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探索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高教探索杂志 北大期刊

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

  • 44-1109/G4 国内刊号
  • 1673-9760 国际刊号
  • 1.8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高教探索是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东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高教探索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高教管理、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粤港澳大湾区研究、课程与教学、比较教育、高职教育、教育史研究、大学生成长、综述

高教探索 2018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高教探索杂志教育管理
“双一流”建设:传统超越之思5-9

摘要:“双一流”建设是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创新战略,其实施过程不可重蹈以往建设之旧路。为此,须对“双一流”建设策略的创新本质、核心内涵、实施路径和结构特征四个方面进行深度反思。“双一流”建设的策略实质是理念创新,不能一味依靠模仿与借鉴;“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内涵是人才培养,抓不住这一主线建设不成“双一流”;“双一流建设”的实施路径是公平竞争,非正常竞争不能建成“双一流”;“双一流”建设的结构特征是建设一流的高等教育系统,忽视高等教育系统性建设不成“双一流”。结合“双一流”建设方案对当前理念认知和现实做法进行理性批判,是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重要保障。

高校学生管理引入处分听证程序的法律思考10-13

摘要: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范了申诉程序,但未明确处分听证程序。高校学生管理引入现代行政程序法治核心要素“听证”,通过明确规定高校学生管理处分听证程序、成立处分听证专门委员会、确立听证笔录的案卷排他原则及听证不公开等一系列措施,构建高校学生管理处分听证程序制度,对深化依法治校实践、强化大学生权益保障、促进高校学生管理权规范行使、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形象修复理论视角下的高校危机传播管理14-16

摘要:为维护高校形象,保证正常的教学和科研活动秩序,以及高校学生的个体发展,高校越来越重视危机传播管理的运用。面对信息传播技术和沟通方式的巨大变革,传统的高校危机传播管理已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针对危机事件对高校形象的损害,形象修复理论主张从战略角度对高校形象加以维护,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形象价值。运用形象修复理论分析高校危机传播现象,建立完善的危机传播管理机制,以应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意义重大。

高教探索杂志学科与专业
法学一流学科建设及其人才培养模式探析17-24

摘要:我国法学一流学科建设既是依法治国的要求,也是国家治理方式转变的体现。我国现阶段法学院校发展存在着同质化、大学理念行政化色彩浓厚、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定位模糊、法学课程体系不足、核心竞争力缺失、国际性视野不足等问题。法学一流学科的构建,应当以完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为重心,以具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国际化的视野为导向,为法学学科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具体到学科建设,应当致力于差异化定位,着力培养新型复合型法学人才,设计科学合理的法学核心课程授课体系,扩大教师队伍规模、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重视案例教学法,拓展研究资源,树立跨学科、国际化的研究视角,为法学一流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的师范生培养:视角更新与路径重构--基于卢曼社会系统理论的分析25-31

摘要:随着教师资格考试改革的全面实施,师范生培养需回答如何适应与调整的问题。依据尼克拉斯·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不难发现,其系统的开放性与封闭性自我指涉为分析师范生培养的系统运作规律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基于此,从封闭和开放两个基本维度为师范生培养的长足发展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可能,同时提醒我们对师范生培养系统运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二阶观察。

高教探索杂志课程与教学
生师互动对学习收获的影响:第一代与非第一代大学生的差异分析32-39

摘要:基于1698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表明: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生师互动和学习收获感知显著低于非第一代大学生,且这种显著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始终存在;学习性互动与拓展性互动对学习收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价值性互动有显著负向影响;拓展性互动对第一代大学生学习收获的影响远高于非第一代大学生。建议高校以资源配置与政策导向方式为第一代大学生提供互动支持;激发教师将价值性互动嵌套于学习性互动与拓展性互动;开发促进第一代大学生参与拓展性互动的资源与平台来提升第一代大学生学习收获水平。

高教探索杂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学术型硕士生就读体验满意度的学科差异--基于2016年全国研究生离校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40-48

摘要:学术型硕士生由于其培养目标、职业定位的模糊性和学术训练的预备性,在研究生教育领域中是一个相对特殊且在相关研究中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就读体验满意度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直接反映,基于2016年全国研究生离校调查数据,从“以学生为中心”的内部视角,对学术型硕士生就读体验满意度的实证研究发现:学硕对国际学术交流机会、导师求职指导和课程教学的满意度相对较低。通过进一步的学科差异分析发现:总体而言,农学硕士的培养单位满意度显著高于其他学科,但人文硕士和医学硕士分别对属于研究基础支撑的文献资料与实验设施的满意度评价较低;人文社科硕士的导师指导和课程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自科类和管理类学科;管理学硕士的科研参与满意度则显著低于其他学科。这些发现对提升学术型硕士就读体验满意度,促进研究生教育向“增质提效”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具有重要的政策性启示。

高教探索杂志比较教育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中的学习成果界定、测量与评估--美国的探索和实践49-54

摘要: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中的“成果”是学生学习成果的集合体,涵盖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等不同模块内容,并由学校预设的校级层面学习成果向课堂具体学习成果逐级向下设计产生。衡量“成果”需要运用评估工具和评估方法持续有效地对学生知识、技能等增值以及情感、态度变化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运作方式是让学生逐级提升以达到顶峰成果,并对各阶段形成的“成果”进行增值测量。

日本高等教育产学合作利益冲突管理制度及其启示55-59

摘要:2002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利益冲突工作组报告书》,促进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以之为据,结合自身产学合作实际,不断加强产学合作活动中的利益冲突管理制度建设。日本高等教育产学合作利益冲突管理制度重点对利益冲突组织管理机构及其职能,机构利益冲突,尤其是个人利益冲突不当影响的事前预防与规范进行了规定。该制度体系具有相对完整性和层次性,重视事前预防功能,利益冲突管理透明、客观公正的特点。“三位一体”的制度设计及其价值取向、产学合作利益冲突的差别化管理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产学合作利益冲突管理制度的完善具有启示作用。

欧洲学分转换与积累体系在德国的实施经验及其借鉴意义60-65

摘要:欧洲学分积累和转换体系已经在欧盟实施了二十多年,为推动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做出了极大贡献,是成熟的学分制度典范。作为欧洲的教育强国,德国从一开始就积极推动ECTS在本国高校的实施,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本文分析欧洲学分转换与积累体系在德国的实践情况及其积极效果和存在问题,揭示其对我国学分制改革与发展的启示。

印度尼西亚大学排名系统特点及启示66-72

摘要:2015年印度尼西亚开始了自己的高等教育机构排名,在此之后,国内高等教育生态有了明显的改善,全球竞争指数也有了一定程度地提高。排名指标主要关注“师资队伍”“学校管理”“学生管理”和“科研活动”四个方面,有着国家战略与多元发展并重、分层聚类和改进优化并行、国内需求和国际潮流紧跟等特点。排名运作有着政府主导平台建设、利用制度进行数据收集、倡导结果的全社会共享等特点。该排名系统的发展性评估理念、标准化评估工具、全员式结果共享的模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预防的德育理念--以日本创价学园德育思维为借鉴73-77

摘要:对于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问题,不能仅重视事中干预和事后处理,预防校园暴力犯罪也十分重要。未成年人暴力犯罪预防制度是大体,德育是根本。借鉴日本创价学园的育人思维,学校德育在预防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的作用要重视三个维度:追求“生命的尊严为根本”的育人境界,践行“师弟不二”的育人之道,构建“为教育的社会”的育人格局。

高教探索杂志教育史研究
中世纪大学执教资格授予权博弈--托钵修会VS教师行会78-85

摘要:“执教授予权”是一种认定审核执教申请者是否具备从事教学资质的权力。“托钵修会”和“教师行会”围绕执教资格授予权展开激烈斗争。教师行会以“二元权力理论”(上帝的事情归上帝,凯撒的事情归凯撒)为武器,通过各种方式,将托钵修会的执教授予权,成功限制在神学领域,保证其对世俗学子的学位垄断

近代中国工程师教育--以上海震旦大学土木工程系为例(1909-1952)86-91

摘要:本文以震旦大学土木工程系的设置与发展为例,关注其背后知识与权力间的诸多纠缠和历史互动。从科学知识社会学角度研究:(1)法国和天主教在华推行教育的动机;(2)法国工程学知识体系的传播路径取向;(3)法国和天主教在华工程师教育的工作成效与精英特质。震旦大学的案例体现了教育与宗教行为、帝国主义扩张、中国对现代化追求的紧密联系。

高教探索杂志职业教育
基于高水平目标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方略92-96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正在筹划实施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对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要求。基于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制定教师队伍建设方略势在必行。坚持“爱育引留用”五管齐下的原则,着力打造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探索形成兼职教师队伍长效机制是高水平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可行之路。

高教探索杂志民办教育
从“链合”到“啮合”--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结构转型路径97-102

摘要:当下民办高校呈现出“链合”式的管理模式,各主体间结合不紧密,有制约之形而无制衡之实,因此出现民主决策机制失范、政策预期性与人员变动率的耦合,党组织功能发挥效能不足这三个方面的困境。研究提出内部治理主体相互“啮合”的结构是民办高校内部治理重构的理想类型之一,而从“链合”到“啮合”是可能的转型路径。“啮合”结构以整体性治理的视角为前提,以各主体间有效制衡的权能分配为基础,以充分发挥主体性的党委会为政治保障核心。“啮合”结构更突显出各主体间的制衡、协调与联动,为民办高校共建共治共享的内部治理重构提供了新路径。

高教探索杂志教师与学生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对其政治认同影响的实证研究103-108

摘要:基于问卷调查及数据统计发现,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对其政治认同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越积极,其政治认同度越高,即越参与、越认同;大学生在网络中的政治观点表达和政治信息传播对其政治认同的影响最为显著;大学生对网络政治新闻的关注则对其国家认同、政府认同的影响最为显著。这些研究结论对于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进一步提升具有一定的决策参考意义。

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分层教育方法109-113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需要不断创新。分层教育作为一种新方法,主要运用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认知教育,以及作为知识形态的价值观理论的认知教育。对于体现价值取向和立场的政治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分层教育方法是一种被实践证明为较好的工作方法。通过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各自所关注的不同的现实问题,引导价值观念的转变,协调价值立场,着力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提升师生的获得感,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