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消化病杂志社
分享到:

国际消化病杂志

《国际消化病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63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综述、论著、专题笔谈、临床研究等。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534X
  • 国内刊号:31-1953/R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4-299
  • 创刊时间:1963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2
  • 综合影响因子:1.197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国际消化病 2012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国际消化病杂志述评

神经-免疫调节在肠易激综合征腹痛发生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摘要: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和腹部不适,排便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其中腹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IBS腹痛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研究提示支配肠道的神经系统与肠道局部免疫活性细胞可相互作用,释放多种神经递质和炎性因子,参与肠道高敏感的发生。
65-67
国际消化病杂志综述

Lubiprostone和肠易激综合征

摘要: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便秘型IBS因其症状顽固且无特效药物治疗引起更多关注。Lubiprostone(商品名Amitiza)是一种新型2型氯离子通道激活剂,此通道激活可以促进富含氯离子的组织间液和水转移至肠腔,增加肠腔内容物的容积,刺激和加速肠道转运,缓解便秘型IBS患者的症状。临床应用显示Lubiprostone是治疗慢性便秘和便秘型IBS安全、有效的药物。
68-70

益生菌的作用机制

摘要:益生菌是一种适当摄取后能对机体产生有益作用的微生物。研究表明各种益生菌的作用不同,这与服用剂量、频次密切相关。有些益生菌可生成抗菌物质如抗菌素,可在肠腔内发挥作用;有些可通过增加固有的免疫应答产物,如杯状细胞来源的黏蛋白、潘式细胞来源的防御素,来增强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有些可通过增强获得性免疫应答来促进机体健康;有些则可激活肠道神经系统的某些受体,来缓解由于内脏高敏感性造成的疼痛。此文就益生菌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71-73

荧光原位杂交在肠道微生物学中的应用

摘要:FISH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在对微生物进行检测时无需分离培养,也无需提取DNA或RNA,而是以微生物基因组的核酸序列为基础,利用荧光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进行原位杂交来鉴定微生物的一种技术,是分子生物学中最常使用的技术之一,为微生物研究提供了新的检测手段,不但可鉴定微生物,还可提供微生物的空间分布信息。本综述讨论FISH在肠道微生物学中的检测意义。
74-76

蛋白质组技术在炎症性肠病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病因不明的累及胃肠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近年来IB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蛋白质组技术的出现,使IBD的研究有了进一步发展。此文主要就蛋白质组技术在IBD发病机制及血清标志物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77-80

幽门螺杆菌感染宿主炎性因子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的关系

摘要:幽门螺杆菌(Hp)感染被认为是胃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基因多态性可能是Hp感染导致不同结局的内在因素,此文综述了与Hp感染诱导的胃癌发病有关的宿主炎性因子的基因多态性。
81-84

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在胃癌筛选中的作用

摘要: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是降低胃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血清学检测因简便、便于动态监测而在国外被广泛应用。此文主要介绍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的临床意义及单独或联合检测在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筛选中的作用,指导进一步研究以寻找适合国内胃癌筛选的最佳方法。
85-87

食管乳头内毛细血管环分型与食管疾病

摘要:组织病理学诊断往往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而消化道内镜新技术如放大内镜、窄带成像内镜等能够清晰显像表浅黏膜血管及黏膜的细微结构。此文通过放大内镜、窄带成像内镜对食管疾病与食管黏膜乳头内毛细血管环分型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较全面的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88-89

p53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摘要:p53作为抑癌基因,通过调节DNA修复、调控细胞周期、抑制血管生成及诱导细胞凋亡等机制,在机体组织细胞的生长、发育和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食管癌是中国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大量研究证实,p53对食管鳞癌的作用机制、早期诊断、治疗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此文就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90-92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摘要:近年来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病率逐年上升,但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寻找合适的动物模型揭示该病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至关重要,该文对国内外相关动物模型进行分析,描述各类动物模型的优势与不足,目的在于完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相关模型,为今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研究提供实验平台。
93-95

2012年仁济肝病高峰论坛暨非病毒性肝病临床诊疗关键技术全国学习班通知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各级医务人员对慢性肝病的认识、了解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由上海市医学会、《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承办的2012年仁济肝病高峰论坛暨非病毒性肝病临床诊疗关键技术学习班将于2012年6月3El在上海浦东艾福敦大酒店(上海市浦东新区浦明路1888号)召开。
95-95

肝癌衍生生长因子研究进展

摘要: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DGF)是该蛋白质家族第一个被发现的成员,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分化,组织器官生长发育,损伤后组织修复等功能。HDGF与肿瘤发生、发展有关,在肝癌、胃癌、非小细胞肺癌等肿瘤组织中表达增加,HDGF与肿瘤患者预后相关,有望成为肿瘤诊断新的分子标志物及潜在治疗靶点。此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96-98

胆管囊肿的外科治疗

摘要:胆管囊肿是指先天性形成的胆道系统的囊性扩张。胆管囊肿发病率较低。目前关于胆管囊肿的病因、病理生理、病程转归、理想的外科治疗方法仍有争论。胆管囊肿多以影像学检查确诊。由于残留胆管癌变率较高,外科医师普遍认为肝外胆管完整切除及胆肠吻合术是较为理想的外科治疗手段。术后患者需长期随访。此文就胆管囊肿的分型、病因、临床表现、癌变、相应的诊断方法及外科治疗作一阐述。
99-103

DNA甲基化与胰腺癌的研究进展

摘要: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DNA甲基化是重要的基因表观修饰方式之一。目前关于胰腺癌发病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这大大限制了胰腺癌治疗领域的发展。DNA甲基化的研究对明确胰腺癌的发病机制及其早期诊断、靶向治疗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文就DNA甲基化与胰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04-106

核酸适配子在消化系统肿瘤诊治的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核酸适配子是一类寡核苷酸配基,由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技术从寡核苷酸文库中筛选合成所得。核酸适配子的配体种类丰富,其亲和力及特异性较蛋白抗体高、性质稳定及合成简便,有望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的花魁。核酸适配子在疾病尤其是肿瘤诊治的应用q-已表现出很大潜力。此文就核酸适配子在消化系肿瘤诊治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07-109

消化系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摘要:分子靶向治疗是指特异性靶向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特异性分子及其调控的信号转导通路,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目前常用的分子靶向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治疗、血管生成抑制剂、miRNA靶向治疗、细胞周期抑制剂、细胞凋亡促进剂及其他靶向治疗等。
110-113
国际消化病杂志论著

三氧化二砷对肝癌细胞表达PTTGl和VEGF的影响及其意义

摘要: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03)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SMMC-7721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As2O3对两种细胞的生长活性;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经不同浓度As2O3溶液处理后的两种细胞的周期变化,并用AnnexinV-FITC与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用实时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As2O3对两种细胞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TT0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的影响;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检测As2O3对两种细胞PTTGl和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As2O3可显著抑制BEL-7402和SMMC-7721细胞的生长,并呈量效关系(r=0.973,P〈0.01;r=0.985,P〈0.01),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4.38μmol/L和5.16μmol/L。BEL-7402和SMMC-7721经As2O3处理后均发生显著凋亡(P〈0.01)。As2O3能显著下调两种细胞PTTGl和VEGFmRNA及蛋白的表达(P〈0.01),并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结论As2O3可有效抑制人肝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及下调PTTGl和VEGF的表达有关。
114-117

术前胆道引流对低位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影响

摘要:目的评价术前胆道引流(PBD)对低位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的并发症、死亡率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接受PD术的71例低位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胆道引流方法包括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胆囊造瘘术,71例中行PBD患者19例(26.8%),未行PBD患者52例(73.29/6)。结果PBD组总胆红素(TBIL)在引流前为(424.9±129.9)μmol/L,引流后下降为(77.7±48.6)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1,P〈0.001)。PBD组直接胆红素(DBIL)在引流前为(300.7±98.1)μmol/L,引流后下降为(60.0±34.5)/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7,P〈0.001)。PBD组谷丙转氨酶(ALT)在引流前为(227.9±275.8)U/L,引流后下降为(90.3±66.5)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P=0.023)。PBD组术中输血量为(589±93)ml,非PBD组为(603±71)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P=0.913)。PBD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6%(10/19),非PBD组为55.8%(29/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PBD组术后住院时间为(33±3)d,非PBD组为(25±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黄疸较重、肝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行PBD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但并未降低P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也未减少术后的住院时间。
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