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世界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管理世界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Management World

  • 11-1235/F 国内刊号
  • 1002-5502 国际刊号
  • 5.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管理世界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管理世界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本刊专稿、经济学、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理论述评

管理世界 2009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管理世界杂志本刊专稿
铁路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理念和方法创新1-5

摘要:投资控制是大规模铁路建设成败的关键。必须转变观念,树立全方位、全过程控制投资的新理念;严格抓好工程投资的过程控制;坚持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切实加强建设规划、技术标准、工程设计、过程控制工作,有效控制和节约使用建设投资,又好又快地推进铁路建设。

管理世界杂志中国金融·财政论坛
金融生态、利益输送与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基于河北担保圈的案例研究6-16

摘要:本文研究了河北担保圈的形成动因和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大股东利益输送需求是河北担保圈形成的内在动因,而我国失衡的金融生态环境则是更深层的制度性因素。其中,地方政府基于本位主义的信贷资源掠夺动机、商业银行迫于政府干预与市场竞争双重压力的非市场化运作以及监管机构独立性的制度性缺失共同构成了河北担保圈形成的制度性根源。本文揭示了转型时期失衡的金融生态环境制约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一种典型作用路径,凸显了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和公司治理结构对于改善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意义。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以东北地区为例17-24

摘要:利用2004年开始在东北地区实行的增值税转型政策所具有的“自然实验”性质,本文第一次基于全国企业层面的数据,使用面板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增值税转型政策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雇佣和研发行为以及生产率的影响,并讨论了企业行为对产业结构优化和就业形势的影响。我们发现,增值税转型显著地促进了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提高了企业的资本劳动比和生产率;但企业效率的提高主要是通过用资本替代劳动的方式,而不是通过自主技术创新的方式;增值税转型还显著地减少了就业。本文的发现对于增值税转型政策在全国范围的推广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管理世界杂志中国就业·分配论坛
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经济学解释——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25-35

摘要:本文运用1987-2004年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事实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联立方程模型进行三阶段最小二乘分析,发现FDI、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营化都不利于劳动收入占比的改善。其中,FDI与劳动收入占比之间双向的负相关关系,是“谈判力量”机制在地区间招商引资竞争的背景下发生效力的结果;经济发展水平与劳动收入占比之间存在“U”型关系,但中国目前还处在曲线的下行区间上;民营化对劳动收入占比的负效应与“工资侵蚀利润”的现象被扭转以及劳动力供给的正向冲击有关。对劳动收入占比起促进作用的因素包括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财政支出以及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

中国就业弹性:究竟有多大?——兼论金融危机对就业的滞后冲击36-46

摘要:本文以Kumar—Michl理论为基础,通过引入劳动要素的准固定性假设以及对厂商调整劳动要素行为的修正,提出了一种估算就业弹性的动态模型。基于该模型的面板数据分析表明,如果只考虑产出变化对就业的即期影响,中国非农产业就业弹性确实较低,但在考虑到产出的滞后影响后,就业弹性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特别是东部地区工业和中西部地区服务业,就业弹性分别升至0.3和0.4左右。进一步分析表明,造成就业滞后调整的主要原因是劳动管制和隐蔽性失业。这些结论能为评估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就业形势提供新的视角,它提醒我们,更大的就业冲击可能会在后期爆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服务业。

“收入冲击”对家庭营养结构的影响分析——来自高等教育改革的“自然实证”47-55

摘要: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对1997年以后进行高等教育的家庭来讲正如一次负向收入冲击。本文正是借助这种冲击“识别”收入与营养结构的因果关系,对比分析1997年前后进行高等教育家庭的营养摄入量,分析得出受此改革冲击的家庭在热量、脂肪、蛋白质摄入量上均显著低于未受此冲击的家庭,碳水化合物在2类家庭间差异不显著。这一结论印证了“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预防性储蓄假说”等理论;通过仅对受此冲击家庭的分析得出该冲击对收入较低的家庭比收入较高的家庭有更强的政策效果,这一点与“预防性储蓄理论”更为吻合。本文采用的分析方法为ATE的配对估计量,它是分析政策效果的标准方法之一。

进城农民工的健康与收入——来自北京市农民工调查的证据56-66

摘要:根据在北京市城八区进行的农民工调查数据,本文发现样本农民工存在健康恶化现象,即与流动前的健康状况相比,流动后健康状况可能发生恶化。样本数据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农民工健康状况出现了恶化趋势。基于个人收入和健康变化的系统性,本文建立了联立方程组,并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结果发现农民工的健康与收入形成了循环作用机制:初始健康状况越好,收入越高。健康对收入的作用更多体现在提高单位时间收益率上;个人收入的获得却在损耗健康;而健康状况的恶化又导致单位收益率下降,但对月收入则无显著影响。健康生产函数的回归结果显示社会经济地位越低的农民工健康越可能恶化,影响农民工健康状况恶化的因素还包括农民工在京生活情况、心理健康程度、社会保障状况等。

管理世界杂志中国农村发展论坛
反哺农业的产业组织与市场组织——基于农产品价值链的分析67-79

摘要:在发达国家或地区消费需求的驱动下,近20年世界各国农业出现了非传统农产品生产、销售比重逐步上升,非传统农产品采取了大量的合同联系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生产和销售。本文通过对农产品价值链的分析,发现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微观机制存在于农产品价值链中农户、加工企业、流通环节和零售商之间的纵向联系,发现价值链驱动者从生产者向加工企业、进而向购买者转变之后,“三农”状况发生了转变:农业生产过程由于驱动者的控制逐步变得标准化、合约化,农产品生产实现了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农民部分变成了农业工人,成为驱动者的雇员,获取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工资,部门农民通过合约联系加入价值链,受到了驱动者的技术指导,实现了产业升级;农村在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标准化、合约化的渗透下具备了工业化基础,农村呈现出工业化组织和发展的趋势。因此,反哺三农就是改造农业生产的价值链驱动模式,提高加工企业和大型零售企业对农产品价值链的驱动力,使得农业生产率提高形成自我实施的机制,同时增强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广大小农户参与价值链程度,改善农村合约实施环境。

福利损失、收入分配与强制保险——不同农业保险参与方式的实证研究80-88

摘要:一般来说,强制选择往往会带来社会福利的损失。但由于农业保险存在外部性,农业保险的强制参与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在农业保险存在供给限制的条件下,构建了农业保险强制参与的福利经济学分析框架,采用不同地区农户对不同作物保险的支付意愿的数据测算了强制保险的社会福利变动,以及与补贴政策的福利变动进行比较,并检验了强制保险的收入分配效应。为农业保险参与方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参考意见。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探析89-96

摘要:文章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有关法令颁布实施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认为多样化、混合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和经营形态在中国农村将长期存在,作为其重要载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将长期呈现异质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大户领办和控制的合作社在一些地区已成为合作社的主要形式;原有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公司加农户”的形式或是内部化于合作社之中,或是公司越来越多地利用合作社作为中介来与农民进行交易;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社区组织将会更多地碰撞、交错和融合到一起。文章认为,在今后合作社的发展进程中,从事农产品生产或营销的专业农户能否成为专业合作社的利益主体,这应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未来走向健康与否的试金石。

管理世界杂志工商管理理论论坛
政治关系、进入壁垒与企业绩效——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97-106

摘要:在我国,由于政府对行业准入的严格管制,很多行业的进入壁垒很高,基本上都是由国有企业垄断。近年来随着市场化的改革,某些政府管制的行业逐渐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本文以2004~2006年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民营企业采取政治策略能有效帮助其进入政府管制行业,进而显著提高企业绩效,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换言之,民营企业与政府的政治关系越好,其进入高壁垒行业的可能性越大,而进入了高壁垒行业及进入程度越大的企业的经济绩效要显著高于其他企业。这加深了我们对民营企业建立政治关系的动机及效果的理解。

遭遇员工态度问题和不公平价格的顾客满意度补救研究——基于顾客赢回管理的一个动态纵向评估模型107-118

摘要:顾客赢回是指顾客满意度从低到高的认知转变过程。以往的研究把补救策略视为赢回流失顾客的静态前导变量,从而无法有效地分析与观察到补救策略对满意度和购买意图所造成的动态影响。过去的研究也很少考虑到流失原因与补救效果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本文采用动态纵向的研究方法证明:(1)不同流失原因(遭遇员工态度问题和遭遇不公平价格)与不同补救策略(有形补救和心理补救)所形成的2×2组间设计,其满意度和购买意图存在显著差别;(2)大量的营销现象表明,补救策略对顾客满意所造成的影响可能是非线性的(如美国快运UPS公司1997年的遭遇),本文拟合顾客满意度与购买意图之间的函数曲线也验证了这一观点;(3)用失望理论和展望理论诠释了流失前和受补救策略作用后的顾客满意度与购买意图拟合的函数曲线所承载的重要管理意义。

社会资本的来源:工作咨询网络中心性的前因变量119-127

摘要:本项研究考察了个体在组织中如何获得社会资本。工作咨询网络中心性被作为社会资本的具体测量指标。在社会交换理论和印象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本研究发现服务期、先赋地位和助人行为对社会资本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消极情感对社会资本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本研究首次在组织内部检验了先赋地位对社会资本的重要性,同时考察了两个未被研究过的前因变量(情感变量和助人行为)对社会资本的贡献。

管理世界杂志中国上市公司研究
资本投向、利益攫取与挤占效应128-144

摘要:作为治理结构影响企业决策的重要方面,控制利益驱使下的资本投资行为,随着公司治理机制中不同利益主体冲突的演化而被不断赋予新的研究内涵。基于不同资本投向导致控制权利益攫取差异的理论阐释,在我国上市公司的所有权控制背景下,本文实证考察了不同资本投向对控制权利益攫取的影响,以及控制权利益驱使下的资本投资结构异化效应。结果表明:(1)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和股权投资对控制权收益具有显著聚积作用,并且无形资产投资所形成的垄断性使用权导致了其利益攫取程度最高,R&D投资则抑制了控制权利益的攫取;(2)资本投向对控制权收益的影响因所有权控制特征的不同存在差异:地方企业集团所属上市公司通过各类资本投资攫取控制权收益的程度最高,央企上市公司的利益攫取现象不显著;民营上市公司由于获取特许和垄断性使用权的难度较大,其无形资产投资对控制权收益的影响不显著;(3)上市公司对资本投向的结构安排存在控制权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倾向,对控制权利益具有聚积作用的资本投向不仅挤占了R&D投资,而且导致了资本投资结构的异化。上述研究发现,对理解中国上市公司不同资本投向的利益攫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进一步完善垄断性资源的市场化交易机制,加快市场化进程引导政策性资源的控制权私利外部化,改善资本投向结构提升投资效率等方面提供了理论和经验依据。

基于公司业绩波动性的股权制衡治理效应研究145-151

摘要:公司治理模式的优劣,不应简单以公司业绩水平高低评价,业绩波动性等风险指标同等重要。本文就股权制衡这一治理结构安排与公司业绩波动性水平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股权制衡能够显著降低公司总资产收益率、公司价值的纵向波动性和横向离散程度。基于风险与收益相配比的基本原则,本文对现有关于股权制衡会降低公司业绩水平的研究结论提供了新的解释,为进一步认识股权制衡的公司治理功效提供了支持性证据。

断裂联结重构:连锁董事及其组织功能152-165

摘要:本文从动态视角,基于“重构的断裂联结服务于组织目的”这一前提假设,解释了静态视角无法回答的两个重要问题:连锁董事服务于组织或个人目的的比重,以及连锁董事的组织层面功能。本文基于我国1999~2006年深、沪两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数据发现,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连锁董事中,约有1/3服务于组织目的。至于连锁董事的组织层面功能,本文开创性地提出了企业间协调(正式协调和非正式协调)和信息传递这一理论框架,并以我国上市公司394对(2002年204对和2003年190对)断裂联结为样本,证实了该理论框架的稳健性,同时也考量了前提假设的可靠性。这些发现不仅厘清了连锁董事组织功能的本质,还可为企业的董事制度设计及聘任提供有益的启示。

管理世界杂志短论
次贷危机的成因与房地产金融风险防范166-167

摘要:本文在分析美国次贷危机成因的基础上认为,中国房地产行业仍然处于上升周期,房地产按揭贷款仍然会快速扩大,房价的快速上涨会掩盖大量的信用风险,而房地产价格的下降则让这些风险迅速爆发。本文提出要在货币政策和金融制度两方面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

确定当量的理论模型168-169

摘要:对于投资决策、风险管理和价值评估以及其他有关财务/金融分析而言,知道一个有风险即不确定的未来现金流量或价值的确定当量有重要意义。本文尝试通过期权定价方法计算这种确定当量,并建立了确定当量、风险当量以及约当系数、风险系数的模型。由此解决了确定当量和风险价值的客观估计问题,也有助于提高相关财务/金融分析、评估、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