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材料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功能材料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Functional Materials

  • 50-1099/TH 国内刊号
  • 1001-9731 国际刊号
  • 0.6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功能材料是重庆材料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0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重庆材料研究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功能材料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热点·关注、综述·进展、研究·开发、工艺·技术

功能材料 2007年第A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功能材料杂志特邀报告
碳、碳化硅及氮化硅等纳米功能材料的制备2009-2011

摘要:以金属为还原剂,有机溶剂或碳酸盐为碳源,我们制得种种碳纳米结构,纳米管、纳米空心球、空心锥体、珊瑚状空心结构纳米笼、纳米带、纳米棒和纳米纤维等.此外,还制备了一些碳和Fe304或Fe的复合材料,并进一步用酸洗掉Fc304或Fe后得到了相应的碳空心结构。我们在低于传统高温反应的温度下,制备了3C-SiC纳米晶、纳米线、纳米带、纳米空心球、一维有序结构多种纳米结构和SiC/C复合材料等,以及六方相SiC(2H-SiC)片状纳米颗粒。我们也在低于传统高温反应的温度下,制得了α和β相的多种形貌的Si3N4晶体,最近已将反应温度降至200℃。在BN的合成方面,制备了六方相BN纳米管和纳米笼,六方和立方混合相的BN纳米晶须,最近我们在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合成了三角形三方相的BN晶体。

超临界流体中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2012-2014

摘要:扼要介绍了近年来在利用超临界流体特性制备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超临界水、超临界CO2混合流体和其它超临界流体中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相关性能研究。

纳米金属粉体制备及其表面等离子共振应用2015-2017

摘要:介绍了金、银等金属纳米结构的形貌可控的合成工艺进展,详述了纳米金属粉体的表面等离子共振特性、原理,展望了它们一些独特的应用,包括电磁场的区域增强、光学成像、光传榆、比色传感器和纳米范围的光波导等。

自组装高有序氧化钛纳米管束的制备2018-2022

摘要:阳极氧化技术在氟基电解液中,对高有序氧化钛纳米管束的制备、特性及在太阳能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综述。材料的结构证明,该材料在光分解水、光催化、气敏检测、光电转化等方面具有潜在巨大的应用。通过改变电压、电解液浓度、pH值、温度,可获得不同长度、直径、形状、壁厚的氧化钛纳米管束。在电解液中加入有机溶剂、淬火等方式掺杂,可改变氧化钛的禁带宽度,从而有效利用太阳能。

功能材料杂志学术论文
纳米技术在军用装备防护中的应用2023-2025

摘要:结合纳米材料和军用装备的自身特点,着重从纳米技术在装备防护材料、含能材料、防腐材料、隐身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介绍,最后,对目前纳米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利用自组装单分子膜对表面结构和性质的研究进展2026-2030

摘要:以硅烷和硫醇两种体系为代表介绍了自组装单分子膜的结构和形成机理,指出自组装单分子膜具有单分子层性质和灵活的分子设计特性,综述了其作为表面结构和性质研究工具的最新进展。

Tb(aspirin)3phen和MCM-41组装体的光谱研究2031-2034

摘要:将MCM-41和客体Tb(aspirin)3phen进行组装,采用XRD、IR和PL进行了表征,探讨了主体McM-41和客体Tb(aspirin)1phen间的相互影响。MCM-41焙烧后再进行组装,Tb(aspirin)3phen可增加MCM-41的骨架有序性,充当“二次模板剂”的作用。IR谱图中,Tb(aspirin)3phen-MCM-41组装体在波数1384cm^-1处明显保留了Tb-N键的振动吸收。405nm发射峰强度,L和544nm发射峰强度,ILn的比值I,与McM-41不同的表面环境有关,且McM-41的不同表面环境对配体phen三重态和单重态能级的影响顺序为:MCM-41B外表面〉MCM-41A外表面〉McM-41A内表面。

非金属卟啉自组装超薄膜的制备及其微观结构研究2035-2037

摘要:应用自组装法,在银岛膜基底上成功制备了5,10,15,20-四-(羧酸苯基)卟啉-巯基吡啶交替超薄膜,并利用紫外可见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探索膜的微观结构和成膜驱动力。实验发现,交替膜的形成是通过羧基与吡啶环上的N之间形成氢键来实现的,膜中的卟啉以J聚集体的形式存在,环平面与基片法线之间的夹角在27°左右。

生物模板技术在光学材料方面的应用研究2038-2041

摘要:在研究荷叶表面微观结构的基础上,以荷叶表面微乳突结构为模板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片材表面分别制备了微孔结构和微突起结构,并利用原位浸渍聚合的方法在微结构PMM材表面合成了盐酸掺杂聚苯胺(PANI)。分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样品的微观形貌、化学成分以及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利用上述方法制备的材料,可以结合微结构对光的散射与聚苯胺对光的吸收,显著提高材料对光的耗散性能。

利用铝(100)面隧道孔制备纳米模板及有序阵列材料2042-2045

摘要:高纯铝箔通常通过电化学扩面后用作铝电解电容器的阳极材料。利用铝箔(100)面隧道孔制备纳米模板。这种纳米模板的特点是制作简单、模板面积大,纳米阵列材料形状可控性强。还利用两步电化学侵蚀铝箔的特殊工艺,研制出纵横交错的TiO2纳米有序阵列材料。

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的动力学研究及发展趋势2046-2051

摘要:最近多孔阳极氧化铝膜以其有序的孔排列、可控孔径和优良的结构形态在纳米材料研究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尽管关于AAO膜在纳米材料制备方面的报道很多,但氧化参数如何影响膜的形态和几何结构还未被系统的论述。主要是要寻找氧化参数与膜形态间的关系从而提高AAO膜的可控性和重现性。同时总结了AAO膜的基本特点和形成机理,并对AAO模板在纳米技术领域中的现状进行分析。

微生物合成金属纳米粒子研究进展2052-2055

摘要:当前金属纳米粒子主要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合成,但微生物也能合成金属纳米粒子,与常规方法相比,微生物合成金属纳米粒子不仅可大量减少还原剂的用量和降低能源成本,而且不污染环境。综述了国内外使用微生物合成金属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

溶液法制备形貌可控的硫化铜纳米结构2056-2058

摘要:采用溶液法制备出多种形貌的硫化铜纳米结构。经XRD分析,产物为CuS且无其它物相存在。利用TEM、SEM等手段对产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高倍视频显微镜对反应的初期阶段进行了原位观察,考察了反应物浓度对产物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简要分析了硫化铜纳米结构的形成机理,并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对所制得的硫化铜纳米结构进行了光学性能的研究。

Ag纳米粒子磁控溅射制备及其热稳定性研究2059-2061

摘要:利用磁控溅射在玻璃衬底上制备Ag纳米粒子及其氧化物(AgOx)薄膜,通过高温退火实验,研究银及AgOx薄膜的热稳定特性。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薄膜的晶相结构,采用UV-Vis分光光度计测定薄膜的吸收光谱。结果表明:Ag纳米薄膜在450nm附近出现特征吸收峰,200℃退火后,峰位蓝移,400℃退火后,吸收峰显著减弱,表明Ag纳米粒子在退火过程中发生了蒸发;AgOx薄膜在200℃下退火后,出现Ag纳米粒子特征吸收峰,表明AgOx的热分解,400℃退火同样导致Ag纳米粒子的蒸发。

W-Cu纳米晶粉体的制备及表征2062-2065

摘要:采用机械舍金化技术制备了W-20%Cu和W-50%Cu纳米晶粉体,通过XRD、SEM、TEM等手段对机械舍佥化过程中W-Cu纳米晶复合粉的组成、晶格常数、晶粒尺寸和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W-20%Cu混合粉经过高能球磨,Cu元素完全固溶进w晶格中,形成W(Cu)固溶体;W-50%Cu复合粉经过高能球磨,形成W(Cu)和Cu(W)两种固溶体。W、Cu的合金化主要是依靠高能球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纳米晶界和高密度的缺陷(位错、层错等)促使W、Cu之间的固溶。W-Cu复合粉的晶格常数和晶粒尺寸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而减小,球磨一定时间后,都趋于稳定。球磨20h后,W-20%Cu和W-50%Cu复合粉中W(Cu)的晶粒尺寸分别为6.6和8.0nm。

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研究2066-2068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SiO2,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氯化铵为催化剂,以乙醇水溶液为溶剂,制备SiO2超细粉体,还对影响生成的原料浓度、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焙烧温度对产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找到了最佳的反应条件。通过控制参数,可使沉淀的后续处理简化、时间缩短。该法制得的SiO2粉体颗粒均匀,平均粒径为63.5nm左右。

纳米CuO的沉淀转化法制备与表征2069-2071

摘要:采用沉淀转化法制备CuO的前驱体Cu(OH)2,对纳米CuO微晶的不同热分解条件下的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实验研究。结合所获得的晶粒度和XRD微结构参数,发现纳米晶CuO的晶粒组元中存在着晶格畸变;随着温度的升高,纳米CuO晶粒长大且其微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其晶格畸变与晶粒度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

添加剂对水热法制备超细氧化铁的影响2072-2075

摘要:以硫铁矿烧渣酸浸液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超细氧化铁。添加剂对水热产物的物相影响较小,但对水热产物形貌影响较大。当水热反应温度为190℃、反应时间为30min、总铁浓度为3mol/L、n(Fe^2+)/n(Fe^3+)取0.145时,加入添加剂CTAB、NaH2PO4、CO(NH2)2水热反应所得产物为椭球形粒子;加入PVP、OP所得水热产物为球形氧化铁粒子,但其粒径差异较大。酸浸液中n(Fe^2+)/n(Fe^3+)物质量之比对水热产物物相和形貌有重要影响。当n(Fe^2+)/n(Fe^3+)为0时,水热产物为大小均匀的球形超细Fe2O3粒子,其粒径约为0.11μm;当n(Fe^2+)/n(Fe^3+)为0.145时,其水热产物颗粒增大、粒径各异,物相为Fe2O3、Fe3O4;当n(Fe^2+)/n(Fe^3+)为0.842时,从放大3万倍SEM照片,难以观测其形貌与粒径大小,其物相为Fe3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