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材料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功能材料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Functional Materials

  • 50-1099/TH 国内刊号
  • 1001-9731 国际刊号
  • 0.6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功能材料是重庆材料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0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重庆材料研究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功能材料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热点·关注、综述·进展、研究·开发、工艺·技术

功能材料 2004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功能材料杂志综述
GaN薄膜的研究进展537-540

摘要:由于GaN薄膜有希望应用在紫外或蓝光发光器件、探测器以及高速场效应晶体管、高温电子器件,GaN材料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焦点.本文简要介绍了GaN薄膜的制备、衬底选择、掺杂、缓冲层、发光机制和表征等方面的最新进展,指出GaN材料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纳米多层膜的界面微结构与超硬度541-544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纳米多层膜界面微结构及超硬度效应的研究进展,表明纳米多层膜硬化的主要机制是位错镜像力及hall-petch模型,超模效应及晶格错配引起的交变应变场对硬化起次要作用.

功能材料杂志研究与开发
低密度磁性粉末的制备545-547

摘要: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密度为0.6g/cm3的空心玻璃微珠表面镀覆具有磁性的金属Co层,制备低密度的磁粉.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镀覆工艺参数,可以得到密度在0.62~1.88g/cm3的表面包覆Co的空心玻璃微珠.单位体积镀液中空心微珠的量(装载量)增加,粉末的密度下降,粉末表面Co包覆的均匀程度增加.当装载量为3g/L、化学镀温度为80℃时,包Co微珠密度为0.98g/cm3.所得粉体的矫顽力约为Hc=39789A/m,饱和磁化强度43A·m2/kg,剩磁12A·m2/kg.

〈110〉轴向取向Fe83Ga17合金中原子间作用与磁致伸缩的关系548-549

磁场凝固法制备过共晶MnBi/Bi磁性功能复合材料550-552

摘要:Bi-Mn过共晶合金分别从3个不同状态凝固,合金中MnBi析出相均在磁场作用下以晶体的c轴平行磁场取向,形成规则排列组织,并且所得材料的剩磁都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合金从低于355℃的固液两相区凝固时,铁磁性MnBi析出相在1.0T磁场中迅速形成均布的织构组织,并能在无磁场条件下保持稳定,材料无需热处理就有很好的剩磁性能.因此,磁场凝固技术能够高效率地、直接制备出性能优良的MnBi/Bi磁性功能复合材料.

锰锌铁氧体非线性磁性能的研究553-554

摘要:研究了偏直流磁化对锰锌铁氧体非线性磁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偏置直流的增加,降低了材料的磁导率,提高了截止频率,并且在一定偏置直流范围内,磁导率呈线性变化.偏置直流磁场的引入,实现了电感量的电流调节和可使用带宽的增加.并且通过对材料烧结工艺的控制,可以在比较大的范围内改变磁导率的调节速度.

La0.67Ba0.33MnO3中Cu掺杂对电特性和室温磁电阻的影响555-557

摘要: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La0.67Ba0.33MnO3(LBMO)微粉中掺入CuO粉,制成一系列(LBMO)/(CuO)x(x=0.01~0.1,为摩尔比) 掺杂材料,实验结果发现,随着Cu掺杂量的增加,材料的磁化强度和居里温度变化不大,材料的电阻率先快速减小,而后缓慢增大,当x=0.01时在全温范围内电阻率都达到最小值,这与Cu离子的价态变化有关.实验还发现Cu离子的掺入可以使材料的室温磁电阻逐步提高,当掺入10%的Cu时,室温磁电阻比达到-8.4%,比未掺杂的LBMO提高了50%.低电阻率导电陶瓷材料和大的室温磁电阻效应都是应用研究所关注的课题.

镀钽TiNi形状记忆合金表面的XPS分析558-559

摘要:采用多弧离子镀的方法在Ti-50.6%(原子分数)Ni形状记忆合金表面沉积了钽镀层.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剖面分析发现TiNi合金表面钽镀层厚度均匀,并且在镀层与基体之间形成一薄层过渡层.将镀钽TiNi合金曝露于空气中后,通过XPS的全谱和高分辨谱图对其表面的成分和价态分析发现,镀钽层表面由于钽在空气中自然氧化形成了一层很薄的钽的氧化膜,最表面为高价钽的氧化物(Ta2O5),次表面为低价钽氧化物的混合物TaO2、TaO和TaOx(x<1).

液相电沉积类金刚石薄膜的组成及结构分析560-562

摘要:利用液相电沉积的方法,从乙腈中在硅片上沉积非晶碳薄膜,首次发现了电流密度随反应时间呈波动变化的规律.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分析表明所得薄膜是一种典型的含氢类金刚石薄膜(a-C∶H薄膜),并用高斯分解的方法对非晶碳薄膜的拉曼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进行定量分析,从而确定这种a-C∶H薄膜中sp3的相对含量为30%~35%.

涤纶材料表面类金刚石薄膜的沉积及其抗菌性能研究563-565

摘要:采用乙炔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与沉积(PIII-D),对医用涤纶(PET)缝合环材料进行表面改性,Raman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涤纶材料表面有效地沉积了一层类金刚石(DLC)薄膜.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图像分析进一步证明表面平均粗糙度从58.9nm降低到11.2nm.细菌粘附实验结果证明沉积了类金刚石薄膜的表面对5种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A)、表皮葡萄球菌(SE)、大肠杆菌(EC)、绿浓杆菌(PA)和白色念珠菌(CA)的粘附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从培养时间为15h的吸附情况比较来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粘附率降低了70%,表皮葡萄球菌降低了86%.

热双金属稳定化热处理效果的电阻分析566-567

摘要:通过电阻和X-Ray衍射分析方法,研究了热双金属5J20110及其组元在稳定化热处理过程中电阻率和残余应力随循环次数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经第一次循环热处理后,热双金属的残余应力下降最显著,与合金电阻率的变化趋势相同.通过电阻率的分析可以确定稳定化热处理的效果.

ZrW2O8的合成及高温转变过程568-570

摘要:ZrW2O8是具有负热膨胀各向同性的化合物材料.本文使用ZrOCl2*8H2O,H2WO4,浓氨水为原料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ZrW2O8粉末.通过高温XRD,常温XRD、TG-DSC等分析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化学沉淀法在1150~1200℃短时间内(1h)可以生成单一ZrW2O8粉末.采用SEM技术分析了该粉末的形貌和尺寸.并对前驱体的高温转变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

预变形和热循环对Ni50Ti45Ta5形状记忆合金相变行为的影响571-572

摘要:利用示差扫描量热仪研究了预变形和热循环对Ni50Ti45Ta5形状记忆合金相变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预变形后合金的马氏体发生了稳定化现象.形变后第一次热循环, 逆相变温度增加,正相变温度降低;而第二次相变循环,马氏体的稳定化现象消失.热循环使相变温度降低,减少了相变热.

纳米TiO2表面包覆氧化铝的热力学573-575

摘要:热力学分析表明,用化学液相沉积法在纳米TiO2表面包覆氧化铝的过程中,存在核包覆和膜包覆的竞争;而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包覆物的过饱和度对包覆形态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在较低的过饱和度下,可形成膜包覆;如果过饱和度过高,则形成核包覆.在不同条件下对纳米TiO2进行表面包覆的TEM图也证明了这点.

电子束蒸发a-Si:Co薄膜的离子注入改性研究576-578

摘要:用电子束蒸发技术制备非晶硅薄膜,不同剂量Co离子注入后真空退火改性.X射线衍射法分析了样品的物相变化特征,发现Co离子注入可诱导非晶硅结晶,有一优化注入剂量5×1016ions/cm-2,使晶化Si(111)峰最强.还测量了非晶硅薄膜电阻率,揭示薄膜电阻温度系数随Co离子掺杂浓度和退火温度改变的规律;在退火温度500℃,离子注入量5×1015ions/cm-2条件下,获得TCR系数高达-2.5%的薄膜材料.

LaF3固体电解质在SO2气氛下的阻抗性能研究579-581

摘要:用自制的La1-xCaxF3-x单晶和多晶固体电解质,运用阻抗谱技术研究了在0~100℃的范围内,在SO2的气氛下其电导率随温度、气体浓度变化的关系,并求出了相应的电导激活能.结果表明在SO2的气氛下,单晶和多晶的电导率比在空气气氛下有很大的提高,电导率在10-3~10-4S/cm的数量级之间.

改性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582-584

摘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氰酸酯树脂/环氧树脂/线性酚醛树脂三元共聚体系的反应活性,制定了体系的固化工艺,并研究了以三元树脂体系为基体的玻璃布层压板的力学性能、介电性能以及耐湿热性.结果表明线性酚醛树脂的加入大大提高了氰酸酯/环氧树脂体系的反应活性,使反应温度大大降低.随线性酚醛树脂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先增大后基本保持不变,层间剪切强度先增大后略有下降;而三元体系的介电常数、介电损耗角正切值和吸水率随线性酚醛树脂含量增大而单调降低.三元体系/E-玻璃布层压板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分别比纯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提高12%和30%,而线性酚醛树脂含量为15%(质量分数)时,介电常数、介电损耗角正切值和吸水率分别比氰酸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降低了6%、40%和9%.

晶化时间对水热法制备钛酸铋纳米粉体的研究585-587

摘要:采用分析纯Bi(NO3)3·5H2O和TiCl4为原料,以NaOH为矿化剂,在反应温度为230℃的水热条件下,研究了晶化时间对Bi4Ti3O12物相结晶性能的影响.XRD表明在晶化时间不少于240min的条件下,才能合成纯的Bi4Ti3O12单一物相,并随着晶化时间的延长,Bi4Ti3O12的晶粒有所长大.通过红外光谱、比表面积和TEM等性能表征,探讨了钛酸铋的水热合成机理,用原位生成机理和溶解-再结晶机理解释了钛酸铋的水热生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