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消化病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国际消化病杂志 统计源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s

  • 31-1953/R 国内刊号
  • 1673-534X 国际刊号
  • 2.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国际消化病是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63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国际消化病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述评、综述、论著、专题笔谈、临床研究、文摘、其他。

国际消化病 2008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国际消化病杂志综述
干细胞移植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应用267-269

摘要:随着干细胞和炎症性肠病(IBD)研究的深入,干细胞移植在IBD治疗中的应用取得一些进展。此文主要介绍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和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IBD治疗中的应用。

PPARγ:一个IBD治疗的新靶点270-272

摘要:脂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属于核受体家族。PPARγ配体通过PPARγ依赖或PPARγ不依赖的途径,在调节肠道炎症中起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炎症性肠病的新治疗靶点。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报道较少。

英夫利昔单抗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应用273-276

摘要: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两种特发性肠道炎性疾病。此文对新出现的生物制剂之一,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在这类疾病中实际应用方面的依据进行评论和回顾,包括剂量、疗效、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并作一总结。

DLG5与克罗恩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277-279

摘要:炎症性肠病(IBD)包括Crohn’s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组胃肠道慢性反复发作的非特异性炎性疾病。C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近来一系列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DLG5是一个引人注意的CD候选易感基因,此文就DLG5基因与CD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克罗恩病的实验室诊断研究现状280-281

摘要:目前克罗恩病(CD)在我国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国内外也在不断研究该病的无创诊断方法。CD的实验室检查手段较以往明显增多,但是尚未找到一个同时拥有高敏感性及特异性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此文就CD的实验室诊断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克罗恩病合并肛门周围疾病的诊治282-284

摘要:在克罗恩病的并发症中,肛门周围疾病较为常见,其诊断除用儿童常规体格检查和麻醉下肛瘘探查术外,盆腔磁共振显像无创伤且准确性较好。评估肛瘘活动性采用肛周疾病活动指数,肛瘘分类临床上以单纯性和复杂性分类应用最多。治疗上单纯肛瘘以内科治疗为主,常用甲硝唑/环丙沙星、硫唑嘌呤/6-巯基嘌呤、infliximab,或上述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复杂肛瘘应内外科联合治疗,肛周脓肿应及时切开引流。

蛋白酶激活受体2与肠道功能285-286

摘要: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是一种七次跨膜的G蛋白耦联受体,是蛋白酶激活受体超家族的一员。它广泛分布于肠道,可与肠腔内或黏膜的丝氨酸蛋白酶相互作用,参与调控肠道运动、感觉、炎症以及肿瘤的增殖转移等,可作为治疗各类肠道疾病的新靶点。

肝硬化对肠黏膜屏障的损害287-288

摘要:肝硬化是一种多病因的慢性疾病。肝硬化造成患者肠黏膜屏障的损害,使肠道内毒素和细菌进入血液或腹腔,造成内毒素血症及自发性腹膜炎,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引起恶性循环。此文就肝硬化对肠黏膜的损害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食物不耐受与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进展289-291

摘要: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最常见的功能性肠病,病因复杂。临床观察提示IBS的症状常由食物因素诱发或加重,IgG介导的食物不耐受可能是IBS的病因之一。食物不耐受在IBS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的食物排除疗法对IBS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与大肠癌292-293

摘要: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15-PGDH)是降解前列腺素的关键酶,与环氧合酶-2共同调节体内前列腺素的浓度。近年来研究发现,15-PGDH受到表皮生长因子的调控,并且15-PGDH表达减少或缺失与大肠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大肠癌肝转移诊断的研究进展294-295

摘要:肝转移是大肠癌根治性切除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大肠癌肝转移的早期诊断率,对提高大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及改善预后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此文旨在目前大肠癌肝转移研究的基础上,从影像学、分子标志物等方面进行总结,对大肠癌肝转移诊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口腔幽门螺杆菌与胃内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研究296-298

摘要:幽门螺杆菌(Hp)与胃肠道疾病密切相关,有学者提出口腔内亦存在Hp,且其与胃内Hp感染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口腔Hp可能是胃内Hp感染的重要储存库,是胃内Hp根除治疗后复发或再感染的主要原因。

Barrett食管的内镜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299-301

摘要:近年来,西方国家食管贵门交界部腺癌的发病率显著升高。许多研究发现,食管腺癌可由Barrett食管(BE)发展而来,BE是食管腺癌最重要的癌前病变,因此BE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BE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内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最近研究发现,BE的恶变过程中亦存在免疫组织化学改变,这些变化对BE的发生发展有一定提示作用。

干细胞与胃肠动力研究进展302-305

摘要:干细胞能够无限地自我更新和分化成机体内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具有巨大的治疗应用潜能。其在胃肠动力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发挥了一定作用。此文简述了干细胞与Cajal间质细胞(ICC)的关系,并对干细胞移植对胃排空和胃肌电活动的影响和其治疗某些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尝试作一综述。

IL-18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306-308

摘要:自1995年日本学者发现细胞因子IL-18以来,研究发现IL-18与众多临床疾病相关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精神疾病、心脏疾病和肝损伤等。已有关于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组织内存在IL-18mRNA表达的报道。此文就IL-18自身特点及其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HER2/neu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309-311

摘要:HER2/neu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它通过下游的信号转导途径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浸润与侵袭等基因的调控。HER2/neu在胃癌中存在高表达或基因扩增现象,并可能影响胃癌患者的预后,也可能参与了胃癌肝转移过程。HER2/neu有望成为胃癌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受体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312-314

摘要: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及其受体(uPAR)是纤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激活纤溶酶降解细胞外基质,促进肿瘤的浸润与转移。此文就它们与胃癌之间的关系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作一综述,旨在为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方法、开辟新途径。

库普弗细胞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315-317

摘要:库普弗细胞(KC)是定居于肝内的单核-巨噬细胞,其表面存在多种受体,可被多种配体激活,通过产生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和活性氧簇等在多种肝损伤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近年的研究显示KC也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在胰岛素抵抗、氧应激和炎症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控制KC的活化将有助于减轻或阻止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