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问题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国际问题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International Studies

  • 11-1504/D 国内刊号
  • 0452-8832 国际刊号
  • 3.3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国际问题研究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9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国际问题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外交思想研究、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球治理、区域合作

国际问题研究 2019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国际问题研究杂志特稿
2018中国外交:乘风破浪砥砺前行1-10

摘要:2018年国际形势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充满不确定性。世界力量对比加速演变,单边保护主义不断蔓延,现存国际体系受到严重冲击,大国之间竞争博弈日趋激烈,传统热点纷争挥之不去,气候变化、难民危机等非传统安全难题接踵而来。站在人类历史演进的高度,把握时代风云,作出了一个重要论断,那就是:“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国际法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11-25

摘要:在奋力开拓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过程中,中国牢牢把握国际法维护者和建设者的角色定位,推动国际法的共同制定和共同遵守。国际法在外交实践中的实现国家利益、巩固外交成果、消除前进障碍、落实远大目标等功能需要在新时代继续发挥。中国外交应对处于动态发展之中的国际法善加引导,并将中国方案与国际法密切结合起来,使国际法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发挥出应有的保障作用。

促进中国-北欧次区域合作:机制化路径26-38

摘要:随着北欧绿色、创新与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与中国发展战略的契合度不断提升以及北极治理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继续深化中国与北欧国家双边关系的基础上,强化中国—北欧次区域合作关系已成为新时代提升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应对外交新挑战的客观要求。与此同时,北欧国家也在不断发力“深耕”中国市场,并对与中国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表达出合作意愿。在欧盟自身发展呈现多样性和中欧关系“结构性变化”的背景下,推动中国—北欧次区域合作机制化对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中非共建产业园:历程、问题与解决思路39-53

摘要:中非产业园区合作始于20世纪末。在两次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推动下,中非产业园区从机制化发展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阶段,双方共建的产业园几乎遍布所有与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同时,中非产业园区建设也面临着形式多样的挑战。这需要中非双方政府在国家经济政策的主导下,合理推进共建产业园的发展,加强产能合作对话,共同理顺发展思路,协同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园区运营企业应该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入园企业则需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加强能力建设,融入非洲。

开放的区域主义与中澳在南太平洋岛屿地区的合作54-74

摘要:太平洋岛屿地区的区域主义具有开放属性。同为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中澳在南太平洋岛屿地区开展合作不仅是双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内在逻辑要求,也符合南太平洋岛国对多样化援助的需求,更有利于这一地区应对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挑战。而太平洋岛屿地区的开放属性、中澳都反对贸易与投资领域保护主义的立场以及双方都重视与南太平洋岛国之间的关系等,为两国在这一地区的合作奠定了基础。但是,中澳对外援助理念的差异,澳方对中国的发展道路及南太政策的误解,美欧等国的干扰等,使中澳在南太平洋岛屿地区的合作仍面临挑战和阻碍。中澳之间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双方可就南太平洋岛屿地区事务建立对话或磋商机制,并在联合国、太平洋岛国论坛以及“一带一路”等框架下探讨可行的合作路径。

澜湄区域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挑战与实施路径75-84

摘要:澜湄区域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上已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但仍远未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提出的要求,当前面临诸多挑战:地区发展不平衡,治理制度赤字,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赤字,公共产品赤字。为促进澜湄区域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应深化可持续发展治理机制创新,塑造澜湄区域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协作关系;加强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公共产品创新突出命运共同体理念,提高澜湄合作对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参与和贡献,发挥澜湄国家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主动性、创造性。

印度洋安全治理:现状、挑战与发展路径85-106

摘要:印度洋地区的安全状况攸关全球繁荣与稳定。提升印度洋安全治理水平、有效应对各种安全风险挑战,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努力方向。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印度洋安全治理机制加速演进,在参与主体、治理规则、涉及领域等方面都有所发展,逐步形成多层次、多领域、多主体的治理体系。不过,现有治理体系仍面临缺乏主导性机制、效率有待提升、受到地缘政治因素干扰等难题。未来,国际社会应坚持开放、包容、务实、可持续的治理理念,在安全认知、机制建设、公共产品供给等方面加强沟通合作,不断提升印度洋安全治理水平,营造和平、合作、共赢的印度洋。

《里海法律地位公约》的签署及其影响107-120

摘要:苏联解体后里海地缘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迁,以法律地位和权益分配为争议焦点的里海问题急剧凸显并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里海法律地位之争只是表象,利益之争方为实质。在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及其对伊制裁、俄美关系持续恶化及两国在中东地缘政治角逐与博弈、里海沿岸各国利益诉求得到满足等因素推动下,里海沿岸5国于2018年8月签署《里海法律地位公约》。该公约为调解地区事务奠定了法律基础,对于确保里海安全稳定、促进地区能源格局转变、构筑地区新型合作关系将产生积极影响。与此同时,该公约仍是在特殊国际背景下签署的框架性法律文件,其未来落实情况及对地区形势变化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阿富汗和平进程新态势及前景121-136

摘要:2018年以来,特朗普授意美国国务院高官与塔利班直接谈判,阿富汗政府则力推与塔利班和谈的“喀布尔进程”,俄罗斯等地区国家加大介入阿富汗问题力度,阿富汗和平进程出现新进展。然而,如何弥合各方不同利益诉求以及避免地缘博弈干扰仍将是推进和平进程面临的难题。作为阿富汗近邻,中国近年来加大对阿投入,着力劝和促谈,取得一定积极效果,正成为阿富汗重建与和平进程的重要贡献者和参与者。

国际问题研究杂志默认
投稿注意事项139-139

摘要:《国际问题研究》是中国创办最早的国际问题研究学术刊物之一。本刊以服务中国外交为宗旨,坚持战略性、前瞻性与政策性相结合,提倡从国际战略的高度来研究国际问题,在学术分析中体现中国外交战略思维,为外交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主要栏目有中国外交、地区与国别问题、经济与外交、全球治理等。欢迎有志于国际问题研究的学者向本刊投稿。

2018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在京举行141-141

摘要:2018年12月11日,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18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在京举行。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出席会议开幕式并发表演讲。开幕式由戚振宏院长主持,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兰立俊大使致开幕辞。来自中央国家机关、高校、国内知名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及国内主流新闻媒体的300余名代表出席了开幕式。与会代表围绕国际形势与大国关系、世界经济形势走势及风险挑战、全球治理与全球思潮、国际安全形势和地区热点问题、发展中国家与中国、外交思想与新时代对外工作等议题展开研讨,取得丰硕成果。

我院接待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代表团142-142

摘要:2018年12月4日,戚振宏院长会见了来访的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主席艾略特一行。双方就当前国际秩序、中美关系、台湾问题等进行深入交流。院领导阮宗泽、徐坚、荣鹰及美国所、亚太所有关人员参加座谈。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2018年年终形势研讨会在京举行142-142

摘要:2018年12月5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2018年年终形势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就扩员后上合组织地区形势、经济和安全等领域务实合作新举措展开深入探讨。来自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现代院、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上海社科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科研机构与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外交部、商务部等职能部门官员共60余人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