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问题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国际问题研究杂志

《国际问题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9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国际经济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 主办单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 国际刊号:0452-8832
  • 国内刊号:11-1504/D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2-1
  • 创刊时间:1959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3.36
  • 综合影响因子:2.664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国际问题研究 2016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国际问题研究杂志特稿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面推进之年

摘要:2015年,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 70年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获得胜利,联合国应运而生,回顾那段改变人类前途与命运的历史,世界各国都以不同的方式加以纪念和反思,目的就是从中汲取教训,防止悲剧重演,努力开创和平与繁荣的美好未来。围绕和平与发展两大议题,我们同国际社会一道,相继确立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与2020年后气候变化安排两项重大全球议程,同时加大合作力度,共同应对包括恐怖主义等在内的各类全球性挑战。
1-8
国际问题研究杂志中国外交

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世界梦”

摘要:中国有两个梦想:一个是“中国梦”,一个就是构建“共有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梦”,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机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生动呈现,是中国在问鼎世界强国之际的政策表达,旨在回答“中国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之问。这一思想立意高远,为21世纪国际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具有时代的先进性。
9-21

对美公共外交:新形势、新思路

摘要:当前,中国对美国公共外交工作面临新形势: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取得进展,但存在一些杂音;中美经贸投资合作继续深化,但存在一些隐忧;中美社会各界交往日益频繁,但存在一些误解。在此背景下,对美公共外交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在宗旨上,存在“重求同、轻释异”的误区;在对象上,存在“重高层、轻基层”的误区;在内容上,存在“重文化、轻政治”的误区;在方式上,存在“重回应、轻引导”的误区。有鉴于此,中国须在工作中正面回应中美外交理念差异,不局限于传统“朋友圈”,同时重视传播政治价值观,增强舆论议程的主动设置能力。
22-34
国际问题研究杂志国际关系

中国—东盟关系:新的启航

摘要:近年来,中国同东盟政治安全合作不断深入,经贸合作蓬勃发展,人文社会领域合作成果显著。持续对话与深入合作,为双方积累了厚实的政治互信基础;“一带一路”倡议和自贸区升级版为双方经贸融通注入新的活力;不断扩大的人文交往为双方筑起民心相通的桥梁。与此同时,东盟内部整合、区域贸易自由化的双速推进、域外大国的介入、南海问题的干扰,使中国—东盟合作面临复杂挑战。2016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中国—东盟关系和双方务实合作站在历史新起点上。面对中国—东盟合作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双方应继续提升政治安全互信、切实加强战略对接、深化产能合作、助推次区域发展、丰富人文内涵,不断将中国—东盟合作做深走实。
35-48

美国强化对华竞争及中美关系的走势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持续上升、中美利益分配格局发生变化以及美国对国际事务管控能力下降,美国在军事、外交、经济、意识形态等领域持续加大对华竞争力度,以维持长久以来对华交往的优势地位,有时甚至不惜走向单边制裁的政策边缘。不过,中美相互依存加深、各类沟通交流机制日益健全以及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默契,又使中美竞争维持在可控范围之内,中美关系将迎来竞争性明显上升的战略磨合期。
49-62

英国对华政策新思维

摘要:中英关系近来的发展突破了西方各国传统对华政策的困囿,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尤其体现在英国对西方传统的对华经济外交和价值观外交“阴阳两张皮”的超越,不但在经济上加强对华合作,而且在政治上大胆与中国靠近。英国对华政策突破性变化既有其对中国的经济需要,更体现了深刻的战略格局和外交思维变化。英国在对亚太和新兴国家外交战略大转型背景下,反思了对华意识形态大棒政策的有效性,重新调和了对华外交的经济诉求和价值观诉求,逐步形成自成体系的新战略逻辑。英国的对华政策可能对其他西方国家产生影响,甚至起到某种风向标的作用。
63-76
国际问题研究杂志经济与外交

中美经贸合作竞争新态势及前景

摘要:中美建交以来,两国经贸关系总体上稳定向前发展。目前,中美经贸合作竞争出现新态势:一方面,双边贸易和投资稳定扩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地方层级合作不断深化,全球经济治理协调合作加强;另一方面,经贸摩擦成为新常态,规则之争成为新焦点,美方经贸问题政治化有新表现,营商条件之争趋于激化,新产业竞争拉开帷幕。未来中美经贸发展的基本走势是:合作与竞争并存,合作是主流,竞争是支流,中美经贸关系将在波动中稳步持续发展。中国应顺势而上,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推动中美经贸关系新发展,特别是在美国推动全球贸易规则变局和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形势下,应以“共享发展”和“合作共赢”理念构建新的合作框架,而不是以“零和博弈”冷战思维进行竞争或对抗。
77-94

欧洲央行量化宽松政策:效果与影响

摘要:为应对通货紧缩和经济下行风险,欧洲央行于2015年初出台了量化宽松非常规货币政策,并于12月进一步加力。实施近一年来,欧元区融资成本降低,通胀有所提升,欧元贬值导致欧元区贸易顺差扩大,制造业指数持续上升,消费者信心增强,欧元区经济基本保持了稳定增长势头。但是,欧洲央行量化宽松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量化“枯竭”、欧洲央行“日本化”以及非欧元区国家货币升值等负面影响,并缩小了欧洲央行未来的政策空间,不利于其应对更大的风险。目前看,欧洲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仍会持续一段时间,将与美国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分化,可能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新的风险。
95-106
国际问题研究杂志全球治理

《巴黎协定》后的全球低碳“马拉松”进程

摘要:历经四年谈判,2015年底的气候大会最终通过了决定未来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格局的《巴黎协定》。然而,气候变化科学本身具有的特殊性、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异步性、能源结构转型的长期性,以及各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差异性,都决定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不是百米赛跑,而是场马拉松。《巴黎协定》提出的“自主贡献+盘点”的模式已为“马拉松”的基本原则定调,未来对协定的落实和细化也应充分尊重各国国情和能力,通过国际社会的合作让各国尽快步入低碳化进程,而不仅是限制大国排放。对中国而言,以较低的累积排放量尽早达峰,既是完成本国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的客观要求,也是为更好地参与和引领全球低碳“马拉松”进程打下基础。
120-129
国际问题研究杂志学术动态

2015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纪要

摘要:2015年12月12—13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在北京联合举办“2015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来自中央各有关部委和全国主要学术研究机构及媒体近200名代表与会。国务委员杨洁篪出会闭幕式并作重要讲话,外交部长出会开幕式并作重要演讲,外交部副部长郑泽光出会闭幕式。
130-132

Abstracts

133-134

2015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在京召开

摘要:2015年12月12-13日,由我院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15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央各有关部委、全国主要学术研究机构及媒体的近200名代表与会。国务委员杨洁篪出席研讨会闭幕式并作重要讲话,外交部长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面推进之年》的重要演讲,外交部副部长郑泽光出席闭幕式。
135-135

我院举办“弘扬万隆精神,开创亚非合作新局面”国际研讨会

摘要:2015年11月26—27日,我院举办了“弘扬万隆精神,开创亚非合作新局面”国际研讨会,来自亚非拉34个国家的近百名学者与会。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与会学者围绕新形势下如何深化亚非合作、拓展南南合作和推进南北合作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136-136

王缉思、金立群来我院作报告

摘要:2015年12月1日,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王缉思教授应邀到我院作题为《国际秩序与中美关系》的学术报告。 12月24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候任行长金立群应邀到我院作报告,对亚投行筹建过程、运作理念、机制建设等问题作了全面介绍。
13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