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探索杂志社
分享到:

高教探索杂志

《高教探索》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管理研究、理论视角、教育创新、比较教育、职教研究、教学研究等。
  •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 国际刊号:1673-9760
  • 国内刊号:44-1109/G4
  • 出版地方:广东
  • 邮发代号:46-297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82
  • 综合影响因子:1.092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高教探索 2012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高教探索杂志“南方教育高地”专栏

区域教育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对南方教育高地的若干认识

摘要:打造南方教育高地是新时期广东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这一战略选择体现了"卓越"、"比较"、"群体"、"中心"、"发展"、"文化"的目标意蕴,必须相应地用追求卓越的精神、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开放包容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全局战略发展观和文化发展观,来全力打造南方教育高地。
5-7
高教探索杂志教育管理

大学治理的回归与超越——兼论大学行政化的“去”与“取”

摘要:在归纳大学本质及其特性的基础上,对大学治理指向的回归和大学治理模式的超越作了阐释和分析。其中,从"行政管制"走向"服务创新"是对大学治理指向的回归,也是大学行政化"去"与"取"的重要内容。为此,需要构建以学术权力为重心、以行政权力和社会权力为两翼的多中心治理结构。在这一治理结构中,三大权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多向度的反馈状态,其中,学术权力是核心权力,决定着行政权力和社会权力的方向和重点;行政权力和社会权力是衍生权力,对学术权力具有校正作用,对学术所需要的资源具有协调作用。
8-10

我国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多样化模式及其构建

摘要: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探讨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多样化模式,并提出构建的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和逻辑推理,选择举办与投资主体、学生入学形态、学校类型、学校功能、办学层次等五个主要维度,提出了我国后大众化时期的"二元"、"二向"、"三类"、"三极"、"四层"的多样化的"五维多元"模式,进而提出了政府立法规范和政策引导、社会转变观念、学校准确定位和创新管理的"综合治理"路径。
11-16

我国大学战略联盟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

摘要:我国大学联盟近年来呈现快速多元的发展态势,推动了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的变革和创新。但是,当前我国的大学联盟实践仍然处于初步摸索阶段,大部分大学联盟存在价值理念模糊、功利化色彩重、产学研联盟短视化、联盟管理缺位等问题,阻碍了大学联盟的健康发展。要弊除这些问题,就应当树立和谐共生的联盟文化理念,使大学联盟具有可持续性,打造知识创新与知识转化的联盟价值链,以摆脱大学联盟过于依赖资源和利益的功利化的倾向,构建有位、有为、有力的责权利统一的联盟运作机制,提高联盟的组织管理水平。
17-22

历史与现实:我国公立高校法律地位研究——兼论公立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摘要:明确公立高校的法律地位,不仅可以界定公立高校与其他社会主体的法律地位,而且可以厘清公立高校自主权的界限。我国公立高校法人地位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我国公立高校是特殊的公法人,内外部关系和普通的公法人有所不同。在我国,公立高校和学生之间是一种修正的特别权力关系。
23-28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要求与政策构想

摘要:协同创新是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针对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提出的新要求。作为一种新的产学研合作理念,产学研协同创新是通过多个主体的协同作用和资源共享,产生整体大于部分的协同效应,实现创新价值的最大化。它不仅要求创新主体的协同合作,也要求创新目标、组织、制度和环境等的协调与整合。为了鼓励和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政府应制定和完善与产学研合作有关的法律、政策,为各方主体的紧密协作提供制度保障;积极创建产学研合作的战略联盟、中介机构和各种公共服务平台,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组织保障;出台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财税、金融、人才流动、仪器设备共享等相关配套政策,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人财物保障。
29-32

地方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内涵、特征、功能及其内容构建

摘要: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是本科教育的重要基地。面对日趋激烈而又严峻的就业形势,地方高校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大培育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的力度,精心构建并设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内容,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信得过、干得好"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和影响力。文章对地方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与功能进行了诠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并阐述了地方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具体内容。
33-38
高教探索杂志比较教育

美国大学技术转移政策驱动下的知识生产方式变革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大学技术转移政策,促进了大学知识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大学知识生产环境高度情境化,跨学科知识生产范式兴起,知识生产共同体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质量评定强调创新知识的社会价值。
39-42

欧盟高等教育合作对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的启示

摘要:文章在分析欧盟与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异同的基础上,归纳阐述欧盟经验对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的启示意义:建立健全合作的组织协调机制;明确合作目标,组织实施多样化的合作计划;遵循利益相关者参与原则;设法保持好合作中趋同与多样性之间的张力。
43-46

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模式的分析及启示

摘要:课程设置模式是影响通识教育乃至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美国的研究型大学有三种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模式:基于学科的模式,基于能力的模式以及混合模式。这三种模式各自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它们在同一所大学中存在着一个演化过程,在不同大学的分布也存在不同。我国的研究型大学应该关注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模式,将所有通识教育课程纳入统一的课程设置模式,积极推动基于能力模式以及混合模式的发展,同时加快基于学科模式的改革和完善。
47-51

澳大利亚大学内部治理中的权力运行制约机制及其启示——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为例

摘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关键在于高校要学会自主办学,完善权力运行机制。文章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为案例,对其机构设置、权力分配及权力运行中的制约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我国大学需要适应时代要求,积极变革治理模式,明晰权力分配,完善法律法规,适当发挥政府和社会在大学治理中的作用。
52-56

美国大学创业教育评析

摘要:新时期美国大学创业教育在社会、政府和高校的多元主体支持下,得到蓬勃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模式和稳定的专家研究队伍,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和研究成果。美国创业教育发展模式体现出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层次化,创业教育课程系列化,创业教育师资多元化的特点。
57-61

从美国“职业束”的发展看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蓬勃发展,高职院校无论软件还是硬件建设上都有了长足进步,但是和国际上先进职业教育和课程建设的理念相比还有差距。本文通过对美国教育部的16个职业束(CareerClusters)内容的分析与解读,提出对我国职业教育到职业培训课程设计改革的思考与对策。
62-65

英国新大学运动时期大学与政府关系的研究

摘要: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起国,并由此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化国家。而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却仍然固守传统,置身于经济社会发展潮流之外,对工业革命的贡献显得微乎其微。发生于18世纪末的新大学运动冲击了英国传统大学系统,促进了英国大学体系的形成和大学职能的转变,也给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带来一些新的变化。
66-70
高教探索杂志课程与教学

高校实验教学目标探析

摘要:设定合适的实验教学目标,对于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具有基础性作用。围绕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可以从实验方法、实验能力、科学态度三个维度来设定本科实验教学目标。这三个维度的目标相互关联,相互促进。而且,实验方法与实验能力所具有的层次结构,决定了实验教学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的系统。基础型实验只能达到低层次实验教学目标,设计型实验和探究型实验是实现高层次实验教学目标所必需的实验类型。
71-73

高校教师对教学能力结构的认知——基于暨南大学的调查

摘要: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师能)是教师可以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成功驾驭教学和教育体系的宏观能力。关注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考察教师对师能的普遍认识,有利于培养教师的综合能力,为高校教学水平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依据。本文通过分析教师和学生调查问卷,初步掌握高校教师对教学能力结构的认知程度,可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准确定位和寻求有效的改进办法提供参考。
74-79

工科大学艺术类设计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探微

摘要:艺术类设计人才是社会主义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是应用型艺术类设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工科大学艺术类设计人才培养存在教学观念与教学条件、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等诸多问题,构建实践教学目标、方法、内容、保障体系的"三层次、四方法、五模块、六建设"模式,是工科大学应用型艺术类设计人才培养的创新举措。
80-83

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理论与实践

摘要:在大学英语提高阶段开设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实践,从大学英语拓展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评估体系、教材体系等方面对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