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与产业化杂志社
分享到:

高科技与产业化杂志

《高科技与产业化》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4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家论坛、导向研究、走进863、科技奥运、产经透析、资本市场、企业之路、地方高科技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 国际刊号:1006-222X
  • 国内刊号:11-3556/N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2-741
  • 创刊时间:1994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27
  • 综合影响因子:0.133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08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高科技与产业化杂志两会专题

2008两会专题——扫描两会科技热点

摘要:知识产权战略 议题:2008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国家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9-11

资讯·863

摘要:万钢部长出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座谈会;我国动植物检疫性疫病的分子检测技术取得显著进展;我国研制成功智能无水印染设备;一批新兽药和疫苗进入临床阶段;我国成功开发精准农业专用控制系统;“十一五”863计划现代交通技术领域专家组会议在长春召开;半导体照明前沿关键技术培训研讨会在京召开;我国深水网箱设计能力达国际先进水平;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平台建设项目实现信息共享。
12-13

全球观察

摘要:德国科学家发现一种罕见的血红蛋白;“尤利西斯”号太阳探测器即将停止工作;俄罗斯超级计算机跻身世界前列;先天性不育症可能传给下一代;模仿壁虎足掌研发防水强力绷带;电脑输入将变得“动口不动手”;英德合作研制的无人机成功完成南极考察任务;日本研究人员发现传输“疼痛”的蛋白质;德天文学家发现太阳系外最年轻行星;气候变暖影响法国葡萄酒酿造业。
14-17

国内快讯

摘要:“微生物”厕所年节水两千吨;用水灭油;自主反恐“千里眼”首次应用;我国在地矿和勘查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领航一号”研制成功;HT-7再创放电新纪录;超导尖端仪器“崭露身手”;微型心电仪问世;受控核聚变研究取得新成果;我国研制极细“有序纤维”成功;中国首台秸秆制油产业化装置问世;天津两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计划。
18-21
高科技与产业化杂志专栏

人力资本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石

摘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量物质资本投入是必不可少的,但最根本的还是人力资本,特别是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21世纪,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新时期,未来的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重视高新技术人才资本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笔者建议如下:
22-22

用新技术产业破解“马太效应”

摘要:“马太效应”语出《马太福音》,意思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穷者愈穷,富者愈富”。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实际看,在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域分布上,的确存在这种规律性。造成马太效应的原因是:
23-23

电子化政府采购应建立在创新基础上

摘要:在传统人工采购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人为错误,如装运日期、不同规格商品的数量等差错,给采购工作带来不利影响,甚至造成采购工作的失败,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电子化政府采购建立在采购信息数字化、电子化基础上,减少了大量繁琐的工作量,可将失误降到最低限度。
24-25

专利被侵权后怎么办?

摘要:专利包括发明、外观设计和使用新型。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26-26
高科技与产业化杂志前沿

“两条战线”同时并进

摘要:目前争鸣的焦点主要分为两大流派。 一是认为传统内燃机挖潜力已近极限,必须发展新型的电动汽车。 一是认为传统内燃机挖潜力已近极限,必须发展新型的电动汽车。
28-31

透析互联网视频业务政策影响

摘要:事件回顾 2007年12月29日,国家广电总局和信息产业部的官方网站同时联合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该管理规定要求,申请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企业,必须“具备法人资格,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单位,且在申请之日前三年内无违法违规记录”。该《规定》从2008年1月31日起施行。 2008年2月3日晚,国家广电总局、信息产业部对外公布解释细则(以下简称《细则》)。两部委表示:《规定》之前依法开办、无违法违规行为的,可重新登记并继续从业。而《规定》之后,申请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必须符合《规定》第八条所列的条件。
32-35
高科技与产业化杂志人物

科技启迪人生——记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贺贤土院士

摘要:“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在引进外资和外国技术的同时进行消化吸收,要重视基础研究,特别要强调自主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真正掌握自己的高科技的核心技术。因此,我想热爱祖国,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振兴中华这些精神,不应只是在研制核武器过程中体现出来,也应在发展国民经济中体现出来。”
36-39
高科技与产业化杂志专题

科技减灾——雪灾考验中国风险处置力

摘要:中国每年受各类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高达2000多亿元。严重且频发的自然灾害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上,保护自然环境,加强生态建设,节约资源能源。要尊重自然规律,调整工业特别是对自然环境具有较大影响的工程建设布局。要未雨绸缪,加强规划,科学设计,使人居环境和重要的战略基础设施远离灾害多发、易发区和自然环境脆弱区。提高和改进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灾害的监测、预测、预报能力。
40-45

文明与生态——人与自然的和谐?

摘要:“我们刚刚应付了一场现代战争!”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余志豪瞪圆了眼睛说。这位已经73岁的老科学家口中的战争就是2008年年初那场50年难遇的大雪灾。
46-49

气候告知:科技的无奈?

摘要: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在自然灾害面前,人似乎显得有些孱弱无力。然而,千百年来,每一次的灾难都不能让人类倒下,每一次都给人们一些启示。实际上,人类对自然灾害从未停止过抗争和探究,在不断总结与探索中,人类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会保护自己。那么,2008年的这场雪灾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50-53

中国应急支撑体系“启示录”

摘要:雪灾使我们陷入沉思:对付这类自然灾害,为何当初没有预警和应急机制? 2008年3月8日,粤籍全国人大代表李兴浩向国家提交的《关于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经验、启示与对策建议》中指出,“拿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灾害管理和应急制度的成功经验,建立中国自己的体系——设自然灾害局、立《灾害管理法》、建灾害数据库。
54-57

现代工业文明的支撑——能源与交通

摘要:值得研究的问题是,是不是现代化社会注定比传统社会更加脆弱呢? 一场大雪,打乱了大半个中国的正常生活。仔细想想,不过是一场大雪而已,不过是没有电而已。为什么?
58-61

灾后重建:再塑一片农林天

摘要:2008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中国中东部地区连续出现三次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造成严重灾情。在那之前,没有人知道这会是一场全球性的气候灾害。
62-63

世界各国雪灾应对措施

摘要:洪水、飓风、地震、暴风雪……这似乎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年代。在自然灾害面前,生命是如此脆弱。如何应对、减少灾害损失已经成为各国面临的挑战。
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