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消化病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国际消化病杂志 统计源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s

  • 31-1953/R 国内刊号
  • 1673-534X 国际刊号
  • 2.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国际消化病是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63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国际消化病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述评、综述、论著、专题笔谈、临床研究、文摘、其他。

国际消化病 2018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国际消化病杂志综述
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治疗现状283-286

摘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目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治疗仍以内镜下治疗为主,包括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EIS)、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等.相较于其他治疗方法,内镜下治疗具有高效、费用低、痛苦小等优势,被推荐为EGVB的一线治疗措施.但内镜下治疗仅适用于EGVB的紧急止血及预防再出血,并不能阻止静脉曲张再发.此外,内镜下治疗对术者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致命性并发症.随着介入、超声内镜(EUS)等技术的联合应用,EGVB的紧急止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明显改善,未来EGVB的治疗应该是多学科协同合作的综合性、个体化治疗方案.该文就EGVB的内镜下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血液循环和胃液中的微RNA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287-289

摘要:微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RNA,存在于人体组织、循环系统及相关体液内,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及凋亡.当人体组织发生癌变时,根据肿瘤的类型、分型、进展程度的不同,miRNA也将随之出现异常表达.这些异常表达的miRNA可预测不同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情况.相较于正常人及胃良性病变患者,胃癌患者体液中的miRNA往往表达异常.循环miRNA因临床标本获取方便,且在诊断胃癌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成为了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胃液miRNA则具有更高的组织特异性,更能反映胃内病变情况,虽然大部分情况下胃液需通过胃镜/胃管抽取,获取方法较为复杂,但仍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肿瘤标志物.该文就目前循环miRNA及胃液miRNA在胃癌诊断中的优缺点作一综述.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关系的研究进展290-293

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NAFL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分泌的代谢产物在NAFL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调节能量平衡,作为信号分子参与信号转导,直接作用于肝脏细胞等.该文对近年来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氧化三甲胺、胆汁酸及内生性乙醇等)与NAFLD关系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并探讨基于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NAFLD防治策略.

粪菌移植治疗现状及其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294-296

摘要:粪菌移植(FMT)作为一种针对肠道微生态的疗法,为诸多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但这项治疗方案仍处于起步阶段,诸多可能影响FMT疗效的因素尚不明确,输注剂量和频次、输注途径、供体筛选、输注液制备方法以及潜在风险需要进一步研究.炎症性肠病(IB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有的治疗药物包括氨基水杨酸、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近年的多项研究表明,FMT安全且有助于诱导IBD症状缓解.该文就FMT的研究现状及其在IBD中的应用状况作一综述.

结直肠肿瘤与肠道菌群关系的研究进展297-300

摘要:人体的肠道菌群是一个庞杂的微生态系统, 正常菌群具有参与物质代谢,促进机体生长发育, 介导炎性反应发生、 发展等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肠道中的微生物菌群通过慢性炎性反应、 基因毒性代谢物的合成参与着消化道肿瘤的形成.该文就肠道中具核梭杆菌、 粪肠球菌、 大肠杆菌、 肠杆菌属脆弱类杆菌的致癌信号通路及关键基因与结直肠癌发生的关系作一综述.

国际消化病杂志论著
胃蛋白酶原联合血浆游离DNA在早期诊断胃癌中的临床价值301-305

摘要:目的 探讨胃蛋白酶原(PG)联合血浆游离DNA(cf-DNA)在早期诊断胃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市第一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20例胃癌患者、98例胃溃疡患者、109例萎缩性胃炎患者、112例浅表性胃炎患者,另选择12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间PGⅠ、PGⅡ、PGR(PGⅠ/ PGⅡ )及cf-DNA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GⅠ、PGⅡ、PGR、 cf-DNA 及联合检测早期诊断胃癌的价值。结果 胃癌组PGⅠ、PGR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胃溃疡组、萎缩性胃炎组PGⅠ、PGR明显低于浅表性胃炎组、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5组的PG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胃癌组cf-DNA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胃溃疡组、浅表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正常组cf-DNA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胃癌转移组患者的PGⅠ、PGR明显低于非转移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转移组患者cf-DNA水平明显高于非转移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PGⅠ、PGR、cf-DNA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0.85,特异度为0.79,明显高于单项检测。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明显大于单项检测。结论 PGⅠ、PGR、cf-DNA联合检测早期诊断胃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胃癌患者病灶组织中UHRF-1、KIF2A及HIF-1α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306-309

摘要: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病灶组织中泛素样含PHD和环指域蛋白-1( UHRF-1 )、 驱动蛋白超家族成员2A(KIF2A)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张家港市中医医院就诊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病灶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UHRF-1、KIF2A及HIF-1α的mRNA和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病灶组织中UHRF-1、KIF2A及HIF-1α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 P <0.05)。病灶组织中UHRF-1、KIF2A及HIF-1α蛋白阳性率分别为85.0%、65.0%和73.3%,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45.0%、10.0%和20.0%( P < 0.05 )。肿瘤大小≥3 cm,中低分化腺癌,TNM Ⅲ、Ⅳ期,有淋巴转移的病灶组织中UHRF-1、KIF2A及HIF-1α蛋白阳性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UHRF-1 、KIF2A及HIF-1α蛋白阳性率与性别、年龄和肿瘤浸润程度无关( P >0.05)。结论 UHRF-1、KIF2A及HIF-1α在胃癌患者病灶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加,且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侵袭转移的影响310-313

摘要: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SF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 选取武汉市中心医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癌组织中CS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甲羟戊酸脱羧酶(MVD)、β-连环蛋白(β-catenin)、E-钙黏附素( E-cadherin )、CD68、CD16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CD31的表达。结果 CSF1高表达样本数占50%,染色强度为(2.77±0.39)分,低表达样本数占50%,染色强度为(0.92±0.21)分;CSF1高表达患者的肿瘤胞膜不完整率明显高于CSF1低表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CSF1高表达患者的VEGF、MVD、MMP-9及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TAM)表达量显著高于低表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VEGF、MVD、MMP-9及M2-TAM表达均与CSF1表达呈显著正相关;CSF1高表达组患者E-cadherin表达显著低于低表达组,β-catenin显著高于低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E-cadherin表达与CSF1呈显著负相关,β-catenin表达与CSF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CSF1的高表达与炎性反应程度以及胃癌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密切相关。

微RNA-9对胃癌细胞内CDX2基因表达的影响314-319

摘要:目的 探讨改变胃癌细胞中微RNA-9(miRNA-9)的表达水平对尾型同源核转录因子2(CDX2)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生物信息学预测调控CDX2的目的 miRNA。采用脂质体法将miRNA-9类似物、miRNA-9 抑制物和无关序列质粒瞬时转染胃癌细胞株AGS、MKN45,以无关序列作为阴性对照。将细胞分为miRNA-9类似物组、miRNA-9抑制物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NA-9和CDX2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CDX2蛋白表达。结果 CDX2 mRNA 3′UTR和 miRNA-9有高度保守的结合靶点。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相比,miRNA-9类似物组细胞中的CDX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miRNA-9抑制物组的CDX2蛋白表达显著上调,而CDX2 mRNA表达未发生显著变化。结论 在胃癌细胞株AGS、MKN45中,miRNA-9具有抑制CDX2蛋白表达的作用,而对CDX2 mRNA表达无影响。抑制miRNA-9表达后,CDX2蛋白表达明显上调。

白细胞介素-34、血小板、谷氨酰转肽酶及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联合诊断模型评估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价值320-326

摘要:目的 探究白细胞介素-34(IL-34)、血小板(PLT)、谷氨酰转肽酶(GGT)以及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A/G)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水平及其诊断严重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8月至2018年2月在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2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肝脏穿刺术确定其肝纤维化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34水平,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中PLT水平,采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GGT水平,采用琼脂糖电泳法检测蛋白电泳,并计算A/G。探究IL-34、PLT、GGT和A/G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以及诊断严重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的效能。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34、GGT水平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升高,血清PLT水平和A/G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而降低。由IL-34、PLT、GGT和A/G构成的肝纤维化程度诊断模型(模型A)对严重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均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模型A诊断严重肝纤维化的效能高于IL-34、PLT、GGT、A/G、FIB-4和S指数。模型A诊断早期肝硬化的效能高于IL-34、PLT、GGT、A/G和FIB-4。结论 由IL-34、PLT、GGT和A/G构成的肝纤维化程度诊断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肝纤维化程度,重复性较高,便于临床动态监测肝纤维化程度。

盐酸小檗碱对内质网应激caspase-12/caspase-3信号通路介导的小鼠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327-332

摘要:目的 观察内质网应激(ERS)对肠上皮细胞(IEC)凋亡的影响,探讨盐酸小檗碱(BBR)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小鼠IEC并行免疫荧光鉴定后,采用过氧化氢(H 2O 2)作用细胞24 h制备体外肠细胞ERS模型,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BBR干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变化,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门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2(caspase-1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0.4 mmol/L的H 2O 2作用24 h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IEC的存活率明显下降,凋亡率明显上升,GRP78、活化形式的cleaved caspase-12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均升高;若同时给予中、高剂量(1.0 μmol/L、10.0 μmol/L)BBR干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IEC的存活率升高,凋亡率下降,且GRP78、cleaved caspase-12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BR能通过抑制ERS时caspase-12 /caspase-3凋亡信号通路活化,从而抑制IEC的过度凋亡,保护肠黏膜屏障,这可能是BBR治疗UC的部分作用机制。

Ezrin及L1CAM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333-336

摘要:目的 检测结肠癌组织中Ezrin及L1细胞黏附因子(L1CAM)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67例手术切除的结肠癌组织,以及对应的癌旁正常结肠组织,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qRT-PCR )检测组织中Ezrin、L1CAM蛋白及mRNA的表达,观察其与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检验Ezrin与L1CAM的相关性。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Ezrin、L1CAM蛋白及mRNA表达高于正常结肠组织( P <0.001);结肠癌组织中Ezrin及L1CAM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TNM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 P 均< 0.05)。结肠癌组织中Ezrin与L1CAM 蛋白的表达量呈正相关( r = 0.864 ,95% CI :0.579 6~0.818 4, P <0.000 1)。结论 Ezrin及L1CAM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与结肠癌侵袭及转移的恶性临床病理特征相关,且两者具有相关性。

国际消化病杂志短篇论著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间质瘤的临床观察337-339

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间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1年10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25例上消化道间质瘤作为研究对象,应用Dual刀、IT刀进行ESD治疗,一次性完整剥离切除病变。结果 25例上消化道间质瘤中,位于胃窦7例、胃底5例、胃体7例、贲门1例、食管5例。病变大小为0.8~3.0 cm,平均(1.6±0.6)cm。25例病变均一次性完整剥离。ESD手术时间为30~98 min,平均(55.8±18.5)min。3例术中出现消化道穿孔,2例应用和谐夹及尼龙绳圈套扎成功闭合,1例行腹腔镜修补术。所有患者术中出血量均< 100 mL ,术后均未出现迟发性穿孔和迟发性出血。结论 ESD治疗上消化道间质瘤安全、有效。

胃黏膜癌变过程中SOX9、CDX2基因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340-343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SOX9及CDX2基因在正常胃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以下简称肠化)伴异型增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的相关作用及意义,以期及早对胃癌前病变进行检测与干预。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SOX9、CDX2在不同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组中SOX9的表达差异显著,呈递增趋势;CDX2在胃黏膜肠化伴异型增生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余各组,与胃癌组的差异显著,SOX9和CDX2在胃癌组中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SOX9在胃癌进展过程中可能扮演着促癌基因的角色,CDX2在胃黏膜肠化伴异型增生进展为胃癌的过程中可能是一种抑癌基因,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参与胃黏膜的损伤及癌变,其有望成为胃癌早期诊断的新靶点。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莫沙必利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344-347

摘要:目的 探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莫沙必利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血浆5-羟色胺(5-HT)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收集110例IBS-C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5-HT、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9%比76.4%, 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血浆5-HT、MDA、LPO表达水平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均<0.05)。结论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莫沙必利是IBS-C的有效治疗方案,能够降低血浆5-HT水平,并减轻氧化应激,值得临床推广。

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348-351

摘要: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PGⅡ、胃泌素(GS)、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其与幽门螺杆菌( Hp )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间在青海仁济医院消化内科经消化内镜确诊的19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其中胃溃疡患者105例(胃溃疡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89例(十二指肠溃疡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PGⅠ、PGⅡ、GS、PINP及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然后按照 Hp 感染结果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十二指肠溃疡组的血清PGⅠ、GS表达水平高于胃溃疡组,血清PINP表达水平低于胃溃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均<0.05);十二指肠溃疡组的血清PGⅡ、TNF-α水平与胃溃疡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Hp 感染阳性的胃溃疡组的血清PGⅠ、GS、TNF-α表达水平显著高于 Hp 感染阴性组,血清PINP水平低于 Hp 感染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均<0.05); Hp 感染阳性的胃溃疡组的血清PGⅡ表达水平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Hp 感染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组的血清PGⅠ、PGⅡ、GS、TNF-α表达水平高于阴性组,血清PINP表达水平低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均<0.05)。结论 血清PGⅠ、PGⅡ、PINP、GS、TNF-α水平变化与溃疡的部位及 Hp 感染有关。

《国际消化病杂志》第七届编委成立大会纪要352-352

摘要:2018年10月9日下午15点30分,《国际消化病杂志》第七届编委会成立大会暨消化疾病学术论坛在上海南新雅酒店召开.主编马雄教授、上海市卫计委科教处张勘处长、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任金春林研究员、中心党总支金玲书记,以及来自上海市仁济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华山医院、上海市中山医院、上海市长海医院、上海市长征医院等上海各大医院消化科的30余位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心黄玉捷副主任主持.

国际消化病杂志默认
《国际消化病杂志》简介351-351

摘要:《国际消化病杂志》是由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部级学术期刊.自1963年创刊以来,相继入选中国学术期刊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等知名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