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sychiatry

  • 43-1457/R 国内刊号
  • 1673-2952 国际刊号
  • 2.88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国际精神病学是中南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4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国际精神病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综述、临床研究、护理园地、病例报告

国际精神病学 2018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综述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早期行为学异常与筛查961-964

摘要:本文对孤独谱系障碍常见的早期异常表现及行为学筛查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常用工具进行了综述。

前脉冲抑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965-967

摘要:前脉冲抑制(Prepulse inhibition,PPI)是感觉门控的测量指标之一,也是精神分裂症的内表型之一。在PubMed和中国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CNKI)中有数十篇文章报道了与PPI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受试者的PPI与遗传因素相关,并且可能受到多个基因调节。

双相抑郁的细胞因子及自身免疫研究进展968-970

摘要:双相障碍是一种患病率较高、复发率高的重性精神疾病。双相障碍的病因机制未明。既往研究发现,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下,双相障碍患者呈现慢性且复发加重的病程特点。由于双相障碍存在不同的发作阶段,并且在双相抑郁发作时的误诊率较高,因此双相障碍的细胞因子研究结果存在较大的异质性。本文旨在探讨双相抑郁细胞因子变化特点,以及其相关免疫机制。

线粒体自噬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971-973

摘要:线粒体自噬是细胞通过自噬清除受损或过剩线粒体的过程,是线粒体质量控制的重要机制。线粒体是真核细胞进行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为细胞活动提供所必需的能源物质。近年来,线粒体功能障碍被认为在阿尔茨海默病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线粒体自噬通路的受损更加剧了这一损伤。本文就线粒体自噬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疾病进程提供理论依据。

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microRNA研究进展974-976

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严重的慢性神经精神疾病,病理过程可能涉及多种基因表达的异常导致整个细胞网络的失衡。研究表明微小RNA(microRNA)作为重要的调节因子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密切相关,本文就近年来与精神分裂症发生、发展、诊断及治疗有关的国内外microRNA研究进展做一个系统回顾。

儿童选择性缄默症的研究进展977-979

摘要:选择性缄默症(selective Mutism;SM)是指已获得语言能力的儿童,受精神因素的作用而表现出在某些社交场合持续沉默无语的一种心理障碍,忽视或处理不当可能对幼儿的学习、社交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文章对SM近年来在流行病学特征、致病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干预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系统综述,以提高人们对SM的认识和了解,提醒成人早期关注孩子的异常表现,使孩子得到及早诊断和及早治疗,保证孩子健康成长。

电抽搐治疗所致认知损害的影响因素与评估980-982

摘要:电抽搐治疗对有严重自杀观念,或极度兴奋,或有紧张症症状的患者疗效显著,而该治疗对认知功能的损害却成为其在临床推广的限制之一。关于患者在电抽搐治疗中有哪些认知损害,损害的持续时间以及哪些因素与损害有关的研究很多,但结果并不一致,其原因可能与电抽搐治疗相关变量及患者因素有关,同时亦可受评估方法影响。本文就近10年国内外有关电抽搐治疗所致认知损害的研究作一综述,重点探讨评估时点和评估工具对研究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

重复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焦虑谱系障碍研究现状983-985

摘要:近年来,非侵入性的神经调控技术因其在脑部功能治疗与研究方面的“无创、经济、安全及操作简便”等优势,已成为神经精神疾病领域的研究热点。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两种技术。本文对rTMS及tDCS治疗焦虑谱系障碍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焦虑障碍的临床治疗与研究提供参考。

元认知训练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986-989

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高致残性的重型精神疾病,表现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具有高复发及病程慢性化的特点。近年来,人们对精神分裂症的心理治疗的认可逐渐加深,同时也越来越认识到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的局限性,因此,越发迫切能够出现有效的辅助性心理治疗。有学者基于认知行为治疗(CBT)以及精神分裂症认知偏倚、社会认知缺陷和心理理论方面的基础研究提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称为元认知训练(MCT)。本文介绍MCT的背景和理论基础,并就近年来MCT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

抑郁症认知功能和量化治疗的研究进展990-993

摘要:如今抑郁症越来越常见,抑郁症会损害患者的认知功能,而且在抑郁症状缓解后仍会残留有认知功能的损害。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采用量化治疗的方法有利于抑郁症的转归。本文就抑郁症的认知功能及抑郁症的量化治疗做综述。

抑郁障碍量化治疗模式研究进展994-997

摘要:抑郁症是常见的导致高疾病负担的精神障碍之一。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调查中,抑郁症已跃居全球非致命性疾病引起的疾病负担之首,远近期疗效也并不理想。量化治疗模式(measurement-based care,MBC)是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新型治疗管理模式,遵循技术创新的理念,在抑郁症管理、决策方面实现精细化、个体化的治疗策略,从而改善治疗结局。本文主要就MBC模式的概念、主要评估工具、国内研究及进展做一综述。

司法精神病鉴定人员质量控制模式初探998-1000

摘要:司法精神病鉴定是一项重要的司法鉴定活动,其鉴定意见将直接关系到案件的定性、处置或量刑,也会影响司法公正的最终实现。但司法精神病鉴定作为证据使用的风险也不容忽视。为了提高鉴定意见的可靠性、可信性及准确性,质量控制就显得尤其重要。司法精神病鉴定主要依靠鉴定人的经验、能力、问诊技巧等背景知识,目前尚缺乏实用价值高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故而质量控制需要专注于对从业人员能力的管理。本文将对从业人员的准入机制、人员培训、内审员监督、能力验证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司法精神病鉴定从业人员的质量控制模式提供借鉴。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临床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病耻感与病耻抵抗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1001-1004

氯氮平联合阿立哌唑、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及对患者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1005-1007

丙戊酸镁联合治疗伴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1008-1010

四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老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血清心肌酶谱及IL-13、TNF-α的影响1011-1013

利培酮联合个案管理干预模式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1014-1016

精神康复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交功能影响的研究1017-1020