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消化病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国际消化病杂志 统计源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s

  • 31-1953/R 国内刊号
  • 1673-534X 国际刊号
  • 2.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国际消化病是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63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国际消化病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述评、综述、论著、专题笔谈、临床研究、文摘、其他。

国际消化病 2011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国际消化病杂志述评
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进展313-316

摘要: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临床可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反流性食管炎(RE)和Barrett食管(BE)三种类型。GERD是消化科门诊最常见疾病之一,在欧美的发病率达到10%~20%,年发病率约为0.38%~0.45%,在我国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国际消化病杂志综述
弱酸反流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317-320

摘要:目前把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失败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称为难治性GERD,它是消化内科目前的治疗难题之一。近年的研究发现,弱酸反流、混合型胆汁反流以及食管高敏感可能是难治性GERD的发病机制,此文就近年来有关弱酸反流与难治性GERD的定义、发生率、发生机制以及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

反流性哮喘综合征发病机制321-323

摘要: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之一。2006年蒙特利尔定义将反流性哮喘综合征归为GERD的食管外表现之一。GERD加重哮喘的机制可能与反流物的直接吸入或间接作用、迷走神经反射及气道高反应性有关,有学者认为气道炎症、内脏高敏感、食管细菌定植学说等在GERD加重哮喘机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此文就反流性哮喘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Barrett食管相关基因研究进展324-329

摘要:目前Barrett食管主要靠内镜检查以及活检经病理组织学诊断,由于只有其中较少的一部分会恶变为预后不良的食管腺癌,所以若能准确找出这部分高危人群,提前采取干预措施,将对改善Barrett食管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人们试图从微观的基因方面解释这种差异并寻求可靠的生物学标志物以早期检出并提前干预这部分高危人群。此文就近年Barrett食管基因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微小RNA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330-331

摘要:微小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17-25个核苷酸的单链非编码RNA,研究表明miRNA参与众多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食管癌是常见的易导致死亡的肿瘤之一,有文献指出miRNA异常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进展及预后等相关。miRNA还能起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对食管癌进行调控。此文就miRNA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微小RNA在胃癌侵袭转移中的机制研究332-334

摘要:微小RNA(microRNA)是一类能调控其靶基因转录与翻译的内源性长度约为21~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它的表达与个体发育、增殖、分化、凋亡及癌变密切相关,研究发现microRNA具有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在胃癌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microRNA在胃癌侵袭转移中的机制,基于microRNA活性的治疗策略有望成为治疗胃癌的新手段。

γ型干扰素、调节性T细胞与炎症性肠病335-338

摘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的肠道疾病,目前认为免疫功能紊乱和免疫耐受异常是导致其发病的主要因素。肠黏膜免疫调节细胞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IBD的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此文从炎性细胞因子y型干扰素、调节性T细胞的特性及它们在IBD中的作用和相互作用等方面简述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难治性炎症性肠病发病的相关机制339-341

摘要:难治性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多认为其发生与糖皮质类固醇激素(GC)依赖与抵抗、多耐药基因表达、巯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活性相关,免疫异常、感染、精神心理因素及患者依从性等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此文就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炎症性肠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342-344

摘要:炎症性肠病(IBD)是指一组病因不明的非特异性肠道炎症,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明确。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显示IBD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且IBD的发病与遗传、饮食、吸烟、围产期和儿童时期因素、感染、避孕药、阑尾切除术、精神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此文就此作一综述。

白细胞介素-33/ST2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345-347

摘要:白细胞介素-33(IL-33)是近年发现的IL-1家族新成员,其受体是IL-1受体家族成员ST2。自身免疫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表明,IL-33是炎性因子,可促进辅助性T细胞(Th2)的产生,参与炎症和免疫反应。此文就IL-33、ST2的生物学特点、IL-33/ST2信号转导通路及其在炎症性肠病、类风湿关节炎、哮喘、心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进展348-350

摘要: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UES)是发生于肝脏的一种独特的高度恶性的间叶源性肿瘤,常累及儿童及青少年。UES具有发病隐匿、术前确诊率低、术后易复发、预后差等特点,缺乏特异性诊断标志物,分子生物学特征尚待研究,主要依靠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对于不能手术切除,或切除后复发的UES患者,肝移植治疗已经有长期生存的病例报道。本文拟从UES的组织起源、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进行介绍。

自噬与肝癌发生发展和治疗的研究进展351-353

摘要:自噬是真核细胞用于清除细胞内聚物及损伤的细胞器而维持稳态平衡的一种蛋白质降解途径。自噬在细胞的生理及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自噬与肝癌发生发展及治疗有着密切的关系。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主要通过乙型肝炎病毒蛋白调节肝癌细胞的自噬作用。自噬在肝癌治疗及耐药性方面也提供了许多新思路。

姜黄素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新进展354-357

摘要:姜黄素(CUR)是从植物姜黄中提取的一种天然多酚。近年来,姜黄素的抗肿瘤、抗炎症、抗氧化、促凋亡等药理作用已在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中得到证实,特别是在信号通路转导水平中的作用,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文章就姜黄素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消化系统中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国际消化病杂志论著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评价358-360

摘要: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ESO)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经内镜证实为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给予埃索美拉唑40mg,每日1次;莫沙比利5m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40例,给予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口服;莫沙比利5mg,每日3次口服。疗程均为4、8周,分别在治疗第4周、第8周末,记录烧心、反酸和胸骨后灼痛等症状记分并记录不良反应,分别在第4周、第8周末复查胃镜,观察胃镜下愈合率。结果第8周末两组患者症状评价有效率:治疗组97.5%,对照组80%;第4周及第8周胃镜下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第8周末治疗组有效率95%,对照组75%,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药物,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食管鳞癌组织中VEGF—D表达及其与淋巴管密度和淋巴转移的关系361-364

摘要: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D(VEGF-D)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淋巴管密度(LVD)的关系,并探讨其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55例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淋巴管密度和VEGFD的表达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食管癌组织内LVD为6.6582±2.0489个/HPF,显著高于癌旁组织(5.7527±1.4631个/HPF)及正常组织(5.5782±1.4553个/HPF)(P均〈0.05);(2)食管癌组织中VEGF—D阳性表达率为43.6%,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6.4%)及正常组织(12.7%)(P均〈0.05);(3)食管癌组织中VEGF—D表达强度与LVD之间呈正相关(r=0.9985,P〈0.05);(4)食管癌患者中,淋巴结阳性组中VEGF—D阳性率(69.2%)及LVD(7.9308±2.0055个/HPF)均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组(20.7%,5.5172±1.2857个/HPF)(P均〈0.05)。结论(1)食管癌组织中I。VD增高VEGF—D呈高表达,且两者呈正相关,推测VEGF—D能诱导食管癌组织中的淋巴管生成;(2)LVD和VEGF—D表达强度检测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相关。

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365-367

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的方法及价值。方法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4月282例EST病例,其中38例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回顾性分析十二指肠憩室对这些病例的ERCP成功率、EST及其并发症的影响。结果该组38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占所发现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52.1%(38/73)。ERCP造影成功率94.7Voo~36/38),36例患者中33例(91.7%)成功施行EST取石。3例EST失败,1例因结石太大网篮圈套困难,1例因结石多患者高龄未做乳头括约肌切开直接置入内支架,另1例因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出血转外科手术治疗。该组EST术中创口出血者5例,其中4例均经局部内镜止血成功,术中及术后无十二指肠穿孔、急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胆道结石发生率与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发生有关。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对ERCP及EST治疗胆管结石有一定影响,只要术者操作小心、细致,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管结石经内镜下取石仍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在大鼠肝纤维化形成中的动态变化368-370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IGF—IR)的动态变化,探讨IGF-IR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制备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共8周。测定各组门静脉压,对肝组织进行常规苏木精-伊红和马松三色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肝组织IGF—IR的表达,通过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并将IGF-IR与肝纤维化程度、门静脉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肝纤维化程度加重,门静脉压逐渐增高,IGF-IR在肝组织中的表达也增加,IGF-IR的表达与肝纤维化程度及门静脉压呈正相关。结论在肝纤维化进程中,IGF-IR表达逐渐增加,提示其可能参与肝纤维化。

国际消化病杂志临床研究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与鼻胃管置入并发症的比较研究371-372

摘要: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于1980年应用于临床,其优点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本研究对PEG与常规鼻胃管置人进行比较,旨在进一步探讨PEG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