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世界杂志社
分享到:
《管理世界》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等等。
  • 主管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 主办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 国际刊号:1002-5502
  • 国内刊号:11-1235/F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2-203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5.7
  • 综合影响因子:5.067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管理世界 2013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管理世界杂志本刊专稿

制造业中小企业内生优势生成路径分析 ——一个典型案例透视

摘要:传统研究过于关注大型企业的组织转型、战略变革和创新管理问题,在中国时下特定情景中,制造业中小企业如何在外生要素趋劣时,赢取竞争优势,显然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竞争优势影响的因素呈现二元制结构,即外生要素与内生要素交互影响企业竞争结果。外生要素具有不可控性,而以“组织文化、动态组织能力、互补资产”为基础培育内生竞争要素,是企业获得内生竞争优势的路径。具体表现为:锤炼组织文化,实施长远战略,统和企业价值观;提炼隐性知识和组织惯例,打造动态组织能力,动态组织能力是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凝结互补资产,构建产业战略同盟。
1-7
管理世界杂志国研论坛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调查研究

摘要:企业是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没有企业的转型升级,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对全国约300家企业的实地调研和约1500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发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企业在转型升级方面面临许多困难,但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影响企业转型升级成效的主要因素包括:对研发的投入、商标和品牌的建设、人力资源的培养、先进管理技术的应用和管理能力的提升等几个方面。促进企业更好地转型升级,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政策体系,创造有利于企业形成稳定预期和长期行为的经营环境。
8-15
管理世界杂志中国对外经济关系论坛

任务离岸外包的组织形式:中国的经验

摘要:本文考察为什么异质性的任务会通过不同的组织形式来进行离岸外包。也即,任务是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外包(企业内离岸外包)还是通过分包商进行分包(分包型离岸外包)。我们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来研究这个问题。模型预测,较复杂的任务会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离岸外包,而较简单的任务则通过分包形式进行离岸外包。并且随着离岸外包成本的降低,沟通密集型的产业中企业内离岸外包的份额将提高。通过考察在中国设立出口加工区引起的离岸外包组织形式的变化,我们发现:离岸外包成本的降低对非沟通密集型产业而言,企业内离岸外包的份额只受到不显著的影响,相对的,离岸外包成本的下降会使沟通密集型产业的企业内离岸外包份额提高约8个百分点。
16-32
管理世界杂志中国金融·财政论坛

管理层偏好、投资评级乐观性与私有信息获取

摘要:本文分析认为,我国财务分析师评级报告乐观性的一个重要动机是为了满足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偏好,以获取私有信息。以盈余预测的准确性衡量私有信息的获取程度,本文针对上市公司公开增发、配股、大股东减持事件的实证检验结果,提供了支持该论断的经验证据。我们发现,控制公司、年度以及分析师自身因素后,在上市公司需要时乐观评级报告的分析师,其后的盈余预测更准确。进一步分析表明,以乐观报告换取私有信息的现象主要存在于私有信息价值更高的上市公司中,说明分析师在一定条件下会在乎有偏报告对其声誉的影响。在稳健性检验中,我们以分析师去上市公司调研衡量私有信息的获取,再次证实了上述论断。本文的发现不仅从理论上补充了分析师乐观性动因以及私有信息获取方式等方面的文献,还可在实务上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分析师的研究报告。
33-47

参与成本、基金业绩与投资者选择

摘要:以2005~2011年间的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为样本,本文首先分析基金投资者选择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基金投资者追逐绩优基金而抛弃绩劣基金。这说明,我国投资者非常看重基金经理的短期表现,优胜劣汰在基金业的竞争中得到了突出反映。此外,基金的风险水平、市场走势也对投资者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我们接下来探讨参与成本对资金流量——基金业绩敏感性的影响。使用不同的基金公司特征作为信息搜集成本降低的变量,结果都表明:参与成本对投资者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的结论对政策制定和财富管理行业具体实践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48-58
管理世界杂志中国公共管理论坛

村委会选举中的村民投票行为、投票过程及其决定因素--基于全国5省100村2000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首次使用了一个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大样本农村村委会选举的微观数据集,发现村民参与的高投票率不是完全真实的,在83%的高名义投票率后面,实际“完整”投票率只有51%,在所有名义投票的人群中,有18.9%的人是在“虚假”投票。另外,不同人群的参与率也有所不同。一些特定人群的参与率和参与程度都较低,比如女性、年轻人、不工作的、工作地点离村庄比较远的以及教育程度较高和较低的人群。如果这其中一些因素叠加起来,那些人群更值得关注,选举中几乎没有他们的声音。根据本文的研究,我们建议在下一步的村委会选举工作中,要着重提高村民的“完整”投票率,特别是那些低参与率的人群。如果整个投票过程的质量有所改善,即使选举质量提高缓慢,仍可以使村民们积累选举经验,为长期民主的巩固提供基础。
59-68

惩罚机制真能解决搭便车难题吗? ——基于动态公共品实验的证据

摘要:通常认为,行业声誉需要借助惩罚机制来维护,但现实当中各种惩罚机制作用有限,原因何在?本文将行业声誉看作是一个公共品,利用动态公共品实验框架,在个体公共品单位收益不均等的情境下研究3种不同个体惩罚机制即外生惩罚机制、事前内生和事后内生惩罚机制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发现,尽管对违规行为的惩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参与人合作,但是不同惩罚机制下的合作程度存在差异,而且这3种惩罚机制均因为被惩罚者的报复而带来了毁灭性效应,从而最终弱化了合作。这意味着要有效维护行业声誉,就需要通过降低毁灭性效应来改善惩罚机制的合作效果,同时引入其他非惩罚机制。本文研究对改进行业治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69-81
管理世界杂志工商管理理论论坛

政治网络战略、制度支持与战略柔性 ——恶性竞争的调节作用

摘要:战略柔性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已有文献聚焦于企业内部资源与战略柔性关系的研究,而大多忽略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基于企业政治行为、制度理论以及资源基础观相结合的独特视角,本文首次考察了企业政治网络战略、制度支持与战略柔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了恶性竞争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我们对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等地区650家企业1300名高管进行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最终获得403家中国企业的有效调研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政治网络战略显著增强了企业的战略柔性,而制度支持在其中发挥了完全中介的作用;恶性竞争在政治网络战略与制度支持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但在制度支持和战略柔性的关系中这种调节作用并不显著。本研究为转型经济环境中企业战略柔性的培养和政府的角色定位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82-93

获得式学习与新企业创业:基于学习导向视角的实证研究

摘要:新企业有着区别于成熟企业的“新”和“小”的属性特征,在行为选择时更偏向于创新和先动性的创业活动。组织学习理论认为,组织学习能够帮助新企业适应环境变化,减少面临的不确定性,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了更好地理解组织学习在新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本文构建了学习导向、获得式学习和新企业创业活动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对217份有效样本的实证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模仿式的获得式学习行为有利于新企业创新性和先动性创业活动的进行;作为企业内环境的学习导向对新企业的获得式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强学习导向的企业氛围中,获得式学习对新企业创新性与先动性创业活动的作用关系更为显著。上述结论对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94-106

金融危机冲击、财务柔性储备与企业投资行为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摘要:以2007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为外生冲击事件,本文考察了金融危机对不同财务柔性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与非财务柔性企业相比,财务柔性企业在金融危机时期的投资所受融资约束程度显著更轻,能在金融危机初期更大幅度地增加投资支出,并且这些新增投资能显著更好地改善企业在随后年度的财务业绩。这些证据表明,企业事前储备的财务柔性能有效增强其抵御不利冲击的能力。本文研究丰富了财务柔性与企业投资行为关系的理论,也对企业财务管理决策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107-120
管理世界杂志中国工商管理案例研究

转型经济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演化路径及驱动因素分析 ——海尔集团1984~2013年的纵向案例研究

摘要:首先,本研究针对现有研究存在企业自主创新概念界定与划分模糊的问题,基于“能力的本质是知识”的基础观点,从核心技术知识所处边界的角度出发,辨析了二次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的关系。其次,针对目前学界缺乏严谨的转型经济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演进路径的研究,本文通过对海尔集团的纵向案例研究,分析和归纳了转型背景下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演化的路径特征。研究表明:海尔集团作为以技术引进为起点的企业,其自主创新能力演化是以二次创新能力为起点,向集成创新能力过渡,最终走向原始创新能力的动态累积过程。最后,本研究弥补了自主创新能力演进的驱动因素研究不足的问题,提出吸收能力的构建是这种演化模式下的内在基础,历史压力和随机事件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外部推力的作用。本研究打开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及其演进过程的黑箱,联结并深化了动态能力观、演化理论和技术追赶理论,并对转型背景下企业创新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启示。
121-134

社会网络增进小微企业贷款可得性作用机理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泰隆银行的案例研究,归纳出了与小微企业贷款相关的网络特征、网络作用、贷款可得性以及网络特征与网络作用关系、网络作用对贷款可得性影响的维度量表,构建了社会网络增进小微企业贷款可得性作用机理模型与理论。研究发现,小微企业社会网络与贷款相关的网络特征包括网络关系、网络结构和网络节点,网络关系是网络作用发挥的最重要的切入点;通过信息不对称、网络约束、信息传递和融资支持网络作用的发挥,能够使银行信用成本和管理成本降低、业务收入提高,最集中的体现在信用成本降低上;信息不对称与网络特征的关系最为密切并对小微企业贷款可得性的影响最大,在社会网络增进小微企业贷款可得性中处于核心地位。
135-149

“战略框架式思考”、“悖论整合”与企业竞争优势——任正非的认知模式分析及管理启示

摘要:在中国转型发展的复杂动态环境下,企业领导人的认知模式和价值观对企业发展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华为领导人任正非为案例,遴选任正非在华为成长时期的重要内部讲话,通过认知地图和扎根分析,发现其思维具有“战略框架式思考”、“认知复杂性”、“悖论整合”等特征;任正非的“战略框架式思考”、“悖论整合”以及“超越性价值观”,显著地促进了华为的战略发展、产权与激励制度创新及管理进步,进而推动了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产生。文章进一步分析了中国转型经济中企业领导人的“战略框架式思考”、“悖论整合”思维模式影响企业经营战略发展、制度创新及管理进步的内在机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命题。最后,论文探讨了以中国优秀企业家战略实践为基础的“悖论整合”视角的战略理论的发展前景,并对中国企业领导者认知研究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150-167
管理世界杂志短论

中国环境税收的规模与结构及其国际比较

摘要:本文通过对环境税收范围的讨论,界定了中国环境税收的范围和分类,测算了2007~2009年中国环境相关税收的规模和结构,并通过与OECD、欧盟等国家进行国际比较,讨论了我国环境相关税收制度的发展方向。
168-169

后金融危机时期的转型升级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极大的释放了生产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从衣业经济向工业化中期的转变,但是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层次较低、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差。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形势严峻,我国经济面临极大挑战,迫切需要转型升级。本文认为,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的转型升级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走内涵式增长道路、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加快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和行业协会的建设、整合制造业资源。
172-173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宏观金融风险的冲击

摘要:次贷危机后,美国持续实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及宏观金融风险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本文结合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和或有权益分析方法(CCA)试图对其影响进行量化研究。模型引入宏观金融风险指标和宏观经济指标,选用2007.2010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说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不同部门风险冲击不一,对公共部门冲击的时滞较短,其金融脆弱性明显升高,对金融部门和企业部门冲击的时滞较长,短期影响大于长期影响。
174-175

基于OU过程的中房指数期权定价

摘要:金融衍生品具有价格发现和管理风险的作用。本文将期权定价公式应用于房地产领域,采用Fabozzi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定价框架理论,设计出基于0u过程的中房指数期权,并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中房指数期权定价进行案例分析,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实现房地产行业可持续性发展,这对我国未来开发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市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76-177

中国承接离岸外包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与比较研究

摘要:本文运用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承接离岸外包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并通过中、印对比分析了软环境即交易费用对中国和印度相关产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要素禀赋仍是决定外包分工的根本因素,而交易费用能够影响这一过程的实施,甚至对比较优势的影响产生偏离。
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