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productive Health/Family Planning

  • 12-1400/R 国内刊号
  • 1674-1889 国际刊号
  • 1.8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是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2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病例报告、综述、读者·作者·编者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 2016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PM2.5对人绒毛膜外滋养层细胞HTR8-SVneo迁移与侵袭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357-361

摘要:目的:探讨PM2.5对人绒毛膜外滋养细胞HTR8-SVneo存活率以及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寻找PM2.5致不良妊娠结局可能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PM2.5染毒HTR8-SVneo细胞建立实验模型,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分析细胞增殖情况,最终选取0、30、60、120和200μg/m L 5个浓度进行后续实验,其中以0μg/m L染毒组为对照组。激光全息细胞分析及成像系统分析细胞迁移力;Transwell侵袭实验分析细胞侵袭力;q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1、TIMP2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胶酶谱法检测细胞分泌的明胶酶MMP2和MMP9活性。结果:PM2.5对HTR8-SVneo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PM2.5使HTR8-SVneo细胞迁移距离和穿膜细胞数均减少(P〈0.05);q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M2.5使HTR8-SVneo细胞MMP2、MMP9、TIMP1及TIMP2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且MMPs升高程度低于TIMPs;明胶酶谱结果显示,HTR8-SVneo细胞MMP9活性在30、60、120和200μg/m L染毒组均升高(P〈0.05)。结论:PM2.5在造成HTR8-SVneo细胞损伤的同时,可能通过打破MMPs/TIMPs的动态平衡影响人绒毛膜外滋养细胞HTR8-SVneo的迁移与侵袭力,从而造成不良妊娠结局,而具体信号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玻璃化冷冻的卵母细胞在卵母细胞捐赠中的应用362-364

摘要:目的:分析玻璃化冷冻的卵母细胞在供卵周期中的临床结局,以期为卵母细胞捐献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2014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生殖医学中心216个供卵周期的玻璃化冷冻的卵母细胞,比较解冻后的复苏率、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的正常受精率、累计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累计活产率等临床结局。结果:解冻玻璃化冻存的卵母细胞的复苏率为82.0%(899/1 097),二原核(2PN)受精率76.9%(691/899)。在216个周期中,胚胎种植率为21.4%(84/393),累计临床妊娠率为33.3%(72/216),累计活产率达27.3%(59/216)。每解冻1枚卵母细胞获得活产儿的概率为6.5%(71/1 097)。结论:卵母细胞玻璃化冻融技术在卵母细胞捐赠的临床应用上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结局。

子宫及内膜血流参数与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关系365-368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及子宫内膜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310例FET患者按照临床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组(153例)和非妊娠组(157例)。所有患者均于内膜转化日及移植前1 d,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容积(V)、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相关参数。结果:转化日妊娠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与舒张末期流速(EDV)比值(S/D)低于非妊娠组,子宫内膜容积高于非妊娠组(P〈0.05);移植前日妊娠组PI、阻力指数(RI)均低于非妊娠组,血流指数(FI)、子宫内膜容积均高于非妊娠组(P〈0.05);子宫内膜容积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37,显著大于参考下面积(P〈0.01)。移植前日子宫动脉PSV、EDV、RI较转化日低,而子宫内膜FI、子宫内膜容积较转化日高(P〈0.05)。子宫动脉RI、PI及子宫内膜容积与子宫内膜厚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31、-0.775及0.796(P〈0.01)。据RI值分为0.70-0.85组和0.86-0.95组,妊娠率分别为53.18%、40.00%,0.70-0.85组妊娠率较高(P〈0.05)。结论:移植前日PI、RI较低者易获得妊娠。子宫内膜容积对子宫内膜容受性有一定的预测价值。PI、RI可能通过改变子宫内膜厚度而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

体外操作对人精子运动参数及细胞内活性氧簇的影响369-371

摘要:目的:研究体外物理操作(离心以及微量加样器抽吸)对人精子运动参数以及细胞内活性氧簇(ROS)的影响,旨在优化人精子体外处理方法。方法:7例精液常规参数正常的标本,采用不同离心力(200 g,600 g)及离心时间(5 min,15 min)以及不同微量加样器抽吸次数(2,6,10次)进行处理,测试精子运动参数和细胞内ROS的变化。结果:1活动精子百分比以及活精子细胞内ROS水平主要受到离心时间的影响(P〈0.05);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PR)以及平均运动速率(VAP)均不受离心力及离心时间的影响(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结果提示,当离心时间为5 min以上时精子活动力显著下降,而ROS水平显著增加(P〈0.05)。2加样器抽吸2次以上可致人精子活动力显著下降(P〈0.05),抽吸6次以上可导致人精子PR及VAP显著降低(P〈0.05);但抽吸操作并未显著影响精子细胞内ROS的水平。结论:在人精子体外操作时应尽量缩短离心时间并控制加样器抽吸次数从而保证正常的精子运动参数,也应尽量缩短离心时间从而减少体外操作所致的细胞内ROS升高。

好孕课堂改善IVF助孕患者情绪状态及患者满意度372-374

摘要:目的:探讨开展好孕课堂对改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患者情绪状态、患者满意度及其妊娠结局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接受IVF助孕治疗并参加好孕课堂的新鲜周期移植患者512例,根据参加好孕课堂次数将其分为3组,A组患者共68例(参加好孕课堂次数为0次);B组患者共260例(参加好孕课堂次数≤4次),C组患者共184例(8次好孕课堂全部参加)。比较3组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状态、患者满意度及妊娠结局。结果:3组患者焦虑及抑郁状态评分C组0.05)。结论:开展好孕课堂可显著改善IVF助孕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本刊部分定稿文章实现数字优先出版374-374

摘要:为了缩短重点文章的报道时差,及时传播信息,本刊2012年已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签署了数字优先出版协议。凡具有部级或省市级等基金资助的论文以及本刊编辑部重点约稿文章,待定稿后,经编辑部与作者双方协商可以另签署一份数字优先出版授权协议,在纸质版出版前以数字出版形式优先发表,供读者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阅读.数字出版等同于正式出版.

宫铜300和MCu功能型宫内节育器有效性、安全性的系统评估375-382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宫铜300与MCu功能型宫内节育器(IUD)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接受性。方法:通过文献检索Pub Med、EMBASE、CENTRAL、POP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中国知网(CNKI)、维普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9种数据库收集宫铜300与MCu功能型IUD比较的相关文献,根据循证医学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 5.3.3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与合并。结果:共筛选出3篇相关文献。评估结果显示,在随访第12个月和第24个月宫铜300妊娠率高于MCu功能型IUD(RR=3.33,95%CI:1.35-8.25,RR=3.00,95%CI:1.28-7.01)。在随访第6,12,24个月宫铜300脱落率高于MCu功能型IUD(RR=6.00,95%CI:1.77-20.30;RR=5.55,95%CI:5.25-13.68;RR=3.75,95%CI:1.73-8.12)。在随访第6,12,24个月宫铜300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白带增多、出血、疼痛)均高于MCu功能型IUD(均P〈0.05)。在随访第6,12,24个月宫铜300因症终止率高于MCu功能型IUD(RR=3.33,95%CI:1.35-8.25;RR=2.31,95%CI:1.21-4.39;RR=2.65,95%CI:1.60-4.38)。在随访第3,6,12,24个月宫铜300续用率低于MCu功能型IUD(RR=0.12,95%CI:0.01-0.96;RR=0.21,95%CI:0.10-0.41;RR=0.27,95%CI:0.17-0.44;RR=0.32,95%CI:0.22-0.46)。结论:与MCu功能型IUD相比较,能够证实宫铜300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接受性的多中心RCT很少,尤其是缺少长期随访研究;故仍需开展大样本、多中心、方法科学和规范的高质量的RCT,以进一步验证两种IUD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接受性。

197例瘢痕子宫分娩方式及围生结局分析383-386

摘要: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围生结局。方法:对我院2014年9月—2015年4月就诊的197例瘢痕子宫分娩的产妇及新生儿结局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197例瘢痕子宫的产妇中147例剖宫产分娩(剖宫产率为74.62%),其中选择性重复剖宫产(elective repeat cesarean delivery,ERCD)129例;6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previous cesarean delivery,TOLAC),其中成功经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 delivery,VBAC)50例,成功率73.53%。②ERCD组手术指征:患者意愿41例(31.78%),巨大儿21例(16.28%),高龄9例(6.98%),漏斗骨盆9例(6.98%),中央型前置胎盘6例(4.65%),其他因素43例(33.33%)。③VBAC组胎儿估计体质量较小、产后出血量多、骨盆出口直径宽、宫颈评分高、住院天数少、新生儿转儿科率高,与ER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比较VBAC与TOLAC失败转剖宫产2组,此次分娩距上次剖宫产时间VBAC组较短,自然临产率稍高,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的年龄、孕周、产后出血率、新生儿体质量及转儿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⑤VBAC组第一产程(6.37±2.12)h,第二产程(26.95±15.00)min,第三产程(5.17±1.41)min,均在正常产程范围内。结论:严格选择适应证,充分的沟通,产程中严密的监测和做好手术准备,瘢痕子宫产妇阴道试产是可行且安全的,自然临产及宫颈评分高的患者更容易阴道分娩成功,且产程是正常的。

预防胎膜早破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的临床方案效果分析387-389

摘要:目的:对2010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B族链球菌(GBS)预防指南中关于胎膜早破(PROM)孕妇的管理策略进行确认。方法:选取2016年1—2月间在苏州市立医院住院分娩的PROM孕妇39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组)84例(孕周〈37周),足月胎膜早破(足月PROM组)310例(孕周≥37周),根据2010年美国CDC指南中关于PROM孕妇的管理策略进行临床实施,同时借鉴了既往指南中基于培养和基于高危因素的2种方案给予产时抗生素预防(IAP),追踪新生儿结局。统计2组PROM孕妇中GBS定植率,新生儿早发型GBS感染性疾病(EOD)的发生率及其相关性,同时分析了IAP对EOD发生率的影响。结果:PPROM组的GBS定植率高于足月PRO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9%vs.4.8%,χ^2=5.55,P=0.018),PROM孕妇中GBS定植是早产的危险因素(OR=2.658,95%CI:1.148-6.155)。PPROM组与足月PROM组的EO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8%vs.0.65%,χ^2=1.98,P=0.159)。充分IAP的孕妇其新生儿无一例发生EOD(0/212),未进行IAP或IAP不充分孕妇EOD的发生率为2.25%(4/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P=0.03),充分IAP是EOD的保护因素(OR=0.456,95%CI:0.410-0.509)。结论:对于胎膜早破孕妇需严格遵循指南进行筛查管理及IAP,重视高危因素,其中早产是最值得关注的高危因素。

温度敏感性瞬时受体电位通道调节精子功能的研究进展390-394

摘要:精子胞内信号分子及精子膜上的离子通道在调节精子功能中发挥作用。细胞膜上的瞬时受体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通道通过调节细胞内离子浓度,影响细胞的各种生理功能。温度敏感性TRP通道可以将温度信号转化成生物学信号,其中TRPV1、TRPV2、TRPV3和TRPV4属于热敏感TRP通道,TRPM8和TRPA1属于冷敏感TRP通道。对精子功能调节作用的研究主要在于TRPV1通道和TRPM8通道。TRPV1通道和TRPM8通道分布于精子不同部位,通道激活后可升高精子胞内Ca^2+浓度,调控精子运动、顶体反应、趋热性等。TRPV1通道还能在精子脱离输卵管上皮细胞的黏附过程中发挥作用。TRPV1通道配体结合位点的变化,会导致TRPV1通道功能障碍,可能影响雄性生育力。

脂肪因子对睾丸雄激素生成的调节作用395-399

摘要:脂肪组织合成和分泌多种脂肪因子(adipokines),通过神经内分泌或直接作用于睾丸来调节生殖系统功能,在睾丸组织已发现多种脂肪因子的受体。瘦素(leptin)在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各个层面影响睾丸发育成熟、雄激素合成以及生精功能;脂联素(adiponectin)受体在睾丸组织表达,脂联素影响间质细胞的激素合成,还通过抗炎作用保护间质细胞;同样,抵抗素(resistin)和趋化素(chemerin)也参与调节睾酮合成。肥胖可导致脂肪因子分泌的改变,从而引起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慢性炎症、血管病变等代谢相关的改变,也是导致雄激素下降、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

晚卵泡期血清孕酮提前升高对体外受精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应对措施400-404

摘要: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促排卵过程中血清孕酮提前升高(premature progesterone rise,PPR)的发生率为4.2%-36.0%,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并且PPR影响妊娠结局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另一方面,如何预防促排卵过程中出现的PPR是临床医生一直非常关注的问题。为明确上述问题,并为临床治疗提供线索,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发现IVF促排卵过程中晚卵泡期PPR可能主要与肾上腺的作用、获卵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 CG)日血清雌激素水平、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使用剂量等有关,PPR可能主要通过影响子宫内膜而对新鲜周期ET的妊娠结局产生不利影响,对卵子或胚胎质量无不利影响,亦不影响冻融周期ET的妊娠结局。采用温和刺激、减少FSH剂量、适当控制获卵数、提前注射h CG等方法也许可以预防PPR;一旦发生PPR,建议全胚冷冻。虽然其中的某些方法可以改善IVF-ET妊娠结局,但是仍需高质量的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证明其有效性。

卵巢冷冻移植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405-408

摘要:女性生育力保存的方式包括胚胎冷冻、卵子冷冻及卵巢冷冻移植。胚胎冷冻技术相当成熟,玻璃化冷冻胚胎存活率已达90%以上,卵子冷冻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相较于前两种保存生育力的方法,卵巢冷冻移植不仅能够保存生殖功能,也有望保存内分泌功能。目前人类卵巢移植主要包括新鲜或冷冻卵巢组织的原位或异位移植。卵巢移植的影响因素包括冷冻保存过程、移植部位及移植前预处理等。随着器官冷冻技术及显微外科技术的完善,整体卵巢冷冻移植逐渐成为卵巢保存的发展方向。但整体卵巢移植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人整体卵巢冷冻保存处于探索阶段,尚无统一的冷冻及解冻程序。综述了卵巢冷冻保存及移植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女性生育力保存技术的研究进展409-412

摘要:近年女性生育力保存的问题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其适用人群包括卵巢功能不全患者、肿瘤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欲将生育年龄延后的人群等。由于放化疗药物的使用造成女性生育力下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年轻的肿瘤患者可能成为生育力保存的主要目标人群。生育力保存的方式包括3种:胚胎冷冻、卵母细胞冷冻及卵巢组织冷冻。胚胎冷冻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临床,卵母细胞冷冻技术亦日趋成熟,但卵巢组织冷冻技术尚处于研究初始阶段,应用前景广泛。3种生育力保存方式均可采用慢速冷冻方法和玻璃化冷冻方法进行冷冻保存,2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综述近年来对生育力保存的范围、方法及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女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的研究现状413-417

摘要:近年来年轻的女性肿瘤患者逐年增加。抗肿瘤治疗虽然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大量放化疗严重损害女性生育能力,因此育龄期女性肿瘤患者有生育力保存的需要。目前,已有乳腺癌、血液系统肿瘤患者成功保存生育力的先例。依据患者所患肿瘤类型及具体情况的不同,可选择采用胚胎冷冻、卵母细胞冷冻和卵巢组织冷冻3种方式来保存女性生育力,并制定出个性化的生育力保存方案。3种冷冻方式各有优缺点。胚胎冷冻和卵母细胞冷冻方式虽技术成熟但需要在肿瘤治疗前等待一定的时间。卵巢组织冷冻后可快速进行抗肿瘤治疗,但技术尚不成熟。生育力保存方案成功与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患者的年龄、所患肿瘤的类型及治疗方案等。就近年女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的研究进行概述。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相关微小RNA的研究进展418-422

摘要:微小RNA(mi RNAs)是一组小分子非编码RNA,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mi RNAs水平与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相关;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外周血以及卵泡液中存在某些mi RNAs,提示mi RNAs可能作为PCOS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研究发现,PCOS肥胖患者血清mi R-21、mi R-27b、mi R-103和mi R-155这4种mi RNAs的表达明显增加;而mi R-222、mi R-146a和mi R-30c这3种mi RNAs具有作为PCOS的血清生物标志物的某种可能性。卵泡液表达丰富的成熟mi RNAs,PCOS患者卵泡液中mi R-132和mi R-320表达显著低水平;mi R-224、mi R-376a和mi R-143这3种mi RNAs也可能作为PCOS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的靶标。由于PCOS的异质性,不同研究得到的mi RNAs表达谱也不完全相同,所以对与PCOS相关的mi RNAs尚需进一步研究。

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表达和作用特点423-428

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生育期女性常见的一种以排卵障碍、卵巢多囊性改变、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等为主要表现的内分泌疾病,具有较高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风险。近年的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在PCOS排卵障碍、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等多种病理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此外,TGF-β超家族与PCOS的远期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子宫内膜癌等)也有一定相关性。阐述TGF-β超家族中研究较为深入的部分重要成员在调控卵巢功能中的作用,并重点综述其在PCOS中的表达和作用特点。

长链非编码RNAs与妇科疾病429-432

摘要: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lnc RNAs)是一类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功能性分子,不具备编码蛋白的功能,参与表观遗传学的调控、转录及转录后水平的修饰等,是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的重要调控者。目前已证实有上千个lnc RNA参与到人类或动物的生命活动中,在妇科疾病中(包括宫颈恶性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也有相关文献报道。随着lnc RNA研究的进展,lnc RNA将对妇科疾病的三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起重要作用。目前,lnc RNA的作用机制及其与疾病的关系尚不明确,介绍lnc RNA的功能研究进展、lnc RNA在各种妇科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在妇科疾病诊疗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