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消化病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国际消化病杂志 统计源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s

  • 31-1953/R 国内刊号
  • 1673-534X 国际刊号
  • 2.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国际消化病是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63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国际消化病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述评、综述、论著、专题笔谈、临床研究、文摘、其他。

国际消化病 2011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国际消化病杂志综述
调节性T细胞与炎症性肠病63-67

摘要:炎症性肠病(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对肠道非致病抗原的异常反应所导致的炎症过程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调节性T细胞(Treg)有抑制自身免疫的功能,是维持肠道免疫稳态的重要因素。Treg功能紊乱致免疫耐受被打破可能是导致人类IBD的原因之一。此文就目前国内外关于Treg在IBD的发病机制中的研究现状及指导治疗的方向作一综述。

克罗恩病合并瘘管的治疗68-70

摘要:瘘管是克罗恩病(CD)的常见症状之一。其诊断与治疗方法虽然有多种,但效果往往欠佳,并通常需要外科干预。生物制剂的应用为瘘管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此文对近年来CD瘘管诊治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化学预防的研究进展71-74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发生结直肠癌(CRC)的风险明显增高,但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且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因此,一级预防显得尤为重要。此文就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UCACC)的化学预防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多依据。

肠白塞病的临床特点75-77

摘要:白塞病累及胃肠道渍疡者称为肠白塞病,近年来肠白塞病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但国内文献对其报道较少。此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肠白塞病的研究进展,对肠白塞病临床特点进行介绍。

肠道菌群检测方法学评价及其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应用78-81

摘要: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组成的微生态系统对肠道功能和免疫防御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肠道感染或抗生素的使用可能打破菌群平衡,从而表现出胃肠道症状,如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量的IBS研究业已表明肠道菌群分析在肠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价值。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菌群分析的方法学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了解各种菌群分析的方法学特点并合理运用,对于保证肠道菌群检测的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利福昔明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82-85

摘要: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特点是慢性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有排便习惯的改变。目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肠道感染及肠道黏膜低度炎症是潜在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研究显示口服不吸收抗生素利福昔明能改善IBS患者的临床症状,此文就利福昔明在IBS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24h双通道食管pH监测在食管酸相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86-88

摘要:24h食管pH测定用以监测食管是否存在异常酸反流是目前最好的检查方法之一,有助于诊断食管酸相关疾病,但24h单通道食管pH监测只能观察远端食管酸反流情况,不能监测近端食管酸反流。24h双通道食管pH测定,可同时观察食管远端、近端酸反流情况,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伴食管外症状、食管上段畀位胃黏膜有重要临床价值。此文就24h双通道食管pH监测在食管酸相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嗜酸细胞性食管炎研究进展89-91

摘要:嗜酸细胞性食管炎(EoE)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慢性食管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吞咽梗阻、食物嵌顿及反流样症状等。诊断主要依据其典型临床表现及食管病理,并且排除可能导致该类临床表现的其他食管及食管外疾病。其治疗方法亦多种多样,包括抑酸、饮食调节、糖皮质激素、食管扩张等,以激素治疗为主。

c—Jun氨基末端激酶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92-94

摘要: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日益增加,但其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c—Jun氨基末端激酶是进化上保守的富含丝氨酸/苏氨酸的蛋白激酶家族成员之一,它与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近年来研究发现,c—Jun氨基末端激酶在NAFLD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两种乖同亚型在其中的独特作用更加引人关注。

肝性脑病中氧化应激参与氨中毒的研究进展95-96

摘要:肝性脑病是一种严重的肝脏衰竭综合征,临床表现出一系列神经精神病学和神经肌肉上的症状。肝性脑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尚不明确,目前普遍认为氨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近年,人们发现氧化应激参与到肝性脑病的病理生理学级联反应中,并与氨中毒学说存在一定的联系。此文将着重就氧化应激与氨中毒学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肝组织特异性基因启动子靶向干预肝纤维化的研究现状97-100

摘要:肝纤维化(LF)是各种慢性肝病进展为肝硬化的必经阶段,而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近年来,随着肝纤维化分子机制研究不断深入,针对HSC的基因调控成为治疗肝纤维化的新策略。但如何使干预措施靶向作用到HSC而不影响肝内其他细胞,仍是基因治疗领域的一大挑战。利用肝组织特异性基因启动子构建载体可在基因分子水平上实现对HSC的靶向性,为基因靶向干预肝纤维化提供可能。

恶性腹水临床诊治的难点与对策101-104

摘要:恶性腹水大约占到所有腹水病因的10%,是恶性肿瘤浸润和转移的一个突出临床表现,常提示肿瘤晚期,预后较差。结合患者病史和体格检查,联合应用常规检查包括诊断性腹穿及腹水分析,影像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测(血常规、肝功能试验、CEA、CA199等),大多数情况下可明确诊断,但仍有部分恶性腹水不能明确腹水性质,尤其与结核性腹水或并发肝硬化腹水鉴别较困难。因此,有必要理出恶性腹水临床诊治的主要难点问题,寻找较为合理的处理对策。

微小RNA与食管癌的研究进展105-107

摘要:微小RNA(microRNA),是新发现的一种具有高度进化保守性的单链RNA,其可在转录后水平引起靶mRNA降解或翻译抑制。近年来食管癌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但人们对食管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期有研究表明microRNA在其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此文就microRNA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食管癌发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DNA甲基化与胃癌的研究进展108-111

摘要:表观遗传学主要涉及DNA甲基化作用的改变和染色质组蛋白的修饰作用、基因印记等,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维持着细胞的特性,以保证其发展、分化。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DNA甲基化的研究对于胃癌早期诊断、靶向治疗以及明确胃癌的发病机制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DNA甲基化与胃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胃肠道类癌的研究进展112-114

摘要:类癌(carcinoid)又称类癌瘤(carcinoidtumor),是一组来源于嗜铬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其临床、组织化学和生化特征可因其发生部位不同而异,可引起类癌综合征(carcinoidsyndrome)。常见于消化道(〉80%),次为肺、支气管(约10%),罕有纵膈、肝、肾、卵巢等零星报道。随着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普及,使类癌发现率增加,带动了其研究的不断深入。此文就胃肠道类癌的流行病学、病理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及诊疗进展进行综述。

国际消化病杂志论著
CA125、CEA在炎症性肠病诊断中的初步临床研究115-117

摘要:目的分析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血清中CA125、CA199、癌胚抗原(CEA)的表达水平,判断该3项肿瘤抗原作为IBD早期诊断指标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至2010年期间,上海市瑞金医院101例IBD住院患者、101例结直肠癌住院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正常人纳入本研究。回顾性分析IBD组、结直肠癌术前患者组以及正常人群组中,血清CA125、CA199、CEA的表达水平,并比较3个肿瘤抗原指标在3组中的表达差异。结果IBD组患者血清CA125、CE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组;结直肠癌组血清CA125、CA199、CEA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组;结直肠癌组的血清CA199、CEA水平显著高于IBD组。结论肿瘤抗原表达在IBD患者中高于健康人群,低于结直肠肿瘤患者,有望用于IBD的筛查和诊断。

CDX2和EGFR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关系的研究118-120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收集胃癌组织及相应配对癌旁组织标本各50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X2、EGFR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意义。结果胃癌组织中CDX2和EGFR表达率分别为78.0%和52.0%,高于癌旁组织(54.0%,16.0%)(P〈0.05)。CDX2表达与胃癌Lauren分型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EGFR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状态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CDX2与EGFR在胃癌组织表达呈负相关。结论CDX2和EGFR均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CDX2主要在肠型胃癌中表达,且可能为肠型胃癌的早期事件。EGFR的过表达可能为胃癌进展及预后较差的指标。

TACE联合自体CIK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121-124

摘要: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化学治疗栓塞(TACE)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65例PHC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为32例和33例。单纯TACE治疗组(对照组)常规行肝动脉灌注化学治疗栓塞术;TACE联合细胞免疫治疗组(研究组)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诱导分化获得成熟的CIK细胞,行TACE联合CIK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周、4周的T细胞亚群等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后1周与治疗前CD3^+、CD4^+、CD8^+和CD4^+/CD8^+等各项免疫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的TACE治疗后4周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比较,CD8^+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9^+变化不明显。研究组治疗1周、4周后CD3^+、CD4^+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1周CD4^+/CD8^+比值升高,CD16^+CD56^+比例有下降趋势(P〉0.05),治疗后4周CD19^+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TACE联合CIK应用具有提高PHC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