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园林技术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 省级期刊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Gardens

  • 11-2173/TU 国内刊号
  • 1000-7237 国际刊号
  • 0.11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古建园林技术是北京《古建园林技术》杂志社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3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北京房地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的学术期刊。古建园林技术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传统建筑设计、传统建筑营造技术、历史·理论·文化、传统建筑园林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地域建筑调查、古建医生、行业动态

古建园林技术 2008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古建筑传统技术
潮汕传统建筑嵌瓷工艺研究3-8

摘要:潮汕传统建筑以其热烈的装饰色彩,夸张的装饰造型,独到的装饰审美情趣有别干广府地区的传统建筑。行走在潮汕地区的街巷中,常常被其外观装饰的绚烂多彩打动,而这装饰所采用的主要工艺就是嵌瓷。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理事单位名单3-3

中国古建筑灰土技术的演变9-10

摘要:灰土古时称“土功”。土功的内容包含夯筑灰土、下地丁、刨槽三个方面。而古时的土功又首以夯筑为重点。最早的文字记载见《诗·大雅·帛系》,讲述了古人以土筑屋的技术,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我国宋代的《营造法式》对夯筑技术已有了详细的记载。夯筑技术历经上千年的不断发展、创新和完善,最后演变为成熟的灰土施工技术。纵观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历史,

《斗棋》一书荣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10-10

摘要:由本刊编、委著名古建筑专家潘德华先生撰写的《斗拱》(上、下)一书,荣获“第一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本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包括“社科类”、“科技类”、“文学类”、“艺术类”、“辞书类”、“古藉类”、“民族类”、“少儿类”等八类,共60个。其中,同时获奖的古建园林方面著作还有汪菊渊著的《中国古代园林史》(上、下)。

白矾在古建筑中的应用11-12

摘要:白矾的名称出自南北朝时刘宋·雷敷撰《雷公炮炙论》。汉以前载有“烧”(《病方》)、“炼”(《本经》)的制法。历经汉、晋发展为“烧令汁尽,熬”(《肘后》)。“于瓦上若铁物中熬令沸汁尽”(《集注》)等法。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建筑理论与历史
广州十三夷馆建筑风格演进的内在因素13-15

摘要:清初的对外贸易政策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海禁^[1]和朝贡,自由贸易被打上非法走私的烙印。清初广州城民生萧条、屋舍简陋的面貌是多种原因造成的,除了严厉的海禁政策外,早期清政府与南明势力在广州城下30余年(1647-1681年)的拉锯战;尚可喜、耿精忠藩王屠城之祸;岭南地区的农民、“社贼”起义;迁界令等造成岭南地区大范围的人口锐减、民生凋敝,市镇、

清代王府建筑组群构成特点16-20

摘要:一、清代王府建筑组群的规模 从清代典籍中关于王府建筑制度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规定着重强调了中路建筑的形制,以及建筑装饰方面的限制,但是对于王府的其他组成部分,没有详细的规定。即使是对于中路建筑,虽然对建筑的开间数做出了规定,但是单位开间大小的不同、以及建筑布置紧凑与疏朗的差别,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古建园林艺术与理论研究
姐妹双园 两岸争丽——台北板桥林家花园和厦门鼓浪屿菽庄花园21-24

摘要:我曾六次访台湾,多次游厦门,每到两地都被两处具有浓郁中华民族文化的近代传统园林所吸引。更为引人注意的是这两处园林都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可称得上是姐妹双园,两岸争丽。它们便是台湾省台北县板桥林维源邸林家花园和福建厦门鼓浪屿菽庄花园。

中国古典文人园林与可持续发展25-25

摘要:中国古典文人园林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世界文化宝库的一颗璀璨明珠,虽然经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风雨洗涤,它们中的许多优秀之作至今仍然焕发着耀目的光彩。世人在游历这些古典园林时,除了发出由衷的赞叹声之外,也不由地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使它们在历经沧桑之后,仍然具有迷人的魅力?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要深入探究这些古典园林的营造原则和它们所创造的如诗似画般意境的真谛。而这些原则和真谛,反映了一种可持续发展概念和思路。

古建筑柱础石的演变与分期特点26-29

摘要:几千年来,木结构古建筑始终以这样一种建筑模式出现:“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这种建筑模式上的每一组,甚至每一个构件,它发展的连续性和变化的多样性,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生活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风格和特点。柱础石作为中国古建筑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构件,具有“起源早,数量多,形式广,价值高”的特点。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古建筑修缮与复原
新基莫氏祠堂维修设计30-32

摘要:“新基莫氏祠堂”,为珠江三角洲极为少见的直接以“祠堂”二字命名祠堂的实例,座落于广东省东莞市麻涌镇新基村八宅街。其建筑布局为五开间四塾台三进深二天井一牌楼,朝向为座西向东,是一座典型的广府宗祠建筑。该祠占地面积约2250m^,主体建筑总长约46.5m,总宽约19m,建筑面积约900m^2。

盛事浅识——初读重印《中国营造学社汇刊》34-34

摘要:由罗哲文先生作序,中国文物学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校核编审,知识产权出版社重新出版的《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在各界祈盼中终于面市了。此举可称是当今古建园林文物界一件盛事!

坚持古建修缮原则,按传统工艺精心施工——北京香山碧云寺保护修缮一期工程35-37

摘要:北京香山碧云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元,后经明、清多次维修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碧云寺地处北京城西北香山风景区,建制规整、保存基本完好,建筑布置分南、北、中三路。碧云寺总占地面积约45000m^2,包括明清、:民国及现代建筑共60余座,总建筑面积约7400m^2.其中包括木构、砖石构建筑、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古建筑文物集粹
周庄张厅38-44

摘要:坐落在周庄北市街永安桥南的张厅,原名“怡顺堂”,相传为明代中山王徐达之弟徐逵后裔于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所建。清初售予张姓人家,改名“玉燕堂”,故俗称张厅。历经了数百年沧桑变迁之后,虽然其规模、范围以至某些结构形式已发生了或多或少的改变,但留存的建筑基本保持着早期的风格。能够看到,该建筑组群大部分在外形上提栈变化较大;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创刊25周年、出刊100期纪念专刊”征稿公告44-44

岳阳近代西式建筑45-50

摘要:岳阳位于洞庭湖和长江交汇处,是中国滨湖滨江城市。便利适中的地理位置使得岳阳不仅一直是州、府、县治所在地,也成为近代中国最早沿江自开通商口岸城市之一,是西方文明进入湖南省的北入口。随之而来的,是岳阳近代西式建筑的出现。在近代特殊历史条件下,岳阳西式建筑的产生和发展体现了中西初步相遇过程中的冲突和融合。本文将岳阳近代西式建筑划分为两类:

郎德上寨的民居建筑51-52

摘要:一位资深国际旅游学家认为,“世界上还没有一例开发旅游不破坏民族文化的,若有,简直是个奇迹。”基于这种认识,《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在论及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时写道:“以民族村寨为代表的文化遗产正遭遇不可挽回的破坏和面临消亡的危险,除非采取保护他们的行动。”值得庆幸的是,采取有效措施,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发展旅游业,

崔家大院上院经典建筑介绍53-53

摘要:如果说崔家大院是一桌丰盛的色香味俱全的满汉全席的话,那么,崔家上院的西厅就是一道名菜,而上院的影壁、牌楼、腰廊就是提高整个上院品味的“调位品”。三个小品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改变了上院两进院东西狭长南北较短的布局,形成了既南北曲径通幽又东西轴线贯通而灵活多变的和谐布局,使整个上院的空间序位变化丰富多彩,视觉形象顺畅完美。它们虽然相对体量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