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世界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管理世界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Management World

  • 11-1235/F 国内刊号
  • 1002-5502 国际刊号
  • 5.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管理世界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管理世界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本刊专稿、经济学、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理论述评

管理世界 2008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管理世界杂志本刊专稿
载体型产业空间与中国经济成长——论30年科技工业园区与经济转型中的发展1-6

摘要:从产业空间角度看,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个30年是载体型的。深圳蛇口工业区的突破和全国范围的大规模复制,引入了现代企业的模式并引发体制学习效应,改变了整个以国有工厂为主体的城市经济结构;大规模的因区复制出现了城市化的生长核,充足的新增就业保持了多年高城市化率,并以农转居而瓦解了这些载体所在区域的二元体制。随着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和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布局的提出,新时期产业载体面临新的使命和体制设计任务。

管理世界杂志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我国污染控制政策的减排效果——基于省际工业污染数据的实证分析7-17

摘要:环境政策是否有助于实现清洁增长目标,本文利用跨省工业污染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显示:(1)我国采取的环境政策对减少污染排放起到了显著效果,但这种效果主要是通过污染收费制度实现的,其作用弹性达到了0.4。相比较,减排补贴和环保贷款制度对污染减排作用效果不明显,同时,部分地区试行的排污权交易在经验上还没有显示出其在减排方面的积极效果。(2)公众的环保行为没有被纳入我国环境管制的框架内,公众的环境质量诉求还无法在环保执法中得到满足。(3)临近地区污染控制的严厉程度对本地污染控制决策具有显著影响,地区间污染控制决策呈现出明显的策略性特征。(4)中央政府控制污染的决心未能对地方环保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环保执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信誉与管制的互补与替代——基于网上交易数据的实证研究18-26

摘要:信誉和管制都是维持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手段,两者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本文利用网络交易的数据,实证研究了不同管制环境中信誉发挥作用的效果差异,发现和识别出了信誉与管制之间的互补和替代关系:必要的管制措施为信誉发挥作用提供了基础,同时,管制政策在边际意义上相当于用“基于制度的信任”取代“基于信誉的信任”,信誉的作用会随着管制力度的加强而削弱。网络交易实证结果为我们理解传统市场经济的信誉与管制提供了参考。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分析27-33

摘要:本文利用1999~2006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数据分析消费习惯、收入、购房支出、医疗、教育支出、收入波动及利率等因素对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消费习惯、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而收入波动及利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显著;购房支出的不断提升对居民消费水平有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大;医疗保健、教育文娱等支出是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的重要因素;此外,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消费行为受上述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区域差异,购房支出对东部地区居民的消费有微弱的正向刺激,而对中部和西部地区居民的消费有抑制作用;教育、医疗保健支出挤占了其他项目的消费支出,且这种影响对东、中、西部地区依次增强。

管理世界杂志中国金融·财政论坛
财政分权与前沿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关系研究34-44

摘要:本文通过从全要素生产率中分解出前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利用中国1986~2005年省际样本数据研究了财政分权对前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影响。总体回归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对前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影响根据分权指标选取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以地方政府本级财政收入所占比重衡量的财政分权指标对前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影响比较显著,它与前沿技术进步呈反比,与技术效率呈正比;以地方政府本级财政支出衡量的财政分权指标对前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影响则不显著。考虑到分税制的影响,本文又以1994年为分水岭分两个阶段进行回归。1994年前,财政分权对前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影响都是正的;1994年以后,财政分权对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影响都是负的。

说明44-44

管理世界杂志中国农村发展论坛
农村土地关系思考——基于1995~2008年三次山东农户调查53-61

摘要:通过对山东省94个县(市、区)的437个农户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1)土地按人口承包到户是当前农村土地承包方式的主流,除此之外还有“招标承包”等其他形式。一般而言,按人平分的土地目前大多不再有租费负担,但以其他形式承包的土地一般仍负有或轻或重的租费负担。根据调查结果粗略估算,目前有租费负担的农户大约占35%、土地大约占15%;承包费或地租占土地年总收入的比例大约为10%。(2)目前,农业(土地)的“统一经营”比较薄弱,而农户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却获得了空前充分的发展。(3)第二轮土地承包以来,大多数农户的土地产出率是提高的。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与土地产出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4)第二轮土地承包以来,有近一半的村做过土地调整,调地的最主要原因是人口变化,调地的决定权一半掌握在村干部手里。(5)第二轮土地承包以来,土地流转(包括转包、出租和转让)的年发生率为2.4%;转包费或地租占土地总收入的比例约15%。(6)多数农民对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属的认识是模糊的;可喜的是,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认识比较清楚。(7)对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完善的方向,多数农民认为现在的办法就很好,希望不要改变;其他改革主张的支持率均不足30%。 笔者认为:在土地调整方面,应正视和妥善处理国家规制与农民习惯的冲突;对土地流转,应提倡“水到渠成”,而反对“拔苗助长”;对于土地规模经营,由于土地经营规模与土地产出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因而它并非解决中国农业问题的灵丹妙药;在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上,完善现有的农地制度、落实和保护农民已有的土地法权是一种成本低、风险小的选择,比“推倒重来”的私有化要好得多。

对公司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探讨——以北京圣泽林梨专业合作社为例62-69

摘要:对于以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公司带领农民创办合作社的现象,学术界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以北京圣泽林梨专业合作社为例,以成立合作社前、成立合作社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后的3个不同阶段,公司与农户关系的变化为线索,对于龙头企业领办合作社的现实状况进行案例解剖。在此基础上,对于公司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的可能性与基本条件进行了理论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农民工就业流动性研究70-76

摘要:本文利用北京市700多名农民工就业史数据对其进城后的就业流动状态、原因和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就业流动频繁,当前单位的平均工龄仅约为3年,流动状态随着进城务工年限的增长不断趋于稳定,但特定单位工龄对工作稳定性反而产生显著负影响。收入低是农民工流动的最主要原因,但流动原因日益多元化,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离职原因和老一代农民工形成显著差异。文章还对就业流动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主动的离职有可能实现向上流动,而30岁以上农民工更有可能经历向下流动,从建筑业等行业流出则有更可能经历向下流动。

管理世界杂志工商管理理论论坛
关系营销导向与跨组织人际关系对企业关系型渠道治理的影响77-90

摘要:本文以营销渠道行为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于调查数据的分析,检验了关系营销导向与跨组织人际关系对企业关系型渠道治理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中国的营销渠道中,第一,关系营销导向的强弱对企业与其渠道伙伴共同制订计划没有影响,但是通过跨组织人际关系对企业与其渠道伙伴共同解决问题有间接的正向影响;第二,跨组织人际关系(包括情感性关系和工具性关系)对于企业与其渠道伙伴共同制订计划无显著影响,但对于企业与其渠道伙伴共同解决问题则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企业与其渠道伙伴共同制订计划和共同解决问题之间有正向的交互影响;第四,由于测量方法存在的问题,我们无法确定关系型渠道治理是否对渠道投机行为有抑制作用,但是我们的研究发现:渠道成员之间的互依水平、互依非对称性、跨组织人际情感性关系能够降低企业边界人员所感知的渠道投机行为,而跨组织人际工具性关系则会提高企业边界人员所感知的渠道投机行为。

社会资本、先前经验与创业机会——一个交互效应模型及其启示91-102

摘要:创新性创业活动有着更突出的价值创造潜力,它起源于创业者对创新性机会的识别,但已有研究并没有对“为什么有的人能看到创新性机会”给予合理解释。本文考察了创业者社会资本构成与创业机会创新性之间的逻辑联系,并探索了创业者先前工作经验和创业经历对该作用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创业者社会交往面广、交往对象趋于多样化、与高社会地位个体之间的关系密切的创业者更容易发现创新性更强的机会。而创业者先前经验调节着上述影响机制,相对于经验匮乏的创业者而言,经验丰富创业者更容易从高密度的网络结构中发现创新性更强的机会,而难以借助更广泛的网络联系来发现创新性机会。

制度距离对于外资企业绩效的影响——一项基于生存分析的实证研究103-115

摘要:制度提供了一个国家的法律、经济和社会体制的安排,决定了商业活动中的交易和协调成本以及创新活动的程度。不同国家在制度环境上的差异形成了制度距离,制度距离引致了跨国投资的风险,增加了跨国经营的成本。在对制度进行分类和测量的基础上,以2000余家在我国的外资企业为样本,本文分析了制度距离对于外资企业生存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国和我国的制度距离越大,其外资企业遭受失败的可能性越大。在各种制度因素中,企业管理制度距离和法律制度距离的影响最为显著,企业运行制度距离和文化距离居中,而经济制度距离的影响较为微弱。同时,制度距离调和了进入模式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使得合资企业面临更高的失败率。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启示和政策建议。

政府干预与企业家满意度——以广西柳州为例的实证研究116-125

摘要:本文利用一个具有独创性的数据研究了企业家满意度的决定因素。本文的主要发现是:如果企业家认为政府干预造成企业负担越来越重,企业家可能更不满意,但如果企业负担越来越轻却不显著影响企业家满意度。这一发现是与心理经济学中的“损失规避”理论一致的。本文还发现,更高的收入和教育水平都增加企业家满意度,年龄与企业家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是倒U型的,而企业家的性别、婚姻状况和户籍性质都不显著影响企业家满意度。

管理世界杂志中国上市公司研究
管理者行为与连续并购绩效的理论与实证研究126-133

摘要:本文首先根据“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和学习行为的连续并购绩效的理论模型”得到3个推论:第一,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将导致连续并购绩效逐次下降;第二,管理者学习行为将导致连续并购绩效逐次上升;第三,当过度自信管理者具有学习能力时,连续并购绩效的变化方向将取决于过度自信效应和学习效应何者占优。接着,本文设计了一套适于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和学习行为对连续并购绩效影响的实证方法,并收集我国资本市场1997~2005年间发生的1317起上市公司连续并购事件为样本展开实证检验,发现:(1)对比首次并购失败的公司,首次并购成功的公司其后各次并购的绩效将呈较显著的下降趋势,这表明管理者可能因首次并购成功而过度自信;(2)若管理者充分学习以往并购经验,则并购绩效将逐次上升,若管理者不充分学习,则并购绩效将逐次下降;(3)首次并购成功的公司,若管理者充分学习,则可避免并购绩效的逐次下降,若管理者仍不学习,则并购绩效将逐次显著下降;(4)首次并购失败的公司,若管理者充分学习,则并购绩效将逐次显著上升,若管理者仍不学习,则并购绩效将持续较差。这些实证结果都支持理论模型的预测。

信息中介是否具有经济附加价值?——理论与经验证据134-144

摘要:本文从资本市场会计信息的第一道防线——独立审计视角,通过发展一个以CAPM模型为基础的关于信息中介质量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来阐释信息中介是如何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然后以2001~2004年间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实证检验。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信息中介可以通过提高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和降低企业的信息风险来影响权益资本成本,信息中介的声誉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实证检验的结果为我们的模型分析提供了进一步的经验证据。

经济周期、行业景气度与亏损公司定价145-150

摘要:本文研究了宏观经济周期、行业景气度对亏损公司定价的影响。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结果都发现,宏观经济处于繁荣期、行业景气度较低时,亏损公司的定价最低。反之,宏观经济处于下降通道内,行业景气度较高时,亏损公司定价最高。股票价格与宏观经济走势负相关,与行业景气度正相关。对亏损公司来说,当宏观经济向好、行业景气度较低时,清算价值在定价中的影响更大。

管理世界杂志理论述评
制度与发展:中国的实践151-159

摘要:本文以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事实为依据,从历史的角度出发,以制度分析为主线,讨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中国的经济发展之路。文章首先对有关跨国经济发展差异的研究做了较为详细的文献综述,讨论地理、贸易、政策各个学派的不同观点。研究发现,经济学家对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解逐步回归到“制度为本”的观点上来。接下来以“李约瑟之谜”为起点,讨论制度因素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农为本的专制体制造就了传统的盛世辉煌,同时也无可避免地造成了历代王朝的兴袁更替。放眼世界、总结历史,本文认为相对于正式制度,一定框架内的制度创新与探索对单个经济体有更积极的意义,是使我国经济脱离历史的“活”、“乱”循环,合理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市场融资与中介融资比较理论述评160-167

摘要:金融体系的比较研究是一个很新的领域,而有关市场融资和中介融资的比较分析则构成了这个领域的一部分。本文试图在全面地揭示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特性的基础上,着重区分出市场融资和中介融资的优劣势及其适应性,从而对这方面相关研究成果做一个系统的综合。这一综合首先从阿罗一德布鲁模型出发,然后沿着风险处理、信息生产与处理、交易成本、流动性效应、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等方面展开,最后归纳出了若干富有启示意义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