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消化病杂志社
分享到:

国际消化病杂志

《国际消化病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63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综述、论著、专题笔谈、临床研究等。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534X
  • 国内刊号:31-1953/R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4-299
  • 创刊时间:1963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2
  • 综合影响因子:1.197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国际消化病 2013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国际消化病杂志综述

恶性胆道梗阻的内镜下治疗进展

摘要:恶性胆道梗阻是由胆道或其他转移性恶性肿瘤导致的胆道梗阻性疾病,常以黄疸、胆汁淤积及胆管炎为表现,大于50%的患者为进展期疾病,失去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因此,缓解胆道梗阻是姑息性治疗的重要部分。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包括塑料支架、金属支架、覆膜支架及药物洗脱支架等。其他技术如超声内镜引导下胆管引流术、内镜下射频消融术、胆管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内镜下光动力治疗等,增强了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在恶性胆道梗阻疾病中的治疗作用。此文就胆管支架的发展及内镜下恶性胆道梗阻治疗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145-148

糖尿病患者的胰腺癌筛查现状

摘要:胰腺癌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转移速度快,手术切除率低,预后极差,因此胰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一直是其研究热点。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糖尿病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国内外大部分学者倾向于认为糖尿病既可以是胰腺癌的早期表现,又可以是促进胰腺癌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可行性。此文就糖尿病与胰腺癌的相关性,以及糖尿病患者的胰腺癌筛查现状等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149-151

益生菌与益生元在结直肠癌预防中的作用

摘要:结直肠癌(CRC)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肿瘤。在中国,CRC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居胃肠道肿瘤的第三位,而在国外,CRC的发病率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有效的预防和治疗CRC成为了医疗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益生菌和益生元有可能影响CRC的发生和发展,并可能在CRC的预防中发挥作用,为CRC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此文就肠道益生菌和益生元与CRC的预防和治疗的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52-154

恶性腹水治疗进展

摘要: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伴有恶性腹水(MA),患者因腹内压增高,引发诸多症状,导致生活质量显著下降。MA的处理甚为棘手,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缓解腹内压增高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利尿疗法、腹腔穿刺排放腹水和腹腔静脉分流为目前常用的3种治疗方法。新的疗法如免疫治疗、抗上皮细胞黏附分子单抗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等尚在探索之中。
155-159

近距离放射治疗在消化系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摘要:近距离放射治疗是把封装的放射性核素放置在肿瘤附近、表面或瘤体内,实施持续性照射的一类放射治疗手段,从而达到杀灭肿瘤细胞,减少周围正常组织损伤的目的,是近年来开展的治疗肿瘤的一种重要手段。因其对肿瘤有良好的疗效并能够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所以被应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特别是在消化系肿瘤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此文将重点介绍近距离放射治疗在消化系肿瘤中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160-164

食管支架治疗儿童食管病变的现状及进展

摘要:近年来,食管支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成人食管的良、恶性病变,其能有效地缓解吞咽困难,提高生活质量,但该技术在儿童中的使用并不广泛。此文就目前食管支架在儿童食管病变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165-166

十二指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

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十二指肠可能是功能性胃肠病症状产生的关键部位,FD患者存在十二指肠对酸和脂类的异常反应、十二指肠免疫细胞的激活现象。近年来有学者提出FD发病的十二指肠嗜酸性粒细胞假说。此文就十二指肠在FD发病中的作用加以综述。
167-168

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高胃泌素血症机制的研究进展

摘要:胃泌素是重要的胃肠激素,不仅可以调节胃酸分泌,还可作为一种生长因子影响胃上皮细胞的增殖、分化,胃癌细胞的转移、浸润,及胃黏膜组织的重塑和血管再生。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可引起胃泌素分泌异常增高,致胃黏膜癌变,对其具体机制的研究有助于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寻找阻断Hp感染向胃泌素增高、胃癌转变进程的方法。此文就Hp感染引起胃泌素升高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69-171

胃肠道血管畸形的形成机制及治疗现状

摘要:胃肠道血管畸形是一种隐匿的高复发性出血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未知原因引起的血管生成异常有关。传统介入以及内镜手段对胃肠道血管畸形的治疗效果均不理想。近年来新型内镜技术的发展与推广以及抗血管药物的应用,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此文就其形成机制与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172-175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病的研究进展

摘要: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因其具有自我复制、免疫学调控及跨胚层多向分化等特性,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疾病。此文对其主要可能的治疗机制、动物模型的治疗及临床移植应用等作一综述。
176-179

胶囊内镜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小肠胶囊内镜自2001年上市以来,至今已得到广泛应用。除小肠胶囊内镜外,其他类型胶囊内镜亦得到了广泛发展,如食管胶囊内镜、结肠胶囊内镜、探测压力/pH的胶囊内镜及完成多种治疗任务的智能胶囊内镜。此文对近年来除小肠胶囊内镜外的其他胶囊内镜技术的发展作一综述。
180-181

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诊治研究现状

摘要: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SSC)是一类慢性胆汁淤积性疾病,以胆管炎性反应和闭塞性纤维化为主要病变特征,并逐渐形成胆管狭窄和胆管进行性破坏,最终导致胆汁性肝硬化。常见病因为长期胆道阻塞、手术创伤、胆道系统感染和肝移植所致的缺血性损伤,还可见于肝动脉灌注化学治疗、危重症患者等。SSC在临床上少见,临床医生由于对该病缺乏系统性认识,容易延误诊治。SSC的后期治疗困难,预后较差。因此,尽早明确诊断对提高SSC的治愈率或阻止其病情进展有着极为现实、积极的意义。此文就SSC诊治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182-185

肝细胞核因子4α与溃疡性结肠炎

摘要: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是一种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为细胞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近年来有研究发现,HNF4α对肠道屏障功能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在炎性反应中HNF4a表达减少可促进其下游炎性因子表达。肠黏膜组织中HNF4α基因表达缺陷可引发慢性自发性结肠炎。进一步研究发现HNF4α与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密切相关,可能成为UC防治的有效靶点。
186-188
国际消化病杂志论著

RNA结合蛋白LIN28A对肝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LIN28A基因在肝肿瘤细胞及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的大鼠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变化,揭示其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肝癌细胞及DEN诱导的大鼠原发性肝癌模型中LIN28A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表达;以携带LIN28A的慢病毒(1entivirus)载体感染肝癌细胞,侵袭小室实验(transwellassay)检9n,4过表达LIN28A对肿瘤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RT—PCR结果显示,LIN28A在肝癌细胞及大鼠原发性肝癌中表达量上调;侵袭小室实验表明,过表达LIN28A能明显提高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论LIN28A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升高,对肝癌细胞的转移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189-192

MicroRNA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肝癌和癌旁组织中microRNA(miRNA)合成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分析其与肝癌恶性行为的关系。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肝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组织中miRNA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比较分析其表达水平差异及其与肝癌预后的关系。结果RT—PCR结果显示,与相应的癌旁组织相比,肝癌组织中细胞核内miRNA生物合成相关基因Drosha、DGCR8、DBR1、ADAR、Exportin5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01),而细胞质内miRNA生物合成相关基因Dicer、AG02、GEMIN3、GEMIN4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001)。肝癌组织中DBR1和Exportin5mRNA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率高于低表达患者(P〈0.05),癌旁组织中DGCR8mRNA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率高于低表达患者(P%0.05)。结论Dicer的表达可能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DBR1、Exportin5和DGCR8可以作为肝癌治疗的潜在干预靶点。
193-196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述情障碍及人格特征调查

摘要:目的调查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述情障碍及人格特征对发病的影响。方法2010年至2011年对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消化科门诊的126例IBS患者进行多伦多述情障碍及艾森克人格问卷调查。结果IBS患者存在一定的述情障碍,且男性的述情障碍[在因子Ⅱ(缺乏认识和区别情感及躯体感受的能力)和因子Ⅲ(少幻想)方面]比女性患者更明显。IBS患者存在一定的性格特质,女性患者在神经质方面比男性患者明显。同时,其述情障碍与性格特质有关。结论IBS患者在述情障碍及个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社会心理因素对发病有一定的影响。
197-200

渝东南地区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流行现状及高危因素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渝东南地区艰难梭状芽胞杆菌(CD)院内感染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筛选并收集2012年3月渝东南地区三家医院的5783例住院患者的粪便标本,采用大便常规及CD的A和B毒素ELISA法检测大便标本。分析CD院内感染的流行情况及危险因素。结果渝东南地区CD院内感染发病率为0.40%。其中,黔江中心医院发病率为0.38%;酉阳县人民医院发病率为0.42%;彭水县人民医院发病率为0.40%。三家医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抗生素患者发病率为2.1%,与未使用抗生素患者(发病率0.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免疫抑制剂与未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重大手术患者与无重大手术患者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渝东南地区CD院内感染发病率为0.40%。使用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重大手术患者均为CD院内感染高发人群。
201-203

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血红素氧合酶2的变化

摘要:目的探讨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结肠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血红素氧合酶2(HO-2)的变化。方法健康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STC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采用复方苯乙哌啶灌胃法制备sTC大鼠模型,饲养100d后,采用活性炭灌胃法测定肠道传输速度确定模型建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iNOS和HO-2在大鼠结肠的表达情况。结果STc组大鼠日均粪便粒数、日均粪便干重、日均粪便质量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检测大鼠肠道传输速度,STC组较对照组明显减慢,首粒黑便排出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iNOS和HO-2在STC大鼠结肠的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结论iNOS和HO2在STC大鼠结肠的表达异常,表明iNOs和HO-2在慢传输型便秘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2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