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社
分享到: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2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综述、文摘、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男性生殖调节、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道感染等。
  • 主管单位: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4-1889
  • 国内刊号:12-1400/R
  • 出版地方:天津
  • 邮发代号:6-63
  • 创刊时间:1982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87
  • 综合影响因子:0.921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 2014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热点问题

雄激素与女性生殖

摘要:雄激素是男性体内含量最多、最重要的一种类固醇激素.在女性体内,雄激素也是不可或缺的.女性体内雄激素来源于卵巢和肾上腺,具有生物活性的雄激素包括睾酮(T)和双氢睾酮(DHT),肾上腺雄激素在外周组织转化为睾酮.一方面睾酮在女性体内经过芳香化酶的作用合成雌激素,另一方面睾酮和DHT结合雄激素受体(AR)进入细胞核内调控靶基因的转录.AR除了分布于卵巢外,还在大脑、肌肉、骨骼、皮肤、肾脏、肝脏等外周非生殖器官表达.在卵泡发生和成熟中,雄激素也起重要作用.过多雄激素,常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结合女性体内雄激素的靶器官,综述雄激素在女性卵巢和外周非靶器官的作用,及其与女性生殖相关的事件如乳腺癌的关系.
329-333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论著

机械刮宫法建立比格犬宫腔粘连模型

摘要:目的:通过机械刮宫法建立稳定的比格犬宫腔粘连的动物模型,以利于进一步研究探索.方法:6只性成熟的健康雌性比格犬的子宫按处理方法不同分为4组.所有经过搔刮处理后2个月的犬右侧子宫角组织作为处理组,搔刮前该部位正常内膜组织、同侧未处理的子宫组织及左侧未处理的相应部位的子宫组织为对照组,分别记为搔刮前组、同侧未处理组、对侧组.通过机械刮宫法损伤右侧子宫角内膜,分别于造模前后收集子宫内膜标本,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Masson染色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并进行分析.结果:处理组外观异常的发生率高于对侧组(P<0.05);处理组的内膜厚度薄于搔刮前组和对侧组(P<0.05);处理组的内膜腺体数目明显比搔刮前组、同侧未处理组和对侧组少(P<0.05);处理组的子宫内膜纤维化面积比例显著高于搔刮前组、同侧未处理组和对侧组(P<0.001);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处理组内膜上的表达水平高于搔刮前组、同侧未处理组和对侧组(P<0.05),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处理组内膜上的表达水平高于搔刮前组(P<0.05).结论:利用机械刮宫法可以建立稳定的比格犬宫腔粘连模型,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IGF-Ⅰ、TGF-β1和bFGF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宫腔粘连的形成.
334-338

盆炎消灌肠液改善小鼠微循环障碍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盆炎消灌肠液对小鼠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选用小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盆炎消灌肠液(2.5,5.0,10.0g/kg)3个剂量组和盐酸川芎嗪组共6组,每组10只.采用高分子右旋糖酐建立小鼠微循环障碍模型.应用WX-9型微循环显微镜和微循环检测分析系统,观察小鼠微循环变化,观察在给药前及给药后5,10,20,30 min不同时间点,毛细血管管径大小、血液流速、血液流态及红细胞聚集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盆炎消灌肠液3个剂量组在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均能改善微循环障碍,增大毛细血管管径,加快血液流速,改善血液流态,降低红细胞聚集性.随着剂量增加和给药时间的延长,改善微循环障碍的作用更加明显,效果更好.大剂量(10.0 g/kg)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炎消灌肠液能明显对抗由高分子右旋糖酐所致小鼠微循环障碍,改善盆腔微循环.
339-341

男性精液因素对体外受精妊娠结局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男性精液指标与体外受精(IVF)妊娠结局的关系,以指导控制性促排卵周期受精方法的选择.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2012年1月-2013年6月第一周期长方案控制性促排卵的2 591个IVF周期,匹配妊娠女方与未妊娠女方的年龄、体质量、不孕原因、基础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激素(LH)、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及获卵数等因素,共获得457对,分析不同妊娠结局夫妇中男性因素的差异.结果:妊娠组男性精子正常形态率高于未妊娠组(P<0.05),但2组精子密度、活力、活率和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妊娠结局IVF周期精子形态有差异,精液常规分析中的正常形态率较其他指标对IVF妊娠结局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342-344

IVF-ET周期中高龄卵巢低反应患者不同受精方式的妊娠结局分析

摘要:目的:比较常规体外受精(IVF)和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2种受精方式对无明确男性因素的高龄卵巢低反应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探讨这类患者合适的受精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IVF-胚胎移植(ET)周期中高龄(年龄≥40岁)卵巢低反应周期共381个,按受精方式分为常规IVF组(200个周期)与ICSI组(181个周期),分析比较2组间的受精率和临床结局.结果:IVF组的受精率和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略高于ICSI组,ICSI组的有效周期率和有效胚胎率略高于IVF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明确男性因素的高龄卵巢低反应患者,ICSI受精并不能提高其受精率和临床妊娠率.
345-347

D3形态学低评分胚胎囊胚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取卵后第3天(D3)形态学低评分胚胎体外囊胚培养的发育潜能,分析影响囊胚形成的临床及胚胎因素.方法:通过序贯培养将D3低评分胚胎继续培养至囊胚期,观察囊胚形成率及优质囊胚形成率.分析年龄、基础窦卵泡数、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促性腺激素(Gn)总剂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雌二醇(E2)水平、获卵数、D3卵裂细胞数、D3胚胎碎片与囊胚形成的关系.结果:共收集422个取卵周期1 745个低评分胚胎进行囊胚培养,共形成1 046个(59.9%)囊胚,763个(43.7%)优质囊胚.不同基础窦卵泡、bFSH、Gn总剂量、hCG日E2水平、获卵数组间囊胚形成率及优质囊胚形成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囊胚形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优质囊胚形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D3卵裂细胞数、D3胚胎碎片组间囊胚形成率及优质囊胚形成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评分胚胎有不同程度的发育潜能,D3卵裂细胞数、D3胚胎碎片影响低评分胚胎的囊胚形成;年龄、D3卵裂细胞数、D3胚胎碎片影响低评分胚胎优质囊胚的形成.
348-350

抑制素A和激活素A与胎儿生长受限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抑制素A、激活素A在胎儿生长受限(FGR)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09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娩的产妇46例,其中分娩FGR新生儿者23例(FGR组),同期住院分娩正常出生体质量新生儿者23例(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母血及脐血抑制素A、激活素A的水平.对2组胎盘组织进行HE染色;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胎盘组织抑制素α、βA亚基表达部位及水平.结果:FGR组孕妇血清及脐血抑制素A、激活素A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所有孕妇血清抑制素A、激活素A均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皮下脂肪厚度呈负相关(均P<0.05).FGP组胎盘绒毛发育欠佳,绒毛血管扩张不良;抑制素α、βA亚基表达较正常对照组高(均P<0.05).母儿血清抑制素A、激活素A之间均无相关性.胎盘组织抑制素α、βA亚基分别与孕妇血清抑制素A、激活素A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孕妇血清抑制素A、激活素A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2和0.782.结论:抑制素A、激活素A在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可通过检测母血抑制素A、激活素A来间接评价胎儿生长发育或胎盘功能状态.
351-354

剖宫产后哺乳期产妇非意愿妊娠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剖宫产后1年内非意愿妊娠发生情况及其原因,为针对性地开展干预做好基础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产妇剖宫产后住院期间由专业调查人员进行初次问卷调查;1年(或落实长期有效的避孕方法)后,对受试对象再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8.3%的产妇平时了解避孕知识的途径为网络;61.5%的产妇会在产后2~3个月开始首次性生活.产妇分娩后希望获取避孕知识最适宜的时机主要为住院期间病房医务人员指导、产后需要时自行网上查询、产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健人员上门访视时等.研究对象产后1年内有3.0%发生了非意愿妊娠,其中51.7%对可采用的紧急避孕方法表示不知情,72.4%不了解避孕失败后服用紧急避孕药的时间,41.4%对哺乳期妊娠及产后1年内流产的危害认识不足.结论:在正规的妇幼保健专业机构网站上设置产后避孕节育等健康保健专栏,或同时开设在线咨询与交流平台,是指导产妇避孕节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355-357

人工流产后避孕指导服务效果的研究

摘要:目的:评价人工流产后避孕指导服务对降低再次人工流产和妇科疾病的作用.方法:选择201 1年1月-2013年1月因意外妊娠而自愿接受人工流产并患有妇科炎症的900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患者接受流产后避孕指导服务,对照组未接受流产后避孕指导服务.术后电话随访1年,调查2组避孕措施选择的不同,比较重复人工流产率及对妇科疾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人工流产术后选择的避孕措施排在前2位的均是宫内节育器和男用避孕套.观察组选择用男用避孕套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145,P<0.01),而对于口服避孕药和体外排精,对照组的选择率大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发生重复流产者81例(19.29%),而对照组发生重复流产者149例(3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2,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重复流产的原因如下,宫内节育器失败、避孕药失败、男用避孕套失败、安全期避孕、体外排精、未避孕.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得出,安全期避孕、未避孕、体外排精是重复流产者避孕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人工流产后避孕指导服务可使流产后妇女选择有效的避孕方法,降低妇科疾病的风险,减少再次非意愿妊娠和重复性人工流产.
358-360

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室内质量控制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阴道分泌物(白带)常规检验室内质量控制(IQC)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月-12月到贵州省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患者白带标本1 235份,每天抽取5份悬浮法检测的白带标本,涂片用瑞氏染色镜检,可疑淋球菌时加革兰染色复检,以此对悬浮法检测结果进行质量考核.每月不定期采用直接镜检及离心沉渣涂片镜检抽查生理盐水质量.结果:2011年的12个月中,仅7月和9月的线索细胞的符合率不合格,分别为74.3%和78.1%,其他月份的各项目检测符合率均达到合格标准,即82.5%~100%,月平均90.2%~94.7%,为优良等次;病原体中滴虫的平均符合率最高(99.3%),线索细胞的平均符合率最低(83.1%).生理盐水质量为合格.结论:采用瑞氏法为主的复查监督措施,建立的悬浮法白带常规检查IQC方法可有效保证其检验质量.
361-363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本刊层次标题的分级编号新方法

摘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行业标准CY/T35—2001((科技文献的章节编号方法》,本刊自12012年始实行新的层次标题编号方法,即对文献的每个章节均采用阿拉伯数字编号,所有章、节均从l开始连续编号,节的编号旨在所属章、节范围内连续,如下所示:1……;1.1……;1.1.1……;2……;2.1……;2.1.1……以此类推,请作者在投稿时参照执行。
363-363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病例报告

46,XX,t(7;17)一家系二例

摘要: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5岁,于2014年3月13日妊娠19+4周时来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行产前检查。就诊时主诉结婚13年,孕4产1,药物性流产2次,育有1名12岁健康女孩。查血常规、传染5项、肝功、肾功、乙肝6项均正常。同时取肘正中静脉血3mL,采用美国贝克曼DXl8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显示21一三体综合征风险值为1/320。经过充分遗传咨询,在知情同意情况下于2014年4月4日妊娠22咽行羊膜腔穿刺进行胎儿染色体检测。
364-364

供精IVF双胎妊娠葡萄胎与胎儿共存一例分析

摘要:1 病例资料 患者女,36岁,孕1产0,因停经12+1周,胸闷气促1周,加重3d,于2012年8月25日由外院转入。患者结婚10+年未孕,男方为无精子症,至本院生殖中心行供精体外受精(IVF),末次月经2012年6月3日,给予人工周期替代,于2012年6月17日行冻融胚胎2枚复苏后移植(评分分别为9、10分),常规黄体支持(安琪坦阴道置入),于移植后11d(停经4周)查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为473.79U/L,移植后18d(停经5周)查血β—hCG 9820U/L,5d后(停经5+5周)出现少量阴道出血,当地医院超声示双胎,均可见胎芽、胎心。
365-366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综述

miR-23a和miR-27a在卵巢中的生理与病理作用

摘要:微小RNA (microRNA,miRNA)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表达,因而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存活及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卵巢中存在多种miRNA的表达,miR-23a和miR-27a是miR-23a~27a~24-2家族成员,通过依赖caspase及非依赖caspase途径发挥促进凋亡的作用,且可以引发内质网应激过程.研究发现,miR-23a和miR-27a涉及卵巢卵泡发育、激素合成与分泌以及卵巢早衰、卵巢癌等卵巢相关病理过程.miRNA对卵巢功能的调控作用逐渐被揭示,对不孕症和某些卵巢疾病的创新治疗有一定帮助.就miR-23a和miR-27a在卵巢中的生理与病理作用进行综述.
367-369

微小RNA在卵泡发育中的作用

摘要:微小RNA (microRNA,miRNA)是一组不编码蛋白质的、长度约22~25个核苷酸的小分子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靶mRNA的3'-非编码区结合降解靶基因或抑制其翻译,主要在转录或转录后水平调控细胞分化、增殖和凋亡,组织更新,新陈代谢和细胞寿命等生物过程.近年研究表明,miRNA在卵母细胞发育的各个阶段均有表达,并在卵巢中通过参与调节性腺发育、甾体类激素合成、排卵和黄体形成等,在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成熟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miRNA的表达与卵泡正常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综述miRNA的作用机制和功能及其在卵泡发育各个阶段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370-374

褪黑素在卵母细胞发育中的作用及体外成熟培养中的应用

摘要:褪黑素是一种广谱抗氧化剂,不仅可以通过与特异性受体结合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而且可以直接穿过生物细胞膜进入细胞内,清除细胞内活性氧簇,降低氧化应激反应.另有研究证实,褪黑素可通过其抗氧化作用促进卵母细胞发育成熟,提高卵母细胞的发育潜力.近年来,褪黑素抗氧化作用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然而在体外成熟培养(in vitro maturation,IVM)的培养基中添加褪黑素促进卵母细胞成熟,提高卵母细胞的发育潜力的机制还不清楚.综述褪黑素在卵母细胞发育中的作用及在卵母细胞IVM中的应用.
375-378

卵母细胞及其胚胎发育潜能相关的生物标记物

摘要:卵母细胞发育潜能是在卵泡发育过程中逐步获得的,卵丘细胞(CCs)与卵母细胞紧密接触,卵泡液(FF)为卵母细胞提供良好的微环境.因此,CCs功能及FF成分组成可以反映卵母细胞的发育潜能.CCs为卵母细胞提供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如丙酮酸、丙氨酸、胆固醇等,并在卵母细胞的成熟、排卵、受精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FF作为卵巢体壁细胞与血浆之间的媒介,其内的代谢相关分子、激素类分子、活性氧分子及一些细胞因子与卵母细胞的成熟及发育潜能密切相关.综述与卵母细胞及其胚胎发育潜能相关的生物标记物,主要是CCs、FF中的相关因子,两者结合为胚胎学家选择最佳的卵子提供参考.
379-383

关于老化卵母细胞减数分裂不对称性丧失的研究进展

摘要:哺乳动物卵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进行两次连续的不对称性分裂,最终形成一个体积较大的卵子和两个体积较小的极体.这种不对称性分裂对卵母细胞以及胚胎发育有很重要的作用.各种与纺锤体移位及锚定和收缩环的形成、极体排出有关的因子,例如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3(Arp2/3)复合物、JMY、小三磷酸鸟苷(GTP)酶即激活肌动蛋白成核因子等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调节卵母细胞不对称性分裂的信号通路.然而老化的卵母细胞中皮质极化消失,成核促进因子及相关调控因子的水平和活性下降,最终导致老化卵母细胞的受精率及受精后的卵裂率等明显下降.综述老化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时不对称性丧失的研究进展.
38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