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消化病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国际消化病杂志 统计源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s

  • 31-1953/R 国内刊号
  • 1673-534X 国际刊号
  • 2.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国际消化病是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63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国际消化病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述评、综述、论著、专题笔谈、临床研究、文摘、其他。

国际消化病 2017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miR-146a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205-207

摘要:微RNA(miRNA)最早于1993年在秀丽线虫杆菌中被发现,是一类大小为18~25 nt的单链非编码RNA,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及单核生物的细胞核内。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miRNA对多种生物学过程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如细胞的有丝分裂、分化、增殖、凋亡,个体的生长发育等,其控制着体内约1/3蛋白基因的表达。miR-146a是miRNA家族的一员,近年来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其与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该文就miR-146a在肝脏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以期提供潜在的诊断和治疗靶点,并为肝脏疾病研究提供思路。

基于肠道菌群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新策略208-211

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生率不断上升,目前仍缺乏有效治疗方法。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变化在NAFLD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达到治疗目的。该文总结近年来动物和临床研究结果,从机制上阐述肠道菌群与NAFLD的关系,同时综述通过调节与肠道菌群有关的短链脂肪酸及胆汁酸代谢来治疗NAFLD的研究新进展。

腹部CT在肝硬化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212-216

摘要: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对肝硬化的诊断、动态观察、预后评估及指导治疗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腹部CT能精确判断肝硬化患者与正常人的肝脏体积的差异,从而判断肝硬化的严重程度;能评估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判断门静脉高压的程度;还能通过测量第3腰椎水平各肌肉横截面积的变化,来评估肝硬化患者的营养状态等情况。因此,腹部CT在肝硬化诊断和预后评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腹腔镜在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217-220

摘要: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ALPPS)作为肝胆外科的一项创新性术式,其潜在的刺激剩余肝叶短期内增生突破了手术禁忌。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以及术式的优化,其临床应用取得了一定进展,腹腔镜技术的应用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前景,虽然目前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但ALPPS拓宽了手术切除适应证,让较晚期巨大肝癌患者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该文就目前腹腔镜在ALPPS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的诊治进展221-223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MWS)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撕裂出血与其他上消化道出血一样可能危及生命。近年来研究表明,结合人体体型分析和内镜探查可提高MWS诊断率,采用GB评分(GlasgowBlatchford score)对其进行危险度分层,可指导临床治疗,对预测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文就MWS的临床诊断方法、危险评估及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胃食管反流病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224-226

摘要:胃食管反流病与睡眠障碍的关系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胃食管反流病与睡眠障碍存在着双向联系,两者互为因果且可以互相加重。抑酸药可改善患者的反流症状及睡眠障碍。益生菌通过改善胃肠动力,可减少胃食管反流的发生,并可降低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因此,对胃食管反流症状及睡眠障碍的治疗除了给予常规抑酸及催眠药外,还可给予补充益生菌,发挥其对胃肠道功能及睡眠障碍的改善作用。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饮食管理227-229

摘要: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其病因包括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大多数患者发病早期被禁止进食和肠内营养,但近年来国外许多随机对照试验证明,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非必须禁食,可根据出血部位和性质以及患者全身情况来确定是否可以开放饮食。该文就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肠内营养的管理及风险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小肠黏膜损伤防治的研究进展230-233

摘要:近年来,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引起的小肠黏膜损伤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发现活性氧生成增加、胆汁酸、Toll样受体4的活化、Ⅰ型胶原合成的下调、自噬反应的抑制等机制可能参与了NSAID对小肠的损伤。药物防治小肠损伤是目前实现安全使用NSAID的重要措施,临床常用的药物有黏膜保护剂、部分抗生素及益生菌等。此文就近年来NSAID小肠黏膜损伤的机制及药物防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生物仿制药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234-237

摘要:生物仿制药是一种在质量、安全性和功效方面与已被授权使用的生物治疗产品相似的"生物治疗产品"。在过去20年中,英夫利西单抗等生物制剂的应用使炎症性肠病(IBD)的治疗策略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但生物制剂高昂的成本也给患者以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生物仿制药的研发与应用有望改善这一状况。该文就用于治疗IBD的生物仿制药的研发背景、研发过程、种类、安全性、免疫原性、药代动力学、与原生物制剂的互换性以及临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肠系膜脂肪在克罗恩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238-241

摘要:肠系膜脂肪增生是克罗恩病(CD)的特征性表现之一。增生的肠系膜脂肪细胞有特异性的形态功能改变。脂肪组织可在细菌、炎性因子等刺激下产生C反应蛋白,前脂肪细胞具有吞噬和杀微生物活性,脂肪细胞还可分泌一系列细胞因子和脂肪因子参与免疫炎性反应的调控。因此,肠系膜脂肪组织在CD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促进CD的进展。

传统治疗与肠套叠复位器治疗黏连性和蛔虫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对比分析242-245

摘要:目的分析对黏连性和蛔虫性肠梗阻患者采用传统疗法和肠套叠复位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90例黏连性和蛔虫性肠梗阻患者,按数字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n=45)采用传统治疗(左旋咪唑+丁桂散),观察组(n=45)采用肠套叠复位器法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排气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44例),对照组为81.82%(36例),χ~2=7.200,P=0.007;观察组排气恢复时间为(2.13±0.36)d,对照组为(3.60±0.83)d,t=10.900,P=0.018;观察组住院时间为(5.36±0.62)d,对照组为(7.30±0.75)d,t=13.374,P=0.026;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44%(2例),对照组为15.56%(7例),χ~2=3.086;P=0.047;上述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黏连性和蛔虫性肠梗阻患者使用肠套叠复位器治疗的效果显著,恢复时间短,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微生态制剂联合氟喹诺酮对改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246-248

摘要: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益君康联合氟喹诺酮治疗对改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湖北文理学院附属襄阳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氟喹诺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君康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小板活化因子(PAF)、CD4~+、CD8~+表达水平,CD4~+/CD8~+比值和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PAF、CD8~+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CD4~+表达水平和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IL-6、TNF-α、PAF、CD8~+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CD4~+表达水平和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谷氨酰转肽酶(GGT)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白蛋白(ALB)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后ALT、AST、AKP、GGT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ALB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微生态制剂益君康联合氟喹诺酮治疗可显著改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蓝激光内镜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249-251

摘要:目的探讨蓝激光内镜系统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昆山市中医医院112例疑似食管黏膜病变患者,分别采用普通白光内镜、联动成像技术(LCI)、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碘染色内镜和蓝激光成像技术(BLI)进行检查,并比较各项技术对病灶的检出率和对病灶边界的显示率。对BLI模式下的图像特征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病灶的检出及病灶边界的鉴别方面,BLI和碘染色内镜成像优于其他内镜技术。BLI模式显示,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PCL)在高级别及早期食管癌中以B1型为主,在低级别病变中以A型和B1型为主,在炎性病灶和正常黏膜中以A型为主。背景黏膜着色征在高级别及早期食管癌中均呈阳性,在低级别及炎性病变中阳性率分别下降至27.5%和24.3%,而在正常黏膜中无1例呈阳性。结论蓝激光内镜系统在食管病灶的检出率、病灶边界的界定上具有优势。此外,在BLI模式下观察病灶内的IPCL特征和背景黏膜着色征,有助于发现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

胃息肉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252-254

摘要:目的调查胃息肉患者的病例资料,评估胃息肉的危险因素,为胃息肉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息肉的110例患者作为胃息肉组,选择同期因消化系统疾病接受胃镜检查排除胃息肉的10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伴有疾病、职业特点和幽门螺杆菌(Hp)检测结果等数据,采用χ2检验评估胃息肉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结果胃息肉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特点和H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息肉组患者中约40.91%体质量指数异常,在体质量指数异常患者中,超重和肥胖患者占82.20%;胃息肉组患者中伴有窦性心动过缓、脂肪肝、慢性胃炎和胆囊炎的患者,胃息肉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胃息肉发生可能与体质量超重、伴有窦性心动过缓、脂肪肝、慢性胃炎和胆囊炎等因素相关。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效果分析255-258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效果及手术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经手术治疗的120例胃间质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分为ESD组54例、对照组66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指标及手术并发症指标;比较两组肿瘤完全切除率及术后24个月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ESD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ESD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7.41%)低于对照组(21.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学检查显示,ESD组与对照组的肿瘤直径、核分裂数、Flether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SD组患者手术完全切除率(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81.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Flether分级高风险患者均采用根治性手术予以治疗;ESD组患者在术后24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其肿瘤复发率(5.56%)显著低于对照组(2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D治疗胃间质瘤的效果可靠,较传统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且术后复发率低,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对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血清CEA、CA50、CA19-9水平的影响259-262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对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50(CA50)、CA19-9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在临夏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胃癌患者76例,依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全胃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第3天血清CEA、CA50、CA19-9表达水平以及术中、术后第3天的应激指标[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对比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3天观察组血清CEA、CA50、CA19-9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中、术后第3天观察组COR、CRP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CEA、CA50、CA19-9表达水平,减轻患者手术应激反应,促进其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老年患者ERCP术后十二指肠乳头出血与原发疾病的关系研究263-266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十二指肠乳头出血与原发疾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20例老年胆胰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ERCP术后十二指肠乳头出血与原发疾病的相关性。结果老年患者ERCP术后十二指肠乳头出血总体发生率为6.3%。出血组中壶腹部嵌顿结石、胆管癌、胰头癌及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未出血组(P均〈0.05)。出血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病及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未出血组(P均〈0.05)。结论老年壶腹部嵌顿结石、恶性肿瘤患者以及合并高血压病、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患者,ERCP术后十二指肠乳头出血的风险较大。ERCP术后出血治疗首选急诊内镜下止血。

中药扶正固本对中晚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复发转移的影响267-270

摘要:目的评价中药扶正固本对中晚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9月安亭医院收治确诊的64例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化学治疗(FOLFOX方案),观察组在整个化学治疗过程中及化学治疗结束后加用中药扶正固本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64例病例经剔除后,最后可分析病例对照组28例,观察组32例。Cox多因素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表明,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Ⅲ期、Ⅳ期患者PFS的因素是临床病理分期(P=0.000)和中药治疗(P=0.027)。服用中药的风险比是0.401,95%CI:0.178~0.901。对照组中位PFS为24.8个月,观察组中位PFS为34.8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对照组和观察组的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9.3%、49.4%、20.9%、和96.7%、78.5%、39.7%。结论中药扶正固本治疗联合化学治疗是改善中晚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降低老年结直肠癌的复发转移风险及延长PFS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