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消化病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国际消化病杂志 统计源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s

  • 31-1953/R 国内刊号
  • 1673-534X 国际刊号
  • 2.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国际消化病是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63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国际消化病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述评、综述、论著、专题笔谈、临床研究、文摘、其他。

国际消化病 2017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国际消化病杂志专家论坛
克罗恩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因素:种族还是遗传?71-72

摘要:很多西方学者认为遗传因素在克罗恩病(CD)发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西方人群中家族聚集现象可见于2%-14%的患者,有5%-23%的CD患者在其表亲中有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约25%CD患者的家族成员中有两种不同的疾病即CD与溃疡性结肠炎(UC)。

国际消化病杂志综述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研究进展73-76

摘要:胃癌是消化道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居恶性肿瘤的第2位和第3位。胃黏膜肠上皮化生(GIM)作为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参与慢性炎性反应状态所触发的慢性萎缩性胃炎、GIM、异型增生及胃癌发生的多步骤演化过程,与胃癌的发病存在密切联系。对于GIM是否具有可逆性,目前尚存在争议。根除幽门螺杆菌(Hp)联合其他化学药物或中药治疗,可能是一条新的治疗途径。对于已发生的GIM应加强随访和监测,积极干预,减缓其进展,以预防胃癌。此外,根除Hp以预防GIM的发生对胃癌的预防也有重要意义。

胃癌的治疗进展77-78

摘要: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国内外医学界始终处于被关注的焦点,随着人们健康体检意识的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越来越高。近年来随着新的诊断技术、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胃癌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也不断进步,胃癌的治疗已从单纯的手术治疗发展为生物靶向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等众多治疗方法。此文对目前早期与进展期胃癌治疗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炎症性肠病关系的研究进展79-82

摘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以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为表现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成分在IBD患者血清或肠道黏膜中的表达发生改变,动物实验也证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能减轻肠炎症状。因此,深入揭示RAS与IBD的关系,可能为探索IBD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肠道菌群失调与慢性便秘的研究进展83-86

摘要:慢性便秘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菌群失调与慢性便秘的发生存在相关性,肠道微生态制剂对慢性便秘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该文就慢性便秘患者的肠道菌群改变、肠道菌群失调与慢性便秘的发生以及基于肠道微生态的治疗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肠类器官的研究与应用87-91

摘要:人体肠道组织结构复杂,体外模拟肠道结构和功能是研究肠道疾病的重要方法。新型体外三维培养肠类器官可以成功模拟肠道的复杂结构和功能,为肠道的发育和疾病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此文就类器官培养技术在肠道研究方面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国际消化病杂志论著
替吉奥联合腹腔热灌注顺铂、甘露聚糖肽对晚期胃癌合并腹腔积液患者的疗效观察92-94

摘要:目的研究替吉奥联合腹腔热灌注顺铂、甘露聚糖肽对晚期胃癌合并腹腔积液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在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晚期胃癌合并腹腔积液患者84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A、B、C组,每组各28例。A组予替吉奥口服联合腹腔热灌注顺铂+甘露聚糖肽,B组予腹腔热灌注顺铂+甘露聚糖肽,C组予腹腔热灌注顺铂化学治疗,对比3组的疗效。结果 A组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总改善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A组患者6个月生存率显著高于B组(P均〈0.05)。结论替吉奥联合腹腔热灌注顺铂、甘露聚糖肽对晚期胃癌合并腹腔积液患者的疗效显著,且预后较好。

美沙拉嗪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95-99

摘要:目的评估美沙拉嗪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罗马Ⅲ诊断标准纳入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在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就诊的腹泻型IBS(IBS-D)和便秘型IBS(IBS-C)患者各40例。40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美沙拉嗪+马来酸曲美布汀组和马来酸曲美布汀组,每组各20例;40例IBS-C患者随机分为美沙拉嗪+马来酸曲美布汀组和马来酸曲美布汀组,每组各20例。同期选择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治疗前后均使用肠易激严重程度评分系统(IBSSS)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情绪障碍的严重程度。结果研究过程中未观察到严重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在IBS-D患者中,美沙拉嗪+马来酸曲美布汀组经过4周治疗后,IBSSS总分由基线时的(194.5±62.6)分下降至(136.3±47.2)分(P〈0.000 1),而马来酸曲美布汀单药组则由治疗前的(207.3±49.2)分下降至治疗后的(197.5±47.8)分(P=0.01);在IBS-C患者中,美沙拉嗪+马来酸曲美布汀组经过4周治疗后,IBSSS总分由基线时的(245.8±70.4)分下降至(231.3±65.0)分(P=0.005)。基线状态时,IBS患者组的焦虑和(或)抑郁评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0 1)。在IBS-D患者中,美沙拉嗪+马来酸曲美布汀组经过4周治疗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由基线时的(11.9±4.1)分下降至(11.3±4.1)分(P=0.019)、(13.6±4.7)分下降至(12.5±4.5)分(P=0.002 6)。结论美沙拉嗪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可改善IBS患者,尤其是IBS-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精神心理障碍。

乌司他丁对乙醇诱导的肠黏膜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100-103

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乙醇诱导的肠黏膜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Caco-2细胞至形成肠上皮细胞屏障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乙醇组(终体积浓度10%)和不同浓度乌司他丁治疗组(750 U/mL、1 500 U/mL、3 000 U/mL)。测定单层上皮的跨上皮细胞电阻(TEER)及荧光素钠透过率,免疫荧光法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1在细胞单层的定位及表达量,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紧密连接的超微结构。结果与对照组对比,乙醇组单层细胞的TEER降低(P〈0.001);荧光素钠透过率升高(P〈0.001);免疫荧光检测显示ZO-1蛋白表达断续不完整,荧光强度弱;Western blot检测显示ZO-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01);透射电镜结果示细胞刷状缘受损,排列紊乱,细胞间连接模糊。乌司他丁治疗组的上述指标均改善(P均〈0.05),其中3 000 U/mL乌司他丁组的改善最明显(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对乙醇诱导的肠单层上皮细胞屏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国际消化病杂志基础研究
槲皮素对食管癌Eca109细胞迁移侵袭及血管生成的影响104-108

摘要:目的研究槲皮素(Que)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迁移侵袭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分别用5μg/mL、10μg/mL Que处理Eca109细胞,通过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创伤愈合实验及Transwell实验观察其克隆形成能力以及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制备Eca109肿瘤条件培养基,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RL-1730迁移及成管,观察Que对其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Que对Eca109细胞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10μg/mL Que可显著抑制Eca109细胞的单细胞克隆形成能力(P〈0.05),而5μg/mL Que则不影响Eca109细胞的单细胞克隆形成能力(P〉0.05)。10μg/mL Que可抑制Eca10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0.05),5μg/mL Que仅抑制Eca109细胞的侵袭(P〈0.05),但并不明显影响其迁移(P〉0.05)。5μg/mL、10μg/mL Que均可抑制Eca109肿瘤条件培养基诱导的CRL-1730细胞迁移和管腔形成(P均〈0.05),且10μg/mL Que的效果更明显。10μg/mL Que可明显降低VEGF-A、MMP2和MMP9的表达(P均〈0.05),5μg/mL Que仅降低MMP2的表达(P〈0.05)。结论 Que可以抑制Eca109细胞的迁移、侵袭及血管新生,并呈剂量依赖性。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小鼠肠黏膜损伤机制的实验研究109-113

摘要:目的基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介导的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信号通路,初步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模型小鼠的肠黏膜损伤机制。方法将40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20只。采用聚肌胞苷酸[poly(I∶C)]5 mg/kg复制PBC小鼠模型。分别于给药8周、16周时处死小鼠(处死前禁食1 d),采集末端回肠以备检测。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回肠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回肠组织中TNF-α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测定回肠组织中TLR4mRNA、NF-κB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模型组肠黏膜绒毛萎缩、变短、断裂,可见上皮下间隙增大、扩张,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于黏膜固有层甚至肌层,上皮层与固有层分离,伴随固有层毛细血管暴露,甚至出现固有层破坏、不完整,Chiu氏评分明显高于同期正常组(P均〈0.01)。模型组肠组织中TNF-α水平高于同期正常组(P〈0.01);与同期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肠组织中TNF-α、TLR4、NF-κB mRNA的表达水平较高(P均〈0.01)。结论 PBC模型小鼠肠黏膜损伤机制与肠组织中TNF-α介导的TLR4/NF-κB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国际消化病杂志临床研究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与Lugol液染色诊断Barrett食管的对比研究114-116

摘要:目的比较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与Lugol液染色对Barrett食管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Barrett食管患者100例,分别在普通胃镜、NBI胃镜和染色胃镜模式下观察食管病变黏膜微细结构(腺管开口及毛细血管结构),并根据黏膜微细结构分型预测病理结果,所有疑似病变部位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显微镜下病理诊断为准。比较3种方法诊断Barrett食管的准确性、图像清晰度评分及内镜下检查时间。结果 100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为Barrett食管76例,NBI胃镜和染色胃镜检出率分别为93.4%(71/76)和92.1%(70/76),高于普通胃镜[68.4%(52/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BI胃镜与染色胃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NBI胃镜和染色胃镜下,可疑岛型、舌型和全周型黏膜的Barrett食管检出率均高于普通胃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BI胃镜与染色胃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BI胃镜下观察黏膜微细结构的清晰度评分优于普通内镜和染色内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内镜检查方法所需时间由短到长依次为普通胃镜、NBI胃镜和染色胃镜,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BI胃镜与Lugol液染色胃镜这两种模式均具有较高的Barrett食管检出率,但前者图像清晰度更佳,且操作简便,可明显缩短内镜检查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应作为临床首选方法。

扬州市初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及意义117-119

摘要:目的探讨扬州地区初诊为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分布及改变在UC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扬州市区2家大型综合性医院初诊为UC的124例患者以及10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采集受试者的新鲜粪便进行菌群分析,比较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拟杆菌属、梭菌属、肠球菌属及大肠杆菌属这6种菌群定量结果及双歧杆菌/大肠杆菌(B/E)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UC患者肠内双歧杆菌属(5.6±0.3比8.7±0.4)CFU/g、乳酸杆菌属(3.4±0.6比9.5±0.5)CFU/g、拟杆菌属(4.9±0.2比7.9±0.5)CFU/g、梭菌属(5.0±0.3比7.8±0.6)CFU/g,数量明显减少,而大肠杆菌属(8.4±0.4比3.6±0.5)CFU/g、肠球菌属(7.6±0.6比4.4±0.2)CFU/g,数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细菌培养结果的阳性检出率与菌群数量变化结果基本相符。UC患者B/E〈1,较健康对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UC患者肠道菌群呈失衡状态。在扬州地区UC患者肠道内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减少,且乳酸杆菌属减少更明显,提示在益生菌治疗上可能应倾向于应用乳酸杆菌属。

国际消化病杂志临床报告
内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应用分析120-124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上消化道异物嵌顿特点及分析多例患者异物取出情况,探讨根据患者及误食异物特点选择合适的内镜下异物取出方法,以提高异物取出术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362例因疑似误食异物而接受内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患者,对患者一般资料、异物特点、嵌顿部位、异物取出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 362例患者的年龄为出生6 h-75岁,儿童患者(14岁以下)占43.9%(159/362)。其中35例已通过十二指肠降部以下(内镜下未见),内镜发现率90.3%(327/362),3例失败转外科手术治疗,内镜成功率99.1%(324/327)。儿童异物嵌顿部位以食管为主,位于食管占54.8%(80/146),成人异物嵌顿部位以胃底为主,位于胃底占69.61%(126/181)。异物取出术中应选择合适的辅助器械,疑难异物取出需特殊辅助器械,透明帽使用率52.2%(169/324),改良的船型半透明塑料袋使用率5.6%(18/324),成功率100%。结论上消化道异物通过内镜取出的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首选方法。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中应选择合适的辅助器械,疑难异物取出要善于利用特殊辅助器械及改良现有器械,在儿童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中根据其生理特点设计合适的取出方法,均可以大大提高异物取出成功率。

结肠息肉生物学特性与年龄的相关性研究125-127

摘要:目的分析结肠息肉的大小、生长方式及病理分型等生物学特性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6年6月北京航天总医院收治的1 080例结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3组:20-40岁(青年组)、41-60岁(中年组)和〉60岁(老年组)。对3组患者均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对各组结肠息肉的大小、生长方式及病理分型与年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 1 080例患者中青年组68例(6.30%),中年组498例(46.11%),老年组514例(47.59%)。各组结肠息肉均以〈0.5 cm为主,0.5-1.0cm次之,〉2.0cm较少见;各组结肠息肉大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结肠息肉生长方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以亚蒂息肉为主(55.88%),有蒂息肉次之(27.94%),无蒂息肉少见(16.18%);中年组与老年组以无蒂息肉为主(55.42%和61.09%),亚蒂息肉次之(27.91%和25.68%),有蒂息肉较少见(16.67%和13.23%)。3组均以腺瘤性息肉为主;但各组结肠息肉病理分型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腺瘤性息肉的比例呈显著上升趋势,炎性与增生性息肉比例逐渐下降,癌性息肉各组均较少见。结论年龄是结肠息肉生物学特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在青年组以亚蒂息肉为主,中年组和老年组以无蒂息肉为主。各年龄组均以腺瘤性息肉为主,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腺瘤性息肉所占比例明显上升。

内镜下诊治结肠息肉373例临床分析128-130

摘要:目的了解祁门县地区结肠息肉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以及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黄山市祁门县人民医院就诊并接受肠镜检查的1 959例患者,对内镜诊断为结肠息肉的373例患者以及其中接受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治疗的20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 959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中有373例检出结肠息肉,息肉检出率为19.04%,男性多见,男女比为1.66∶1,平均发病年龄为(55.56±12.71)岁;结肠息肉以单发、山田分型Ⅰ型及Ⅱ型为多见;息肉大小以〈1.5 cm为多见;好发部位是直肠及乙状结肠;病理分型以腺瘤性息肉为主。201例患者共切除息肉335枚,所有患者均顺利切除,术中部分患者有出血,采用钛夹等内镜下措施成功补救,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201例息肉切除患者中有59例完成了内镜随访检查,随访率为29.4%,随访时间为3个月-4年。59例随访的患者中有10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16.9%。结论内镜下治疗是目前结肠息肉的主要治疗方法,其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易行的治疗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息肉切除术后易复发,需重视息肉切除后的密切随访。

国际消化病杂志病例报告
克罗恩病并发烟酸缺乏症1例及文献复习131-132

摘要:近年来,克罗恩病(CD)的发病率在欧美国家等传统高发地区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目前中国CD的年发病率约为1.6/10万,虽仍低于国外水平,但发病率呈升高趋势,且临床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并发症。烟酸缺乏症是一种营养缺乏性疾病,其常并发于多种疾病中,在肠道吸收障碍性疾病中也会出现。

消化道套细胞淋巴瘤1例133-134

摘要:套细胞淋巴瘤(MCL)是2001年WHO在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新分类中的一种独立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起源于滤泡套内层中未受抗原刺激的CD5^+B淋巴细胞,属于侵袭性淋巴瘤。临床表现早期多不典型,大部分MCL患者确诊时多已呈弥散性病变,处于Ⅲ-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