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园林技术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 省级期刊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Gardens

  • 11-2173/TU 国内刊号
  • 1000-7237 国际刊号
  • 0.11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古建园林技术是北京《古建园林技术》杂志社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3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北京房地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的学术期刊。古建园林技术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传统建筑设计、传统建筑营造技术、历史·理论·文化、传统建筑园林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地域建筑调查、古建医生、行业动态

古建园林技术 2006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古建筑传统技术
宋代建筑基础营造技术3-8

摘要:建筑基础,宋《营造法式》称“基址”,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湮没地下不可目睹,宋代基础做法今人所知不多。本文通过对联营造法武》的解读,结合古代文献以及当今仍在使用传统营造方法,试图揭开宋代基础做法的神秘面纱。基础营造有三部分内容:放线、开基和筑基,下逐一说明。

徽州明清民居瓦作工艺技术(下)9-10

摘要:二、瓦作工艺技术应用 瓦作的墙体砌筑到了清代就改变了明代开砖“灌斗墙”的做法,以“鸳鸯墙”和“单砖墙”来砌筑。“鸳鸯墙”又称“女儿墙”,其墙体宽度约七寸,砖长八寸,宽五寸、厚二寸,俗称二五八砖。到了晚清,已将其砖尺度改小至七寸、宽四寸、厚一寸(鲁班尺),俗称一四七砖。这些不同尺寸的砖均属墙体砌筑用,如马头墙、一线拔檐或间壁等。

山西的建筑技术与地方做法11-14

摘要: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左传·庄公二十三年》及《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中载道:“丹恒宫之楹”、“刻其桷…”的记载。山西的园林古建筑技术在两千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踵事增华,并且大量地吸收了许多外来民族的成分,丰富了自己的内容。直至建国后,山西的老匠师还有很多,在五台县有许多技术精湛的木工、砖工、石工、雕工,在朔县有木工,在太原附近有彩画工、琉璃工等。山西的古建筑技术流传之广、影响之大,至今河北、河南许多古建筑木作师傅究其师祖,多自称为山西五台一脉。

中国古代建筑装修上的楔钉销砦15-16

摘要:在我国古代建筑装修的结构上,有一种极其微小的部件,即各种楔子、木钉、销子及砦。这种小部件体积虽小,常不被世人和研究者注意。然而。这些看似微不足道,作用却很重要的小木块,与其它部件一样,同样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研究它们,可使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中国古代装修的构造全貌。对其历史发展,流派形成。以及形制分布,形成更加明确的概念,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古建园林艺术与理论研究
风水学与居住建筑设计17-19

摘要:1、前言 风水学即“藏风得水说”,古代经典著作《葬书》解释说:“藏风聚气,得水为上,……故谓之风水”。古人又叫“堪舆”。堪指高处,即天道;舆指低处,即地道。风水总的来说是为活人住的阳宅和死人住的阴宅择地、选址的一种方法。风水学伴随我国传统建筑两千余载。讲求风水,即建筑环境要符合风水要求,如风向水流的地势等,这重要反映在古代皇帝陵墓的建筑上。这种把人工改造和地形选择利用相结合,以综合地构成一种特定的环境,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特色。“风水热”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在欧美各国及港澳地区兴起,有许多人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在中国风水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建筑环境学。

人园合一 浑然天成——小议《红楼梦》大观园的园林艺术20-21

摘要:《红楼梦》是我国清代文人曹雪芹的经典作品,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中作者花费了大量笔墨塑造的纸上园林一一大观园,数百年来一直是红学家和建筑学家研究的对象。大观园是《红楼梦》中人物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故事情节展开的平台。虽然是作者在现实园林基础上想象的纸上园林,但是却没有超越现实生活中营造的可能性。它的一草一木、一亭一台都遵循着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规律,体现着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特点,它是虚幻的,但更是现实的。大观园的艺术成就是全方位的,本文就其园林艺术的个性化与人格化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重要公告21-21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古建筑修缮与复原
洛阳山陕会馆舞楼窝角柱的构造特点与抽换技术22-25

摘要:洛阳山陕会馆第一进院落建筑的保护修复工作是由中国和意大利两国文物保护部门合作完成的,其中属于中国传统建筑修缮技术的方案主要由中方制定。本人作为该项目的现场中方负责人,认为山门木构架的矫正技术和舞楼窝角柱的抽换技术是两项关键性措施,从方案制定推敲到技术实施监测都有一定借鉴价值。笔者已将前一个问题总结在本刊总第89期,在此谨对后者做一介绍。

福清“黄阁重纶”石牌楼纠偏修复28-29

摘要:“黄阁重纶”牌楼位于福清市融城镇南门外利桥街,始建干明崇祯元年(1628年),是叶长青为纪念其祖叶向高两度任首辅的殊荣而建。坊用白花岗石建造,仿木楼阁式。十二柱,面阔三间(11m),进深二间(3m),通高10.07m。重檐四坡顶。坊门跨街,门额为巨大月梁,下有镂雕神鳌形雀替承。上置青石雕隔扇,双面镂空透雕三组。内容为抚琴与奕棋、读书、作画,人物僧、俗、长、幼神态各异,袍履、须发分明。隔扇上方为诰封牌,列叶向高、父朝荣、祖广彬、曾祖仕俨四代诰封官衔。全文21行,每行6字,另加款识8字,计134字。上置坊匾,匾双面刻楷书:“黄阁重纶”。字径二尺许,顶楼面阔一间,进深二间。山面用中柱,四根浮雕蟠龙方形角柱,上承四坡顶。楼中立竖匾“恩荣”,匾周镂刻飞龙,前后檐各有一对垂莲柱,与角柱弓梁连结,如宝盖璎珞悬垂。坊顶正脊两端为神鳌衔脊,中置宝葫芦,次间门洞略低于明间。柱间镶嵌青石镂空透雕隔扇,隔为前后间。分别透雕渔、樵、耕、读。前后檐柱间也各镶青石透雕隔扇,作为门面。透雕分别为“苏武牧羊”、“杨震拒金”、“秉笔直书”等历史故事。柱头用坐斗等构件。仿木构造惟妙惟肖,雕琢精致,是明代石牌坊中的精品。1985年定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图1)。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古建筑文物集粹
圆明园中的仿舟建筑30-32

摘要:清代御苑圆明园号称“万园之园”,园内殿堂轩馆、亭台楼阁应有尽有,不计其数,竭尽土木之功。其中专门有一类建筑以模仿舟船为式,数量不少,形制较为特殊,但由于建成时间相对略晚,在《圆明园四十景图》中竟无一可见,因而较被忽略。作为一种特殊造型的园林建筑样式,圆明园中的仿舟建筑自有其景观价值,而且手法各有巧妙。本文将主要根据相关文献记载、样式雷图和遗址调查,对此类建筑进行一个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清西陵——保存完整的“样式雷”古建筑群33-34

摘要:样式雷家族为清代皇家园林设计建造长达200多年,设计作品成为清代皇家园林的模式和典范,其中最著名的是“二园二陵”,而“二陵”之一即是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一一清西陵。在清西陵宏大的文物古建筑群中,样式雷第四代传人雷家玺主持设计建造了嘉庆皇帝的昌陵,样式雷第五代传人雷景修主持设计建造了道光皇帝的慕陵、孝静皇后与众妃嫔合葬的慕东陵、孝和睿皇后的昌西陵,样式雷第七代传人雷廷昌主持设计建造了光绪皇帝的崇陵。那么这些雄伟宏大精美的文物古建筑群实物到底是怎样的呢?我想在此就向大家做一个简介。

山西省定襄县关王庙大殿建筑35-37

摘要:关王庙,位于山西省定襄县城北关,为定襄二中所占,现仅存大殿,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殿内现存元至正碑一通,金泰和八年碣一块。据清雍正《定襄县志》和现存碑碣,关王庙始建于唐,为悯忠祠,元至正年间更名寿圣寺。现存大殿原为寿圣寺西配殿。元末寺废,独存西配殿,改用并称为关王庙至今。雍正《定襄县志》载元寇禧(《新创关王庙记》知,所谓“新创”指新塑圣像言,建筑因其旧。大殿曾经元至正六年、嘉靖三十四年、康熙二十八年数次修葺,其结构斗拱保存完好。现据建筑结构和斗拱形制、布局分析,当是金代建筑无疑,有些做法,如斗拱的大小、构造或许还可能早于重建于金天会十五年(1137)的佛光寺文殊殿(插图一关壬庙大殿和文殊殿斗拱之比较,见彩插二、三)。

郎德上寨古建集粹38-42

摘要:郎德上寨古建筑群深藏于云贵高原、苗岭腹地、雷公山麓、清水江畔,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镇管辖,北距州府凯里30公里许。溯自元末明初建寨以来,已繁衍了20多代。今有100多户,500多人,全是苗族。村民迄今保留远古遗风、秦汉礼俗、唐宋服饰、明清建筑,人称当代“世外桃源”。郎德上寨古建筑群包括民居建筑、附属建筑、公共建筑等方方面面,其中公共建筑又包括防御设施、道路桥梁、农田水利、民俗文化诸多品种,堪称苗岭山区建筑博物馆。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建筑理论与历史
宫阙、城阙及五凤楼的产生和发展演变(上)43-50

摘要:一、前言 明清故宫的午门,平面呈凹字形,名为五凤楼,城楼上的建筑,如五凤起舞,整个平面又如一只飞翔的大凤凰。五凤楼这种建筑的形制是何时产生的?又是如何发展演变的?溯其源,须从周代的宫阙、城阙说起。

鲁故城遗址探析51-51

摘要:公元前十六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现在的山东曲阜为奄国,是商王朝在中国东部的重要属国。商王朝的第十八个王南庚,曾迁都于奄国。商王朝的第二十个王盘庚才迁都到殷(今河南省安阳的小屯村)。公元前十一世纪商王朝被推翻,其后裔与奄国君结伙为伴,等待时机,东山再起,后被周成王消灭。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文物古建筑保护维修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古建筑的构造特点、损毁规律及保护修缮方法(下)52-55

摘要:二、中国古建筑的保护修缮方法 在对中国古建筑的构造特点、损毁规律有了初步认识之后,再来探讨对它的保护修缮方法就比较容易了。

传统青砖青瓦质量检验参考标准56-62

摘要:编者按:目前我国在传统砖瓦质量检验标准方面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书讯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重新出版62-62

摘要:由中国文物学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筹备处授权,以罗哲文先生、杨永生先生、已故刘敦桢先生和卢绳先生保存的原版《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为蓝本,知识产权出版社重新原样出版了《汇刊》,受到海内外的巨大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