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productive Health/Family Planning

  • 12-1400/R 国内刊号
  • 1674-1889 国际刊号
  • 1.8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是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2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病例报告、综述、读者·作者·编者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 2008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述评
重视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的研究和应用68-69

摘要:1980年法国创先合成米非司酮,各国科研及临床人员利用其是在受体水平上的孕激素和糖皮质激素拮抗剂这一最基本原理,广泛开发并进行临床研究和应用。在计划生育方面用于抗早孕,中孕引产,紧急避孕,黄体期避孕,常规避孕,催经止孕;用于妇科治疗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功能性子宫出血,经前期紧张症,宫颈扩张;产科用于足月引产,死胎引产,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08年征订启事69-69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综述
输卵管因素不孕的诊断及治疗策略70-73

摘要:在不孕症的诊疗中,通常要进行输卵管疾病的诊治。目前腹腔镜检查已作为输卵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而超声波下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在诊断输卵管阻塞方面优于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并可与腹腔镜检查相媲美。血清学衣原体检查是一个效价比较高的非侵入性检查。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卵巢的储备功能以及输卵管病变的程度和类型,综合考虑制定治疗方案。

青少年生理特点与避孕措施的选择73-76

摘要:青春期是妇女一生中从儿童发育为成人的重要时期,包括第二性征的出现,性器官发育,直至生殖功能成熟。青少年特有的发育规律(性激素水平的升高,月经初潮的开始,生殖器官的成熟)决定了避孕措施的选择。避孕套的方便性和可及性成为青少年避孕措施中的首选,避孕药作为传统的避孕措施使用也很广泛,宫内节育器、紧急避孕等避孕方法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青少年的认可。阐述根据青少年的生理特点选用合适的避孕措施,为使用者带来方便。

白细胞介素1系统和女性生殖77-80

摘要:有证据表明,处于发育过程中的卵泡是白细胞介素(IL)的作用位点,卵巢细胞能够分泌IL,而且这些细胞同时做为IL调节的靶位点存在。在许多哺乳动物都发现IL家族分布在不同的卵巢细胞(卵母细胞、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当中。排卵时IL-1在人和猪的卵泡液中具有相似的生物学活性。尽管有证据证明IL-1参与了排卵过程和卵母细胞的成熟过程,但其在卵巢中的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IL-1可能参与了排卵的某些相关过程,如蛋白酶的合成、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活性的调节、前列腺素和一氧化氮的合成。IL-1还调节卵巢甾体激素合成。

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80-84

摘要: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三个关键调控点: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第一次减数分裂中/后期、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和受体酪氨酸激酶-Ras蛋白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的合成及其磷酸化状态的改变与卵母细胞的成熟过程密切相关。性成熟后,在黄体生成激素及其他内分泌、自分泌/旁分泌因子作用下,G2期卵母细胞内环磷酸腺苷水平下降,激活成熟促进因子,减数分裂启动;此后,在细胞静止因子、后期促进复合物、蛋白激酶C、蛋白激酶B等蛋白因子以及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的信号途径、泛素一蛋白酶体途径、Mos/MAPK信号途径等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下,完成减数分裂。对卵母细胞成熟调控分子机制的研究取得极大进展,但某些具体调节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生长分化因子9在卵泡发育中的调控作用84-87

摘要:生长分化因子9(GDF-9)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成员之一,主要表达于卵母细胞,调节卵泡形成。GDF-9除了促进卵母细胞生长与分化外,还作为旁分泌因子促进颗粒细胞增生和卵丘膨胀,抑制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分化。综述了GDF-9的表达时间和定位,与垂体卵巢激素相互调节影响卵泡生成的生理作用,及在卵泡发育障碍性疾病发生中的可能机制。

改善高龄妇女IVF—ET结局的临床研究进展87-90

摘要:高龄妇女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常常不能令人满意。临床工作者为改善高龄妇女IVF—ET结局尝试了各种不同的促排卵方案和促排卵药物,研究结果提示这些方法有可能对高龄妇女IVF—ET有帮助,但目前无法根本改变妊娠结局。基础卯泡刺激素(FSH)水平和年龄是可以独立预测IVF结局的因素。就改善高龄妇女IVF—ET结局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

输卵管积水的处理方式与IVF妊娠结局91-93

摘要:输卵管性不孕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主要的适应证,输卵管积水可能通过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对胚胎的毒性作用影响体外受精结局。在体外受精周期中,通过输卵管切除、穿刺抽吸输卵管积水等方式处理输卵管积水,明显提高体外受精的种植率及妊娠率。因此,探讨输卵管积水的处理方式对改善体外受精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书讯93-93

CD4^+CD25^+T细胞与复发性流产94-97

摘要:CD4^+CD25^+T细胞是一类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胞。正常情况下在体内发挥免疫抑制作用。该类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CD25(IL-2Rα)、叉头蛋白(FOXP3蛋白)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分子等,通过细胞间直接接触或细胞因子间接方式广泛参与自身免疫耐受、肿瘤免疫、移植免疫。妊娠类似同种异体移植,妊娠时脱落人母体循环的胎儿抗原刺激CD4^+CD25^+T细胞的产生并在母胎界面形成免疫耐受微环境,防止胎儿受到母体排斥。CD4^+CD25^+T细胞数量或功能失调则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自身免疫病,移植物抗宿主病,流产等。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体内CD4^+CD25^+T细胞数目及功能明显下降。实验表明增强CD4^+CD25^+T细胞数量或功能可以阻止移植物抗宿主病和治疗复发性流产。

树突状细胞在母胎免疫耐受中的作用98-101

摘要:母胎免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需要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因素的参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作为体内最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处于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其不但具有激发免疫应答的能力,还可以下调免疫应答或诱导免疫耐受的产生。在胸腺,DC通过阴性选择诱导中枢耐受;在外周和母胎微环境中,DC则通过诱导T细胞失能和凋亡、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产生等方式参与母胎耐受的维持和调控。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与子痫前期的相关研究101-103

摘要:子痫前期(preeclampsia)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以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和蛋白尿为特征,并伴有全身多脏器损害。目前研究认为,子痫前期.子痫的发病起源于滋养细胞侵袭不足引起的胎盘病理生理改变,进一步导致全身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从而引起子痫前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l(sFlt-1)在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干扰滋养细胞侵袭和母体血管重铸过程,参与子痫前期炎症反应和引发母体血管内皮功能障碍。针对sFlt-1在子痫前期的相关作用及研究进展作综述。

缺氧诱导因子-1与子痫前期104-107

摘要: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是由α和β两个亚单位形成的二聚体,其功能是体内氧平衡的主要调节因子,通过与靶基因特定序列DNA结合而调控其转录。新近研究发现HIF-1参与了与子痫前期相关的低氧反应基因表达的调节,在子痫前期病理生理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研究HIF-1及其相关因子在子痫前期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期望为子痫前期疾病的治疗寻找新靶点。

脂代谢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研究现状107-110

摘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威胁母婴健康,但病因未明。很多研究认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常伴有血脂水平的异常升高和脂质组成的改变,使氧化应激的底物增加,过氧化作用增强,抗氧化能力减低,过氧化产物和毒性物质产生增多;炎症因子分泌增加,炎症反应增强;同时伴有内皮细胞的修复障碍。上述因素相互影响,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通透性增加,单核细胞易于进入血管壁,形成巨噬细胞并泡沫化,胆固醇沉积形成粥样斑块,使全身多脏器功能受累,导致高血压和蛋白尿的发生。

抑制素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111-113

摘要:抑制素是一种分子质量为32ku的异二聚体(AB)糖蛋白。属于转化因子B超家族,有旁分泌/自分泌生长因子的作用。研究表明,抑制素各亚单位在子宫内膜组织中均有表达,其表达随月经周期而改变,并且可能与雌二醇、皮质醇的代谢关联,对胚胎植入:和子宫内膜蜕膜化起重要的自分泌/旁分泌信号作用。抑制素各亚单位在正常、增生和癌性内膜中的表达存在差异,在子宫内膜发病和致癌机制方面起重要作用。多次流产者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中激活素A(ACT—A)表达变化提示其活性改变导致不良的妊娠结局。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在干扰素刺激下,抑制素各亚单位的表达均增强,为子宫内膜癌治疗提供了选择。

人子宫内膜异位症裸鼠模型的建立及应用114-117

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育龄女性常见病,其发病机制不明。人体中很难进行对照研究,限制了EMs的研究进展。目前建立EMs裸鼠模型主要方法为将在位或异位人子宫内膜组织移植到裸鼠体内生长,可保持移植物原有形态和生化活性,在此模型上对EMs病因、发展及治疗等进行研究。对不同方法建立裸鼠EMs动物模型观察病灶形态学、组织黏附、增殖、激素反应及用此模型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抑制剂、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抑制剂、芳香化酶抑制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对EMs病灶的作用作一综述。

环境雌激素与妇科肿瘤117-120

摘要: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是指能干扰机体天然激素(雌激素、雄激素或甲状腺素等)的合成、分泌、转运、结合、作用或清除等,从而对生物和人类的生殖、神经和免疫系统等的功能产生影响的各种外源物质,其中有一大类物质,具有雌激素样活性,可模拟内源性雌激素的生理、生化作用,具有拮抗雄激素的效应,称为环境雌激素。环境雌激素可增加雌激素反应组织的肿瘤发生率,对妇科肿瘤如卵巢癌、子宫肿瘤等的发生发展也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