA的最大吸收峰位于420nm,最大荧光发射峰位于504nm。荧光寿命为1.41ns,量子产率为0.65。讨论了Stokes位移与溶剂极性的关系。
210-213

二维正方晶格钢/水声子晶体方向带隙实验研究

摘要:基于超声浸水透射技术,分别沿着二维正方晶格钢/水声子晶体第一布里渊Γ-X和Γ-M方向测试声带隙,详细分析了声子晶体Γ-X和Γ-M方向层厚和第一方向带隙稳定性的关系,进而为设计有限尺寸声带隙材料或声波器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同时,对比了实验测得透射谱频率重合范围与平面波展开法计算完全带隙很好的吻合。
214-217

羰基铁/有机硅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电磁性质及微波吸收性质

摘要:为了解决无线电通信技术高速发展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电磁污染和干扰,电磁波吸收材料的研究变得极为重要。制备了羰基铁粉分散在不同基质(石蜡,环氧树脂和有机硅环氧树脂)的复合材料的样品。在3种不同基质样品(羰基铁粉体积分数40%)中,以有机硅环氧树脂为基质样品的反射损耗最大,相对带宽最大,所以把有机硅环氧树脂选为最优基质,并且制备了不同体积分数的羰基铁/有机硅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它们的电磁性质和反射损耗性质。其中体积分数为50%的样品通过调节样品厚度,反射损耗可在稍低频范围(1~3GHz)达到-10dB(90%的吸收率)。
218-221

等强度下混凝土组分对内部相对湿度和自收缩的影响

摘要:采用自制的试验装置,研究了聚乙烯醇(PVA)纤维、双掺粉煤灰和矿渣以及减缩剂对7d等强度混凝土早龄期自收缩和内部相对湿度的影响规律和机理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减缩剂、双掺矿物掺合料和PVA纤维均明显降低了混凝土的自收缩值,以掺减缩剂效果最佳,自收缩72h(3d)前发展速度很快,可达到672h(28d)的80%以上,但掺减缩剂混凝土自收缩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效应";各组混凝土试件早龄期内部相对湿度均经历了初期的水汽饱和期和随后的逐渐减少期两个阶段,而掺减缩剂混凝土试件表现出很强的保湿能力;与内部相对湿度相对应,混凝土自收缩也表现出明显的两个阶段,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水汽饱和期所测自收缩主要为化学减缩以及由其引发的少量凝缩,取决于减缩剂、PVA纤维和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的保湿能力,减少期自收缩主要为自干燥收缩,由胶凝材料的水化程度和速率所决定。
222-225

炭载MnO2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与电容性能研究

摘要:采用真空浸渍、化学沉淀法制备活性炭(AC)载MnO2复合电极材料(MAC),利用XRD、SEM、EDS、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等方法对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物性表征和电化学电容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AC颗粒表面沉积了γ-MnO2颗粒,所得MAC以200mA/g的电流密度充放电,首次放电比电容高达417F/g,循环100次稳定后比电容为337F/g,比AC提高了116%。以2000mA/g的电流密度充放电,比电容仍达231F/g,比AC提高了99%,因此,功率性能比较好。
226-228

FeNi29Co18MnSi合金材料热电特性的影响研究

摘要:主要研究了FeNi29Co18MnSi合金材料的热电特性,分析了Ni-Co合金、Ni-Fe合金的热电性能,研究了FeNi29Co18MnSi合金中Mn、Si含量及冷形变对合金热电势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微量添加元素Mn、Si含量的增加,合金单极对铂(Pt)的热电势绝对值减小,且合金冷形变对热电势具有较大的调整作用。
229-232

电子封装用Diamond/Cu复合材料的化学镀镍

摘要:通过采用在Diamond/Cu复合材料表面化学镀镍的方法来改善其焊接性。化学镀镍前,采用SnCl2溶液和PdCl2溶液对复合材料表面进行敏化、活化等预处理。研究了pH值和温度对化学镀镍沉积速度的影响。利用SEM、EDX、XRD和划痕实验等措施对镀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Diamond/Cu复合材料表面获得了均匀、致密、结合牢固的Ni-P合金镀层。镀层为中磷镀层,属于微晶结构。
233-236

(0.94-x)Bi0.5Na0.5TiO3-0.06BaTiO3-xLiNbO3系无铅压电陶瓷的微结构和电性能研究

摘要:采用传统陶瓷工艺制备了(0.94-x)Bi0.5Na0.5TiO3-0.06BaTiO3-xLiNbO3(BNBT6-xLN,x=0~0.03)系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LiNbO3的引入对BNBT6陶瓷微结构、铁电和压电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各组分均具有纯的钙钛矿结构。掺入适量LiNbO3可使陶瓷的晶粒变得更均匀,致密度增加。当x≤0.02时,剩余极化强度Pr随x增大略有降低;当x〉0.02时,电滞回线出现变形,陶瓷内极性相和非极性相共存,Pr和矫顽场Ec都急剧下降。随着x的增加,压电常数d33先增大后减小,介电常数εr和介电损耗tanδ逐渐增大,退极化温度Td逐渐降低。当x=0.02时d33达到最大值150pC/N,此时kp=27%,Pr=34.1μC/cm2,Ec=28.8kV/cm。
241-243

H3BO3对燃烧法制备SrAl2O4:Eu^2+、Dy^3+、Pr^3+发光性能的影响

摘要:以硝酸盐和尿素为基质,采用燃烧法在较低炉温(600~620℃)下制备了SrAl2O4:Eu2+、Dy3+、Pr3+长余辉发光粉体。研究了H3BO3的加入对粉体的相组成、晶体结构、发光性能与长余辉特性的影响。通过对材料的XRD、激发和发射光谱、余辉衰减以及微观形貌分析。结果表明,H3BO3作为一种助溶剂,当其掺杂摩尔百分含量为0.65%时,有利于SrAl2O4存在合成温度较高,灼烧时间长且所得产物硬度大等缺点,此外,产物经常需研磨,但是研磨后余辉性能会遭到破坏。因此常在原始组份中加入对材料的合成起到促进作用的助溶剂,常用的助溶剂有P2O5、CaF2、H3BO3、NaF等[9]。本文采用燃烧法代替直接的固相混合,其最大的优点是快捷和节能,与高温固相法相纯相的形成,同时对粉体的初始亮度及发光性能有显
244-247

碳化硅陶瓷膜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以孔径为0.1μm的碳化硅陶瓷膜,在跨膜压差0.2MPa、温度20℃、伴有固定时间间隔的反冲洗浓排条件下,通过死端过滤处理含油废水。结果表明,膜通量大,出水质量满足《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标准(SY/T-532994)的要求,可以作为回注水;且膜简易清洗后,通量可100%恢复。
248-251

SCN-Cam共晶合金的定向凝固研究

摘要:采用实时观测装置和定向凝固系统研究了SCN-Cam(Succinonitrile-wt% Camphor,wt%为质量分数)模型合金的凝固过程。实验结果表明,SCN-23.6%Cam共晶合金在常规条件下形成规则的共晶组织,共晶间距随界面推移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加入超声振动时,共晶合金生长出初生相;SCN-21% Cam亚共晶合金在超声条件下凝固时界面上形成无初生相的共晶组织;改变超声功率,SCN-21% Cam合金所形成的共晶间距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大而逐渐增大。
252-255

不同氧化体系处理对多壁碳纳米管的影响

摘要:采用3种氧化体系(H2SO4/H2O2,H2SO4/K2Cr2O7,H2SO4/HNO3)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处理,通过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热失重、滴定分析、Zeta电位激光粒度分析仪、透射电镜对氧化前后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氧化处理未明显破坏MWCNTs的管状结构,并在表面引入羧基官能团,滴定分析显示按上述氧化体系的顺序样品的表面羧基含量分别为0.95%,6.08%,9.2%;氧化后样品能在水相中形成较稳定的分散。
264-266

钇钡铜氧超导薄膜光诱导弛豫特性研究

摘要:采用TFA-MOD法在LaAlO3(LAO)单晶基底上制备了钇钡铜氧(YBCO)超导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对YBCO超导薄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最佳沉积工艺进行了分析;研究了YBCO薄膜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光功率下的光诱导特性。在光诱导下,YBCO薄膜出现了明显与电子体系相关的弛豫现象,说明薄膜的光致电阻变化与激光的功率有密切关系。
267-270

低温水热合成钛酸钡纳米管阵列薄膜及性能研究

摘要:以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为模版,用水热法合成了钛酸钡纳米管阵列薄膜。讨论了水热温度、水热时间、碱的浓度对其生长形貌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其晶体结构及微观形貌;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了材料的热学性能;用宽频介电阻抗谱仪测试了样品的介电性能。结果表明,在低至100℃水热温度下反应6h即可制得单一相的钛酸钡纳米管阵列薄膜。水热时间的延长和较高的水热反应温度有助于提高样品的介电常数。氢氧化钾的加入抑制了钡离子向纳米管阵列中扩散而促使表面颗粒的结晶长大。纳米管的结构转变温度在700~1100℃之间,至1280℃左右时发生相变转变。
27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