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园林技术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 省级期刊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Gardens

  • 11-2173/TU 国内刊号
  • 1000-7237 国际刊号
  • 0.11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古建园林技术是北京《古建园林技术》杂志社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3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北京房地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的学术期刊。古建园林技术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传统建筑设计、传统建筑营造技术、历史·理论·文化、传统建筑园林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地域建筑调查、古建医生、行业动态

古建园林技术 2015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社评
认真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把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建筑文化推向新阶段1-1

摘要:2015年12月20—21日,中央召开了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城市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行业动态
复兴之履——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路径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4-8

摘要:2015年10月30日-31日在浙江省松阳县召开的“复兴之履——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路径学术研讨会”是一次独具意义的交流盛会。来自各界的与会学者围绕“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认识、问题与对策”、“传统村落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保护”、“传统村落的利用与产业复兴”、“传统村落中建筑的改善与利用”、“传统村落的管理与体制”等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提出了很多富有创新性的理论和观点。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历史·理论·文化
试论贵州乡土建筑丰富的外形与内涵9-15

摘要:贵州是个多民族的山区省份,各族人民因山就势,因地制宜,遵循各自的传统习俗,修建多姿多彩的乡土建筑,创造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其乡土建筑中的公共建筑,不仅造型各异,文化内涵尤其丰富有趣,是中华乡土建筑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中国古建筑柱础名称辨析(上)16-21

摘要:柱础有诸多名称,原本互相区别,而后世逐渐混淆。然而,櫍、榰、磶、础、磉、磌、磩、碇,或从木,或从石;或起源于干栏建筑,或来自于穴居、半穴居,其发展脉络和在建筑中的用处皆不相同。

明清江南地区工巧传统成因分析22-25

摘要:论文以江南地区“精工巧作”技艺传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存相关典籍的研究以及技艺实例的分析,对这一传统的生成原因进行了探究,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传统建筑营造与风水的关系初探26-30

摘要:从建筑风水理论的起源开始,概要介绍了建筑风水在营造领域的应用。建筑风水作用的三个方面:“风应流动、水应洁净和应有阳光照射”,从风水渊源与思想体系、建筑风水要素与相地方法、阳宅与阴宅、美学与建筑风水以及城市规划与建筑风水等角度分析和阐述了建筑风水与营造的密切关系。通过建筑风水理论在古建筑营造、古都遗址和城市规划的实例分析,初步探究了建筑风水思想体系。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传统建筑园林研究
川南地区民居营造特点分析——以福宝古镇为例31-33

摘要:文章以四川省合江县福宝吉镇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对其区位自然状况、群藩布局、街道样貌、建筑特点、材料构造、人居环境的现状进行分析,由小见大探讨了川南传统聚落的特点,为现代的设计提供启示与借鉴。

颐和园亭桥的艺境美分析34-37

摘要:文章在分析文献资料基础之上,通过实地调查颐和园内五座亭桥的造型、彩绘、栏杆等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精神以及亭桥的景中画、画中景的美学特征,探索亭桥茌中国传统造园精神以及审美标准中的广度和深度,从而进一步论证中国传统造园艺术在人居环境设计中的现代意义。

浅谈清代王爷园寝墓室的装饰艺术38-42

摘要:清代王爷园寝的墓室讲求布局,追求吉祥的寓意,墓室装饰既有皇家的雍容华贵,又有私家的玲珑精致,别具一格,体现出“事死者,如事生”的思想。清代王爷园寝的石刻遵照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建筑制度,建筑构件用料上乘,雕刻技术精湛,墓室装饰多样,是清史研究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古代陵寝制度重要组成部分。

牛街清真寺窑殿内的建筑彩画研究43-47

摘要:牛街清真寺是北京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清真寺,现存有不同时期、不同类别的建筑彩画遗迹。彩画显示出官式特征,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本文根据实地调查情况,并结合旁证,探讨了彩画的基本形制、时代及艺术特色。

湖南永顺老司城图形符号之装饰纹样解析(下)48-50

摘要:作为湖南永顺老司城营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部位的装饰纹样直接影响着建筑形象效果,而不同部位的装饰纹样也存在差别。本文从速址类、墓葬类、石雕刻类、建筑构件类以及器物类等不同部位的装饰纹样进行依次分析,旨在找出其相同与不同点,为今后的传统村落与建筑的保护修缮提供参考。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建筑设计
乌鲁木齐文庙风格的地域化探析51-55

摘要:乌鲁木齐在清代巩固边疆、兴建新城的背景下修建文庙,本研究从文庙的发展变革、布局形制、建筑要素构成等归纳其独特的地域化风格,包括历史发展复杂性、功能的多样性和建筑地方化等;并进一步剖析其风格形成的缘由为政治主导、一体多元的区域文化背景、边疆崇拜习俗和地域发展的局限性。

明朝河西地区移民背景下的民勤圣容寺建筑研究56-60

摘要:本文通过对明朝河西地区历史与人口流动及构成的分析,结合圣容寺文献与建筑测绘的研究,以三圣殿为例,探讨如何运用“透物见人”与类型比较等方法追寻在时代与地域两大因素影响下建筑的源与流,为理清地域建筑谱系提供一种方法论上的尝试。

历史建筑的保护及其发展61-64

摘要: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历来都是相当引入注意的,在具体项目实操阶段中,需要通过不同层面的具体处理方法来完成历史建筑保护的不同工作。本文通过对陕建集团办公楼、华山国际酒店等实际项目的做法,论述了作者对于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中,建筑实体与保护理念等不同层面的观点,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地域建筑调查
西藏然乌湖畔石木民居的田野调查65-68

摘要:然乌村位于西藏昌都地区的然乌湖畔,作为山水之间的传统藏族聚落,然乌村整体形态与周边自然环境及农耕用地关系协调合理;在高台之上建造自塔、经幡和寺院等采教建筑形成宗教核心;以石材和木材为主要材料进行民居建筑建造,同时还利用晾晒架和高架形式摆放菱草垛并组成构筑物,这些建造方式均较充分地体现出我国传统民居聚落建造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特点以及对当地宗教信仰的坚定追求,从而使得然乌村成为我国西藏地区传统石木民居聚落的典型代表,形象地展示了我国传统民居建造者的集体智慧。

甘孜地区道孚县乡土民居田野调查69-73

摘要: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属中国最高一级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地带,横断山系北段川西高原区,平均海拔3500米左右。全州气候湿润,多高山峡谷,河系众多,森林植被丰富,具有充足的木材原料,为藏族民居的多样性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州内各县因自然环境条件及建造资源的差异,使得藏族民居各县特色且各成体系,从而形成多样化的地区民居类型,如丹巴民居、康定民居、道孚民居。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文化遗产保护
河南新郑卧佛寺塔病害勘察及针对性保护措施初探74-80

摘要:塔是一种在亚洲常见的,有着特定形式和风格的中国传统建筑。最初是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经、僧入遗体等的离耸型点式建筑,称“佛塔”。佛塔一般建在寺院里,个别的塔茌寺院的外侧。凡是历史悠久的古老寺院都建有塔,所以有“有塔必有寺”之说。但因为年代悠久,历史的变迁使许多寺院遭受了毁坏,有些塔有幸保留下来,新郑卧佛寺塔即属此例。本文通过对卧佛寺塔的现状病害实地勘查,以客观的分析方法探寻病害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探寻针对每一类病害的维修保护措施,旨在为卧佛寺塔的保护维修施工提供较为科学的实施方案。

“空地协同”的古建筑测绘方法初探——北京寿皇殿建筑群实施案例分析和总结81-86

摘要:在学生古建筑测绘实习课中,建筑群总图测绘和高大建筑顶部测绘一直是外业实施的两大难点,学生徒手操作危险且低效,需要多种技术手段的支撑,对此作者主要针对新颖的无人机低空平台、地面测绘设备、学生绘图三者之间的配合问题,在景山寿皇殿建筑群进行了测绘实验。本文据此提出“空地协同”古建筑测绘新方法,从流程管理、数据处理、成图方法更新等角度总结基本作业原则,力求抛砖引玉,将新技术与遗产保护及勘测现实需求紧密对接,为先进技术平台填补应用实践及课程管理方法的缺陷,在解决屋顶及总图测绘难题的同时辅助学生绘图与学习、显著提高古建筑测绘外业水平,对我国建筑遗产保护具有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