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消化病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国际消化病杂志 统计源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s

  • 31-1953/R 国内刊号
  • 1673-534X 国际刊号
  • 2.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国际消化病是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63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国际消化病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述评、综述、论著、专题笔谈、临床研究、文摘、其他。

国际消化病 2006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国际消化病杂志述评
肝纤维化诊断和治疗进展2-4

摘要:肝纤维化是由于各种慢性肝病进展中肝内纤维生成和降解失去平衡,使过多的胶原在肝内沉积所致,常伴有炎症,并可发展为肝硬化。近年来有关肝纤维化的诊断和治疗有一些进展。

SPSS医学统计实用教学光盘 2CD,六讲,5小时15分,详尽教材4-4

国际消化病杂志综述
肝硬化后肠道细菌移位的发生与防治进展5-7

摘要:肝硬化后易并发内毒素血症、细菌及真菌感染,肠道细菌移位是其并发感染,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关动物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发现,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是发生肠道细菌移位的主要机制。预防和纠正肠道菌群紊乱、加强肠道营养支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能有效防治肠道细菌移位。

糖基化终末产物与肝病8-10

摘要:肝脏是糖基化终末产物的主要代谢部位,肝病时伴随的氧化应激、糖耐量损害以及肝肾功能降低导致糖基化终末产物增加,而糖基化终末产物可通过促进氧应激/脂质过氧化、炎症反应以及纤维化等途径,加重肝脏损伤。

瘦素与慢性肝脏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11-13

摘要:瘦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在体内分为游离型、结合型两种形式。瘦素与其受体结合后通过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发挥生物学效应。研究发现瘦素在多种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可能与促进肝内脂肪堆积、刺激肝星状细胞活化、促使库普弗细胞表达细胞因子、增加交感神经活性、影响细胞信号转导等机制有关。

细胞因子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14-16

摘要:随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及其对健康的危害,包括3种类型: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硬化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由单纯性脂肪肝发展为脂肪性肝硬化的必经阶段,了解其发病机制,探讨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的作用,对于弄清其发病机制的多样性有着深刻的意义。

库普弗细胞在酒精性肝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17-20

摘要:库普弗细胞(KC)是肝内定居的巨噬细胞,由于其细胞表面存在多种受体,可被多种配体和激活剂激活,通过产生反应氧、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等贯穿于酒精性肝病的发病过程,控制KC的活化将有助于减轻或阻止酒精性肝病的肝脏病变。

磁共振波谱分析在脂肪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20-23

摘要:磁共振波谱分析作为一种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具有可以确定化合物构成成分、研究病变组织器官细胞能量代谢及病理生理变化的特点,正成为诊断脂肪性肝病的可靠、有效、快速的非创伤性定量诊断新途径。此文就磁共振波谱分析的原理、种类及在脂肪性肝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乙型肝炎病毒在肝细胞中的整合与原发性肝细胞癌23-26

摘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乙型肝炎病毒DNA整合入人类肝细胞DNA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现就乙型肝炎病毒DNA的结构特点及其在宿主肝细胞中的常见整合位点和如何整合入宿主DNA及其促使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机制作一综述。

三氧化二砷抗肝癌作用研究进展26-28

摘要: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取得肯定的临床效果,但对实体瘤作用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其临床治疗肝癌的效果仍需进一步探讨。此文复习国内外文献,对三氧化二砷抗肝癌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食管下端括约肌内肠神经系统研究进展28-31

摘要:食管下端括约肌(LES)的调控机制是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关键,而括约肌内参与调控的肠神经系统中各类神经及其递质的关系复杂。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神经被证实具有调节LES的功能。此文从病理组织学、神经生物学、药理学角度介绍各类神经研究情况。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胰疾病的关系32-34

摘要: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因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其临床意义日渐受到重视。现就其病因、分类,与胆胰系统疾病的关系及内在机制进行探讨,并简述其临床表现及诊治。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治疗35-37

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发病率高、病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的临床症候群。症状的多样性和病因的复杂性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不确切。此文主要就促动力药、调整内脏感觉药、酸抑制剂等几类药在其治疗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胃肠起搏在胃肠功能性疾病中的应用38-40

摘要:胃肠功能性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病理生理复杂,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明确,还没有一个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近年来,胃肠起搏应用于糖尿病胃轻瘫、胃食管反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胃肠功能性疾病的治疗中,已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与肠易激综合征40-43

摘要:肠易激综合征(IBS)与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调节紊乱之间的联系尚未明确。此文分别从肠道神经控制、神经-免疫调节、神经-内分泌调节三个方面介绍该网络在IBS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肠道微生态与肠易激综合征43-45

摘要:微生物群与宿主、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对于维持宿主正常的生理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三者关系失衡则直接或间接参与了众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功能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IBS患者多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益生菌的治疗也取得部分疗效,通过对正常人和IBS患者肠道菌群的比较,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感染、抗生素、应激、肠道酵解异常五个方面,将近年肠道微生态与IBS关系做一综述。

NF—κB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及胃癌46-48

摘要:幽门螺杆菌作为胃粘膜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感染因素,可以活化核因子-κB(NF—κB),改变多种细胞因子表达,引起局部炎性反应,影响细胞凋亡,增加细胞群不稳定性和DNA错配机会,从而参与胃部炎症的发生和进展,并与胃癌形成、浸润转移等有关。

国际消化病杂志其他
《国际消化病杂志》编委会名单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