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管理科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s

  • 23-1510/C 国内刊号
  • 1672-0334 国际刊号
  • 3.4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管理科学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7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管理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组织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创新创业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营销、金融理论与金融市场

管理科学 2006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蒙牛公司快速成长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运用2-7

摘要:挖掘企业成长的独特模式、识别影响企业成长的众多因素对于探讨中国企业成长问题十分有益。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定性研究方法,以蒙牛公司为例,以扎根理论为主导工具进行研究,得出蒙牛公司厚积裂变、模仿超越型快速成长模式及其在模仿追随和自我超越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成长影响因素,对快速成长企业有启发意义。

基于经理自主权的企业R&D投入决策模型及实证研究8-13

摘要:在Gonzalez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经理自主权变量研究企业在R&D投入决策过程中的行为模式,模型不但能够解释企业R&D投入水平高低的决策,还可以解释企业R&D活动启动与否的决策。,理论分析与实证数据表明,由于经理与股东之间的偏好和利益存在差异,经理自主权水平的不同对企业R&D投入决策结果将产生显著影响,对于经理自主权越大的企业,启动R&D活动的概率越低,且R&D投入水平越低。就R&D投入现状而言.中国企业的经理自主权普遍偏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揭示了中国企业治理结构中内部制衡的弱有效性,导致以经理为代表的内部人过度控制企业.因而适度控制经理自主权、合理安排经理与股东之间的权力配置是保证有效R&D投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必要手段。

质量的泛化效应研究14-17

摘要:从质量泛化的角度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逻辑;从质量工程学出发提出基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质量泛化的效应假设,即质量管理泛化效应是质量管理的优化技术与企业的技术能力的内生函数,据此建立质量泛化效应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平衡分析,证明质量泛化效应存在成本极值点;通过对质量泛化效应平衡解的动态分析,进一步揭示出质量泛化存在两种效应,即形成质量泛化成本优势的技术效应和形成质量泛化效用优势的空间效应;在此基础上。把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相应地归纳为基于技术效应的质量成本创新和基于空间效应的质量效用创新两类,通过对这两类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基于质量泛化效应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相机选择标准。

基于新产品开发的决策情势分析模型研究18-26

摘要:决策行为带采决策情势的演进,进而为企业进一步的行为选择提出了新挑战。在此演进过程中,需揭示随行为结果变动而引发的利害相关各方的行为变动趋向和力度,并在此基础上推测未采的行为变化。是否开发新产品与其预期效益以及实现的风险有关,也与产品开发成功的可能性有关,预期效益主要取决于未来市场的需求,而市场的需求取决于消费者的需要与选择。客户对产品的品质判断主要基于产品个性功能的判断,产品的共性功能和产品类别的选择与客户可支配收入的高低有关,而产品个性功能的判断则与客户的需求品位有关。复杂行为源自其内在的系统结构,系统动力学的模型模拟力求揭示复杂系统结构、功能与行为之间的互动演进关系,而判择变量作为一个嵌入变量可以实现其他方法与系统动力学模拟的结合,从而既体现时点状态的研判选择,又实现状态的动态递进。

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实证分析27-33

摘要:通过1998年-2004年间发生的54个非流通股协议转让事件估计中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私有收益,用两个指标来度量控制权私有收益,第一个指标是协议转让的每股价格相对于每股净资产的溢价,第二个指标是协议转让的溢价总值与企业净资产的比率。研究发现,买方为获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平均支付的每股溢价达45%,平均总溢价水平达17%。进一步对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影响因素进行横截面分析发现。股权转让规模和交易完成后买方的持股比例越大控制权私有收益越高,业绩较差的企业的控制权私有收益反而较高,其他大股东和债权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控股股东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研究结果表明,掌握了企业控制权的大股东能够排他性地享有控制权私有收益。

零售连锁加盟系统加盟动机的实证研究——以咖啡连锁加盟为例34-43

摘要:结合目前台湾咖啡店加盟连锁处于快速发展的背景,从资源稀少理论与理论中推导出经营者选择加入连锁加盟系统的可能动机,并以高雄、台南的咖啡店经营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数据结果显示,商标品牌、管理支持、经营知识和降低风险为经营者选择加入连锁加盟系统的动机,过去拥有相同产业工作经验的经营者一般不会选择加盟经营。反之则相反。最后探讨了这些发现的意义与未来研究方向。

消费者对品牌延伸的评价——价格与延伸相似度的交互影响43-50

摘要:目前对影响品牌延伸评价的因素研究主要以延伸相似度等因素为主,而延伸产品价格是个被忽略的因素,因此把价格因素加入到消费者对品牌延伸的评价中,探讨品牌延伸相似度与品牌延伸产品价格是否存在交互作用,采用被试间试验设计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品牌延伸评价中的确存在着价格和延伸相似度的交互作用,价格在低相似延伸中对购买意向起到正向作用,在高相似延伸中则具有负向影响。

广告情感效果及其前因的实证研究51-58

摘要:根据阶梯步骤模型把广告效果划分为3类,提出了广告情感效果的概念并界定其范畴,验证了情感效果的两个心理步骤(喜欢与偏好)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把广告被消费者感知的整体特性作为广告情感效果的主要前因,检验它的4个维度对广告情感效果的两个心理步骤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广告特性的4个维度(有趣性、享受性、实用性和可信性)都会对喜欢产生显著影响;而广告特性的维度对偏好的影响的检验结果表明,可信性直接影响偏好,有趣性和享受性通过影响喜欢而间接影响偏好,实用性既直接影响偏好,也通过喜欢间接影响偏好。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启示。

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问题实证分析59-65

摘要:根据200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提供的数据,对中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薪酬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高管人员的年度薪酬与公司经营绩效指标及公司经营规模之间呈现较显著的、稳定的弱正相关关系;从行业因素看,中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年度薪酬与行业有关,总体薪酬水平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各公司之间差异显著。高管人均薪酬较低;从地区因素看,中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年度薪酬与所处地区的经济水平存在一定的关系;高管人员的年度薪酬与国有股比例之间存在较弱的负相关关系。建议建立年薪制与股票期权制二位一体的薪酬体系。并健全相关的配套措施。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贷款组合优化决策方法66-70

摘要:通常项目的收益与风险成正比,银行贷款不仅要考虑总体收益最大,同时尽量降低贷款的总体风险,而目前的贷款组合方法不能做到收益和风险的同步优化。通过蒙特卡洛模拟,以贷款项目的财务内部收益率及其波动反映其收益和风险。建立组合收益最大、组合风险最小的贷款组合多目标规划决策模型。分步求解得到满足约束条件的若干贷款有效组合和有效前沿曲线,有效前沿曲线与银行的无差异曲线的芟点是满足银行风险偏好的最优贷款组合。该方法直接应用组合收益和组合风险进行贷款组合优化,提高了决策分析精度,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灵活方便地调整贷款组合中各贷款的权重,降低风险,提高收益,并且通过最优贷款组合达到收益和风险的同步最优化。

非财务视角下的财务困境预警——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71-80

摘要:以2002年-2003年被认定为财务状况异常的98家ST公司为财务困境样本,另选取98家财务健康公司与其配对。对赢利性、财务杠杆、流动性和营运能力等方面的14个财务变量提取公因子.将所得因子作为控制变量,运用Logistic回归分别检验股权结构、公司治理、市场信息等方面的10个非财务变量对财务困境的解释力,并应用jackknife method检验模型的分类预测能力。结果显示,年度累积超额收益率与审计师意见的预警效果较好,其他非财务变量均不显著,纳入了非财务因素的模型预测力更强。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了讨论,并得出几点启示。

自愿披露与公司治理——一项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81-89

摘要:从理论及信息经济学角度出发,对自愿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构建适用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自愿披露指标体系,建立了检验中国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水平与公司治理各因素之间关系的多元回归数学模型.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考量了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度模型回归参数的显著性;根据多元回归方程的拟合结果,可以判断出公司治理各要素对中国上市公司自愿披露水平的影响程度。从而揭示出公司治理状况对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水平的内生约束机制;为提高中国上市公司的自愿信息披露质量提出政策建议,并指出了研究局限性。

从管理学到公共管理学——历史角度的考量89-96

摘要: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科际学科,其学科定位以及与管理学的关系一直少有定论。事实上,管理学与公共管理学在共通中存在着差异,在两者的互动过程中彼此借鉴,相互超越。这是一个从传统公共行政的效率主义到新公共行政对公平等社会价值的回归,到新公共管理的管理主义新形式对效率的追求,再到新公共服务对公共服务技术与方式的再造,更到对这些服务的价值取向的重新审视,它们构成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螺旋式递进的过程。在公共管理学逐步成为独立的学科范式的进程中,必须重新梳理公共管理学与管理学两者间的历史渊源关系,重新考量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价值取向,着重塑造自己鲜明的公共价值取向,突出其公共实践的理论先声这一科学致用功能,并在基于一般管理学但又高于一般管理层面的发展战略高度,构建普适于公共运作的管理理论体系和管理技术方法体系。公共管理学的未来发展将始终以管理学为其母学科定位基础,但不再是全盘地吸收。如何在管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基础上,结合其他相关学科,创新公共管理学科自身的方法论体系和理论体系,使之能够不断应对公共管理实践需求的全新挑战,并在公共价值取向和公共治理变革中引导现实。将是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摆在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定位高度上的重大议题。

《管理科学》投稿须知F0003-F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