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材料杂志社
分享到:
《功能材料》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开发、工艺·技术、热点·关注、综述·进展等。
  • 主管单位:重庆材料研究院
  • 主办单位:重庆材料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1-9731
  • 国内刊号:50-1099/TH
  • 出版地方:重庆
  • 邮发代号:78-6
  • 创刊时间:197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61
  • 综合影响因子:0.533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功能材料 2010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功能材料杂志综述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进展与挑战

摘要:磷酸铁锂(LiFePO4)由于安全性能好、循环寿命长、原材料来源广泛、无环境污染等优点被公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锂离子动力与储能电池正极材料。经过10余年的深入研究,LiFePO4已经进入实用化阶段,综述了磷酸铁锂材料近年来在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
365-368
功能材料杂志研究与开发

无压浸渗制备SiC_p/Al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及弯曲性能

摘要:利用无压浸渗法制备高体积分数的SiCp/Al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微观组织及断口形貌进行分析,研究了基体合金成分对复合材料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Al-10%Si-8%Mg合金为基体制备的复合材料组织均匀,致密度好,无明显气孔缺陷,界面反应产物为Mg2Si、MgAl2O4和Fe,且抗弯强度高于以Al-10%Si合金为基体制备的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整体上表现出脆性断裂的特征。
369-371

麦饭石基铝系远红外基元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摘要:将天然麦饭石与Al2O3、MgO、Ti O2、ZrO2进行混合烧结,通过XRD、IR、红外热效应、红外辐射检测等测试,结果表明,Al2O3-MgO-Ti O2-ZrO2系远红外材料在麦饭石的加入后烧结,有堇青石的生成,所显示的衍射峰分别对应于六方结构堇青石的(112)、(202)、(211)特征峰,(100)晶面衍射峰为堇青石的最强峰;所制基元材料红外热效应明显,A7、MA7 10min的温升分别能够达48.2、51.3℃;红外辐射率分别为0.83、0.86。将制备的远红外基元材料加入到涂料中,涂料红外发射率为0.85。
372-374

碳纤维对多孔玻璃基生物骨水泥性能的影响

摘要:以碳纤维为增强材料对具有较高孔隙率的骨水泥进行补强,利用FTIR和SEM对碳纤维表面晶体组分和骨水泥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并对骨水泥的力学强度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硝酸氧化处理改善了骨水泥和碳纤维之间的界面结合,碳纤维的长度和添加量都会对骨水泥的力学强度造成影响。同时,碳纤维"井"字形添加工艺也能起到增强骨水泥的作用。
375-378

排布特征对碳素纤维红外发射率性能的影响

摘要:利用自动分光辐射测量仪系统测试了3种典型碳素纤维预制体样品的法向光谱发射率和法向总发射率,研究了排布特征对碳素纤维红外发射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股线型和短切毡型碳素纤维预制体的法向光谱发射率在整个测试波段内均大于编织布状样品,股线型和短切毡型碳素纤维预制体的法向总发射率分别为0.910和0.888,均高于编织布样品。根据SEM微观形貌测试及物体表面的电磁理论分析,松散的纤维排布结构有利于碳素纤维预制体红外发射率的提高。
379-381

TeO2-Nb2O5-BaO-BaCl2系统玻璃结构及银纳米晶引入研究

摘要:碲酸盐氧卤玻璃具有低声子能以及较好的稳定性和析晶性能等优秀的综合品质,是一类很有前途的光学玻璃材料。采用熔融法制备了不同组成的TeO2-Nb2O5-BaO-BaCl2系统玻璃,研究了网络结构变化和组成对该系统玻璃的成玻璃性能和析晶性能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向玻璃基体内引入银纳米晶体的可能性。结果表明,BaCl2的引入使得玻璃网络结构中键合及基团种类增多,碲氧链间的连接加强,网络结构更加紧密,并且成玻璃区域有所扩展。TeO2-Nb2O5-BaO-BaCl2系统玻璃基体在保持自身结构稳定性的同时,更有利于AgCl纳米晶体析出,是一种适合金属纳米晶掺杂的优良光学玻璃基体材料。
382-385

基于氢键复合的丙烯酸树脂共混物激光全息记录材料

摘要:以通用的激光全息记录材料丙烯酸树脂为基体,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酰胺共聚物(P(MMA-co-MAAM))进行溶液共混,制备了丙烯酸树脂/P(MMA-co-MAAM)共混物。研究结果表明,丙烯酸树脂与P(MMA-co-MAAM)共聚物之间存在氢键相互作用,P(MMA-co-MAAM)共聚物的加入显著提高了激光全息记录材料的玻璃化温度、冲击性和耐磨性,所制备的激光全息图通过激光打印机后,其表面结构完整、防伪图像清晰,光衍射效率(η)达到10.8%,高于GB/T22258-2008所规定的η≥5%。
386-389

聚3-(4-氟苯)噻吩与偶联剂改性RuO2复合材料的制备

摘要:采用固体研磨法使RuCl3.xH2O与NaOH在室温下反应,产物在空气中200℃热处理3h后得到了RuO2颗粒。进而在室温下以硅烷偶联剂KH-550对RuO2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得到在氯仿中有良好分散性的改性RuO2颗粒。再将改性RuO2颗粒分散到3-(4-氟苯)噻吩(FPT)的氯仿溶液中,并以无水三氯化铁(FeCl3)为氧化剂,采用化学聚合法制备了PFPT/RuO2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形貌进行了FT-IR、XRD、SEM等表征,并在0.5mol/L硫酸溶液中,用循环伏安(C-V)和恒电流充放电等测试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RuO2的比容量可达390F/g。
390-393

MWNTs-OH/PET纳米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与阻燃机理研究

摘要:用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纯PET和MWNTs-OH/PET纳米复合材料,用锥形量热仪测试了4种样品的燃烧性能,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表征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机构。对比分析了4种样品的燃烧性能、烟及毒气释放量。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HRR)峰值及平均值,总放热量(THR)和有效燃烧热(EHC)平均值都有所降低,纳米复合材料的CO生成速率峰值较平缓且低于纯PET的CO生成速率,没有增加PET材料的毒性。从扫描电镜图和锥形量热仪测试结果可以初步断定,MWNTs-OH/PET纳米复合材料属于气相阻燃和凝固相阻燃机理。
394-396

SOFC阴极材料La0.6Sr0.4CoO3-δ的甘氨酸-硝酸盐法合成与表征

摘要:通过甘氨酸-硝酸盐法制备出均质纳米粉体La0.6Sr0.4CoO3-δ(LSC),并采用TGA、XRD、BET和SEM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600~800℃以LSC为阴极材料的单电池的输出性能。结果表明,产物在800℃时已形成钙钛矿相,且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950℃为最佳烧结温度,可获得纳米级多孔显微结构,所得单电池输出性能显著提高;当电压为0.7V时,电池功率密度增幅随温度增加非常明显。
397-400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可降解包装材料绿色度评价

摘要:建立了可降解包装材料的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模型对其进行了评价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得到定性评价后,利用概率统计的原理对数据进行了处理,构造比较矩阵,并采用和积法计算最大特征根和特征向量,最终得到各指标的相对重要度。然后又计算得到各指标相对于被评价产品的综合重要度。用逻辑推理指派法确定各指标的隶属函数后,得到该指标的隶属度。根据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和综合重要度运用线形加权的方法得到的植物纤维淀粉可降解包装材料的绿色度。最后把6种典型可降解包装材料和传统发泡塑料包装材料的绿色度进行了对比,认为生物质类可降解包装材料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401-405

抗菌羟基磷灰石的一步合成及其表征

摘要: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羟基磷灰石(HAP),将硝酸银均匀加入反应体系中,通过温度、酸度和搅拌状态控制实现一步合成载银羟基磷灰石(Ag/HAP),该法操作简单,载银均匀,载银量易于控制,克服离子交换法和机械混合法载银的不足,其载银机理包括共沉淀和离子交换载银。所得Ag/HAP经750℃高温处理,未见分解,其结晶度提高,用最小抑菌浓度法(MIC)测得Ag/HAP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良好的抑菌性,其最小抑菌浓度为7.385×10-5。
406-409

硅烷类偶联剂KH-570对T-ZnOw的表面改性研究

摘要:选用硅烷类偶联剂KH-570对T-ZnOw进行湿法表面化学改性。探讨了改性条件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活化指数、接触角测定、红外光谱测定等手段对改性效果作了表征。结果表明,对T-ZnOw表面改性的最适宜的条件为:pH值为6,室温下水解1h,偶联剂用量为3%,在65℃偶联2h。采用改性方法和条件,可以取得满意的改性效果,改性后的T-ZnOw分散性得到了明显改善。
410-413

高温固相法制备钒掺杂含钛高炉渣光催化抗菌材料

摘要:采用高温固相法,掺杂不同质量分数的V2O5,在800℃煅烧2h合成了钒掺杂的含钛高炉渣催化剂(vanadium oxide modified titanium bearing blast furnace slag,VTBBFS)。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对钒掺杂的含钛高炉渣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确定其具有钙钛矿结构;粉体的颗粒形态均为不规则块状,800℃煅烧后出现了团聚现象;在紫外区域具有强光吸收能力,并发生红移。以白色念珠菌为实验菌种考察钒掺杂的含钛高炉渣催化剂抗真菌能力。结果表明,V2O5掺杂量为10%时,催化剂具有较强的抗白色念珠菌能力,在普通光照下杀菌率可达到100%。
414-417

叶酸受体靶向的聚乳酸共聚物胶束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摘要:叶酸偶联的羟脯氨酸-乳酸共聚物(PLLA-PHpr-FA)是一种新型的叶酸受体靶向生物降解聚合物,研究PLLA-PHpr-FA自组装形成胶束的能力及胶束的性质。临界胶束浓度(CMC)用芘荧光探针测定,结果表明,CMC很低并依赖于乳酸/羟脯氨酸的比例。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显示共聚物胶束呈现典型的核/壳结构。动态激光光散射(DLS)测定粒径及粒径分布结果显示,粒径受乳酸/羟脯氨酸比例和丙酮量调控,但粒子几乎不受稀释的影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胶束的载药量和包封率表明,共聚物胶束对疏水性药物的包载较好。因此,PLLA-PHpr-FA胶束可以作为肿瘤靶向的药物载体。
418-420

黄绿互变电子墨水微胶囊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以十八胺改性的酞菁绿G为显示颗粒,Span80为电荷控制剂,四氯乙烯为分散介质,油溶黄为背景色,制备了分散稳定的电泳液。以明胶阿拉伯树胶为壁材,采用复合凝聚法制备了电子墨水微胶囊。实验表明,改性的酞菁绿G在四氯乙烯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在E=10V/μm,实现了电泳液电泳显示,且黄绿双色互变清晰、明显,实现了相互遮盖;在平行电极显示中,当加E=0.5V/μm时,酞菁绿G颗粒在电子墨水微胶囊中实现了快速移动,表现了良好的电场响应。
421-424

药物控、缓释体系的缓释同步性研究

摘要:通过插层技术合成了醋酸洗必泰-盐酸特比萘芬/蒙脱土(CA-TBNF/MMT)药物控、缓释纳米中间体,利用XRD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A-TBNF已进入MMT层间,层间距变化明显。最小抑菌浓度与缓释浓度匹配,从层间解析出的CA与TB-NF在协同作用下对细菌和真菌都有较好的杀菌效果。实验证明两种药物可实现同步缓释。
425-427

脉冲激光法制备涂层导体YBCO超导层的研究

摘要:报道了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PLD)在CeO2/YSZ/Y2O3/NiW衬底上连续制备YBCO超导层的研究结果。分析了衬底温度、薄膜厚度和退火时间分别对YBCO的织构、表面形貌及c轴晶格常数的影响。实验发现温度较低将导致a轴晶粒的生长,薄膜太厚将引起表面形貌变差,而YBCO薄膜c轴晶格常数随退火时间的增长而减小。最终得到了高质量的YBCO涂层导体,超导转变宽度(ΔTc)为1.6K,临界电流密度(Jc)达1.3MA/cm2(77K,SF)。
428-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