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探索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高教探索杂志 北大期刊

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

  • 44-1109/G4 国内刊号
  • 1673-9760 国际刊号
  • 1.8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高教探索是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东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高教探索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高教管理、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粤港澳大湾区研究、课程与教学、比较教育、高职教育、教育史研究、大学生成长、综述

高教探索 2018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高教探索杂志教育管理
区块链技术对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5-13

摘要:区块链技术在金融、数字资产交易等多领域得到有效应用,并成为了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受到国际社会高度重视,我国也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区块链技术发展。针对区块链技术内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从国内外教育领域区块链研究文献入手,分析教育领域对区块链研究的关注热点,研究国内外区块链人才培养现状。重点根据教育部近期关于教育信息化、新工科建设、卓越工程师2.0等最新文件精神,综合分析我国高校区块链人才培养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目前国内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教育信息化还处于探索初期,根据智慧校园与区块链技术发展趋势,提出智慧校园融合区块链技术向智“链”校园升级发展的路径,为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参考。

从交易型到交互型:学科与产业协同的范式变革14-21

摘要: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生产模式发生转型,新的知识生产模式所呈现的应用情境化、社会化弥散和跨学科合作等特征促使学科与产业逐渐摒弃以往零星的、碎片化的线性交易方式,转而以注重主体间交叉互动,促进跨组织、跨部门和跨学科知识生产的多向度立体协同方式为主。高等教育学科与产业的协同范式由此经历从“交易型”到“交互型”的变革过程,交互型协同成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或区域促进知识生产、优化学科与产业结构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主要路径,其发展过程包括产业研发、学科创业、学科与产业融合阶段,并产生高等教育学科与产业协同演变的新特征。

企业作为重要办学主体的机制障碍与政策设计22-29

摘要:企业作为重要办学主体是促进校企合作的必然要求。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有赖于长效机制和政策供给。当前,我国企业作为重要办学主体面临着部分校企合作政策存在失效危机、缺乏企业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职业资格准入政策运行机理不畅通等机制障碍。企业作为重要办学主体的政策设计需要构建校企合作政策监测体系、建立利润代替补偿机制、创新设计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儒家文化与大学治理:冲突与融合30-34

摘要:大学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与文化有着紧密联系,儒家文化与大学治理在视野、立场、现实领域存在着差异与冲突,同时在价值、结构、体系方面存在着融通。儒家文化在当代化过程中在大学治理环境、规范、理念、主体、方式维度产生了文化协同,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征。文化协同视角下完善大学治理应在政治文化、行政文化、学术文化、校园文化、外部文化领域使治理路径与儒家文化充分融合,形成治理合力。

高教探索杂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社会资本、组织邻近对校所联培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影响35-42

摘要:培养高层次工程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高校与工程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试点项目的重要目标。为探索试点项目取得的成效及相应的影响因素,对175名联培博士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联合培养环境中,博士生的两类主要社会资本,即高校和院所社会资本、校所组织邻近与科研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层级回归分析发现,高校和院所两类社会资本皆对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校所组织邻近的三个维度对该关系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为试点项目主管部门、参与单位、指导教师等营造良好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环境提供依据。

高教探索杂志比较教育
英国学位学徒制及其启示43-49

摘要:学位学徒制是英国学徒制发展进程中的最新模式,其创新发展代表英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变革,英国综合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通过学徒制的制度和模式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也代表英国学徒制的升级,学位学徒制作为一种本硕层次的学徒制,是英国学徒制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学位学徒制拓展了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学徒通过学术学习和工作场所学习获得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是学位学徒制的核心组成部分,体现着英国高等教育中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值融合的趋势。英国学位学徒制所代表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和现代学徒制新内涵,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启示。

荷兰科研评估的模式与特点——以《标准化评估指南(2015-2021)》为分析对象50-55

摘要:荷兰《标准化评估指南(2015-2021)》是最新版本的在荷兰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开展科研评估的制度框架。它搭建了由“科研综合实力”(研究成果质量、社会相关性、战略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博士培养、科研诚信、组织多样性)两大维度及六项一级指标共同组成的指标框架,采取自我评估和外部同行评估并行的模式实施评估。评估单元需在自评报告中根据自身的战略定位,选取最能反映自身特色、绩效和未来发展的指标来提供指标数据和素材,进而将评估单元的战略目标与行动结果关联在一起共同呈现。评估委员会将依据自评报告和实地考察结果对评估单元进行个性化的评价与考核。评估的目的在于促进评估单元反思与改进,评估结果并不与科研经费拨款直接挂钩。SEP2015体现了荷兰近年来科研评估制度改革的特点,包括日益注重科研成果的社会相关性,强调科研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评估流程的标准化和评估内容的个性化。

加拿大高校seminar教学模式及其启示——以约克大学为例56-61

摘要:seminar教学模式是欧美高校课堂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及学术自由。约克大学是加拿大在校学生规模第二的研究型大学,其本科生和研究生课堂普遍采用seminar教学模式。该模式具有互动性和研究性的特点,能够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文章结合约克大学的教学实践对seminar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实施过程和特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台湾地区高校创业教育新进展62-71

摘要:通过实证分析入选“大学校院创新创业扎根计划”高校的相关数据,发现台湾高校创业教育追求“学用合一”,其新进展表现在:以解决“学用落差”问题为导向设置创业教育组织,以跨领域学程为根基发展课程教学组织,以产学合作方式培养研发型“产业博士”和以竞争性经费补助实现高校优胜劣汰。借鉴台湾地区高校创业教育新进展经验,大陆高校应鼓励院系根据自身条件设置创业教育组织、建设好跨院系课程体系和把创业教育向研究生教育延伸。

高教探索杂志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研究72-78

摘要: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与普通高考相对分离,以“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为标准录取考生,是符合职业教育特征的考试招生制度,为高职院校选拔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途径。按照考试科目和内容,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有四种模式:“文化素质+技术科目+职业倾向能力”考招模式、高职与本科贯通培养考招模式、“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招模式、中高职贯通培养转段考招模式。针对当前在生源、考试内容、录取机制、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的改革路径在于扩大招收中职生比例,通过注册入学补录应对生源危机;提升专业技能测试比重,制定专业技能考试大纲;增加平行志愿,完善招生录取机制;提升行业、企业参与度,成立省级行业专业大类考试指导委员会。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所有权对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79-83

摘要:采用自编《教师心理所有权》和《教师工作投入》问卷,对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的402名高职院校专任教师进行调查研究,从心理所有权的角度探讨其对高职院校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职教师心理所有权与其工作投入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教师心理所有权的自我概念、态度及责任感因素是教师工作投入的有效预测变量。高职院校教师管理部门可通过培养教师的心理所有权来促进教师工作投入的提高。

高教探索杂志教育史研究
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博弈: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省立大学国立化考察84-90

摘要: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省立大学国立化是指由省政府设立的大学转变为由教育部设立的大学的过程。面对经费不足和颠沛流离的生存环境,南京国民政府时期9所省立大学改为国立大学。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省立大学国立化在抗日战争期间基本完成,并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不同的国立化模式。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博弈贯穿这一进程始终。

民国时期大夏大学导师制实施考察91-96

摘要:民国时期,私立大夏大学是我国最早实施导师制的高校。在20年的实施过程中,大夏大学在校长王伯群的带领下,深入贯彻导师制中“导”的本义,将导师制与学校“师生合作”的办学理念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实施效果动态调整设计思路,重视导师的德才选拔与人文关怀,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指导活动拉近学生与导师的距离,这一系列举措使得大夏大学导师制充满生机与活力,不仅成为民国时期导师制实施中的典范,而且极大地推动着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而这些,在众多大学纷纷设立本科导师制以及师生关系问题频频出现的今日,探析该大学的导师制实施特点与效果,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边疆大学生优待政策研究97-102

摘要: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官方向边疆学生提供了一系列优待政策,以便鼓励和帮助他们前赴内地接受高等教育。这种做法并非仅仅着眼于教育层面,更重要的在于安抚边疆的政治需要;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官方根据时局的变化不断调整着“边疆学生”的所指范围。然而,边疆学生薄弱的学习基础和大量的冒籍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培养效果。这种情况表明,只有在边疆地区大力推进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才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治本之策。

高教探索杂志教师与学生
大学教师的“荣誉头衔”与荣誉感匹配吗——兼论心理资本的中介效应103-109

摘要:文章探索性地引入心理资本这一中介变量,通过构建概念模型,对享有不同荣誉头衔的大学教师的荣誉感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并尝试探索大学教师的心理资本在职业荣誉感与职业成功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大学教师的“荣誉头衔”与其荣誉感呈现不完全匹配状态:在无荣誉头衔与享有荣誉头衔的大学教师之间,其职业荣誉感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享有荣誉头衔的大学教师内部之间,其职业荣誉感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大学教师的职业荣誉感通过心理资本中介变量能够显著地预测教师的职业成功,对其行为能够产生积极的正面效应。因此,如何适当而合理地激发大学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并通过心理资本对其行为产生正面的强化效应、实现教师荣誉制度设计的初衷,应成为当前大学教师发展与评价的重要议题之一。

大学生课外活动经验和积极发展的关系——一项追踪研究110-116

摘要:以4所不同层次高校的1046名大学一、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相隔6个月进行了前后两次测试,运用分层回归模型分析了大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和积极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一方面,课外活动经验可以有效预测大学生的积极发展水平;另一方面,积极发展水平高的大学生会主动选择参与各种课外活动。这说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双向的过程。在对课外活动和积极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学校和家长应鼓励和支持青少年参与课外活动;应发挥青少年在自身发展中的主动性;应多给青少年创设和他人发生联系的机会;应尊重青少年自己选择的具有个人意义的课外活动,引导青少年体验和反思参与的课外活动的意义。

普通本科与大专院校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研究117-122

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人们对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追求已从数量层面转移到质量层面。根据“最大化地维持不平等”假设和“最有效地维持不平等”假设,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教育的入学机会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对常州6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利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了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在父母亲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和职业层次三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一般本科院校与大专院校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和职业层次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本科类型院校更倾向于母亲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父亲收入水平较高的学生。这在某种程度上较好的验证了“最大化地维持不平等”假设和“最有效地维持不平等”假设,为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提供实证研究依据。

高教探索杂志综述
分析框架、研究主题与影响因素——基于国外学者研究的视角123-128

摘要:运用文献法,从分析框架、研究主题、影响因素等三个方面,梳理国外学者关于国际学生流动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国外国际学生流动研究的分析框架更为丰富,推拉理论、人力资源理论、文化资本理论、国际移民理论等成为主流研究框架;研究主题进一步拓展,从主要聚焦流动规模、流动结构及其国家间的比较研究,转向国际学生流动的影响因素、国际学生主体留学经历与适应性、国际学生流动与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再生产、国际学生流动与国际移民身份角色之间关系等方面的研究;研究需进一步加强多维度的细分研究,多视角探究国际学生流动多样化的样态,以进一步丰富该领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